天命毋求-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分钟过去,叶之荣的电话再次响起,他只说了两句话;便将电话递给叶宝富,说赵济才让他接听。
赵济才说:“机场刚刚发布了公告,经过确认,北航的‘麦道82’型飞机,于9点24分左右在大连机场附近的大连港海域坠毁,机上乘客有一百多人,有关方面正在组织力量紧急援救……”
叶宝富手拿话机,已是泣不成声。他比划半天,让小刘赶紧打开收音机,收听相关新闻,可搜来搜去就是没有这方面的新闻广播,急得小刘汗流浃背。
经过一番冷静思索,以及赵济才的后续电话,叶宝富清醒地意识到,柳絮菲出事了,出大事了,她和她肚子里的生命可能已经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这是他四年之内失去的又两个亲人。老天爷啊,这是怎么了?人说中年丧妻失子是人生惨事,可我叶宝富已经是两次丧妻失子,这是何等惨痛啊!想到这儿,叶宝富失声痛哭。叶之荣束手无策,无言可劝。
忽然,叶宝富想起了什么,对了,必须将这些情况通报海城柳絮菲的父母,可刚一拨电话,他又挂了。他害怕了,害怕两个老人突然听到这些消息经受不住。可转念一想,再坏的消息迟早都要通报,何况他们知道柳絮菲今晚要坐飞机回去,航班再晚也不能杳无音信,更况且信息时代,明天一早各大媒体将是头版头条报道。怎么办?瞒,肯定不是办法。想当初新儿出事的时候,人家通报采取的就是逐步透露的办法,从而让自己有了一个思想缓冲过程,之后渐渐接受事实。尽管这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摧毁希望的残忍手法,可面对现实又有什么办法呢?想到这儿,叶宝富泪如泉涌,他决定间隔半个小时打一次电话给海城,将消息由轻到重渐渐通报过去。
叶宝富用颤抖的双手拨通电话。电话是柳絮菲的爸爸接的,听声音,老人还不知道飞机出事,第一句话就问:“菲菲,你现在哪儿呢?”
这让叶宝富潸然泪下,他控制住情绪,吸口气,平静地说:“爸,我是宝富啊。”
“噢,是宝富啊,我以为是菲菲呢。”老人接着问,“怎么?感冒了?鼻音重,嗓子也沙沙的。对了,菲菲坐几点钟的飞机,怎么到现在还没回家?”
叶宝富强烈控制情绪,说:“爸,给您打电话就是想告诉您关于菲菲的事,您听了之后千万不要紧张,而且暂时先不要告诉妈妈,因为消息还不太确切。”
老人一听,语气马上紧张起来,连忙问:“什么事,你快说,我不紧张。”
“菲菲坐的飞机据说可能迷航了。”
“迷航了。”
“对,迷航了。”
“迷航了。天这么黑,能不迷航。我早就说了,晚上不要坐飞机。那现在迷到哪儿去了?”老人急切地问。
叶宝富故作镇静地说:“据说还在天上转,随便找到哪个机场就降落。”
老人家“哦”了一声,之后半天没有说话。
叶宝富已经感受到了老人的紧张心情,连忙解释:“爸您先别紧张,迷航的事时有发生,我坐飞机就碰到过两次,一般都不会有事。这样,我密切注视这方面的信息,一有消息立即打电话给您。”
叶宝富本想过十分钟再打电话过去,没想,不到五分钟,老人家将电话拨了过来,问情况怎么样。叶宝富说刚刚联系过,民航方面讲,飞机可能无线电导航系统出了故障,可能已经迫降在了附近的机场,究竟在哪个机场还不太清楚。叶宝富让老人家千万不要紧张,有消息马上通报。其实,电话那头,老人已经说话哽咽泣不成声了。
再过五分钟,叶宝富沉痛地按下重拨键,老人哭着接电话。叶宝富亦哭着告诉老人:“爸,刚才打听到消息,菲菲坐的飞机出事了,9点半左右掉在了机场附近的海里,能不能生还现在还不知道……”
电话两头哭成一片。叶宝富安慰老人家,说可能还有生的一线希望,一定要挺住不能倒下,还说明天一早就坐飞机过去。
汽车在飞驰,虽然颠簸不大,但叶宝富的心几欲颠碎。夜深人静的时候,叶宝富回到家中。董大妈早已睡下,听到主人回来,她赶紧起床。见叶宝富叶之荣脸色阴沉,眼睛红肿,知道出了大事,她以为倩儿出了什么事,但没敢多问。一会儿见叶宝富叫她,她才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听候吩咐。叶宝富有气无力地说:“倩儿,倩儿她妈出事了,”没说完便抽泣起来,“你帮我赶紧收拾一下行李,待会儿我和荣儿去江城,明天一早去大连。”
一席话,听得董大妈双眼瞪得溜圆,木头一般愣在那儿移不开步子。待叶之荣催她,她才反过来,嘴巴哆嗦着说:“我去收拾,这就去收拾,去,收拾。”
叶之荣劝说安慰了叶宝富几句,并说海城赵济才他们已经带着医生去了两位老人家身边,江城那边机票也都弄好了,明天一早到紫荆楼服务台取,言下之意问叶宝富几点出发。
叶宝富一看已是凌晨两点多钟,他让叶之荣回去准备行李,顺便把家里的事情安顿一下,让小刘抓紧时间休息一会儿,三点半准时出发。
叶之荣和小刘刚走,叶宝富便走进洗漱间。他没脱一件衣服,打开喷淋器,一任凉水从头到脚冲将下来。他嚎啕大哭,泪水狂流。
董大妈听到里边的水声和哭声,她拿着叶宝富的换洗衣服,在洗漱间外急得团团转。直觉告诉她,这家的女主人可能又离开人间了。想到这儿,她感到这个家里阴气太重,不禁打起寒颤。
天刚蒙蒙亮,叶宝富他们到达江城。车到紫荆楼,燕阳升已哭丧着脸抓着机票在大厅内等候。叶之荣与其几乎没说一句话,下了车拿了票便直奔机场。路过一个报亭,叶宝富让下去买份快报,叶之荣赶紧去买,只见通栏标题下整版都是空难的消息和搜救的相关图片报道。
北航麦道客机在大连附近海域失事
中新网北京消息:5月7号晚上21点24分,中国北方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大连附近海域失事。飞机失事后,江泽民、朱镕基、胡锦涛、李岚清等中央领导立即指示国家经贸委、交通部、民航总局全力组织抢救,并指示军队支持救援工作……
北航的这架“麦道82”是昨天晚上8点40分从北京起飞,在执行北京飞往大连的6136航班时,于晚上9点24分左右在大连机场附近的大连港海域内坠毁的。机上共有乘客103人,其中有7名外国籍旅客,另有机组成员9人。飞机失事后,各相关部门立即展开了救援行动,从晚上9点50分开始,在当地驻军的支持下,海事、边防等部门共出动了40多艘船只在飞机失事海域进行搜救……
失事客机的机体残骸已经沉入海底,但位置尚未找到……
看到这些文字,叶宝富的视线模糊了,泪珠吧嗒吧嗒将报纸打湿一片。
汽车到达机场。买好保险,换好登机牌,叶宝富叶之荣通过安检,前往登机口等候登机。候机区内,人们脸色凝重,谈论着大连空难的话题。
工作人员一声招呼,旅客排队登机,飞机正点起飞。
随着发动机的轰鸣,飞机呼啸而上,整个人都躺倒在座椅上。原先这个时候,叶宝富都在暗地祈求上天保佑,今天尽管飞机穿云时抖动厉害,可他看上去面无表情泰然自若,心里似乎一点紧张感都没有。
走出机舱,穿过廊桥,来到出港大厅,老远就能看到一排醒目的大字:大连市人民政府、北方航空公司“5。7”空难家属接待处。
叶宝富叶之荣表情凝重地向等候在那里的接待人员走去。他们出示身份证,自报柳絮菲的姓名,讲明与其关系。工作人员态度亲切,认真核对登记。然后派两名工作人员陪同,拟用专车将叶宝富他们接走。叶宝富决定自己跟随而去,叶之荣先去看望老人,然后去办事处处理日常事务。
车上,三个人一言不发。那名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只问了两次叶宝富身体有无不适。叶宝富只轻轻摇头作为回答。
车子在南山宾馆的门前停下,这里是遇难者家属的集中地之一。工作人员进进出出都在紧张地忙碌。大厅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同样打起“事故处理小组”招牌开始办公,并吁请遇难者家属在任何有需要的时候,均可拨打保险公司全国电话中心统一服务热线和大连分公司理赔热线以及北京分公司理赔热线。
叶宝富被安顿下来,两个着制服的年轻人陪在他的身边,他们问长问短体贴入微。叶宝富与柳絮菲的父亲通了电话,得知柳絮菲的母亲已经住院,老人有气无力,嗓子沙哑,说下午他也过来。
两个小伙子再三安慰叶宝富,并反复强调:党中央、江主席十分关注这次空难,有关方面表示,一定按照政策规定,做好善后工作。叶宝富不置可否一言不发,一会儿来回踱步,一会儿远眺窗外,一会儿愣着发呆。两个年轻人只好坐在一边看着,保持沉默。
叶宝富仍然不想去吃中午饭,其中的一个年轻人吃完饭后打来两份。叶宝富一口没吃。小伙子耐心诚恳地劝了半天,叶宝富勉强吃了两口。
根据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处理善后工作中,遇难旅客家属可来大连3到6位,且在大连期间的食宿费、外地遇难者家属往返交通费、殡仪馆的冷藏费、火化费、整容费、服装费,以及提前支付的遇难旅客家属生活补助费,皆由承运人另行支付。叶宝富让叶之荣将柳絮菲的父亲柳大爷接过来。下午,在医务人员陪护下,柳大爷哭哭啼啼来到宾馆。见到叶宝富,老人家几乎昏厥过去,早已守候一旁的医护人员立即救治,输上氧吊上水。叶宝富守候一旁泪眼朦胧,此时此刻,他已经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和语言来安慰老人。
夜幕降临。叶宝富询问工作人员有关失事现场的有关情况,工作人员先是不敢正面回答,经叶宝富再三请求,年轻人偷偷告诉他,目前已经打捞上来66具遗体,下步就是通过DNA进行辨认,搜救工作仍在继续,估计不会有生还者。
听到这些,叶宝富表情麻木,目光呆滞。
夜阑人静。两个年轻人和医护人员轮流陪护老人和叶宝富。叶宝富一会儿和衣躺在床上,一会儿室内走廊踱步,来回反复折腾。他让叶之荣给他拿包烟来。他点燃香烟大口大口贪婪地吸将起来,猛然一阵剧烈咳嗽,呛得他泗涕俱下。这是他第三次开始重新吸烟。他做梦都不会想到今生今世还会继续抽烟。
下弦月弯弯挂在天空,由于光线依稀迷朦,使春天的气息顿然失去应有的温馨。想想家中的海棠花,想想退掉的飞机票,想想柳絮菲北京分别的情景,想想倩儿拿错的钻戒,想想爆破的轮胎,再想想香儿、星星、翠花、还在新儿……他们一个个先他而去……叶宝富痛彻心肺,泪如泉涌。
往事如烟,弥漫盈室。叶宝富在弥漫盈室的烟雾中,回首如烟的往事……
(本小说电子版已与凤鸣轩言情小说网站签约,其他网站不得转载)QQ:644895250
7。天命毋求第六章 月钩梦魇
第六章月钩梦魇
作者:赵培龙
叶宝富儿时的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的,他尽管说不清或者大多数事情隐隐约约,但有些事还是刻骨铭心的。
那是初春的一个上午,有个叫“胜利队长”的人,领着队上几个汉子,还有叶宝富的大伯叶进仁,不知跟躺在床上叶宝富的爸爸叶进义说了一些什么话,也不管叶宝富妈妈的坚决反对,不由分说,就将家中仅有的半缸大米和两担稻子,还有铁锅、汤罐之类铁器物品统统拿走。这帮人刚走不久,吵吵嚷嚷又来一帮,他们手拿斧头凿子,进门观察一阵,然后跟叶进义说了几句话,不等叶进义置句可否,就乒乒乓乓七手八脚地将家中墙上的衬板撬下几块,弄得满屋灰尘泥屑。后来叶宝富听妈妈说,村上要办食堂要炼钢铁,那木板拿去是做土高炉的风箱和大蒸锅笼堤用的。
果然,没过几天,仙溪河南的天妃山东岳寺内竖起了炼钢土炉,高高的烟囱上冒起了滚滚浓烟。再过几天,仙溪河北的晏子书院和辞郎河畔的董永庙内分别办起了集体食堂。从那天起,全村的男女老少分别到这两个食堂排队吃饭。奶奶和大伯一家,叶宝富和妈妈以及妹妹,每天便早早地拿着碗到书院操场排队打饭。起初的时候人很多,特别热闹,大人有说有笑排队打饭打菜,孩子们又叫又跑四处乱窜。吃完饭,叶宝富的妈妈还要给躺在床上的爸爸带上一份。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连下大雨,加之大人们都在忙着大炼钢铁,田里成熟的庄稼没有顾得上收割。热天一过,两个食堂的米饭就渐渐少了起来,先是每家打一半的米饭一半的杂粮,接着三分之一米饭三分之二杂粮,后来只能打一半稀饭,再后来连稀饭都见不着米粒儿了。大人小孩饥肠辘辘,男女老少牢骚满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