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红楼梦-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黛玉问了他:“宝玉,你为什么病了?”
贾宝玉笑着回答:“我为林姑娘病了。”
他真的,是为林黛玉病了。因为贾宝玉想着林黛玉,想着娶她做妻子,然后生生世世,永永远远,不分离。
林黛玉临走之前,瞅着贾宝玉只管笑,只管点头儿。
然后,林黛玉说:“可不是,我这就是回去的时候儿了。”
林黛玉走了。
从此,她和贾宝玉,阴阳两重天。
林黛玉本来身子就弱,伤心欲绝,心灰意懒之余,就一病不起,惟求速死——只有死了,才一了百了。
林黛玉香魂一缕随风散之时,刚好是贾宝玉和薛宝钗成亲拜天地的时刻,一阵风吹来,还隐隐约约听到远处那娶亲的音乐之声,林黛玉在闭上眼睛前,曾叫了数声:“宝玉,宝玉,你好……”
好什么?
是宝玉你好狠心?
抑或,宝玉你好好保重?
不得而知了。
林黛玉还没有说话,就断了气,到天堂里去了。在天堂里,林黛玉不再孤单只影,那儿有疼爱她的爸爸,妈妈。林黛玉愿意,回到很久很久以前,那个时候,花正香,月正圆,她还没有认识贾宝玉前。
林黛玉希望,她的世界里,不再有贾宝玉。
如果,贾宝玉真的是天上赤霞宫的神英侍者;如果,林黛玉真的是天上一棵绛珠仙草。那么,这生这世,林黛玉所滴下的眼泪,已够还了贾宝玉的灌溉之恩,她不再欠他的了。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第15卷 第114节:薛宝钗的“曲线救国”(一)
薛宝钗和林黛玉,经过了多年的PK,能笑到最后,能爬上“宝二奶奶”位置的,是薛宝钗。
这一切,来得那么那么的不易。
薛宝钗美媚知道,其实她和林黛玉美媚的实力,是旗鼓相当,不相伯仲。林黛玉美媚之所以输了,并不是林黛玉美媚的IQ不如她,而是林黛玉美媚用的方式不对,走的路线错误,而导致了一步错,步步错,到最后,便全盘皆输。
做任何事情,用兵很关键,方式很讲究。
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把孙子兵法套过男女爱情:爱者,人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林黛玉美媚用的兵法,是最直接的招式——要坐上“宝二奶奶”的位置,一定要抓住宝二爷的心。
林黛玉美媚做到了,她牢牢地抓获了贾宝玉的心,两人情投情合,耳鬓厮磨,如胶似漆,爱得死去活来。
薛宝钗美媚用的招式不同,她走的是“曲线救国”的路线。
贾宝玉的心固然重要,但比贾宝玉的心更重要的,是贾宝玉家人的心。
首先,是贾宝玉的奶奶贾母。
薛宝钗美媚第一个要讨好的,便是贾母。因为,贾母贾母是荣国府的最高统治者,属于董事长,大总裁的级别,她的威信,权威,权力,在她所统治的贾氏世界里,至高无上,无人能及。
贾母要给薛宝钗开生日party,问薛宝钗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
“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人,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出来。贾母更加欢悦。”
薛宝钗还懂得当面奉承过贾母:“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风丫头凭她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大去。”
贾母大为开心,夸她:“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薛宝钗第二个要讨好的人,是贾宝玉的老妈王夫人。
王夫人是薛宝钗的阿姨,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亲戚份上,好说话,不过薛宝钗,却不敢掉以轻心。
金钏儿投井自杀后,王夫人心里不安。
薛宝钗安慰她阿姨:“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还说:“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意不去。不过多赏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薛宝钗还好人做到底,自动地把自己新做的两套衣服拿出来交给王夫人,也不忌讳,给金钏儿妆裹。
第15卷 第115节:薛宝钗的“曲线救国”(二)
贾府其他的人也很重要。
不管是主子,还是奴婢,贾府的上上下下等人,薛宝钗一个人也不得罪,坚持着“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还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以退为进,可退可进,左右逢源”的方针和路线。
贾宝玉的小秘袭人最欣赏薛宝钗:“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的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提起这些话来,宝姑娘叫人敬重。”
薛宝钗确是封建社会,一个令人敬重的女子。
薛宝钗性格温柔,庄重,娴雅,而且罕言寡语,该说的,一句也不少,不该说的,一句也不多,是典型的忠实地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淑女,薛宝钗甚至还认为,按封建道德规范去做,是天经地义的,是最道德的,最理所当然的事。
经过一场惨无人道的PK,甚至,以为对手林黛玉付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为代价,薛宝钗终于不负众望,胜出了。
除了主角贾宝玉,全世界的人,皆大欢喜。
王熙凤说:“不是我当着老祖宗太太们跟前说句大胆的话:现放着天配的姻缘,何用别处去找?”
贾母点头:“只有宝丫头最妥。”
王夫人巴不得这么一说:“不但老太太这么想,我们也是这么想。”
袭人更是“心里方才水落归漕,倒也喜欢”:“果然上头眼力不错!这才配得是。”
薛宝钗百感交集。
她赢了么?
薛宝钗不知道,她应该是开心,还是不应该开心?
终于如愿以偿爬上了“宝二奶奶”的位置,终于如愿以偿嫁给了贾宝玉,做了贾宝玉名正言顺的妻。但贾宝玉,却时时刻刻忘不了林黛玉。薛宝钗得到了贾宝玉的身,但却得不到贾宝玉的心。
贾宝玉对了袭人说:“我问你,宝姐姐怎么来了?我记得老爷给我娶了林妹妹过来,怎么被宝姐姐赶了去?他为什么霸占住在这儿?”
“他(宝钗)是我不本不愿意的,都是老太太他们捉弄的,好端端的把一个林妹妹弄死了。就是他死,也该叫我见见,说个明白,他死了也不抱怨我。你是听见三姑娘他们说的,临死恨怨我。那紫鹃为她姑娘,也恨我不得了。你想我是无情的人么?”
贾宝玉还跑到了潇湘馆里大哭,一边说:“林妹妹,林妹妹,好好儿是我害了你!你别怨我,只是父母作主,并不是我负心。”
最后,贾宝玉看破红尘,出家当了和尚。
薛宝钗不情不愿守了活寡,不情不愿做了李执的接班人,不情不愿成了贾府的“活牌坊”。
薛宝钗美媚没有想到,林黛玉美媚未曾得到的东西,她最终也没有得到。
第15卷 第116节:薛宝钗,真的有这么讨厌吗(一)
现代的男子,多数喜欢薛宝钗。
因为薛宝钗美媚大度,贤惠,端庄,精明,能干,人缘好,懂得扶助男人,是贤妻良母的典范,有一句话说:娶妻当娶薛宝钗。
那心直口快,性情豪爽的史湘云,都公开赞了薛宝钗:“这些姐妹们,再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样一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
一向以小性子而著称的林黛玉,也对了薛宝钗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竞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真的是这样吗?
本人一样认为,薛宝钗很有她老妈薛姨妈的风范,大概是小时候吃了她的奶,所以得了她遗传,同是伪善的主。
薛宝钗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便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还劝了别人,要别人不要学习文化知识,而她自己呢,却满腹诗书,出口成章,每次诗社,都尽量显示自己的才华,和林黛玉争夺冠军。
香菱要学诗,不敢罗嗦薛宝钗,因为薛宝钗不耐烦,讥她“得陇望蜀”,大概是说香菱,识得写自己的名字不错了,还要学会作诗。于是香菱只得舍近求远,跑去向林黛玉请教,林黛玉却热诚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
后来史湘云来了,香菱和了史湘云没昼没夜的高谈阔论起诗来。
薛宝钗很不以为然:“我实在聒噪的受不得了,一个女孩儿家,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
林黛玉因为看了《西厢记》和《牡丹亭》,薛宝钗便一本正经教训林黛玉:“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那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靠,她都可以《西厢记》和《牡丹亭》倒背如流了,林黛玉行酒令的时候不过脱口而出里面的一句台词,便“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还有在贾惜春的绘画事上,薛宝钗忘记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对了众人,侃侃而谈,说这般这般,又那般那般,一大堆“因为”,“所以”,“如此”的大道理出来,以炫耀自己的博学多才,见多识广,才高八斗,不栉进士。
薛宝钗,是不是有点“只可官兵放火,不可百姓点灯”的味儿?
抑或,她的镜子,只照到别人照不到自己?
第15卷 第117节:薛宝钗,真的有这么讨厌吗(二)
宝黛两人的爱情,薛宝钗是看在眼内的,偶尔,也装了事不关己,跟了别人,常常添上几句凑趣。
有一次,薛宝钗还和她老妈薛姨妈一起合伙打趣林黛玉,拿了林黛玉来忽悠。
薛姨妈说:“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
林黛玉先还怔怔的,听后来见说到自己身上,便啐了薛宝钗一口,红了脸,拉着宝钗笑道:“我只打你!你为什么招出姨妈这些老没正经的话来?”
薛宝钗笑道:“这可奇了!妈说你,为什么打我?”
后来,薛姨妈和薛宝钗两母女同时得了失忆症,忘记这件事了。
薛姨妈巴不得贾府一提亲,便忙不迭点头答应下来。
“因薛姨妈那日应了宝玉的亲事,回来便告诉了宝钗。薛姨妈还说:‘虽是你姨妈说了,我还没有应准,说等你哥哥回来再定。你愿意不愿意?’宝钗反正色的对母亲道:‘妈妈这话说错了。女孩儿家的事情是父母做主的。如今我父亲没了,妈妈应该做主的,再不然问哥哥,怎么问起我来?”
对于薛宝钗这句话是发于内心,还是表面装蒜,很多人争论不休。
“尊薛而抑林”派说:这并非是薛宝钗有意做作,而是出于薛宝钗的性格,修养的自然,也并非是薛宝钗有意和林黛玉争夺“宝二奶奶”的位置,而是有着深深的封建道德观念的薛宝钗的心中,婚姻大事完全决定于父母之命,媒婆之言,如果表现出任何一点主动的意图和行动,都是伤风败俗的可耻勾当。
“尊林而抑薛”派反驳:薛宝钗在初次和贾宝玉单独相处时,很热衷于贾宝玉脖子上的“通灵宝玉”,并急切地让贾宝玉认识自己项上的金锁;搬进大观园后,薛宝钗还常常到贾宝玉的怡红院玩到深夜,以至于引起晴雯的不满;薛宝钗去探视被老爸打了PP的贾宝玉时,压抑不住内心的爱怜之情;有一次,忘情地坐在午睡的贾宝玉身边,为贾宝玉做活计。这,便是所谓的淑女形象?
本人一直在想:假如,提亲的不是贾府;假如,要嫁的那个人不是人见人爱的贾宝玉,而是大街上的某个乞讨,或疯子,薛宝钗美媚会不会这样理直气壮,说出这样的所谓的“三从四德”的封建淑女的话来?
不得而知了。
也许会。
也许不会。
谁知道呢,那么伪善的一个人。
反正,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位美媚,世人对她们褒贬不一,各有各的看法。喜欢林黛玉美媚的人大把,薛宝钗美媚的粉丝也不少。
有人这样不偏不倚地给予这两个美媚肯定:薛宝钗温婉大方,宽容平和,林黛玉有灵性,充满诗意;薛宝钗是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