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新自由主义的穷途末路:美国衰落 >

第1章

新自由主义的穷途末路:美国衰落-第1章

小说: 新自由主义的穷途末路:美国衰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序(1)
全球大变革前夜的思考
  当前,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与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每过10年就会发生的一次大危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债务危机、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有着本质的不同。以前的危机应对结果是美国权力地位的上升和资本主义体系的扩张,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却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行将就木。
  在这场全球大变革的前夜,华裔政治经济评论家马耀邦先生,凭借其广博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尤其是他“在金融帝国的心脏中博弈”的实战经验,捕捉到全球大变革前夜的律动和阵痛。迄今为止,他陆续撰写出的四部曲《中美关系》、《美国批判》、《美国衰落》和《金融海啸与经济危机——美国霸权的终结》,从不同侧面考察、分析了初露端倪的全球体系变革。
  《中美关系》是四部曲中的第一部。马耀邦先生开门见山地指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美关系将决定21世纪世界的战争与和平、稳定或混乱。换言之,马耀邦先生是从世界战争与和平、稳定与混乱的高度来思考中美关系的。值得指出的是,以“中美关系”作为其第一部书的主题,充分说明了马耀邦先生对祖国发展和人民命运的高度关注。
  《美国批判》讲述了这样一个美国:一方面,美国以其科技、文化、制度创新引领了世界发展,丰富了人类文明;另一方面,美国又确实是当代世界陷入混乱的主要祸根。冷战结束以来的重大战争都是由美国发起的。作者由此呼吁,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只有抵制军工联合体、华尔街金融资本特殊利益集团的游说影响,拒弃新军国主义、军事干预政策、“先发制人战争”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和通过金融操纵实现对他国的金融进攻与掠夺,才能把21世纪带入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一个和平繁荣的世界,而不是一个混乱的世界。
  《美国衰落》明确地将当今时代称为新自由主义时代,在此背景下考察美国的所作所为。美国在全球倡导新自由主义,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人民都在经济上遭受野蛮的掠夺。新自由主义思想和政策不仅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沉重的打击,而且重创美国的工业、金融体系,给普通民众的生活带来困难。随着新自由主义时代的终结,美国也已成为一个色厉内荏的“纸老虎”。
  《金融海啸与经济危机——美国霸权的终结》是作者在感受到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将造成史无前例的财富破坏的情况下,坚持从2008年后期在专职的投资工作之余,每周一次记录下的观察结果。他热切地期望,通过该书各章展现出的事实和解释,帮助读者理解美国金融体系的复杂性、掠夺性和腐朽性。简言之,该书从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全球霸权之联系的角度考察、分析了美国全球霸权内在的悖论。一方面,正是美国放弃金汇兑本位制,建立美元本位制,为美国全球霸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美元本位制由此成为美国全球霸权的关键和内核;另一方面,又是美元本位制,使全世界建立在脆弱的“金融恐怖平衡”之上,埋下了每10年一次大危机、其间小危机不断的火种,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就是美元本位制。。 最好的txt下载网

序(2)
近些年来,我一直从事美国全球霸权、美元霸权与全球体系变革的研究。2008年底,经友人介绍,阅读到马先生的著作;2009年初,又经同行介绍,担任马先生第三、第四部专著的中文版校审,有幸全文阅读马先生四部著作的中英文版。马先生行文有三个特点:一是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他的每部专著各章都坚持从事实、材料、情况出发,提炼观点,上升到理论高度,而不是从理论出发,以理论来解释其所掌握的事实、材料和情况;其二,他对于自己提炼的观点和总结出的理论,没有束之高阁,而是反复地应用于现实,以实践中的事实、材料和情况来不断地加以检验。二是对于任一主题,其分析、考察都力求全面,不放过任何相关的重要领域和重要议题,同时注重材料选择的典型性和准确性。其专著涉及领域广泛,涉及议题众多,全属跨学科的力作。三是文风朴实,论述深入浅出。
  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感知到,马先生作为一名华裔投资者的爱国情怀和拳拳赤子之心。实际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已注定将推动现存国际金融体系走向瓦解。在这全球大变革的前夜,各种声音、主张应运而生,各种思潮、思想的争论和碰撞必将催生一个新型全球体系。马先生的四部曲,乃至即将出现的第五部,甚至第六部专著,其价值和意义,不在于它们分析得多么有道理,指明了怎样的前进方向,而在于它们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提供了独特的分析视角。我谨将这些问题和分析视角归纳如下,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首先,我们如何看待自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抛弃金汇兑本位制、逐步建立美元本位制以来的世界经济。在一个建立在美元本位制基础之上、由主权民族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各国是否很好地捍卫了其经济主权,是否切实地以维护本国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方式在国际上行事?世界发展哲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由嵌入的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的转变。如今,新自由主义面临空前的批判,全球是否可能实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展哲学的第二次转变,也就是实现新自由主义向后新自由主义的历史性跨越?
  其次,我们如何把握美国与世界的关系。是美国继续保持其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对世界和平发展有利,还是美国霸权衰落,成为一个正常大国对世界和平发展有利?在当今世界,美元本位制是强者剥削、掠夺弱者的首要机制,其与新自由主义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我们究竟应该以何种制度取代美元本位制?或者说,全世界是否有可能通过制度创新终结美元本位制?尤为关键的是,此次金融危机是否促使美国就此走下坡路,一蹶不振?在美国地位变化之前景下,世界究竟面临怎样的未来?
  再次,我们如何重新审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纵观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与近现代世界互动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与“西方”的关系。“西方”概念虽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其始终有个内核,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经济、军事超强的美国的整合,而逐渐形成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它们组成一个所谓*、和平的共同体,将向全球推行西方式*政治、自由价值、市场经济作为其使命。鉴于西方的明确战略目标,中国最终如何与西方,尤其是美国实现和平共处、共同繁荣?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已将中国带入当前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的世界。中国应该如何评价中美经济已达到的前所未有的相互依存和利益共生的关系?当前正处于全球体系大变革的前夜,中国究竟以何种方式参与其中,才能做到趋利避害?至关重要的是,中国是否能客观、真实地把握自己对世界的影响力?是否够成为撬动全球体系变革之方向的重要杠杆之一。顺便提一句,“中国与世界”是马耀邦先生第五部专著的主题。
  最后,也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通盘考虑全球体系变革、美国战略调整与中国和平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预示着现存全球体系即将走向瓦解的背景下,世界、美国与中国都在经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转型”已成为中国与美国和世界相互关系的最主要特征。这里有三种转型:一是中国的转型,即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具体而言,就是中国的和平发展进程能否持续下去或如何维持,中国究竟在国际体系中扮演何种角色。二是美国的转型,即美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具体而言,就是美国能否维持其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它将通过怎样的战略来实现护持全球霸权的目标,其中之关键是美国如何护持美元霸权。三是中美关系的转型,即由中美互动的现状将带来双方怎样的未来,能否促进现存全球体系继续保持和平转型。
  探讨前三个问题,主要是为第四个问题服务的。在中国人的字典里,“危机”意味着“危险”与“机遇”并存。不过,中国古人早已指出,“危机”总是为强者和有准备的人服务的。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历史,美国政府已两次成功地向其他国家转嫁经济危机。一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当时美国迫使欧洲和日本承担其经济调整成本,从而度过危机;二是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而日本经济维持高速增长,美国再次迫使日本承担其经济调整成本,一劳永逸地击溃日本。在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中,美国政府能否再次成功地向其他国家转嫁危机?若是能够的话,哪些国家或哪一类国家是首当其冲者?因此,所有问题的落脚点是,对于此次金融危机及其带来的全球大变革,中国是否已做好准备?
  相信马耀邦先生在全球大变革前夜的诚实思考和努力求索,将为更多有志于开创一个和平与繁荣的新型全球体系的各行各业人士,提供可资借鉴的探索资源。是为序!
  林小芳
  2010年3月16日于北京西郊
  

导论(1)
在美国政治历史和新自由主义的发展中,1981年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正是在这一年,里根在1980年的大选后顺利入主白宫。之后,他立即采取措施实施他的新自由主义议程,在对抗工会的同时,通过《经济复兴税法》来支持商业精英。《经济复兴税法》不仅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史上最大幅度的减税,而且还有利于公司和富人——尤其是投机性的商业地产部门和金融业——的规定。
  因此,许多投资资本从生产性的工业部门流入投机性的金融部门。新自由主义的议程之一是消除金融管制。这是里根及其随后的几任总统都采取的政策。多年来,华尔街的强大金融资本一直为了消除金融管制进行游说,把“新政”实施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和其他保护性立法视为他们追求更高利润的障碍。由于里根的新政策,美国进入了新自由主义时代,即小政府、减税、消除金融管制、自由贸易和私有化的经济政策时代。
  新自由主义之父是哈耶克(Hayek)。他是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米尔顿·弗里德曼就是他的弟子。在里根担任总统之前,弗里德曼就向他传授了自己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和货币主义,主张运用利率和货币供应来调节经济。1由于运用了货币主义理论,在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Paul Volcker)的协助下,里根紧缩货币供应量,把利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两位数上,这造成了美国经济的严重衰退和墨西哥的债务危机。
  结果,墨西哥雄心勃勃的工业化计划付之东流,其货币比索不断贬值,许多企业破产。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充当掠夺墨西哥的国际“警察”是华盛顿的一项计划。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既充当许多欠债国家的警察,又充当其债权人,因为它强加了严格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措施,而且它的运作非常成功,使美国的银行大获其利。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从1980年到1986年里根担任总统期间,在支付了6000多亿美元的利息和本金之后,第三世界国家仍然欠有8820亿美元的债务。负债国陷入了债务陷阱,到1990年末,它们的债务增加到惊人的万亿美元。这一切都归咎于美联储在里根政府的倡导下所强加的复合利率和高利率政策。3  4
  因此,在世界的许多地区,贫困加剧,经济增长放缓。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以及教育和社会开支的减少,造成了世界大多数人的悲惨状况。这些都是新自由主义和货币主义的产物,而新自由主义和货币主义是里根政府所倡导和华盛顿历届政府强加给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4
  新自由主义、货币主义和随之产生的债务危机不仅在海外给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带来了一场大浩劫,而且也给美国国内带来了一种新的金融资本主义范式,降低了资本收益税,人为地保持了低利率,大幅度地削减了富人的所得税。另一方面,由于减税和大规模加强军备,美国联邦政府发行了大量的国债来筹集资金,财政赤字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因此,政府债券和外汇市场充斥着债务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