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中世纪千年史话 >

第10章

中世纪千年史话-第10章

小说: 中世纪千年史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胶@镂谷陶呱窆辏准侗还以诔峭肥局冢槭慷∧嵬醭↗ustinian Dynasty;518—602年)灭亡。

  弗卡斯吸取前任的教训,降低了赋税,这一措施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好评,君士坦丁堡上空的太阳似乎从来没有这样灿烂夺目过。

  就连身在罗马城的教皇格里高利一世(Pope Gregory I)也成了弗卡斯的铁杆粉丝,表扬信雪片一样飞到君士坦丁堡。

  以*院、大地主和政府官员为首的贵族却坚决反对这个董卓篡位。弗卡斯实行的改革深受老百姓欢迎,却触及了贵族们的根本利益。

  拜占庭立马乌烟瘴气,爆发内战。

  摩里士的死成为拜占庭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摩里士一死,最高兴的不是全国人民,不是闹哗变的军队,也不是有幸当上皇帝的弗卡斯,而是他的好女婿、波斯国王科斯洛埃斯二世。

  科斯洛埃斯二世正愁没机会进攻拜占庭,再说他老丈人武功又不凡。老丈人一死,拜占庭大乱,此时不出兵更待何时。

  科斯洛埃斯二世不知从哪找来一位仁兄,非说这位是摩里士硕果仅存的儿子,拜占庭必须推选他当皇帝。

  这还不算,波斯军又兵分两路,西路先后占领了卡帕多西亚、比西尼亚和卡拉奇亚,东路攻占卡尔西顿,与斯拉夫人和阿瓦尔人会合后,威慑君士坦丁堡。

  弗卡斯如坐针毡,无计可施,只剩下在皇宫里打转转了。 

  608年,酝酿多年的推翻弗卡斯的计划终于付诸实施。在*院、大地主和政府官员支持下,皇宫近卫队长密约非洲总督、亚美尼亚贵族老希拉克略及其子(小)希拉克略起兵反对弗卡斯。

  希拉克略父子一起兵就制造了大量金币,钱上印的不是伟大领袖弗卡斯的头像,而是他爷俩的。

  弗卡斯大怒,派军队前去*,希拉克略父子武功卓著,不但打跑了兴师问罪的军队,还撵跑了埃及驻军。

  610年,(小)希拉克略由海路经西西里岛和塞浦路斯岛,抵达君士坦丁堡。很多贵族偷偷出城,奉希拉克略为新皇帝。

  弗卡斯的军队不是大败,就是倒戈,希拉克略非常轻松地占领首都,弗卡斯被五花大绑地押到斩首台上。

  希拉克略怒问道:“混蛋,这就是你统治下的国家吗?”

  弗卡斯铿锵有力地回答:“你能治理得比我更好吗?”

  希拉克略勃然大怒,手持利斧砍掉这个董卓的脑袋。

  【希拉克略】

  610年10月5日,希拉克略(Heraclius;610—641年在位)正式登基大宝,希拉克略王朝(Heraclian dynasty;610—711年)在拜占庭拉开序幕。

  历史会证明,希拉克略干得的确比弗卡斯好。

  希拉克略勇武过人,他年轻的时候喜欢角斗,不错,就是罗马奴隶主最喜欢看的节目——惨无人道、血淋淋的角斗。

  他不喜欢和人斗,偏偏喜欢和各种野兽斗,最喜欢的就是狮子。遇上希拉克略,狮子再也不敢称森林之王了,他动不动就挑一只狮子胖揍一顿,相当神勇。

  如今,摆在希拉克略面前的依然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

  多瑙河一带的防御受到严重削弱,阿瓦尔人蚕食帝国边境。科斯洛埃斯二世继续宣称他手里的那位仁兄是正牌皇太子,希拉克略是篡位者,是曹操。他乘着希拉克略起兵反对弗卡斯的机会,把势力伸向叙利亚。

  希拉克略刚登基,最主要的是把屁股坐稳,也就是要先整顿内务,防止自己被别人推翻。他提出要和波斯罢兵息战,科斯洛埃斯二世好不容易得到这个机会,绝不会轻易放弃,他对希拉克略送出的橄榄枝连看都不看就一折两半。

  希拉克略没办法,只得开战。拜占庭军屡战屡败,安条克、埃梅萨、恺撒里亚、大马士革(Damascus;今叙利亚首都)四处重镇在一年内相继陷落。

  【耶路撒冷为什么是三教圣地】

  613年,波斯军推进到耶路撒冷(Jerusalem),把城市围得连苍蝇也飞不过去。

  耶路撒冷这个地方大家应该很熟悉,它在基督教、犹太教,以及此后不久出现的*教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被三教尊为圣地。

  自从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这里就是犹太教的信仰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

  基督教之所以尊敬耶路撒冷,是因为据《圣经》记载,耶稣出生后不久就被带到这里。“最后的晚餐”也在此地举行,钉死耶稣的那个十字架也放在耶路撒冷,埋葬耶稣遗体的地方更是被尊称为“圣墓”(Holy Sepulchre)。

  耶路撒冷是*教的第三个圣地。它能成为圣地是因为*教有一个先知穆罕默德“夜行登霄”的传说,穆斯林相信先知穆罕默德在一天夜里奇迹般地从麦加来到耶路撒冷的圣殿山(Temple Mount),升到天堂,会见以前的各位先知。后面会讲到*教的起源。

  【圣地的悲歌】

  随着移动攻城塔的隆隆推进,地面尘土飞扬。守军用弓箭、火矢反击,可是对藏在塔里的敌兵丝毫没有伤害。攻城塔只是幌子,它吸引了守军的火力。

  守城士兵感到城墙在晃动,低头一看,波斯的攻城锤不知什么时候被推到城墙底下。三撞两撞,城墙坍塌了,站在上面的守军士兵随着城砖摔落到地上,被掩杀而来的波斯士兵用弯刀砍死。波斯军像黄蜂一样呼啦啦涌入缺口,在围困耶路撒冷二十天后,波斯人发动总攻,一举陷城。

  几个波斯士兵从一间瓦房里出来,有的腋下夹着绸缎,有的手里提着精致的酒具,还有一个拿着火把有次序地点燃房子,门口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具死尸。不远处走来一个魁梧高大的波斯人,肩上抗着一个女人,女人哭喊着、挣扎着用双手捶打入侵者的后背,波斯人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高兴地哈哈大笑,胡子掘起老高。

  一队波斯士兵冲进大教堂,看到正中摆放的圣十字架,二话不说,上去几个人就把它搬了下来。教士连忙过来阻止:“别用你们的脏手碰圣十字架”,话音未落便被一刀砍翻在地。其他的士兵分散开,把蜡烛台、圣经等等能搬走的都抢走了,一个也没剩。 

  哭声、笑声充斥着整个城市,耶路撒冷惨遭洗劫。

  对于这座圣城,惨剧只是刚刚开始,在随后的数百年间,耶路撒冷多次遭受破坏,特别是在十字军东征时期,这个咱们后文再表。

  波斯军志得意满地拉着战利品和当地幸存的居民,一路高唱凯歌,回到了他们的伟大首都泰西封,当然那个圣十字架也被带到那里,据说当年耶稣就是被钉死在这个十字架上,它被基督徒们奉作神灵。 

  619年,节节胜利的波斯军占领整个埃及。失去了埃及这个粮仓,君士坦丁堡被迫放弃发放救济粮,贫民饥寒交迫,挣扎在死亡线上,后疫病又起,简直没有活路啊。

  这时,西边的战况更不容乐观,真可谓四面楚歌:

  在西班牙,西哥特军攻占全部拜属城市,这些城市是当年查士丁尼趁西哥特王国内乱时夺走的,这只能算是物归原主;

  在意大利,伦巴第军攻占拜属城市利古里亚;

  在巴尔干,多瑙河和巴尔干之间的地区,斯拉夫人赖在那里不走。

  拜占庭很勉强地维持着对达尔马提亚省沿海各城市的统治。

  波斯军一路狂飚,先锋部队甚至杀到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最危急的时候,绝望的希拉克略曾考虑过迁都迦太基。

  【希拉克略的改革】

  为了救帝国于倒悬,希拉克略本着“变则通,通则不痛”的信念,开始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他把在北非实行的“总督制”推广到帝国东部各省,建立“军区”,集军政于地方军事官员一身;

  其次,把内乱中没收的黑五类的财产分发给军人,实行军役和封建义务合一的军事屯田制,土地所有者既有耕种土地的权利,也有保家卫国的义务;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教会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拜占庭保护,他们迟早会被异教徒生吞活剥。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教会把大量财富借给国家,这使希拉克略有资本改造军队,贿赂外高加索的阿尔明尼亚人、哈萨尔人、阿巴兹格人等,使他们变成帝国的可用之兵。外高加索也由此代替了资源枯竭的小亚细亚,成为新的兵源供应地。

  是时候反击了!

  希拉克略振臂高呼道,波斯人厚颜无耻,胆敢掠走圣十字架,基督徒们随朕杀入波斯,夺回圣物,以慰耶稣在天之灵,阿门!

  在这个节目里你的声音将被传达,当然了,是用我的声音。

  ——  史蒂文&;#8226;科比尔

  说谎是门艺术,谎言从不同人嘴里说出来,名字也不一样。军事家叫它谋略,政治家叫它权术,外交家叫它外交辞令,宗教首领则美其名曰“主的旨意”。

  希拉克略正是领略了这门艺术的真谛,传达了所谓上帝的旨意。他利用宗教力量,把这场战争升华为对异教徒的“圣战”,迅速得到响应。

  他由此成为自狄奥多西大帝以来第一位御驾亲征的皇帝。

  621年,希拉克略首先与阿瓦尔人签订停火协约,然后避开波斯主力,亲率重组的五万拜占庭军迂回杀入波斯境内,在敌人屁股后面开了花。

  翌年,希拉克略从波斯北部的外高加索深入波斯腹地,一举占领小亚细亚。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9 穆罕默德!真主的传音者
【大总统】

  622年夏,麦地那(Medina,位于今沙特*西部)来了一群神秘人物,为首的是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头。

  这群人在大街小巷宣传他们的信念,宣传着一些大家似懂非懂的理论。麦地那城里加入他们的人越来越多,同意他们信仰的人也越来越多。每个人都相信这个老头有领导才能,能帮助他们防止四年前发生的内战。

  在麦地那附近的一个部落里,老头与部落首领签订了一份和约——《麦地那宪法》。

  根据《麦地那宪法》,麦地那及其周边地区成立联邦,首都设在麦地那,老头当大总统。为了扩大这个以和平著称的区域,老头又和周边的部落签署了类似的和约。

  这个老头并非旁人,乃是具有传奇色彩的*教创始人——穆罕默德(Muhammad),他时年五十二岁。

  622年被记作*教历(希吉来历)纪元之始。

  让我们看一下他的个人小档案:

  姓名:穆罕默德

  性别:男

  民族:不是人族,不是神族,更不是虫族,而是*

  家庭出身:中产阶级

  出生日期:570年4月21日

  籍贯:麦加(Mecca;今沙特*麦加省省会)

  所属家族:库拉什部落,西哈姆家族

  【新商路】

  *民族源于*半岛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带,属游牧民族。

  麦加当时是个城市国家,这个地方挺穷的,乃荒芜之地,不宜耕种。不过,让麦加人民过上小康生活的竟然是拜占庭的连年战火。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麦加人发战争财,倒卖军火?

  如果你这样回答,我给你零分。不是麦加人民生性残忍,借着别国战乱发战争财,这财路可是自己找上门的。

  事情是这个样子滴:

  6世纪后半叶,摩里士经济政策搞得很失败,埃及爆发*;弗卡斯叛乱,波拜之间重燃战火。

  波斯湾—红海—尼罗河的商路被切断,商人们只得通过*半岛往来贸易。

  麦加尽管是个不毛之地,地理位置却十分优越,它地处新商路中段,东西各到波斯湾和红海,南北各通也门和叙利亚,因此逐渐繁荣起来。

  当时没有关贸总协定,也没有国际刑警。商路上土匪草寇多如牛毛,你要想把货物运到目的地,手里就得有像样的家伙,或者找人当保镖。

  在中国古代,贵重东西一般都请镖局代为押送,什么林振南的福威镖局啊这样的。像商队,如果自己人手不够,就雇保镖帮忙护送货物。

  当时途径麦加的商队都喜欢雇贝都因人(Bedouins)当保镖。

  贝都因人属于*人,过着游牧生活。贝都因各部落有个共同爱好:养骆驼、养羊、喜欢抢劫。爱养骆驼、爱抢劫这两个优点就足以获得在沙漠地区当保镖的资格证。

  骆驼是“沙漠之舟”,骑骆驼就像在沙漠里开悍马,跑起来呼呼的。骆驼耐力好,几天不吃不喝都没关系。宽大的脚趾可以避免漏到沙子里,高大的身躯还可以给乘客抵挡风沙。

  长期从事抢劫这一职业使贝都因人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三五个人近不了身。

  身怀绝技、英勇善战可以让商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