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克麦赖夫-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界并不想象中的那么冰冷,即便是疯老头也可以从冰冷的水中走出来,坐在玻璃厂火热的锅炉前。
怪老头的航天飞机再次启动,少女脱下了男装,这次的失败不再是空中阁楼,而是掉进了混浊的泥坑之中,但成长已经到来,这是勿庸置疑的。
英格玛的性启蒙者并没有因艺术家的雕像而成名。
所有的一切恢复到了当初的平静之中,一切显得是那么自然,而且依然合协。
只是当英格玛与少女抱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知道,狗样年华已经一去不回了!
韩兮
2006…9…13于通州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坟墓舞者》:港氏早期捉鬼片的电影结构
其实这是一部美国片,但极结构与早期的港氏捉鬼片几乎一模一样。
首先,触鬼:几个大学同学由于好友的去世聚到了一起,于是他们在死人的墓地上看到了一张卡片,根据卡片上的意思在坟墓上跳起舞来,生者站在死者墓前跳舞,这是对鬼的大不敬,于是,鬼开始缠身了。
其次,现象:鬼缠人总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现象,于是,当我们的主人公从墓地回家之后,家里就出现一些不可捉摸的现象,当然这些现象不足以致命,但总是人心慌慌的。
再次,发现问题,请道长:由于一名同学突然遭到了意外,几个人才明白自己原来是被鬼缠身了,于是请来道长,在这部美片中是超自然现象研究员,其实身份是一样的,于是,道长讲明利害关系。
然后,查明根源解决问题:这一部分一般都是讲述鬼的来历以及如何制住鬼魂的。有一点必须注意,在制住鬼魂的时候往往都会出现某些小问题,而且这个小问题为了最后的大结局而准备的。另外,鬼的来历在港片中要值得同情得多,而本片这些鬼的确不是什么好鬼,生前也没做什么好事,大体都是偏执狂之类的。所以,美国的鬼到底还是变态,并非积怨而成鬼的,但即便是这样,破解方法竟然也是重新安葬一下,有点奇怪。
最后意外突起大结局:虽然道长用法子制住鬼了,但前面已经说过,留下点小问题,结果小问题变大了,于是鬼比以前更强大。换句话说,最终解决问题的是主人公而不是道长,所以一般这个最后的大结局都要设立的,看影片风格而定,到底是好还是坏反正高潮尽在这里了。
这样看来,这部影片是较为传统的鬼片结构,惹鬼,鬼现象,捉鬼到最后与鬼的决战。
但现在的鬼片一般不走这个套路,而是在某个环节中更要制作文章,而且这几部的顺序一般也是打乱的。例如,鬼的来历和惹鬼情节可以打散了放在剧情中,也可以将道长一角直接给了主人公,在实践中寻求方法等等。而且现代鬼片中最令那些编剧导演感兴趣的不是如何制鬼,而是现象本身,越丰富越变态越好,让主人公(最好是女性)在这个过程中受尽折磨还不知道到底是为了什么。
所以,我看到美国这部影片时有些好笑,它的结构太传统了,其实我并不反对传统,但这部影片故事也很一般,所以便没有什么好看的了。
但由些也想了些问题,那就是每种类型片可能都有一个早期的传统讲述方法,然后在这个传统结构上重新整合,也许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韩兮
2006…12…18于通州
《卡波特》:孤独与敏感
今年的奥斯卡几乎没有太多的悬念,但最值得一提的也是美国影坛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霍夫曼这个新科影帝了,一个二三线的演员终于凭借着《卡波特》修成了正果。
其实,凡有一些观影经验的人都知道,《卡波特》这样的影片注定就是冲着得奖去的,无论是最佳导演最佳剧情还是最佳演员,任何一个被提名甚至获奖都是在情理之中的。所以,笔者年初时在没有看过此片的情况也预测了霍夫曼的胜利,这与本人的判断没有任何关系,只是说明本人在那个时候是被舆论所导向的。
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终于坐在电脑前静静地看了这部《卡波特》,平心而论,年初的言语还是比较中肯的,霍夫曼的确构得上一个影帝的材料,尤其是他扮演的这个奇异作家——卡波特。
没有必要再重复关于卡波特这个作家的生平了,许多资料上很容易查到。关于剧情与卡波特那本《冷血》的名著也不用细说了,无非是看凶手的冷血还是作家的冷血。于是,我们只是抽出几个环境来述说吧,因为这些环境无一例外可以突出卡波特本人的性格,一个具有多重人格的作家。
卡波特的出场便是一个中心人物,他言语辛辣,在这个文化沙龙中唯我独尊。这是一种张扬,跟据一般的剧情来说,这种看起来十分怪诞的张扬其背后肯定是人格的缺失,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多少影视作品的人物小传中也曾这样写过。
于是,沙龙这个场所成了卡波特的第一个重要场所,他必须张扬,必须无情地攻击着任何一个他看不上眼的人,这并不意味着他要表明自己的观念,而仅仅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的强大的。
越自卑的人越具有这样的心理情结,这同样是勿庸置疑的。
所以,沙龙上,朗颂会上,大凡是在许多人的面前,卡波特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中心,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但他其实是渺小的,当《杀死一只知更鸟》的首映上他不再成为主角的时候,他便因此而产生了嫉忌,他却依旧用一种嘲讽的口吻在置疑着别人的兴奋与快乐,其实,他是在置疑他自己。
卡波特时常出现的第二个场景当然就是私人空间,例如旅店,写假的海边等等。但说到这个场景必须把第三个场景监狱一起提出来,这样也好做一个比较。
在私人空间里,只有卡波特亲信的男友和发小,在这两个人的面前,卡波特无法隐藏自己,于是,他的脆弱便暴露无遗了,同样,他最真实的一面,最实际的想法也出现在这些场景之中。
卡波特为了完成自己小说而欺骗派瑞,但只有在这个私人空间里,他才知道自己其实和派瑞是多么地相像,不正常的童年,敏感的神经,这一切都是那么地现实。甚至现实到为派瑞聘请律师都是如此的冷酷,如此地无情。
但在监狱中却不是这样的。派瑞的过去以及敏感的意识都和卡波特极为相识,他甚至是爱上了这个人,这与他同性恋的身份并没有关系,而仅仅是因为他的过去。
一个对过去不满意的人,于是便将这种自然而然会产生的同情施加在了派瑞的身上,有人说这只是卡波特为写小说而故意做出的姿态,但笔者认为,当卡波特与派瑞单独坐在一起的时候,没有任何虚假,他只是在与自己的过去对话。
一个人一旦面对与自己过去相似的故事,他一定会义无返顾地想去了解想去挖掘,卡波特在这点上也绝不例外。所以,在监狱中的卡波特虽然在欺骗着派瑞,但付出的却是真情实感。
此时的他,仿佛是一个上帝,拯救的不仅仅是派瑞还有他糟糕的过去。
但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与其拯救自己的灵魂莫若拯救自己的事业,于是,卡波特不再去见派瑞,也不再支付律师费用。这是一个矛盾的个体,即想与自己的过去告别,又想给自己过去的不如意寻找一份安慰。
卡波特与派瑞最后一面是在绞刑架前,看着派瑞的尸体在众人的眼前摇动,卡波特不仅仅是自责,而是看着自己过去的死亡。
但一个人的过去死亡之后,这个人还能拥有什么呢?难道是更为强大的孤独吗?
卡波特用派瑞的故事完成了自己对过去的祭奠,在这之后,他什么都没有了,再也写不出任何东西来,只能酗酒过日。
这就是卡波特,用一个外人的故事包装了自己,用现实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最后,他被自己抛弃了,敏感随着绞板的开启而闭合了。
套用时髦的话,这是两个男人的一个故事!敏感,孤独,脆弱,良心,现实等等将一个矛盾的卡波特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同时也造就了一个新的演技派明星霍夫曼!
影片到此结束,克拉克一家四口的灵魂则要为派瑞的死负责,因为象派瑞这样的人,或者生存或者毁灭,缺得只是一个导火索。卡波特也是如此,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韩兮
2006…9…21于通县。 最好的txt下载网
《怪物》:怪物就在心中
开始并不明白为什么此片在韩国那么受欢迎,直到看完之后才为韩国导演的苦心而感到惊叹,中国电影中最缺的便是这种类型,一种将国民意识国民感情提升到无比高度的具有反思精神的娱乐影片。
影片中的确有怪物,但开篇之初便已经点明了,这种怪物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某西方人的一意孤行,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出现的两个人物。西方教授与那个韩国助理,虽然助理对排放有毒液体的举动提出了异议,但这是命令,于是,他服从了,一个韩国人对西方的盲从,即便不是盲从也是一种顺从。
其实关于这段前提是不是导致那个怪物产生的直接原因,导演并没有说明,也没有必要说明此种因果关系,但这种对盲从与顺从反思的基调已经确立了下来。当那个人跳入水中自杀的时候,好日子便到头了,预示着这种被人左右的日子将失去韩国人的独立自主。
影片正式开始,河岸边上,人们过着惬意的生活,父亲嗜睡,叔叔好酒,姑姑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好,只有爷爷在正正劲劲地生活着工作者。很难说这是不是导演在述说韩国人现在的生活状态,但这种醉生梦死或不自信的情绪倒完全集中在了这一家五口人的身上。而此时,河里的怪物出现了,但人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围观好奇的人继续围观好奇,没有人在第一时间做出应该具有的反应来,直到怪物冲上了岸。
一时间,岸上的人们都四散惊逃,噩梦也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怪物是危险的,当人们在它的欺凌下死伤后,陷入的只是一片悲伤之中,所有死者的牌位都立在那间空旷的大屋子里,而政府所要做的仅仅是防止病菌的漫延,而不是去解决河里的怪物。这是一种极其消极的作为,似乎在等待着救星的到来,但救星在什么地方呢?
当电话无意中打来的那一刻,这家人的命运便开始了变化,女儿竟然还没有死,于是,信任与不信任的问题便出现了,而且关于这种信任的讲述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故事。
首先,父亲的话并没有得到认同,于是,一家人集体跑了出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群黑帮的人虽然同为韩国人,但对他人却漠不关心,似乎只在意趁火打劫,仿佛是战争贩子一样,收钱,倒卖枪支,而警察也只会拦着车要取过路费,人与人之间是如此的冷漠与利益。
但更可怕的是,即便在这个家庭之中,由于各自的缺点,三个兄妹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好,若不是爷爷与女儿的存在,这兄妹三人显然是会走向分崩离析的状态。亲人之间的关系似乎也是冷漠的,无助的。
当爷爷面对怪物之时,他显得极为从容,虽然他知道是由于大儿子的失误令他处于危险之地,但他的眼神中没有一丝怨恨,也没有绝望,只有失落,因为他以一个真正的韩国人的形象准备用最后一颗子弹杀死怪物,壮志未酬的遗憾。
与此同时,被困在下水道里的女儿也表现出了一种英勇的气概,她机智地存活了下来,救了那个小男孩,而且大胆地尝试着逃亡的方法,勇敢,机智,面对着强大的怪物,虽然并不能一定取得胜利,但至少是一种反抗的尝试。
而兄妹三人的命运更显现出了导演的反思。首先是叔叔,这个醉汉虽然抱怨国家没有就业的机会,虽然失去了父亲,但他还是成长了起来,也终于得到了女孩所在的位置,只可惜他却被自己人出卖了,师哥告密,甚至连税钱都在乎的韩国人,这是一个极度贪婪自私的形象。
姑姑得到了女孩的位置,她同样摆脱了那种不自信的失败的阴影,只可惜她力量过于单薄了,箭没有令她成功。
而导演最重的一笔自然放在了哥哥的身上。
首先,如前面所说,信任问题再一次提到了观众的面前,一众韩国人宁愿相信外国力量也不肯听一听这个嗜睡者的信息,更可怕的是,所谓的外国权威竟然愚弄着这些韩国人,他们由于判断失误而将细菌之说广泛散说,而为了掩盖之种失误一方面要借韩国人之手不允许哥哥说话,而另一方面还要不计后果地进行所谓的以毒攻毒计划。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