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蕙质春兰 >

第268章

蕙质春兰-第268章

小说: 蕙质春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诘辨宙值氖焙颍挥猩僬展怂恰K嵌际俏业娜耍继业模乙歉墒裁矗且欢ㄌ摹K羌依锏那榭鑫乙彩呛芮宄摹6际亲孕〗模依锒己芮睿Ω枚寄芨乓黄鹑ツ涎蟆U飧鼍徒桓伊恕!�



  陈文蕙大喜说:“那倒是好,就这么说了。只是,桂嬷嬷,你已经出了宫,不太适合叫嬷嬷了,再说了,你虽然年过三十,可是还是个姑娘家,也不应该叫嬷嬷,不知道你的本名是什么,今后好称呼。”



  桂嬷嬷忙说:“恩,我,我,没有名字,小时候,在娘家都是叫我大妞儿的。”



  陈文蕙笑了起来,想来也是,她心上人名字是大牛,那她叫大妞儿也是正常的。就说:“那你进宫,+++3。+S+没有当嬷嬷之前是叫什么名字?”



  桂嬷嬷说:“宫里给起的名字是粉霞。”



  陈文蕙说:“恩,这名字实在是太俗了。这样吧,干脆让我母亲给你起个名字,你看可好?”



  桂嬷嬷忙说:“当然好了,请夫人赐名。”



  白氏笑着说:“你是惠儿身边的人,以后,惠儿身边的针线还要多靠你。现在,蕙儿身边的人都是以玉字开头,不如就叫玉霞好了。“



  桂嬷嬷忙说:“谢夫人赐名,今后我就是桂玉霞了。”



  陈文蕙说:“玉霞,你先下去吧。安顿一下。我午后派玉锦去给你们八个送安家银子。还有这个月的月钱,对了,我们府里和别的府里不一样,都是先发钱,后干活的。”



  桂玉霞心里一喜,忙告退了。



  等到桂玉霞走了,陈文蕙说:“母亲,我看这个桂玉霞是个聪明的人。难得还这么忠贞,义气,我看以后,培养好了,能当大用。”



  白氏说:“可不是,自从飞光当了管事,我就愁你以后身边的针线怎么办,现在好了,这些宫里来的绣娘本事,比飞光还好些呢。”



  陈文蕙说:“这些绣娘都安排了。接下来就要安排那些工匠了。红鲤。你去传陈材大管家来吧。”



  红鲤忙领命去了。



  不一会儿,陈材来了。说:“夫人,姑娘,可是要问昨天那些工匠的情况?”



  白氏笑着说:“不愧是办事办老了的,这还没有说,就猜到了。”



  陈材笑着说:“我已经把这些工匠都领了过来,在院子外面候着呢。”



  陈文蕙说:“那倒是好,省时间了。这样吧,陈大管家,你先把这些工匠的情况说一下,我好心中有数。”



  陈材说:“哦,这些工匠都是内务府的工匠,而且都是世代工匠,本来就是世代的奴仆,技艺那是没得说的。这些工匠都是京城人,内务府的工钱也不算低,因此,这些工匠们家里过的还可以,这下子来到我们府里都不是很高兴。他们在内务府的工匠身份都是世袭的,一下子说没就没有了,而且,子孙们也承接不上,自然不高兴。”



  陈文蕙说:“这样啊,这就有些难办了,你看怎么打动他们好呢?”



  陈材说:“他们虽然日子比普通老百姓过的好,但是也不是富裕,所以,用银子就应该能好使。除了银子,他们还有一样致命的缺憾,就是身份低下。要是姑娘能给他们一个好前程,那一定很能吸引他们。”…



  陈文蕙笑了:“这就好办了。好,陈大管家,你叫他们都到院子里来吧,我要和他们说一些话。”



  陈材忙领命出去,陈文蕙和白氏走到院子里,看着站着的二十多个工匠,都是年富力强的,陈文蕙很是满意说:“我知道,你们离开内务府,心里有些不甘。但是这是皇命,也由不得你们。所以,你们还是好好的在我府里干活,要是干得好,比在内务府还好些。刚刚我跟宫里出来的绣娘们已经说了我们陈家的待遇,现在跟你们再说一遍。你们这些人,我都是准备带到南洋去的。每个人,我发放安家费五百两银子。”



  说完这个,陈文蕙故意停顿一下,看看大家的反应。这些工匠都是做粗活的人,没有宫女们的规矩大,听了这么多钱,立刻就都不淡定了,交头接耳起来,都没有想到新主人会这么大方。



  陈文蕙接着说:“你们以后在府里,拿一份月钱,跟着去南洋,因为路途遥远,就再给一份月钱。这就是双俸了,我想比在内务府拿的只有多,不会少。这还不说,一年也是四季衣服,有薄有厚,还有鞋子等发放。逢年过节,有喜庆事情,还有赏赐。你们要是好好干,带的徒弟多,按照你们贡献的大小,能提升管事。只要成为管事,一般年俸都在二百两以上。”



  陈文蕙这个时候,又停了一下,看看这些人。



  这些人,更是激动了,一年二百两银子的俸禄,可是比在内务府好太多了。就是内务府的大管事也没有这么多的年俸啊。当然,人家大管事还有外快,但是,对于像他们这些干活的人说,外快什么的,从来都没有想了。



  陈文蕙又说:“我这一次去南洋可能要四五年才回来。你们要是有家眷要带,也可以带着,到了南洋都能找活儿干。女眷可以干针线活计,孩童可以免费上学。另外,南洋那里的土地及其便宜,一两银子都能买上两亩土地,不过都是荒地,要开荒。南洋那里气候温暖,一年三熟,就是慢一点也能两熟,所以,土地种出来的东西卖的钱比京城这边的可是多多了。你们可以考虑一下,要不要带上亲眷朋友,我们都是免费带到南洋。”



  这三点一说,这些工匠们的心思都活络起来。陈文蕙说:“下午,会发放五百两的安家费,你们可以跟着府里的侍卫一起回家安顿。过一段时间,我们就要出发了,你们要带多少人,带多少东西,都要提前报给陈大管家。”



  说完,陈文蕙,就摆摆手,让人都散了。



  这些人一回到自己的住所,都激动万分,纷纷议论起来。



  工匠的头目名字叫刘林,他和金匠头目曹锁,瓷匠头目陈安都互相认识,毕竟都是世代为内务府的工匠,还沾着亲戚呢。此刻,他们三个聚在一起商议。



  刘林说:“你们说,这郡主说的是真的吗?”。



  曹锁说:“别的我不知道,她既然说了要给我们每人五百两银子安家费,我想应该是真的。早就听说,小陈家比大陈家还富裕,有人说是京城第一富翁,哪里能在乎这些银子?”



  刘林说:“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啊?每人五百两,我们加上绣娘们,一共是三十二人,可是一万多两银子啊?”



  曹锁说:“一万多两银子在我们看来天大,在小陈家可不算什么,别忘记了,他们家当娘可是把专利赚的钱,光是上缴给皇上都有几百万两银子啊。要是他们家没有钱,会把这巨额的银子上缴吗?”。…



  刘林点点头。陈安说:“钱,应该是不会少了我们的。这五百两银子真的对于我们很重要啊。有了这些钱,我可以安顿好家里的婆娘和孩子了。”



  陈安说:“你们说,既然那个钱时真的,郡主说的其他几样是不是真的?南洋的地真的那么便宜吗?”。



  刘林说:“这个倒是真的,南洋那个地方地广人稀,只要把地方占下来,自然就就能卖出去,自然是便宜的很了。不过,那个土地可不是开垦好的熟地,可是杂草树木重生的地,买下来,能不能种粮食,还要另说呢。”



  陈安说:“只要是土地就能长粮食。像我们这些世代为工匠的,多想能有一份家业,能有三五十亩地,这样不愁吃穿,干活儿,干的多了,有活钱,干的少了也饿不死。多好啊。在京城,我们家世代勤劳,也只是攒钱买下了六亩地,京城周边的土地太贵了。”



  曹锁说:“你这已经不错了,家里还有六亩地,我们家可是一亩都没有。所以,我也想着郡主说的南洋的土地的事情呢。我们家人口多,劳力多,要是能一起去南洋混一个地主当地,也算是置办一份家业了。本来一大家子都靠着这一个世袭的工匠职位,生活的就不好看,现在可好,这一个工匠职位也没有了,只能另谋出路了,说不定能让我们创出一条路来呢。”



  陈安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家也是一样,我不但想着把家里的人都弄到南洋,还想着把我的徒弟们,还有我父亲的徒弟们,都召集过来,看看能不能弄多一点人,这样好能早一点捞个管事当当。我们几个虽然在内务府算是技术好的,但是不善于阿谀奉承,一直都被排挤,何年何月能当上管事啊?就算是当上了管事,也没有陈府的管事月钱多啊。”



  刘林心中一动说:“你这个法子好,我们家里也是兄弟姐妹多,个个都会干活,但是世袭的职位只有一个,我自己还有许多的土地,兄弟们也有许多徒弟,我父亲几个老兄弟,个个都有徒弟,要是能都招了来,一起去南洋,我们不是一下子都变成管事了,只是不知道这陈家需要多少管事?”(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匠家族。



  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匠家族 ,



  
第一百七十七章 携带
  曹锁说:“这个容易,直接问陈材大管家就行了。”



  刘林等人都是做活的粗人,性子直爽,说干就干,立刻就起身去找了陈材大管家。陈材听了他们的疑问,脸上似笑非笑说:“我们府里的规定,只要成为十个人的头目,就是管家了,不过是小管家,月俸也不是很高,一个月也就是五两银子。”



  刘林等人立刻高兴了起来,现在他们已经是八个人的小头目了,再来两个人就是五两银子月俸的管事了,五两银子都差不多和他们原先在内务府的薪俸相同了。别忘了他们还有府里的月钱,可能不高,听说只有一两银子,但是加一起也能有六两了。他们在内务府也不过世拿五,六两银子的月钱。



  陈材继续说:“要是有二十人,就能成为一个中等管事,一个月就有十两银子的月钱了。”



  这下子,刘林等人兴奋起来了。@无@错@ 。S。二十人对于他们几乎是一点难度都没有。现在已经是八个人了,要是再把家里的人都弄过来,怎么都能二十个出去了。十两银子的月钱啊,这可是比在内务府强多了。



  刘林忙问:“只是不知道府里要用多少人,需要多少管事?”



  这个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因此都屏住呼吸等着陈材的回答。



  陈材说:“姑娘要去南洋,那里需要的人手很多,因此,没有人数限制,多多益善。平时我们府里招工匠可不是这样的,要手艺十分好的才行。因为我们的月钱。待遇都很好。可以说是京城最好的,许多工匠都争着进来,却不得其门而入。这一次不一样了,这一次因为要去南洋,因此需要的人手很多,多多益善,对于管事的人数限制也没有了。”



  这下子刘林等人高兴了,这样说来。自己这八个人都能有希望成为管事,这三人本来都是很义气的人,在内务府不能和那些当权者同流合污,这才被排挤出来的,此刻一听都能有机会成为收入高的管事,顿时高兴起来,还有什么比一同富裕让人高兴的?



  刘林等人忙对陈材说了他们的想法,想把家里的人都带去南洋,陈材很高兴说:“那好啊,要是真的如此。你们也算是给姑娘立了一功,姑娘一定会另行赏赐的。”



  曹锁问:“请问大管家。府里除了我们这些木匠,金匠,瓷匠还要别的工匠吗?”。



  陈材说:“当然要啊,石匠,做饭的师傅,绣娘,甚至农夫都需要,只是,有技术,技术高的,经过府里的测试之后,会给的月钱高些,普通人就给的少了。比如说,你们家里的工匠们,可以根据技术的高低定月钱,安排活计。至于没有技术的妇女,也可以有活儿干,比如浆洗衣服,做饭,织布,做女红等,反正都能有活儿干,有钱拿。就是孩子,也不用犯愁,我们去南洋的还有书生,建设的有课堂,可以免费教导孩子读书识字。这是多好的机会啊,你们去南洋几年,回来一定赚了许多钱,建立了基业,还能让孩子们都培养出来。”



  这话说的刘林他们心中一片火热,曹锁说:“那实在是太好了,我们想现在就去回家安顿,和家人商议,要不要一起去南洋。我妹夫是石匠,我也想把他也带到府里来。”



  曹锁这么一说,刘林忙说:“我姐夫是篾匠,我也想带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