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质春兰-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徐文昌笑着说:“我们真是越来越兴旺了。”
接下来的几天,文俊好好的交代如何管理船坞,万美珍学的很快,很快就上手了,文俊很高兴,看来,妹妹还真是慧眼识英才啊 。
另一方面,文蕙和美珍的宝镜坊在上海的铺子也开张了,首先就把第一批运到的货物装到了去往倭国的船上,这一次,文蕙买了更大的仓位。当然,家里的酒也运到了,也更大的仓位。同时还有家里出产的粉丝,蜜饯,这些都是深受倭国欢迎的东西。
文蕙把自己这边的账目忙完了,也把三百万两的白银提了出来,交给了马明松,之前,文俊已经和她讲了。她在心里也大骂皇帝不地道,光知道坑陈家人。但是,没法子啊,马明松是皇帝的人,公主驸马是皇帝的女儿,女婿,四皇子是皇帝的儿子,他们陈家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文蕙最惨,这一成的股份,是她和四皇子私下的协议,所以,她连提意见的机会都没有。
不管怎么说,都给皇帝把银子运走了,文蕙轻松下来,就开始帮着文麟管理工程,这样进度大大加快了。等到文俊带着船队准备出航的时候,文麟这边的三期工程也已经准备交铺子了。
美珍和文蕙看着船队离开港口,心里都无限挂牵,毕竟在海上航行,风险还是大的。好在她们都是做事的女人,都很快从离愁中走出来,各自忙着各自的去了。
美珍管着船坞,先是把各自的分工明确了,然后制定了奖惩制度,大大提高了工匠们的积极性,在卖船方面,美珍也管理的很好,那些大商人们,为了要早一点办好手续,买到心仪的船只,都争先恐后的巴结美珍,美珍做生意这么多年,还没有握着这么大的权利过,这时候想起来以前在万家为了那一个银楼,两个银楼的争执,都觉得可笑。要是万家人看到美珍现在风光的样子,不知道会怎么想。
美珍的丫鬟们也水涨船高,一方面她们被碧纹调教着,在接人待物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另一方面,她们帮着主子管理事务,手上权利也大了许多,这让她们开阔了眼界,不在盯着府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了。这时候她们才明白,为什么之前,看文蕙的丫鬟和她们总有差距。现在想来是应该的了,因为文蕙的丫鬟跟着文蕙走南闯北,手里过的银子,一天能上百万,这还不是长见识啊,这还能和她们这些斤斤计较内宅事物的丫鬟们一样吗?…
京城的皇宫里,皇帝收到这批银子,还有一大批之前上海城就储备的粮食,龙颜大悦,当晚就宿在了贵妃的钟粹宫里。
皇上对贵妃说:“爱妃啊,我们的女儿是越来越能干了,你看,这才多长时间,我投入里面的三百万两银子,就已经收回来了。还给我带来了这么多粮食。真是一大功劳啊。”
贵妃含蓄的笑了:“皇上,你这粮食可是真金白银买来的啊,怎么还算是他们的功劳呢?”
皇帝笑着说:“卖粮食给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这个可不是我们大楚的粮食啊,这个可是从高句丽,倭国人的嘴里夺来的。我们去年遇到了灾害,整个大楚都出现了粮荒,当然蛮族也出现了粮荒,所以,蛮族又来犯关了,我有心要打他们,但是手里一没有钱,二没有粮食,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这下子好了,一个上海城就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不但来了钱,还来了粮食。过几个月,他们还能再运来二百万两,粮食还能运来更多的。这不是成绩吗?这不是给我解决难题吗?”
贵妃笑着说:“那也不是丽川的功劳啊,要我说啊,皇上太偏心了,城主明明是驸马,应该是驸马的功劳啊,皇上就是偏向自己的闺女,把女婿的功劳都给安到闺女头上了。”
皇上被贵妃说的哈哈大笑说:“我是偏向闺女,你这个丈母娘可是一直都偏疼女婿的。”
这句话说的好像是寻常的小门小户人家的老夫妻一样,尤其是皇上没有说朕,而是说我,真的就像一个偏疼女儿的老父亲一样。一时间,贵妃也被这种气氛感染了。
ps:
第二更,求推荐票,求粉红,求订阅。
第二百六十三章 福将
皇上也很受促动,想起来以前和贵妃年轻时候的光景,拦住贵妃的香肩说:“爱妃啊,你可是朕的贤内助啊,以前是朕亏待你了。你看,我们的女儿为了大楚立了大功。你的弟弟又带着我的老四在江南干的有声有色,这一回又弄出了新的种子,新的耕作方法,这样下来,北方的小麦明年一定会高产的,再加上之前推广的玉米和番薯,我大楚的百姓以后不会再挨饿了,这都是爱妃的功劳啊。”
这些事情,一下子把贵妃从温馨的环境中拉了出来,立刻笑着说:“是演儿能干,知道为百姓着想。要不,我弟弟家里的麦子又不是今年才产量高的,要不是他推广有功,能这么快推广到北方产小麦的地区吗?”
皇上听了点点头说:“是啊,说起来,朕的这几个皇子里面,就老四会为百姓着想 。你看老大,枉为太子,从来不会关心百姓这些稼蔷,生活的事情,就是被几个女人闹的不知道怎么办,一个家都管理不好,连个子嗣都保不住,到现在连个嫡子都没有,你说,要这样的太子干什么?他母亲没有教好啊,光知道妒忌,光知道争权夺利,光知道为了王家谋利,干脆把朕的天下都送给王家好吗?”
贵妃聪明的选择了不吭声。皇上继续说:“你再看老二,没有本事,纯粹就是个酒囊饭袋,偏偏媳妇还厉害的不得了,两口子天天闹,一点意思都没有。再看老三。本来是个好苗子,偏偏被那些儒生们给教坏了,满口的仁义道德,也娶了一个读书人家的王妃。结果呢,哼,连个字都不认识,真是丢尽皇家的脸面。”
贵妃忙说:“说起这个事情,我正要向皇上请罪呢,都是我失察。才给三皇子娶了这个王妃,还请皇上责罚。”
说着就要跪下去。皇上忙伸手携起说:“怎么能怪你呢,当初你到是给他找了个好的,可是万妃不同意,一定当你不存好心,在我面前左右闹,非要娶这个,说是,老三自小就喜欢读书,最是喜欢儒家经典。要是能娶一个书香门第的女孩儿,两口子夫唱妇随,也是人间佳话,我看她说的有理,再说,她的媳妇。自然是她做主,就依了她,这才有了这门婚事,哎,哪里知道是这样的,现在万妃也是有苦说不出啊。”
贵妃心里得意万分,心想,我早就算计好了的,能让你们抓到把柄吗?嘴上却说:“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心里很内疚。要不。我们给三皇子娶个侧妃吧。你看老大,太子,有了四个良娣,现在还剩下三个。老四,这马上也要娶侧妃了。可是老二和老三都是亲王,还没有侧妃,这是不是应该给按照规格给娶上啊。再说了,皇上这面前孙女是有几个,孙子只有老二的那个庶子,这是不是太少了,要是多几个身份高一点的,生出来的皇孙来,也好啊。”
皇帝听了大为心动,哪个当父亲的不想要多子多孙啊,皇上说:“这个到是,可是,这眼下就要对西北用兵,这个时候,皇子们选侧妃,不是惹人议论吗?”
贵妃笑着说:“这个倒是不碍事,我们又不用在民间大选,只是在勋贵家庭里面,或是京城官宦人家里选几个,没有妨碍的,天下哪一天没有人结婚啊?”
皇帝笑着说:“还是爱妃考虑周全,要是这样,还真应该办了。就这样吧。对了,老四家的王妃是你侄女,你多关心关心,我还等着她给我生出嫡皇孙来呢。”…
贵妃忙笑着答应了。
上海城里,一晃就过去了二十多天,已经进入六月了,三期的铺子都交付使用了。上海城里的商户更多了,买到船只航线的也多了起来,码头上每天都有货船往来,粮食收购的也很顺利。高句丽的粮食都给拉来了。这个时候,城里推出了五期的房子卖。五期的房子没有那些铺子贵,都是住宅,有大有小,因此吸引的人更多了,许多在上海城做生意的人都纷纷争着买房子。陈文蕙手里有了钱,也买进来几件小宅子,预备着出租,万美珍因为宝镜坊的利润大,分的的钱也多,也买进了几间。
很快,五期就卖完了,文蕙账房里原本因为把三百万调去京城而有些捉襟见肘的银钱也满了起来。文蕙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马明松看五期卖完了,高句丽的粮食也都给收来了,为了得到更多的粮食,他提出来要带着船队,去朝鲜半岛的另外一边,新罗国。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就这样,马明松很顺利的卖出了七只船的仓位,带着船去了新罗。
马明松去了几天后,陈文俊带着船队就回来了。这一次,他带回来许多银子,还有粮食,当然还有一些倭国的特产,比如纸张,漆器,银器等,在港口很快就被等待的商人们买了一空,现在倭国充满异域风情的漆器赫尔银器可是很受欢迎的。
陈文俊忙完之后,就到了城主府,和徐文昌汇报情况。陈文俊说:“我这一次在倭国耽误的时间比较长,因为我发现了一个机会,挑起来一次月见家族和当权家族藤原家的冲突。”
徐文昌很感兴趣:“哦,怎么挑起来的?”
陈文俊说:“因为上一次的航行,我们很多货物都是交给月见家族发卖的,因此月见家族很是赚了一笔钱,有了这笔钱,他们买通了很多倭国的家族,把月见家的一个女孩子嫁给了倭国的天皇,这个女孩子进宫也只是个小事,可是,偏偏她长的很美,一下子就把天皇迷住了,冷落了藤原家的皇后,皇后很是气愤,就让家族开始打压月见家族 。月见家族毕竟是个偏僻之地的小家族,哪里能抗衡藤原家呢,正是支持不住的时候,我带着船队来了。我这一次除了带来了大量的货物,同时也带了许多我们的兵士。有了这些人,很是轻松就帮月见家,打败了藤原家的进犯。月见家见有利,就和我签了一个协议。”
徐文昌忙问:“什么协议?”
陈文俊微笑着拿出来一个文书,只见这个文书全部都是汉字,倒是很容易看。徐文昌看了之后,大喜:“文俊,你真是能干啊?居然取得了在倭国屯兵的机会啊。”
陈文俊说:“是啊,为了帮助月见家族,我自然要屯兵了,我的军队驻扎月见家族期间,都是由月见家族养着。同时,为了让我的人手有地方住,我们还联手消灭了一个月见家族旁边的小家族松下家族。这样这个小家族的领地,月见家就送给我了。那个领地倒是不大,但是有个优良的海港,是上一次我留下的人手勘察好了的。这样我们就等于在倭国有了我们自己的海港了。”
徐文昌高兴坏了:“这不是等于开疆扩土了吗?不行,我得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皇上。文俊你真是一员福将啊。”…
文俊笑着说:“这到没什么?只是,我们又要建设新城了。我想,可以改一下,我们的计划,我们有了自己的领地了,就干脆也放开倭国的航线,这样一来,能卖出更多的钱,毕竟,我们建设新城也需要大量的钱啊。二来,我们可以有更多 的商人,更多的大楚朝百姓进入倭国我们的领地里,有了百姓居住,我们才算是真正的占住这一片土地啊。”
徐文昌说:“恩,你考虑的很是,等再过几天,马大哥从新罗回来,我们商议一下。我是没有意见的。”
文俊接着说:“可是这样一来,就牵涉到这片领地的归属问题了,是属于大楚啊,还是还是我们四家分呢?”
徐文昌这下子犹豫了,想了一下说:“这个不着急,我先把这个事情报告给皇上,具体的让皇上和你们陈族的族长说去。我们都好办。”
文俊意味深长的笑了一下说:“驸马说的很是,我们说的不算,还是等他们商量吧。反正,我们只是办事而已。”
这个事情很快就到达皇帝那里,皇帝很高兴,能扩土开疆可不是每个皇帝都能做到的。按照皇帝本心,这个当然是属于皇帝的,属于大楚的,可是大楚没有出动一兵一卒,强行把这个要来,说不过去,要是对付普通人皇帝抢就抢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是呢,这里面还牵涉到陈族,这就不好办了。皇帝只好捏着鼻子和陈族的族长商量。
经过几番谈判,陈族的人一步都不让,皇帝只好同意,这个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