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方之王 >

第145章

北方之王-第145章

小说: 北方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支集合了炮兵内精英的部队,在最短的时间内训练摸透了火炮的组装维修和使用,对各种不同层次的,不同距离的目标射击都经过了严格训练,对日军的重点目标更是多次进行模拟射击训练。对面前这个庞大大物却也是经过了精确的计算,负责安装的士兵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是有条不紊的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在炮兵阵地周围部署了两个高炮连来保护这些大口径的火炮,附近还用不少部队担负保卫任务。这些重炮对以后攻坚战斗还是很有价值的,目前国际通道基本被堵塞,这些火炮坏了一门就少一门,维修起来都极为不便,如果有所损害,大部分的零件还必须从德国穿越欧洲战场封锁线运送过来,故对这些珍贵的宝贝,炮兵看得极紧,生怕有任何的损伤,对它的保护也是极为严格。

    感觉到情况不妙的日军也派遣了几次小规模的部队进行火力侦察,遇到第一军强大火力下不是灰飞烟灭就是无功而返。从城内机场起飞的侦察机也遭遇了战斗机和地面防空火力的阻击,仅仅侦察到了城周围的少数被伪装起来的阵地。向关东军司令部发出的求援电报毫无反应,要求的物资兵员补给也遥遥无期,这让驻守双辽的田下佑三中将沮丧不已。从接到了电报中他隐约猜测到自己这里很有可能已经被放弃了,虽然司令部一再要求“全体官兵发扬武士道精神,为陛下和皇军的荣誉而奋斗……击溃支那军队的阴谋”。

    田下已经在中国呆了近二十年,和许多长期屯扎在中国的关东军军官一样已经把“满洲”当作了自己的国土,甚至可以说出一口流利的中国北方方言,如果不是长年驻扎“满洲”的军旅生涯所养成的阴沉凶狠性格和在他身上表现尤为突出的日本人独特生理特征,表面看上去和中国老百姓没有什么区别。至今他还在为参与了当初策划“九一八事变”而雀跃不已,当初以为黑龙江的抵抗武装并不会持续很久,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有今日的局面。

    即使在担任联队长的时候就是策划九一八事变的魁首石原莞尔手下的骨干,更早的时候甚至和河本大佐制造了“皇姑屯”事变。由于在长城战役后期的优良表现赢得了关东军司令部和参谋本部的赞同,加之对黑龙江作战的失利,导致了大批高级军官被内阁和参谋本部的严厉斥责,鉴于双辽成为了双方对抗最激烈的城市,关东军司令部让还在察哈尔的田下佑三升迁至双辽城防司令。

    刚开始上任的时候还不时可以逮到不少从绥远派遣来的情报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能抓捕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最近更是近二个多月没有抓住任何有用的消息。宪兵队和谍报机关虽然在几年和这些情报人员的较量中得到了很大的成长,但是同样成熟起来中国的情报人员。他心里明白,以前无论如何中国人如何狡猾,也不可能发生这样完全抓不着边际的事情。

    中国的情报人员变得更厉害了,但是这不是他们神通广大的最主要的愿意。原来在皇军和宪兵队的严刑拷问和血腥的屠杀下,老百姓都不敢收留甚至有些为了钱财而举报那些那些毫无根基的情报员,那些土匪和伪军更是争先恐后的抓捕他们去皇军那里换取数目可观的大洋和日本人的赏识。随着黑龙江渐渐和关东军处于对峙状态后,他们加强了情报收集和对那些伪军土匪的打击,那些曾经为皇军抓捕他们情报人员出过力气的平民和伪军警察土匪无一例外的受到了他们血腥的报复。如今那些早年抓捕过他们情报员的人绝大多数已经死在他们的枪口下,少数跑得快的已经跑到了外地开始隐姓埋名,不仅是那些老百姓,甚至是警察和那些伪军看见了这些情报员只要日本人没有发觉也乐得睁只眼闭只眼过去了。

    尤其是最近两年来,那些伪军警察在老百姓中已经开始夹起尾巴,变得异常老实,每次围剿抓捕都没有任何结果。谍报机关传来的消息也表明这些人已经完全不可信,他们已经被李成坤政府严厉的惩罚吓坏了胆子,根本指望不上他们。但是宪兵队每次出动都让他们逃脱,在前期的铁血的报复后,李成坤又许诺给老百姓心动不已的承诺,随着他们实力的增长,在满洲内对皇军不满的情绪日益的高涨,数次大规模扫荡甚至屠杀都无法扑灭他们的气焰。各地的起义和杀害在满洲士兵侨民以及破坏铁路公路机场和补给仓库重要工厂的活动时有发生,仅有的谍报和守备力量被他们的活动扰的鸡犬不宁。

    这次在中国军队进攻前这些谍报人员的反应就活跃了起来,和以往派遣收集情报为主不同的是,这次大多派遣的是武装人员,他们在那些潜伏很深的情报员甚至直接由那些伪军警察掩护下四下活动,重要的战备设施和中高级的指挥官都是他们下手的目标。他们下手的时间选择在中国军队形成两面夹击之前,由于长期的策划加上周密的行动,大部分的行动都得手。那些习惯经常出入军营的军官死伤惨重,好在战斗开始后大部分的军官已经呆在军营没有外出,损失也不是很严重,倒是被他们盯上的战略目标受到了不小的损失。

    要是早一个月,即使这些人再多十倍他也不会在乎,这些年苦心经营下来,对那些潜伏很深的以狡猾出名的中国情报人员很伤脑筋,要对付那些大量涌入的武装分子他还是很有把握的。可是他们选择这个时候来捣蛋,田下佑三只能望而兴叹,面对两面强大的压力,原本就不多的兵力更是相形见拙,无奈之下只好把维持治安的警察和宪兵队抽调了相当的人手上了战场,这无疑让那些武装份子如鱼得水,也让田下佑三头疼不已。无论如何,前线的压力要远比城内的压力要大得多,只要前线抵抗住了,要对付这些武装分子还不是手到擒来,如果万一失守,把他们全部抓起来杀了也没有任何作用。当时他却不知道他的决定也大大加速了日本军队在双辽失败的命运,他没有明白插在敌人心脏上的刀子望望是最凶狠最致命的!

    “卡尔”的射速在同类的大口径火炮中属于比较快的,重达二千二百公斤的六百一十毫米的高爆弹倾泻在拱卫双辽门户的要塞周围,厚达三千六百毫米厚的永久水泥装甲板被打成碎片,常年处于地下的要塞内部开始暴露出来。抓住机会的轻重火炮在要塞炮击穿那些厚实的外层掩体后,炮弹像长了眼睛似的飞向那些目标,不时还有飞机直接为炮兵校对指引目标。那些轰炸机飞行员更是如猫看见了老鼠一样对着那些目标狂轰乱炸,日军引以为骄傲的外层加固要塞就这样一点点的被大炮和轰炸机吞噬……

    (因为要工作,要生活。没办法给大家什么定量的保证,最近稳定下来,想在春节前后结束吧。书已经写了一年了,原本三月结束一拖再拖,毕竟第一写的东西,很想写完,不管是为我自己还是为这段时间来一直默默的我朋友。前十来篇和最近几章都处于转型的,可能有些平淡了点,过几章就应该好点的。)

第二部 第十四章 死战1

    “四哥,我想去前线看看部队!”李成坤突然打断整理情报的周正刚,周正刚皱了下眉头放下手中刚收到的情报,“马上就要开始了,现在去前线不容易指挥,是不是等进入正轨后再去?”“不知道怎么,这些日子老想起我们在哈尔滨的那日日夜夜,看见一群群的兄弟从自己面前走上战场再也没有回来,看见一群群兄弟还在训练的时候就倒在鬼子飞机轰炸下,也想起来了在长春的那些孤魂……”

    “一转眼都快十年了,十年啊,鬼子也占我百万河山十年之久,为了抱住这东北最后的一块净土,有多少人把自己留在了这白山黑水之间。想想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上次看老李的儿子都从军校毕业参加军队了,我要没他替我挡下那个炮弹今天也不可能站在这里,我还记得他临时前的眼神,带着欣慰和期盼。战争已经让我们失去了太多,但是面对有狼子野心,禽兽不如的日本鬼子入侵的时候,我们已经注定了自己的命运,除了反抗我们别无选择!”

    ……

    在夜幕下,两个人静静看着夜色的降临,原本想劝李成坤留下,却勾起了自己封存已久的往事,怀念以前在鬼子的火力下蹲在战壕苦苦对抗,踏着鬼子尸体发起冲锋的日子。望着李成坤再也没有言语,一切都在不言中,看着他转身的背影,常在军中吟唱的军歌,不由脱口而出“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李成坤听了顿了下,没有回头毅然走了出去,记得在最危机时刻,上至将军下至士兵百姓,同食一锅饭,同睡一张床,一同在敌人的火炮中发起冲锋……在战后的无数个夜晚,李成坤每当想那些死去的兄弟,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自己的身边倒下,都不由怅然泪下,“兄弟们,我好想你们。”度过了那最艰难的一年,所有的人都成长了起来。原本开朗的四哥脸上从此再也看不到笑容,心地善良总爱看玩笑的三哥变得铁血无情,甚至被人冠以“屠夫”的称号……经过铁与血的熏陶,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明白了自己的责任,虽然这些责任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却没有人逃避!

    这些年的征伐,自己每一个命令都决定了无数官兵的生死,每一次进攻都注定有无数的士兵再也回不到家乡。每次下命令的时候心都如刀割,他心里多么渴望和这些可爱而可敬的士兵一同走上战场,为了家园,为了自己的家人,为了理想而战斗,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早年日本的那段经历对他的锻炼十分重要,如果在中国,以自己家里的环境,不管怎么说都要或多或少染上各种不良的习俗,看看自己家里那些旁系的亲戚偶尔有一两个成才的外,其余均不堪重用。

    日本士兵和低级军官的训练体系十分成熟,要求有很强壮的体魄和坚毅的性格才能完成他们的训练要求。每天给的食物勉强仅够维持训练,教官却经常加大对他们的训练强度,在日本很少有时候能够真正吃饱过肚子,更谈不上食物的好坏了。如果在国内有些讲武堂甚至有人抽大烟,赌博,嫖妓的事件层出不穷,能安心学习已经是很不错,更不谈养成良好的习惯了。

    每天不管怎么忙都要抽出一两个小时锻炼,常年养成的习惯让他有良好的体魄的,甚至经常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身体也没有跨调,这也是做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员非常重要的素质。从日本留学回来后,对于吃的东西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嗜好了,在他眼中只要能吃饱就足够了。他清楚的知道这也是造就日本军人坚毅顽强的重要原因,在他眼中,虽然对日本百般不屑,但是对日本那些有用的做法还是学习借鉴了很多,很多时候“以夷制夷”还是非常适用的方法!

    周正刚也明白他说的下部队是什么意思,不是说就那么看看而已,而是下基层去,和士兵同吃同住,对于这,周正刚还是有把握的。这里没有军官的层层克扣,士兵的伙食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有热量也比较时候大部分的士兵口味,而且军官和士兵吃的都差不多,下基层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当然也略有不同,有些照顾也是难免的。周正刚心里估算了下,即使视察下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更可以激发士气,何乐而不为呢?目前总的来说进展十分顺利,下个阶段进攻开始的时候相信他也应该回来了,再说前线这么近,乘坐飞机只是几个小时的事情,即使坐火车也不需要多少时间。

    “师长,你已经来回转了几圈了,到底有什么好事不能告诉我们?”看见师长脸上都快要笑开花了,就是不肯支吾一声,连除了对打仗什么都漠不关心的参谋长的兴趣也被调动了起来,师长看了看指挥部里部下的表情,乐了,笑嘻嘻的说:“你们真的想知道啊?”“老赵,你有屁就快放,一个人在那里笑得像个傻瓜!”赵忠清了清喉咙,大家都以为他要说了,连正看地图的参谋长的耳朵也竖起来想听听师长到底为什么从军指挥部回来就这表情,谁知道他看了大家期盼的表情后却一本正经的却说了句“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也!”

    气得参谋长当场就把手上的铅笔给扔了过去,赵忠躲过“袭击”后,大叫道:“不是我不想说,是上面不让说,你砸死我也没办法,但是我告诉你们绝对不是坏事,是大好事就够了,哈哈!”看他嚣张的样子,作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