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方之王 >

第233章

北方之王-第233章

小说: 北方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鋈耸丫似呤恕O鹆硕嗌偃毡臼勘陌俑龌蛘呶灏俑觯糠凑参薹ㄍ臣屏耍绕涫翘箍伺谡ㄋ蓝嗌偃烁久挥邪旆ḿ扑恪H硕即蚝炝搜郏蠡锒加兄志跷蛄耍裉旌芸赡芤淮谡饫锪耍�***,管杀多少鬼子,只要在死前多干掉两个鬼子就赚了,谁还有那闲心去算到底击毙了几个鬼子!

    “张凯,你说这***付出这么大的伤亡,也一刻不消停的进攻我们到底是为什么?”张凯靠在墙后喘了口气,“他们不甘心我们就这样跑掉吧,再说了,这***既然是个独立旅团,肯定有不少大炮,现在我们还没有见着呢。就是我们把他们物资都给炸干净了,也不可能一发炮弹都没有……”说完两人对望了一眼,***大炮不在这里,***肯定去调炮兵了,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他们为什么想把自己困在这里了。

    就是知道了日本人的想法也是于事无补,他们手中还有反坦克炮,刚才发起两次突围,都被堵了回来。坦克倒是被打坏了三辆,***小鬼子反坦克炮威力不大,打起自己的铁皮坦克倒是得心应手。林山看着夜空,雨早已经停了下来,他清楚,只要坚持到天明,他就得救了,可是外面越来越多的鬼子部队,自己身边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自己的部队还能坚持到那个时候么?这段时间也是最难熬的时刻。

    就在这个时候他感觉到了地面一阵地动山摇,“该来的始终是要来的!”日军的炸弹不断的在身边爆炸,坦克上的三七和五七口径的火炮完全和日军的这些火炮的威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的,它们只需要布置稍微远点,坦克炮就对它们毫无杀伤力。那几辆失去机动能力被其它坦克拖回来当活动炮台使用的坦克立刻遭了殃,好在日军开始炮击的时候,炮手就已经卸掉了坦克内的机枪带着弹药撤了回来,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反倒是那几辆有油有弹还能动弹的坦克有些遭罪,不知道往那里躲才好,总共就这巴掌大的块地方,***小鬼子起码调来了十几门火炮!

    鬼子漫天炸了近二十分钟,炮火慢慢的平息下来,那些趴在地上,差点被鬼子大炮掀起的泥土给埋了的战士从地上缓慢的爬出来。这一通炮击,又付出了十来个兄弟的伤亡,医务兵在炮击停止后就立刻从地上钻出来,到处寻找受伤的人,在别人的帮助下对那些伤员包扎

    止血。这一阵炮击下来,把所有的人都炸得蓬头满面,来不及擦拭脸上的污痕,日军又涌了上来。很快鬼子就发觉,刚才的炮击并未对中国人产生多大的影响,火力依然十分凶猛,这些进攻的士兵并未讨好任何便宜。

    好容易将日军又打了下去,林山却知道自己的部队已经是强弩之末,战斗减员得厉害,弹药也快要消耗殆尽,这样耗下去,撑不过三次进攻了。他缓慢的走到了易泽平身边,“小易,这电台看来我们是用不上了,给总部发最后一个电报,然后销毁电台,该发的消息都发出去了吧?”易泽平笑着说,“那是当然,不仅重要的情报发出去了,我能找到的日军的那些电文、文件不管重要不重要全一股脑的发到了师部,要是我回去他们还不抽了我的筋!前一阵我连我们情况都发出去了,那些受伤的和阵亡的名单都传回去了,可惜的是我们无法统计我们杀伤了多少鬼子,我就报上去一个最低的数字和一个估算出来的数字。”

    林山拍拍他的肩膀,“不过现在在我们的战绩上又要增加二十多个人了,发完了告诉师部,我们遭受日军重兵围困,无力突围,我部将销毁电台和相关物资,以防落入敌手,我连全体将士将与敌战斗至最后一人。连长:林山。”易泽平在林山念的时候就开始滴滴答答的将这些情报飞快的发了出去。当他发完了以后,才发现林山身后血迹淋漓,“连长,你受伤了!”说完大喊,“医务兵!医务兵!”

    医务兵帮林山简单包扎了一下,对林山说,“现在根本没有药品,只能简单的止血了,这些绷带还是从阵亡的身上找到的,不然绝对不够用的。”林山笑了笑,“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能有止血的东西就不错了,小易,你尽快把这些东西全部销毁,包括你发出去的那些情报原稿,不能让鬼子知道我们知道了他们什么情报,这点很重要。你把这些情报毁了就把电台给炸掉,多加两个手榴弹。”

    林山很清楚易泽平办事的细致,这种事情交待给他办,最放心。易泽平接到命令后飞快的烧掉了密码本、通讯手册……甚至是地图和携带的军事书籍,接着就是从日军身上收集和这里缴获来的各种情报,看着熊熊燃烧的火焰,等这些文件都燃烧完了后,他还仔细的检查了,找出了几片还未燃烧干净的碎片,重新拣出来烧干净了才松了口气。电台在手中熟练的被拆开,他取出重要的部分全部砸得粉碎然后把四枚手榴弹捆在上面,把电台抱到安全距离后,拉出了导火索躲在了遮挡物物后,接着就听见一声巨响。他认真查看了下这些被炸成碎片四处飞舞的电台碎片,满意的点了点头,拿起步枪大踏步的进入了战斗岗位。

    源三对这次还未能取得进展感到十分的不满,为了这小股中国军队,他已经付出足够惨重的代价。他再次下令炮兵对他们实施炮击,打完所有携带的炮弹为止。这些炮兵的弹药和那些物资一起被炸掉了,现在使用的都是随军携带的弹药,所以打的时候有些缩手缩脚的感觉。当源三的命令下达后,他们也抛弃了自己的顾及,不断的将炮弹射出去,火力较刚才至少猛了一倍,打了近半小时,炮声停了下来。

    源三亲自对部队下达命令,只进不退,违令者杀。那些日本士兵在他严令下,嗷嗷直叫的冲了过来,丝毫不躲避飞来的子弹,很快他们就兴奋的发现,中国人的火力削弱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只有两挺机枪和数支步枪的微弱抵抗,日军在掷弹筒和迫击炮和自己机枪掩护下,这些火力根本难以对他们造成多大的伤害。当他们打掉了抵抗的中国军队冲进来的时候,发现除了极少数重伤员,已经没有一个活着的中国军人。他们如狼似虎的扑向重伤员的时候,只听见了巨大的爆炸声响起,那些幸免於难的日军爬起来的时候发现了以那个中国伤员为中心,周围倒下了一片的日本军人,受伤的人还在苦苦的呻吟……

    昨天下的雨在晚上已经停了下来,清晨机场上已经很少看见水迹,哈尔滨候机室,李成坤和和三个中年的学者亲切的交谈,但是从他不时望向窗外的目光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焦急,为了等待他们的到来,李成坤已经期待了很长的时间,原本定于昨日到达却因为暴雨阻隔,只得延缓到今日才抵达。机场的指挥人员敲开了候机室的门,告诉李成坤,他们平安到达,马上就要到达机场上空了,李成坤这才松了口气。

    瓦尔特#183;格尔拉赫出现在机场的时候,李成坤松了口气,迎了上去紧紧握住了他的手,随行的是三十多个高鼻子的外国人,李成坤一一握手,用德语表示了对他们的问候。他们下了飞机后,保卫部队小心翼翼的从飞机上卸下各种密封箱,这些东西上面早就交待了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有任何的损坏。李成坤在保密的环境下为庆祝他们的到来举行了一个比较奢华的小型欢庆会,特地为他们准备了西式点心,现在德国处于战争期间,食物实现了配给制,即使他们也少有机会品尝这些美味的点心。

    在和李成坤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长谈后,他们在安全人员的陪同下,返回了军队内部使用旅馆。在两年前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花了六年时间,发现了铀裂变现象,并且掌握了分裂原子核的基本方法。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世界各国的专家都对此展开了秘密研究,大家都看到了这种裂变产生的巨大的威力,如果研制成功,那么它就是一个人们难以想象的“超级炸弹”。做为弥补“断绝”与中国关系的补偿,在李成坤的再三要求下,希特勒同意派遣一批科学家在中国展开这方面的研究。

    当然他并没有派遣出,以魏茨泽克、海森堡、布雷格和施罗德为首的德国顶尖的科学家来到中国,而是派遣不太出名的瓦尔特#183;格尔拉赫带着一些核物理的研究人员来到中国。希特勒控制了那些顶尖的科学家,却对试验的器材并未加以太大的控制,这点上他帮了中国的大忙,在他心中,落后的中国根本无法研制出这种先进的“炸弹”出来,但对中国的要求并不好拒绝,便派遣了瓦尔特#183;格尔拉赫为首的一批核物理学家来来到中国。

    瓦尔特#183;格尔拉赫担任的研究小组分散在三军实验室中,他们取得的成果远没有海森堡等世界一流的物理学家组成的“德国铀协会”所取得的成就大,名气也远逊于他们。但是他毕竟领导了这方面的研究,相比其他国家的核物理学家,无论是水平还是经验上都要高出许多。他们的到来是中国的核物理研究走了许多弯路,在他们到来的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仿制了德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实验核反应堆,帮助中国迈出了核工业的第一步。

    为了照顾这些从德国远道而来的科学家不仅为他们建立专门的别墅配备了专用食堂,生活上也加以了最大限度的照顾,在他们研究的过程中,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起中国自己的核物理人才。他们在中国工作的头几年因为研究费用的浩大,加上中国这方面科研的底子实在太薄,虽然他们用尽全力,但是也进展缓慢。不过他们也取得了一系列不菲的成就,他们也建立了相关配套的大部分工程,帮助中国建立和完善了涉及的物理、化学、地质学、金属学等方面的探矿技术、采掘技术、提炼技术、铀浓缩技术、辐射防护技术、高温高压技术、核后处理技术、高能炸药技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核工业是在他们打下的基础上完成腾飞的。

第二部 第九十二章 鏖战10

    前线的局势让人感到有些错觉,那些军国主义分子兴奋万分,在东京的内阁甚至有人提议全民欢庆胜利。不仅仅因为“满洲”战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更因为在东南亚攻势进展在遇到了一些问题后,进展十分顺利,登陆部队势如破竹,英军根本无力抵抗,节节溃退,占领马来亚也是时间问题。而同时进攻的东印度支那也发展更是一帆风顺,面对这种局面,日本人自尊自大的狂妄表露无遗。仿佛他们取得了东南亚,就可以与世界对抗,美国的冷眼旁观助长了他们这种气焰。

    木村兵太郎却在继续进攻还是撤退中摇摆不定,关东军司令部的命令,要求他全力进攻,表示将竭尽一切可能给予他支援,援兵正源源不断的运送过来。实际上,关东军司令部的动作也相当的快,第一批部队在傍晚的时候就抵达了四平,其余的部队也正加紧赶来。如果按照关东军司令部的部署,得到支援后未尝没有胜利的希望,但是有一个前提是,中国军队表现都必须如同刚刚过去的战斗中一样才行,可是中国人真的只有这么点能耐么?

    别人不清楚,木村兵太郎却很清楚为了策划这次战斗,耗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没有详尽到极点的计划,他根本不敢想象自己就派遣这么点兵力去进攻数十万的中国军队。原本按照计划,在今夜就应该撤退,命令下达后,自己也不得不去遵循,部队不仅没有撤退,还在不断的推进。最让他担心的事情是,攻击计划虽取得了进展,可是最重要的攻击中国军队机场的行动都以失败告终,中国人在撤退的同时把部队也慢慢集结到了这些机场附近,进攻的部队损失很大。一旦明天他们的航空兵“复活”过来,那些进攻部队可能遇到的打击将是异常可怕的,在奉天的那些家伙不考虑,可是他不能不考虑。

    他给奉天关东军司令的电报中写到,“如果阁下决定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就需要更的飞机、坦克和大炮,一定要保证物资的充足,否则便无法担当起进攻之重任!”对坦克和大炮的补充还算比较容易,对飞机现在不仅高级航空油料极度缺乏,国内的生产效率也不高,毕竟这些飞机制造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的眼中钉,对它们的轰炸从来没有手软,这些工厂就在不断的被炸,重修循环中耗费了无数的时间和金钱。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满洲”战场上飞行员的消耗极大,在飞行员阵亡后,国内的飞行学校根本来不及培养出大批合格的战机飞行员,让那些刚刚学会驾驶的人来驾驶战斗机和中国那些经验丰富的战斗机飞行员交战,简直无法想象。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飞机的补充很是遇到了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