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将军刘永福 >

第37章

铁血将军刘永福-第37章

小说: 铁血将军刘永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来了,这么快!”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唐景崧全无继续跟胡传理论下去的心思,台北防务尚未全部安排好,日本人在这个时候打来,简直是雪上加霜!唐景崧喝了口茶,无暇理会胡传,抓起电报匆匆离去。
  胡传抹了把凝在脸上的泥浆,缓缓收起地图,朝唐景崧离去的方向望了一眼——几声炮响就把一个堂堂巡抚吓得惊惶失措,这摆明了是日本人声东击西的诡计,我胡传的预判决不会错!胡传是性情中人,对自己在地理一科的造诣更是有着近乎偏执的自信,唐景崧那种不可置否的态度深深刺痛了他的自尊心——既然你唐景崧不理,我胡传自有别的办法,何需看你脸色!
  想到这儿,胡传冷哼一声,背起画板,抓起一把点心塞进嘴里,戴上斗笠扬长而去。
  ☆ ☆ ☆ ☆ ☆ ☆ ☆ ☆
  “轰!”在清军反击的炮声中,偷袭基隆的两艘日本军舰终于退去,日军的炮击更加坚定了唐景崧派重兵驻守基隆的决心。对于胡传的不辞而别,他也没有感到太大的意外——胡传,本就是狂生一介。
  就在割台特使李经方在德国商船上与日方代表完成台湾交割手续的时候,奉命前往台北打探情况的吴彭年也回到了台南,与他一同来到的还有台东知府胡传。
  胡传向刘永福详细讲述了台湾各地地理险要及台北等地军力配备情况,再次指出炮击基隆不过是日本人的幌子,他们真正登陆的地点一定在澳底!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16章 臣心何在  山河梦碎尽飘摇(4)
“澳底……”刘永福望着地图上那处小小的海港,起初他也不敢相信装备精良的日本军队会走三貂岭小道,可当台北发来清军于淡水击退日舰三艘的电报后,对战争有着异乎常人直觉的刘永福敏锐的觉察到,胡传的判断没有错,炮击基隆淡水才是幌子,日本人登陆的方向就在澳底!
  “两个营的新兵驻守澳底,三貂岭无人把守……”刘永福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三貂岭一旦失守,日本人就能从容在双溪一带集结兵力,居高临下的从背后攻击基隆;这时日本军舰再从海上夹击,基隆就会陷入极为危险的境地;基隆不保,台北危矣!
  “台北未必不可守。”熟悉台北情况的吴彭年道,“唐景崧唐大人已任命吴汤兴为台湾府台军统领,统六营义军协守台北,加上台北地区原有的各营清军,足可与倭寇一战!”
  “统带不明,号令不齐,如何打仗?”胡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台北各路守军的命门,接着又朝刘永福一拱手,道,“胡某此来,正为此事——非常时行非常事,大帅无需理会唐景崧,凭大帅的威望,足以统领全台各路人马,统一布防、协调作战!”
  “胡大人说得简单,巡抚大人肯把麾下的几营粤勇交给父帅统带吗?台湾新老驻军数万,却都是从各地抽调拼凑起来的杂牌军,可战之师唯有黑旗军一旅,却被死死按在台南动弹不得。有心杀敌无力报国,将相不和派系众多,如何一致对外?”刘成良的话有如一盆冷水,浇得胡传吴彭年等人通体冰凉——内忧更甚外患啊!
  刘永福缓缓起身,将烟斗往桌上一搁,道:“区区个人恩怨算得了什么,我早就说过,只要台北一封电报,我刘永福立刻率黑旗军挥师北上!胡大人说得好,唯有统一布防、协调作战,台湾才能坚守;但仅凭刘永福一人之力,仍无法说服台湾士绅军民统领听从号令,此事难办。”
  “此事交给我去办,胡传没有别的本事,一双脚、一张嘴,就算跑遍台湾,也要助大帅一臂之力!”胡传挺起胸膛,大声向刘永福请命。他本是慷慨激烈之人,在台北与唐景崧匆匆一见后,他觉得现在的唐巡抚已不再是十三年前那个踌躇满志、一腔热血的唐主事,十三年官场混迹让唐景崧有了更多顾虑、更多无奈,如果在别的省份,唐景崧绝对是个能员,可这是台湾,这是一片即将被朝廷遗弃、被倭寇侵吞的孤悬之地,这里需要的不是患得患失按部就班的老成干吏,而是有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与敌血战到底不屈气概的豪勇之士,能带领百万军民奋死拼杀的英雄领袖!
  一个人可以有私心,因为人原本就是为理想和希望活着;但一个人不能没有血性,宦海沉浮多年的唐景崧比起十三年前显然少了这点,所以胡传没有把花费两年心血绘制而成的《全台兵备志》交给他。从台东到台北,从台北到台南,直至见到刘永福的那一刻,那黝黑消瘦的面庞,那深沉坚忍的目光,胡传终于为这部呕心沥血之作找到了真正的主人!
  手捧《全台兵备志》的刘永福眼圈湿润了,年过半百的胡传,用了两年的时间,走遍台湾的山山水水,穷毕生地理学之所得写就了这部地理军事巨著,怎能不令人动容!
  胡传伸出大手,在刘永福的肩膀上拍了两下,憨憨地笑了。刘永福也笑了,一部《全台兵备志》,一下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那种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慷慨之情,一下把刘永福拉回到那段与众将士浴血抗法的岁月中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大帅啊,这可是老胡我的心血啊,你可千万收好,再穷也不能拿去当了啊!”体型膘悍的胡传突然婆妈起来,一阵罗嗦让众人尽皆莞尔,也把屋里凝重的空气一扫而光。
  ☆ ☆ ☆ ☆ ☆ ☆ ☆ ☆
  就在唐景崧焦急等待基隆战报的时候,日军在澳底登陆、一举击溃曾照喜两营守军、继而进军三貂岭的消息传到了巡抚衙门,唐景崧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胡传的估计没有错,日本人果然狡猾,如此一来,基隆侧翼就已完全暴露在日军兵锋之下!
  久历阵仗的唐景崧没有荒乱,他必须让自己保持冷静,必须在最短时间里动用一切能调动的军力前往守卫三貂岭门户,用一场胜利来为台湾的救亡图存壮威!
  很快,一道道命令从巡抚衙门放出:命吴国华率粤勇七百人守三貂岭;命营官胡连胜、且调顶石角营官陈国柱、金包里营官记名提督陈得胜、狮球岭营官知县包干臣等各率粤勇数百人拒敌;又命刑部主事、督办全台营务处俞明震,亲赴前敌督战,兼料理饷械、电报事宜,并拨亲兵六十人,派委员三人、武弁六人随同前往。
  能派的都派出去了,唐景崧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颓然落座——从在越南时的幕后出谋划策到现在的独当一面,从一个小小的候补官员到出镇一省的封疆大吏,他所追求的志向、抱负,似乎都实现了;他就像一个攀到高山顶峰的旅人一样,第一次感到了生命的落寞与无助。
  他开始彷徨,如果这一战不能坚守住,台湾将会面临何种局面?内无劲旅外无援兵,一旦日军兵临城下,自己何去何从?殉城,他承认自己没有这样的勇气;投降,他决不会像李鸿章那样因日本人而背上千古骂名;潜逃?唐景崧没敢再想下去,缓缓闭上眼睛,他感到很累,很累,他开始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自杀……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16章 臣心何在  山河梦碎尽飘摇(5)
夜,很快过去,一抹晨光刺醒了唐景崧,派出去的几路人马终究没能守住三貂岭门户,屯扎在三貂岭顶的日军在休整一天后很快向基隆前哨瑞芳发起进攻。
  一整天,唐景崧都没有离开书房,浑浑噩噩的斜靠在椅子上,战报一封接一封传来,一封又一封的飘落地上——提督张兆连重伤,记名提督陈得胜战死,余众不支;日军两路包抄,刘燕督率部死战;俞明震率亲兵助战,为弹片所伤,所部撤至狮球岭。
  “大人,瑞芳沦陷,倭寇已从海陆两面向基隆进军!”丘逢甲气喘吁吁地冲进书房,两眼通红,一脚踏在了那飞满一地的战报上。望着神情颓萎的唐景崧,丘逢甲硬生生地将话吞进肚子里,小心翼翼地走上前,轻声道,“大人,你这是……”
  “沧海啊,我很累……”一句实话,让唐景崧稍稍舒服了些。丘逢甲也是性情中人,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情绪,一看唐景崧这样,原本兴师问罪那点儿火气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反倒替唐景崧难受起来。
  “轰隆隆!”午后响起了闷雷,丘逢甲终于开口道:“倭寇陆军既犯基隆,定会同时进犯狮球岭,切断我军增援基隆去路;台北士绅恳请调道员林朝栋所部回援基隆,林朝栋曾随刘爵帅于台湾血战抗法,战功卓著,定能击退倭寇,保全台北!”
  唐景崧缓缓点头,放出两道军令:“命胡友胜率粤勇四营据守狮球岭待援,命道员林朝栋率部回援基隆!”丘逢甲应声而去,屋子里再度陷入死寂。
  丘逢甲走后,从前线受伤回到台北的刑部主事俞明震随后来到,给唐景崧带来了一个噩耗:日军开始进攻基隆后,台北城中的不少士绅便开始私下串联商议暗中迎接日军,还给唐景崧开出了李秉钧、吴联元、陈舜臣等人的一份名单。
  “大人,”见唐景崧没有反应,俞明震又道,“眼下情势危急,是战是走,大人都需有个决断——大人若想据城死战,就必须立刻搜捕这些人等,枭首以儆效尤,同时急令林朝栋刘永福两军火速来援,方可与倭寇有一战之力!”
  “刘永福……”终于还是有人提到了这个名字,唐景崧苦笑,为什么我走到哪里都摆脱不了这个人的影子呢,为什么人们在危急时刻想到的总是刘永福呢,难道我唐景崧真的不如他吗?笑话,我唐景崧就是战死在台北,也不需黑旗军的一兵一卒!
  “大人,”俞明震压低了声音,继续道,“林朝栋刘永福远水难救近火,如果台北真的守不住,大人还需早做打算……”
  “日本人打来了,我唐景崧这辈子还剩下什么?”唐景崧喃喃自问——抗法,洋务,到头来北洋舰队还不是全军覆没;救亡图存,在日本人强大的攻势面前,一切努力都成了徒劳;官职、名望,想要的都有了,可我唐景崧还是一无所有;理想、希望,一个人看不到前路在何方,他又能做些什么……
  唐景崧突然体会到了朝廷无奈割台时的心情——当你对一切都无能为力的时候,除了放弃,还能怎样?
  ☆ ☆ ☆ ☆ ☆ ☆ ☆ ☆
  “基隆告急,台北告急……”一封封战报雪片似的飞到刘永福案头,唯独没有唐景崧请刘永福率黑旗军北上驰援的电报!刘永福一掌击在案上,冲刘成良大声道:“去,发一封电报给唐景崧,问他究竟是想黑旗军北上,还是他南下继续组织抵抗;他可以不把我刘永福当回事,但不能拿台湾当儿戏!”
  

第17章 网开诱敌  新苗军险中求胜(1)
  徐骧抛出了他那大胆的计划:集中新竹义军在大湖口全力阻击日军,却让出往新竹城去的铁路线——如果日军继续强攻大湖口山区,他们的伤亡将会进一步增大;如果日军在一时难以攻下大湖口山区的情况下发现义军“故意”留出的缺口,很可能会沿铁路线南下直扑新竹城,不管留守的两营清军能否坚守,南下的日军主力势必会源源不断的往新竹城集中,此时义军主力都在城外,完全有可能从四面将新竹城团团围住,布下一个大大的口袋,全歼这次南犯新竹的日军!
  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十七日,在一阵大炮的轰鸣声中,台北日本国台湾总督府正式成立。一身笔挺戎装的桦山资纪神情肃然的主持着“始政典礼”,这个率领日军仅用两周时间便占领台北府大部分地区的中年男子在宣誓就职的同时,也宣告了日本在台湾殖民统治的开始。
  十一天前,狮球岭失守,基隆沦陷,大批日军从海上及澎湖等地源源不断的在基隆登陆,各路清军接连溃败,蜂拥退入台北,城中大乱,巡抚唐景崧等人自沪尾离台。就在桦山资纪意气风发的发布告示将严厉处置岛内反抗者的同时,台北地区最后一支义军也在丘逢甲的率领下退往台中,丘逢甲遭日本殖民当局悬赏通缉。
  黎明,静悄悄的来到,台中港前,一艘悬挂着美国国旗的轮船停靠在岸边,几朵浪花拍打在海边的礁石上,和着粼粼的马车声,碾碎了初晨的宁静。
  漂亮的英式四轮马车在岸边稳稳停下,方有财第一个从车上跳下,道:“我们到了!”
  吸一口带着咸味的海风,丘逢甲神情憔悴地走下马车,脸上已多了一圈浓密的胡须。
  “离开,并不意味着结束;终点,也是新的起点——你还年轻,海的那边,还有很多值得你去做的事。人走了,心在台湾,就够了。”三天了,这是方有财第二次送人离开;三天了,这也是他第二次说这番话。同样的离别,不同的心境,唐景崧是带着绝望离开,丘逢甲却是带着不甘与希望踏上生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