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最后,劲秋也没告诉牛姑娘九沟子的事,马夫被牛姑娘问到时就会笑,也是不说。等到了他们村,九沟子了,马夫就要去再去看看南岗子的奇观。龙丘日和劲秋就很高兴,倒是把九天三个外地的给搞蒙了。
村子路口那棵大银杏树被砍后留下的树根还在,没人去动。龙丘日见了,就想起了“跑反”中失去的妻子和二子,想到了鞑子凶残的面貌,可是现在这里一切照常。跑到南岗子山躲起来的人们都跑回村了。
村头的狗看到两人都冲过来摇尾巴,突然看见后面还跟着一群不认识的人,就叫了起来。龙丘日就忙着吓势着几只狗。村里人见龙丘日和劲秋回来,还带了人,就笑着迎过来。年纪大的见到龙丘日和劲秋就哭道:“鞑子不是人呀?!······”老妇人们还想说,却说不出话。老头们就给他们说鞑子的坏。
鞑子开始在被征服的地区分人种,分他娘的人种呀,增加了税收,到处打人,侮辱妇女,连小孩都要打。当中家的二尿娃子就被打呆了,帮三家的黑蛋手打骨折了,老五家媳妇差点就被了,还有地主老七被鞑子拴着当狗待,老七是坏,那也不能这样搞,新来的地主叫什么,什么狗名字,记不住,记不住。
人们说的是义愤填膺,不时瞅他们身后的人,一些村里人摇摇头就回去了。他们是看出来了,龙丘日和劲秋不是搬救兵了,大宋彻底是完了。朝廷打仗时征收赋税时的抱怨好像都不算什么,和鞑子的暴行比起来。
龙丘日再想想吐蕃,黔地一带,鞑子却没这么嚣张,他就暗暗发誓要把相亲们都带走,离开这里,到西南边陲去,那里安静。
劲秋和龙丘日的家都挨着,一个东一个西。自打去年走了后,他们都把家交给了西边三老打理,村里却说三老年前死了,病死的。但是,龙丘日和劲秋回家后却发现茅草屋子门口没有长起荒草,倒是堆积了一些炮仗屑。
龙丘日和劲秋就立住了不动。牛姑娘跟他爹站在一起,和九天一样,都在一旁看着。马夫帮忙着把东西往下下。龙丘日和劲秋各自从门头取下钥匙,看着崭新的对联,开开门。龙丘日家,一只偷粮的老鼠“嗖”地从房梁上跑回洞里,而劲秋却没有开门,他怕牛姑娘见笑。
东西都安置好了,龙丘日让劲秋招待下人,自己却往前面巷口走,酬谢了大姑和不是直亲的大舅子就又十分郁闷地跑回了,因为大舅子说:“鞑子禁止村外的人进村,临安战事紧急,你们最好马上就走,被人举报了就不得了了。”
龙丘日回来把事一说,马夫就骂了句狗娘养的!
马夫一心是想来看九沟子的初晨奇观的。站在九沟子的南岗子上朝西边垂坡下的九条大水沟看,能看到九条沟突然升天,舞动,绚丽的鱼肚白将效果衬托的真是让人目瞪口呆,可是这种场景只龙丘日和九天见过,后来牛姑娘问起的时候,劲秋说了后,牛姑娘都觉得十分亏。
龙丘日招呼劲秋忙,自己却喊上九天,缩着手朝北边表塘跑去。龙丘日按照黄嵩的话,在表塘黄嵩家的老祖坟下挖到了一块木盒,打开,就看见了一卷书,书封面上写着“奇门”二字,木盒里就再没有他物了。
劲秋和堂叔马夫就把东西往马车上搬,劲秋就回想起了在村头的时候,一些人在说鞑子坏话一些人却往回走。难道往回走的人是去举报,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说鞑子坏话?
东西搬上马车,等龙丘日和九天回来了,他们就又走。村子里一群小孩就跟着马车跑,却被大人吓势回去了,一些人就指着他们说着话。劲秋一时间就糊涂了,村里人是不是都变傻了,但是他不去想了,一些事本来就是很难去猜测的。
第八十七章 天目抱尸(一)
龙丘日在马车上骂村子的某些人,而马夫也骂,牛姑娘也骂,只是他骂是放在里心里,劲秋就在一旁傻傻地笑。/ /
龙丘日想把别在腰间的拿了出来,但是想到堂叔对这卷书也是十分感兴趣,就没拿出来,要等到了两浙路再好好研究一下。但是,马夫告诉他们,他只能给他们带到天目山,说临安战事紧急,大批的鞑子都驻扎在这附近。
马夫是只管送人,不管事,没多问他们为什么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去两浙路。两浙路下管十四个州,其中临安还和徽州靠的这么近,危险系数就极大的提高。堂叔也意识到这一点,他是没打算要让马夫带到临安一带的。他知道这里战事紧急,要不了多久南宋就要彻底灭亡。
商女还知亡国恨,哪个不悲伤,但是这朝代更替是没法子的事大宋辉煌吞并他国的时候,自己的老祖宗不也是忍受过来了。山阴离临安不远,所以从天目山走到山阴也是可行的,这样还不会引起注意。
九沟子村东边便是天目山,这里山势险峻,人烟稀少。马夫回去后,堂叔就计划着从天目山山里走,穿过临安直接到山阴。古时,各地的山脉都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正常是一个主脉能绵延好几千里,临安天目山就能和山阴的山连在一起。
但是,这山路可不是好走的,正常一个山头能够人走上一天。这里的雪水全部消融了,所以路面泥泞不堪。九姑娘心疼他爹,就非要让他爹把包袱拆开,她要背一点东西,但是劲秋就忙上前说和堂叔换,这样重的包袱就归劲秋背了。
龙丘日站在一旁看着远处的峰头,想这座山自己还真没来过。天目山山势极高,素有雅号“南极太翁”,意思就是指山高气甚,是得道修身的好东西。传说山上有座“有缘庙”,庙里无人无物,但是见到庙的人却能因此而宏图大展。
他清楚地记得九岁那年,自己被同村的三娃子吓了,人吓人,魂就走了;后面表舅说天目山上有座神庙,里面有个大仙;父亲就上山找,意外地还真就碰到了。回到家,父亲说庙里什么也没有,他的病却好了。
当天,父亲去蹲坑,拉屎的时候就听到自己每拉一次,茅坑里就响一下,像是什么东西掉到茅坑里去了。父亲就回头朝茅坑里看,发现池子里有几块闪闪发亮的东西,那就是黄金。后来,父亲每次拉屎都能拉出黄金。父亲就生了富贵眼,自以为是起来,到了州上做起的吃粮不问事的富贵人,另娶了婆娘,过起了生活。
天目山上白云绕绕,雾气袅袅,山头上的白雪还未化掉,看起来,那里就是一片白蒙蒙的,没有任何绿色点缀。不知道那座庙还在不在?
龙丘日一想事就范呆,九天就捣他一下。龙丘日回过神就看到劲秋背着大包,旁边的牛姑娘在笑。牛姑娘也不是只和劲秋说话,也喜欢和他们俩聊,熟了后,龙丘日就觉得这姑娘过于开朗了,就不太喜欢。但同时他也嫉妒劲秋,怎么这样的人都能被喜欢上?
几人就从大山里走,这么冷的天,蛇是早早就躲起来了,也看不到野鸡在跑,能听到的就是山风的过往声,它吹得他们都把脖子缩起来了。
牛姑娘轻松,不要出什么体力,就觉得冷,便说:“这山里的风可真凉,脚冻得也疼。”堂叔刚要说话,劲秋就反问:“要不要给你个包背背?”堂叔“呵呵”一笑。龙丘日就说:“你舍得吗?”说完,才觉得自己说的不对,毕竟姑娘的爹就在这。
劲秋笑,说:“舍不得。”牛姑娘羞红了脸,脸上像是涂了层胭脂。堂叔就不讲话。男女还是授受不亲的呀!
龙丘日低着头说:“这山上有东西哎!”堂叔一听就变了脸色,问是什么。龙丘日就把事一说。大家都觉得可惜。劲秋是早就知道的,就没吭声。但是九姑娘很有感慨,说:“你爹也太那个了,哪有这样做爹的?”堂叔就斥责了牛姑娘。
劲秋就偷笑,被牛姑娘发现了,瞪了他一眼。劲秋心里暖和和的。
堂叔本事大,他看山脉就知道要往哪走能到山阴。这点是怎么做到的,龙丘日也没问,因为龙丘日手里握着,虽然他没来得及看,但是他已经在书上看到了“五鬼抬轿”四个字眼了,想必其他各种奇门异术书上都该有记录。
天目山属石山,和土山有很大的区别,到处是岩石,凹凸不平。有的地方还积满了雪融化后留下的水,枯死的青苔遍布水潭周边。他们基本上就是抖动着上山下山的。冬天树都没了叶子,所以一目了然,从山上就能看到很远的地方的风景。
第二天到中午的时候,堂叔估计着说已经到了临安境内了。上到了山头后就看到前面的地上树上积满了雪,而这边却没有一点雪。看来,雪是从那边下过来的。山头上有许多陡立的大石块,是直接栽入到地上的。山头的面积不大,算不上是个平头,雪很深,没掉了半个脚。
这里要比之前走过的山路冷的多,应该是雪在化了。踩着雪下山,脚就都冻得生疼的。下到了山腰,劲秋就看见底下没了路,而是一个深深的沟壑。九姑娘也看到了就说:“哪来的傜岭子?”“啊?!”劲秋问,他不知道傜岭子是什么。牛姑娘看着沟壑,里面是雾气狼烟的。
堂叔睁大了眼看,嘴里说:“这傜岭子有古怪,怎么气不动?”牛姑娘点头说:“嗯!”九天看这沟壑是东西走,而自己站着的地方又是迎风坡,再看这个山头要明显比前面的山头要低,这样讲从这里流下去的气只能朝两边走。堂叔说气不走,那就说明沟壑两边有什么东西挡住了。
劲秋大概猜出了傜岭子就是指身沟壑。沟壑的边上很大一块范围内什么也没有,像是人为修整的。没有太阳,所以沟壑里很暗。堂叔快步走到沟壑旁边,却看见里面黄亮亮的。沟壑里竟然有一条用金子码成的龙,这是谁这么有钱?
九天多远地就嗅到了沟壑里有股尸气,人是不能下去的。老方法是要用活家畜试气,但是现在只要撒牛黄粉解尸气就可以了。但是,他又没带上牛黄,也没想到要带。堂叔说:“撒牛黄!”便打开包袱找。九天吃惊,看了眼堂叔。
堂叔考虑的周到,东西放的也周到,牛黄就放在包袱的一侧。一大罐的牛黄堂叔却只撒了一把,九天却嗅到尸气在渐渐减少,最后没了。牛姑娘很激动,好像她知道里面的尸气也散了。九天就笑着对牛姑娘说:“牛姑娘也在行呀!”
牛姑娘的小眼一眯,笑起来了,说:“不要叫我牛姑娘,就叫霞风!”劲秋一听心里就不舒坦了。劲秋的眼也小,嘴巴肥厚,看起来倒也可爱,这一生气他自己的脸就肿了。
堂叔问他们:“你们是跟我一起还是怎么做?”龙丘日就说:“跟你一阵。”
堂叔“嗖”地下就跳下去,却溅得一身的泥浆,牛姑娘看到了就不想下去。劲秋听到堂叔在骂沟里有烂泥,忙就关心地问。而龙丘日说:“走,下去!”劲秋其实是不太想下去的,但是龙丘日这么讲了就不好不下了,伸出腿要下去,龙丘日故意站到他旁边。劲秋抬头望了眼龙丘日,龙丘日也望了他一眼,邪恶地笑了下。
劲秋傻傻地就要把右脚放下去,龙丘日把退一伸,劲秋就一个跟头栽到了泥里,幸好他反应及时,双手撑住了,胸口上只沾到了一点乌黑的脏泥。
牛姑娘几乎是和劲秋同时责骂龙丘日的,龙丘日却在一旁笑。九天看着龙丘日,对着他笑。劲秋结果牛姑娘的手绢,擦拭着手上的泥泞。而龙丘日见到了手绢就想起来了从河伯墓里见到的那块手绢。龙丘日在身上乱摸,从却没找到,
堂叔在底下让他们哪个点支蜡烛。牛姑娘就点了支蜡烛递给劲秋,劲秋就把蜡烛给堂叔。堂叔接过蜡烛就蹲下来看这条金龙。龙丘日见泥泞不是很深也下去,九天和牛姑娘也下去了。堂叔拿着一颗金粒,说:“原来是稻龙睡尸!”
“啊?!”几个人同时问道。
堂叔用手一撮,就把稻米给搓开了。这种稻米竟然是双子叶植物。堂叔站起来说:“以前听人讲过,这种稻只能种在山上,有钱的人家下葬时会用这种稻画一条龙,人睡在上面可保子孙门丁兴旺。”
龙丘日“奥”了下,就朝前面看。堂叔拿着蜡烛往前面一照,竟然看见了一个洞。堂叔怪笑了声,却惹得龙丘日是莫名其妙的,这“稻龙睡尸”,怎么只见稻不见尸体?
堂叔一点不怕,直接走过去,进了洞。龙丘日望了望九天,歪了下嘴。劲秋脚步就慢了下来,想让龙丘日走在前面,龙丘日就看出来了,正想要在牛姑娘面前嘲笑他一番,却被堂叔的一声“咦!”给震到了。
龙丘日走到劲秋前,九天紧跟其后,都神情紧张地张望着。龙丘日看到眼前这些东西,嘴里不自觉地喊道:“啊!”九天倒吸了口冷气。
蜡烛照亮的这前方,竟然站着许多人,两两互抱,头上都盖着块白布,身上却都穿着寿衣。这到底是死人还是湿粽子?洞里的到处都是散落的稻草,就连四周的墙壁上都挂有稻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