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见鬼实录我和我身边人 >

第418章

见鬼实录我和我身边人-第418章

小说: 见鬼实录我和我身边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件之所以能排到第一(编者按:我心目中的第一。跟大家心目中的比起来,如果不一致,也不要朝我扔臭鸡蛋。),是看中它的可信度比较高。这可信度,绝对不是一个人拉着你说:“蒋凯。我跟你说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呀,可吓人了”那样来得简单。自打我从事灵异心理的研究。接触了很多灵异案例,但多半都是假的,即便是真的,也是带有夸张的、部分虚构的构成。到最后,一个真的灵异事件,反倒是真实的部分被虚构、夸张的部分给掩盖住了。这就令人哭笑不得了。

怎样来判断一个灵异事件的真假?一般而言要从三部分来看待,第一部分就是要有亲历者。不要像那“北京330公交事件”(编者按:这个版本流传的太多了,暂时以北京330公交为主模,想必这个事件大家都听说过。就是330公交车末班车开出一半后,上来三个人,两个人架着一个貌似喝醉的人,大家都不以为意,但这个时候,车上的一名年长的乘客打了一年轻乘客的耳光,两人发生争执,最终被司乘人员赶下了车,被赶下车的年轻乘客要找那年长乘客继续理论,那年长乘客说是救了那年轻的乘客,应该感谢他。年轻乘客不明白,问何故?那年长的乘客说道:“刚上车的那三个人双脚不着地,绝对不是人,是鬼!他们是来索命的。”那年轻的乘客起初以为这年长的乘客是胡说八道,并不不信,直到后来,看到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消息,说是那330末班车出了事故,全车的人都死了。这年轻的乘客才知道自己遇到高人了!这则灵异事件流传的很广,甚至还注明了出处——1995年11月16日的《北京晚报》,我通过资料库,找出那份还是四开面的《北京晚报》,翻了个底朝天,都没看到有关330公交的介绍。再对该事件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查,当事人集体失声,都没听到有关死者家属的维权和那年轻乘客、年长乘客的再次出现,这除了是假新闻,那还是假新闻。),找了大半天,都没有一个亲历者,那这事件是怎么流传出来的?还不是某些人吹牛吹出来的呗!这种没有亲历者的灵异事件最多,一般流传到我的耳边,都是以“你听说过了吗”、“你知道吗”、“唉!我告诉你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呀”为显著开头,然后加上讲述者得“高超发挥”以及毫无节制的“添油加醋”,就“三人成虎”,终究成为一件煞有其事的灵异事件。第二部分就是事件的套用。这个东西怎么说呢?就是把一宗警方尚未破案的悬案被大家演绎成灵异事件,譬如说,兰京(编者按:其实这个城市大家都知道了,在蜘蛛的《十宗罪》里也有引用。)分尸案,这就是将一宗典型的杀人分尸悬案,演绎成灵异事件的最成功案例。(编者按:兰京分尸案是某省会城市的一名女大学生被人所杀,杀人者刀法熟练,将尸体肢解的天衣无缝,随后将分尸后的尸体进行烹煮,最后逐一弃尸,最初一块尸体是被一名老太在河道中发现,那老太原以为河道里漂浮了一块猪肉,准备打捞上来做菜用,结果一看是一个人的大腿,惊吓中才报的警。警方立案侦查后,陆续有人在垃圾场、校门口发现分尸后的尸体,警方逐一拼接,才确认尸源,但该案的线索极少,破案难度极大,据说当时兰京市里的屠夫都被警方叫到局里接受了调查,可还是没能破案。)民间都把这案子演绎成多个灵异版本,说什么死者生前辜负了前男友,前男友为其自杀后,并前来索命,还有的更为奇玄。说这死者的前世就是一名屠夫,是自己把自己给肢解了。对于这类的传说,当故事听听还是不错的,但脱离了灵异理论的基础和生活的实际规律,对于这类的故事,就不能冠以“灵异”两字了,光有“异”没有“灵”,那哪能行呢?充其量是玄幻类故事!第三部分就是结局。要知道一个真正的灵异事件是整个生活线索的一部分,就是说这类灵异事件会对生活产生后续的影响,而不是戛然而止的中止了。很多灵异故事。有着非常光鲜的开头,可以说是引人入胜、非常精彩,譬如说浒沈吸血鬼事件(编者按:这事件也不用我去说真地名,大家就能才出来是哪里了吧?我在这里先要跟大家打个招呼,根据写作的一些要求。涉及到真地名、真人名的,为了不必要的对号入座。责编们是要求我们用化名。我倒不是故弄玄虚,而是规矩所定,所以敬请大家谅解。如果实在想刨根问底,知道真相,可以按图索骥,百度一下就行。如果还不满意,那就给我留言电话,但凡我有时间,我都会一一回复。该事件发生在95年。版本很多,主流的说法是说发生在江东(也是化名),某精神病医院,几个病人一天之间变得特别狂躁,然后指甲迅速变长,开始吞噬人血,这事很多媒体都竞相报道,为此,很多市民都不敢出门,一次性买足生活必需品都在家里,各个公众场合都开始竞相跌价,譬如公园的门票、电影票等等,后来市政府出来辟谣,说是一些人信仰了某个邪教,走火入魔,才会出现吞噬人血的事件,后来后来就没有后来了。),我都不知道这浒沈市的市民是如果度过1995年的,怎么来迎接1996年的,这种灵异事件杜撰的如此卑劣,可以说是唯恐天下不乱。我看过整个事件的开头描述,那文字描述的相当精彩,精神病医院、公园、公厕、学校所有能产生灵异的场所,在这事件里都被运用到了,哪个媒体报道过,哪档节目录制过,也都能指名道姓的说出来,给人的感觉就是除了真实还是真实,但唯独那结局,让人感觉不是狗尾续貂就是虎头蛇尾,好像这事不曾结束,也不曾开始过,对任何人都没有影响,也没有受害者,也没有拯救的大英雄,那这事件是属于历史的记忆呢还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不靠谱,非常的不靠谱。

用三个典故来论述怎么来判断灵异事件的真假,倒不是非得让大家一起去探本溯源,对以前所有有记载的灵异事件一个个去核实,去去伪存真,这完全没有必要,相反,我觉得灵异事件的存在就必须得有假的灵异事件来烘托,这样会显得整个灵异事件多了一份精彩,少了一份浮夸。同样也会吸引更多的“同道中人”来喜欢灵异,来关注灵异。

但是,话还是得说回来,真实的灵异事件是相当有魅力的,就如同我现在所讲述的“小鬼指路”这个事件,它的真实性应该得以保证,这个也是这事件为何在我的心目中,能排在2013年邬熙灵异事件的首位。

其实这个事件看名称就知道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件,常看灵异事件的读者,基本上才猜都能猜出这事件的一个前因后果来,所以,我这里就没有必要把这故事去详讲,简单交代一下后,我来说一下为何会如此真实的原因。

邬熙市自打换了市委书记后,新上任的市委书记“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刀阔斧的对邬熙市城区建设进行“改革”,城区扩建势在必行。

城区扩建,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这玩意不是我的本科,说不上来,就我的理解就是通过对周边乡镇的建设改造,使其成为邬熙市的第二个、第三个商业圈,这么一来,市政工程的项目就大量上马。别的不说,就2013年邬熙市的雾霾天气成为邬熙市的历史之最,当然,气候条件是造成邬熙雾霾天气众多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各处都在造路铺桥,也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

路一修,就开始堵,特别是上下班的高峰时间,路上堵得寸步难行那是常有的事情,但市民们考虑到这是市政建设的需要,城市的总体蓝图规划,这拥堵是暂时的,所以,都还能接受,但最接受不了的,是运送建材的工程车。

ps:  灵异事件贵在真实,而不是所谓的惊悚!

第754章 2013年度邬熙市十大灵异事件(十六)

其实这个都能理解,工地越多,那建材的需求量也就越大,工程车的投入使用就成倍增长。但众所周知,工程车的结算方式是按一车来计算的,你今天拉了五车的土,那我就给你结算五车的钱,而工程车大多数是私人承包的,所以对于私人而言,人家一天拉十趟,自己恨不得一天拉一百趟。所以工程车它可不管你交通堵不堵,我能拉就行,拉一车算一车。这么一来就民怨四起,我上下班够堵的了,你工程车来凑什么热闹?关键那工程车为了多结算一车的钱,每车都是装载的满满的,抛洒滴漏的现象比比皆是。市政府考虑到民众的不满,立即要求城市管理部门和交通运政部门对工程车进行有效的管控,将全天候的运输改为只能在晚上21:00到凌晨5:00作业,这一来算是缓解了交通拥堵的问题。

老吕,是某工程车的私人承包者,他在三个工地上揽到了清运泥土的活,这清运泥土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各工地上要打地基,然后要开路挖土,那挖出来的这些砖块泥土就要及时清运掉,前期的工程量很大,所以老吕能一下子承包三个工地上的清运泥土的活,应该说是忙的不可开交。老吕跟大多数的工程车承包者一样的心态,就是钱要多赚,身体是次要的,从晚上九点开始,老吕就一车车的拉,一直忙活到早上五点,可以说是非常的辛苦,期间除了撒尿,没有休息的时间,偶尔会在工地上等着装载泥土的时候,会抽两根烟解解乏。可即便是这样做,老吕都转不过其他的承包者,自己一天下来,可能赚个一千多,但人家就是能赚贰仟多,这是什么原因呢?老吕自个儿没有偷懒,运输的时间大家又是一致的,为何会发生这个情况,难道是建筑工地上给的价钱不一样?一打听下来,这价钱还都是差不多的。更有一个工地,给老吕一车结算的钱要比他人的高出二十元呢!那老吕想不明白,就请教同行。同行一语道破了天机:“老吕呀!你太过老实了。城管那边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那是又远又偏,你到那边去卸,当然浪费了很多时间。你要学会偷排。”

这偷排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还是得解释一下:无论哪个城市。它的建筑垃圾必须要规范处理,绝对不能像生活垃圾一样。看到一个垃圾桶就能倾倒。建筑垃圾场是有相关部门指定的。无特殊情况,这城市的建筑垃圾只能堆放到建筑垃圾场,而建筑垃圾场占地面积极大,且需要做好扬尘防污染的工作,所以这就注定了建筑垃圾场不可能建在市中心的位置,只能是边郊地带。这就需要工程车在清运建筑垃圾的时候,需要跑上很远的路。而老吕就是这么一个老实人,将建筑垃圾都投放到指定的建筑垃圾场,使得清运一趟垃圾。要耗费大量在路上的时间。那所谓的“偷排”,就是有些工程车的承包人,他为了节省时间赚更多的钱,就趁夜幕降临,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将建筑垃圾随便倾倒在无人的地方,这样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可以拖运更多的建筑垃圾。这也就是老吕为何再怎么努力,也赚不过人家的道理。

老吕学会了这一点,决定跟着大家一起偷排。我们在这里,没以后必要在道德的高度上去谴责老吕这样的一个行为,对于老吕而言,赚钱比什么都重要,为了买这工程车,他至今还欠着亲朋们将近八十多万,他不这么搞,哪里来得钱去还债?哪里来的钱去给家人?

老吕当天就准备偷排,晚上九点后,路上的行人还是比较多的,所以老吕还是相当的老实本分,规规矩矩的按照原来的路线倒卸建筑垃圾,到了晚上十二点过后,随着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老吕开始尝试着偷排建筑垃圾,第一次偷排,是老吕装着胆子,开到离指定的建筑垃圾场还有3公里的时候,偷排到了一个小路的路旁,偷排的时候,老吕还有点心慌,但等偷排结束后,老吕往回赶的时候,发现压根就没被人发现,平平安安,一路畅行,老吕顿时开心了起来,这么一来回,省了六公里的油钱,这还是次要的,关键是时间上得到了节省,原本一小时只能一趟车,现在或许五小时能六趟车了。如果再近一点,再快一点,能不能三小时四趟车呢?老吕越想越开心!有了第一天的尝试,第二天休息到中午的老吕开始四处打探周边的道路,看看有没有更合适偷排的地方。

或许是该合着老吕发财,老吕在离工地不远的地方找到一个死角,这死角周围没有居民居住,且道路交通极为方便,非常适合老吕的工程车进出。老吕合计了一下,从这死角到工地来回顶多十来分钟,远比那原来的地方一个来回将近40分钟要省半个小时,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一个晚上,老吕至少可以比原来的工作量提高2倍多,那也就意味着老吕的收入也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两倍多。

一切落定的事情让老吕开心呀!当天晚上,老吕就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