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李彦宏的坎 >

第3章

李彦宏的坎-第3章

小说: 李彦宏的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魇导拱ㄋ状吹墓赜谒阉鞯募际醮葱碌取�

    但是,我们可以猜想一下,要是没有谷歌的成功崛起,李彦宏在选择创业路径时,是否还会那么坚决地选择搜索?

    谷歌给了李彦宏最好的示范,虽然1999年的中国,互联网刚刚处于第一次泡沫的末期,其时正是门户网站唱主角、商务网站吃嘛嘛香的年代,互联网上的中文内容似乎并没有丰富到非做一个搜索引擎的时候,而李彦宏勇敢却坚定地选择了搜索。他劝徐勇说:“向前看二三年,搜索一定行。”李彦宏向前看的二三年,已经就是谷歌在当时的美国。因此,李彦宏有足够的信心。

    我们大胆地猜测,李彦宏的内心,就是要做一个中国的谷歌。而这种猜测,并非毫无根据。因为在若干年后百度奔赴美国上市时,还有意无意地给投资者提供了“中国的谷歌”这样简单的、容易理解的对百度的解读。

    借“闪电计划”打破“4年定律”

    2002年的春节,李彦宏是在美国过的,不到10天,他就匆匆回国了。因为他知道,美国的圣诞节早就过了,春节不是美国人的节日,这个时候,谷歌正在加紧准备它的华语市场扩张,因此,在谷歌开启它的中文搜索之前,百度必须建立自己成熟的搜索引擎系统。李彦宏知道,搜索引擎从成长到成熟一般需要4年的时间,谷歌的成熟就遵循了这一规律。“4年才能成熟”的原因很简单,搜索技术是非常复杂的系统,慢工才能出细活。此时,百度成立了两年半,距离成熟还需要一年多的时间。但面对谷歌的虎视眈眈,百度岂能就这样等下去?
第10节,
    一向自信的李彦宏,这一次决定打破“4年定律”,让百度更快走向成熟。提前成熟的方法,就是加快技术升级和完善的速度。很快,李彦宏组织了一个工程师团队,开启了“闪电计划”。按照李彦宏的要求,“闪电计划”的团队必须在9个月内“让百度引擎在技术上全面与谷歌抗衡,部分指标还要领先谷歌”

    为此,百度专门开辟出了一个办公室,里面放了很多床让加班的工程师休息。“闪电小组”的成员们除了在技术上有了巨大的革新,还有了新发明。他们买了一部遥控玩具汽车,把需要交换的磁盘和文档放在玩具车上,谁需要什么,就由车运过去,倒省了不少腿脚功夫。还有人买了滑板车,站在滑板上去财务室报账。“闪电小组”忙中取乐,一团热火。不过,到2002年8月,李彦宏对“闪电计划”的进展仍不满意,决定亲自兼任组长,带领“闪电小组”做誓死一搏。b米b花b书b库b ;www。7mihua。com

    由于李彦宏在搜索引擎方面已经积累了成熟的技术,加之他对当前世界上的前沿技术比较了解,他的加盟使“闪电计划”的进展大大加快。到2002年12月,“闪电计划”终于大功告成。这个时候,百度人悄悄删掉了谷歌的链接,开始使用自己的百度。

    坎外真经

    输在起跑线并不可怕

    李彦宏其实输在了起跑线上,而且输得不是一星半点儿。面对财大气粗、技术成熟的谷歌,除了李彦宏对搜索技术的精通和热情,就是徐勇募来的并不厚实的风险投资了。

    甚至,谷歌还早于百度开启真正意义上的中文搜索引擎之路。2000年,是独立的中文搜索引擎的元年,这一年的9月12日是中文搜索引擎的生日。但此时降生的,不是百度,而是谷歌。从市场角度看,直到2年后的2002年,百度才自立门户。

    但百度悄悄地拉近了差距,直到2年后又市场反超。百度做了什么?除了谷歌本身对中文搜索市场没有足够重视,因此也没有足够投入之外,百度没有认输,百度自身的努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搜索引擎4年才能成熟,对搜索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基本规律。百度要是继续遵循这个规律,就难有今天的成功。可喜的是,百度不相信规律,李彦宏认为,规律是可以被打破的。他这么想,也这么努力,他成功了。

    追求极致,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面对已然强大的谷歌和初生牛犊的百度,当时有多少人相信百度会成为今天的百度?除了李彦宏和他的核心技术团队,恐怕没有人会相信。至少谷歌也没有相信,因为当时的谷歌并没有把百度放在眼里。但是,百度做到了,它不仅可以和谷歌抗衡,甚至战胜了谷歌。

    如果说百度是一个传奇,其实这传奇的背后并没有什么复杂的原因,有的只是一颗追求极致的心。李彦宏从决定做搜索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想好了要做最好的独立搜索引擎网站,他也不止一次向全体百度人说出这样一番话:“我们做事必须有领导者的心态,要bestofthebest,把每件事做到极致,做得比别人都更好——不是好一点儿,而是好很多。”李彦宏一直相信,一家公司要成为市场上的领导者,首先一定要有追求极致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成为真正的领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