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女有泉 完结-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小好险没笑出声来:人家不挂你的电话才是个傻子呢难道伸长了脖子等着你宰?
“鸣贺,你给我打电话给他,我就要坚持那个价,让他给我卖”二姑冲着邓鸣贺命令道,完全是长辈的口吻。
邓鸣贺笑容温和,小小却脸色怪异:这有些太理所应当了吧?人家邓鸣贺又不是你的人,你凭什么命令他?(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309 奶奶的百草园
收费章节(12点)
309 奶奶的百草园
邓鸣贺的性子小小是知道的,对于这些事情,邓鸣贺虽然不会直接说不愿意,可也绝对不会轻易答应的。
果然,只见邓鸣贺脸色十分诚恳,语气十分真挚地道:“二姑,那个陈总是个大老板,我也是求了好久才能让人家答应给我们村的蔬菜做出口的,要是一开始你不是那样漫天要价惹恼了人家的话,我去求一求没准还有希望,如果我告诉他是为你求情的话,只怕我们村里这点菜都要停止出口的。”
二姑愣了愣,想起刚才自己的狮子大开口,顿时有些讪讪地:“那还有别的法子么?”
“你回去以后换个电话打过去,语气好一点,要求实际一点,估计还有点希望,当然,关键的一点就是菜一定要符合他们的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被卡在了海关,蔬菜是经不得放的,三五天的功夫就全坏了,就一点用都没有了那时候你就要亏血本的。”有些话邓鸣贺不得不讲在前头,免得最后二姑把问题赖到自己头上,又让自己帮着擦屁股。
二姑认真想了想,似乎也只有这个法子了,当下也不纠缠:“那就是这样了,我回家打电话去”
刘春梅不妨她这样着急,忙留饭:“既然都来了,吃了饭再走呗?”
“没得空了这里急得火上房的,哪里还有空吃饭的?”二姑拔脚就走,毫不停留。
把这个菩萨送走,连刘春梅都松了一口气,完全没有刚才那种热情留饭的表现,李贵旺看得直笑:“你刚才的热乎劲儿哪里去了?”
“那总是你二姐嘛?上门都是客,我总不能黑着脸让她赶快走吧?留吃个饭不是应该的吗?”刘春梅眼睛一瞪,辩解道,顿时把李贵旺给说得哑口无言。
小小两口子回房后,小小问起了吴迪的情况,邓鸣贺愣了愣道:“我最近没打听,如果有什么情况,那边会跟我的电邮联系的。”
想一想也是,不关心那个人,又怎么会一直打听这件事呢?小小于是作罢。
早上小小养成了在农场转圈圈的习惯,走到屋后水井边时,小小发现水井边不远处的一块空地长满了藤蔓和各种植物,就有些好奇地问刘小海:“那片地上的荆棘什么的要不要除掉?毕竟在水井旁边,到时候影响到了水可不好。”
刘小海反倒诧异了:“这是你奶奶种的,你不知道?”
“她种这个做什么?”小小愣了愣。
“这些都是你奶奶挖回来的药,她这不是担心以后到山里挖太麻烦了么?看着这里有空地,就给种上了,我瞧着老人种得辛苦,就让工人们浇菜的时候顺便给浇一浇水,这不,长得好得很怪不得听讲北方种人参,人参长得快,结果价钱倒是快赶上白萝卜了敢情只要是人工种的,都长得快”刘小海解释着,却把人参给扯了进来。
小小听得莞尔,也就不跟刘小海再说什么,既然是奶奶种的,小小自然不能再拔掉,反倒是想着要不要让工人帮帮忙,把水井周围的空地都给奶奶种上药材。
刘小海讲得是有一定道理,可刘小海不知道,工人们每天用来淋菜的水是兑了指尖灵泉的,是因为这个,这些药材才长得这样的好。可刘小海也提醒了小小:自己能不能也种一些比较珍贵的药材什么的,到时候哪怕不是为了卖钱,自家用来泡药酒也是好的。
回家后跟邓鸣贺一说,邓鸣贺也觉得可行,于是帮忙在网上查了查人参灵芝什么的,甚至连虫草都查了。
人参现在已经有大规模的人工种植了,不过大部分集中在北方,而且参农们都是在深山老林子里搭棚子种,灵芝却因为品种众多,有些有毒有些无毒有些有益,不好区分,而真正的好虫草却是没有人工的,都是在高原上挖出来的。本地的一些药材奶奶倒是都认识,这不,零零碎碎地种了一大片
“你说说,要是我们到高原上挖一片草皮回来铺在屋后的水井边上,能不能把虫卵啊什么的一起都带过来?到时候长成了虫草?”小小开始发散性思维,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邓鸣贺倒是随便自己的小妻子怎么神游太虚,笑着道:“只要你想弄,到了虫草出来的季节,我们去挖几片草皮来种了试试看呗”
“还有人参,这个可以种一点,哪怕就是药用效果没有野山参好,那也是人参嘛,总比白萝卜强对不?”小小眼睛亮晶晶地想着。
“行我回头让人从东北弄点种子过来试试看。”邓鸣贺依然赞同。
“我们要不要养几头梅花鹿?鹿茸可是好东西哦”小小又问。
“你到时候敢下手吗?”邓鸣贺笑着反问。
“……不敢。”小小杀鸡都杀得这样艰难,更不要提割鹿茸的事情了。
“那还是算了吧?除非你想养着看?”小小那可爱的窘态逗得邓鸣贺笑了起来。
“养着看有什么意思?算了。”小小撇了撇嘴,放弃了这个计划。
到了饭桌上,小小问起奶奶种药的事儿,奶奶话还没说,倒是先叹了两口气:“下头庄子的金花婆婆,年纪和我差不多大,风湿也比我发作得晚,如今我还好好的,她倒是越来越厉害,那背驼得脑袋都快到地上去了,手也成了鸡爪子样,年头在院子里吃酒的时候看到她,她拉着我的手就掉眼泪了,讲她儿子让小煤窑压死了以后,儿媳妇带着孙子改嫁了,她一个孤老婆子就只能有点吃点,我瞧着造孽,几十年的老姐妹了,我就想帮帮她,给她弄点好的草药泡酒,看看能不能好一点。我这个方子泡的药酒,我喝了这么些年了,一直都是上好的。”
“山里没有现成的吗?为什么还要种?”小小有些奇怪。
“山里早年间胳膊粗的小血藤和大血藤多得是,鸡骨藤什么的也都有,眼下虽然还有,却少得多了,烧荒啊烧窑啊,都弄得差不多了,我想着过些年没准就没有了,我就挖了些苗苗,种在屋后,等以后我年纪大了进山进不去了,屋后有现成的,不是方便些嘛?”奶奶解释道。
小小愣了愣,明白了过来:现在山林退化在各个山里都有,有些珍贵的草药也渐渐没有了,奶奶这也是未雨绸缪。
“那回头我让工人去帮着多挖一些,种在屋后呗?”小小给出了个主意。
“这个事好平日里跌打损伤什么的,你奶奶总是不信西药的,都是要用中药,能多弄些在屋后种起来,以后要用了就取就有,当然是方便的”爷爷第一个举手赞成。
“那明天我让工人跟着你,你告诉他挖哪根,就挖哪一根,挖好了就让工人背回来。好不好?”小小乐了。
“要得嘛”奶奶也是喜形于色。
奶奶是个心善的,那些对她好的老人,她总想能照拂就照拂着点,平日里小小他们给带的零食糕点什么的,偶尔奶奶也会拿去给那些生活困顿的老姐妹们尝一尝,如今想着给他们寻些草药也就正常了。
小小又将准备种些草药的打算讲了:“那边我们又准备承包十亩菜地用来种菜,靠近屋边的这一两亩地,要不我们都种上草药?田七啊三七啊天麻啊什么的,都种一点怎么样?”
奶奶是懂草药的,听了这话立刻来了精神:“要得嘛有些草药种出来,药效好的,能卖不少钱的,这又是救命的东西,能种一些是好的嘛”
“鸣贺,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小小同学是领导,行动派自然就只能是邓鸣贺了,当下就把任务派给了邓鸣贺。
“好。我去办。”邓鸣贺任劳任怨。
爷爷奶奶那可是个行动派,小小这话一出口,爷爷一天至少问一遍,奶奶虽说没有见天地问,却跟照料菜地似的照料起了她的药园子。去药园子里拔草剪枝,忙得不亦乐乎。
村上的老人们也是笃信中草药的,奶奶的这个方子,村里许多老人们都试过,泡药酒喝了都说好,小小准备在农场搞一个药园子的事情一在村里传开来,德银大爷就找上了门:“贵旺啊,听讲你这里准备搞个药园子,我就来问一问,这种出来的草药你们准备怎么卖?”
“德银大爷要?”李贵旺现在也是家大业大的人,德银大爷又对自己家颇有照拂,如果是他要的话,不管怎么样都是不能收钱的。
“我不要,我家老婆子要,她也是风湿嘛,你看看这些老蔸巴里头,有风湿的有十几个,现在就是你**风湿控制得最好,瞧着都没有什么变化的,金花婆的风湿最要紧,人都对折了。要是这药能种,种出来效果和在山里长大的一样,以后我们也买了去泡酒嘛”德银大爷话倒是实在。
“你要需要的话,回头我挖好了给你洗好切好了送过去。”李贵旺立刻答应下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310人参天麻和虫草
收费章节(12点)
310人参天麻和虫草
“要得嘛我要泡十斤酒,你这个酒的度数高,给我也拿十斤过去,到时候一起给你钱”德银大爷也没有矫情,立刻答应下来。
老辈子传下来的规矩,找草药泡酒这样的事情都是互相帮衬的,不用事先谈价钱,药找好了送上门去,自然会给钱,给多少钱就是个心意了,也要看经济实力,像德银大爷这样的普通庄户人家,让奶奶帮忙配一副泡酒的药,会给个二三十块钱,这是惯例。
给德银大爷的米酒自然也不能按照国味楼的价格算,李贵旺都是给的人情价,十斤酒最多收二百块钱也就到顶了。
村民们谨守着这些个老规矩,平日里就算是嘴馋了要倒李贵旺家买酒,也是算着来的,几十块钱一斤的酒,要买也是几两几两或者一斤一斤的买,李贵旺也不会用小小定制的酒瓶装,都是村民自己拿瓶子来装的,有拿可乐瓶的,有拿矿泉水瓶的,甚至有老人拿打完了吊针的葡萄糖瓶子的。
没有人会从李贵旺这里买了拿到外面去倒手赚钱。
奶奶听了李贵旺的话以后,却为这件事情操心起来:拿了个锄头去后面挖大血藤和小血藤,小小忙叫了一个工人过去帮忙,奶奶居然不让:“你们去忙你们的,我有时间,我一个人慢慢的来。”就把小小叫去帮忙的工人给打发走了。
小小无奈,只好在旁看着奶奶折腾那些药材。
这大血藤和小血藤都是藤蔓,在地面上支起了一大篷,还带着刺,用来做药的却是根部,需要用锄头把根刨出来,洗干净以后切片晒干,最后才放进药酒里面泡。
奶奶动作不快,甚至称得上优雅,她先是带着厚手套用砍刀把上面的藤蔓砍倒了,再用一把小药锄一点一点地钩开了地面的土,让根尽可能多地露出来以后,再慢条斯理地用小药锄给锄断。末了还把刨除来的坑重新埋上踩上几脚,最后却有浇了一瓢水。
“为什么要盖得那样好?还要浇水?”小小不明白。
“下面的根都还不会死,还会再重新长出苗苗来,过些年又是一蔸药。”奶奶解释着,拿着药根去水井边,婆娘们见机得快,早已经接过来抢着帮老人洗干净了:“你这个老菩萨,这么大年纪了还给人配药啊?我们给你洗就行了”
在爷爷奶奶的催促下,邓鸣贺的效率特别高,加上小小又找了农林所的人,不几天各种种子就都种下去了,有人参、天麻、田七、三七,还有奶奶领着人在山里挖回来的各种小小叫不出名字的草药。
听讲种的是人参,村里的各种议论就来了,小玉嫂子特意跑到小小家来问:“这人参听讲都是东北的深山老林里才有的,这样种能活吗?”
小小知道小玉嫂子是关心,于是把自己的初衷给解释了一番:“我也是就试一试,能行更好,不能行我也不介意。反正总的算起来,也没掏多少钱。”
“要是能行的话,你们带着村里人一起种人参,这可就了不得了”小玉嫂子咋舌道。
“要是真的能行的话,到时候我告诉你,你也可以试一试,现在还不知道行不行,你手上的钱要用在要紧处,不要先拿来试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