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随波逐流 >

第4章

随波逐流-第4章

小说: 随波逐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这个学校福建学生录取的晚,我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军训了五天了,下午的时候我去找我们班的辅导员,辅导员说军训的迷彩服已经没有了,而教官死活都不同意我便装军训,说是影响了整体的一致性和美观性,于是我破例被允许不用参加军训,交军训迷彩服的五十块钱学校承诺还给我,但最后这事无果而终。听说我不用军训,宿舍里的三个人羡慕的不行,他们天天风吹日晒饱受煎熬,军训结束后都俨然非洲土著。

  晚上我们在宿舍里谈论高考,陈斌和陈习志远都是复读生,他们是二本的分数,但因为志愿没报好被刷下来,“都复读了一年了,在不想读高五了,上个专科也好,还少交一年学费呢”他们俩都一致这么安慰自己。总结完过去我们又展望了未来,三个人踌躇满志,要在学校里建树一番。我们滔滔不绝讨论的过程中,马岱岩同学却置身话题之外,拿着手机跟远在南京的对象窃窃私语,没完没了,直到手机没电自动关机了才不舍地放下电话睡觉去。

  宿舍还有两个人没来,我们很期待他们早点出现,陈斌说那俩个要是女的就好,陈习志远说怎么可能呢,陈斌说怎么不可能了,祝英台不就女扮男装上的学,陈习志远说那不一样,陈斌又说怎么就不一样了?

  ~~~~~~~~~

  这么个无聊的问题两个人探讨了大半夜,最后谁也不同意谁的观点,东扯西诌牵强附会,害得我一宿没睡好。

九 搓一顿
那两个姗姗来迟的室友,第二天相差五个小时来的,一个叫刘宁,一个叫黄健,分别来自新疆和东北吉林。刘宁长得黑瘦黑瘦的,个子挺高,乍一看像博尔特,黑得走在黑夜里可以隐身。我听黄健自我介绍时咋一听怎么觉得这名字如此熟悉,那感觉恍若隔世若隐若现,我很努力的想回忆着这名字我在哪听过,想得半死终于有所眉目,他妈的,原来是一个口香糖的牌子。黄健也抽烟,上来就给我敬烟,我说我不抽的,但他显得很肯定说,我看得出来你是抽烟的人。我感到惊讶,会不会抽烟居然也能看出来!

  我以前也抽烟,但不上瘾,偶而心血来潮的抽一支。和林雪交往的时候她对烟味特别敏感,极力反对我抽烟,所以抽烟这事我和林雪交往后就远离了,并且一放一年多,渐渐的就忘了,上次被甩了后我强装郁闷,买了一包烟想要颓废一下,结果抽了两口就被呛得不行,剩下的烟全便宜了别人。

  我很给面子的接过黄健递来的烟,刘宁则宁死不接。黄健给我点上火,我深情地吸了一口,为了表示自己老道,我不懂装懂地说:“这烟口感真不错”说着又深情地再吸了一口。黄健诧异地看着我,说:“这烟好吗?我一块五一包外面买的。”我尴尬之极,真想揍自己一顿。

  陈斌他们三个回来后,我建议宿舍六个人出去吃个团圆饭,一来为了促进了解增进友谊,二来就是大家改善一下伙食痛吃一顿,学校食堂的饭菜我只吃了一天,但已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糟糕印象,我都担心在这里吃三年,回家时我的父老乡亲们还能不能认出我来。

  我们在学生街的“搓一顿”饭馆聚餐,第一次在一块吃饭大家都不客气,猛吃海喝的——不吃就是白痴,每人三十块钱呢!尤其是黄健,此人有着东北人所特有的一切特征,豪爽和海量,饭桌上极其勇猛,啤酒一杯又一杯,接二连三的干,我们都看着心疼。刘宁一看就是好孩子,除了吃饭就是吃菜了,只是开桌时大家强制的要集体干杯和结束时首尾呼应的干一杯外,他就没动过酒杯。陈习志远肚子鼓容量大,也是个海量,看着黄健喝也不甘示弱,狂喝了六瓶。我和陈斌酒量差不多,喝了两瓶就再也喝不动了,马岱岩有爱挑食的毛病,而且都尽挑肉吃,彻底的食肉动物。那天晚上我们喝得学校差点回不去了,陈习志远和黄健比高下,不自量力喝高了,吐了人家饭馆一地秽物,还是被我们抬着回去的,因为他超标的体重,中途我们换了好几次手轮着抬。

  黄健和刘宁也因为好我同样的原因享受了和我同样的待遇,大学生活的初体验我们在宿舍天天晚睡晚起,然后去网吧上网度日,这样颓废的生活持续了十天,后来我时常想,我们的不严谨是否是因为这次懈怠而留下的后遗症呢?

十 领月饼选班干
军训结束后学习又给学生放了三天假休息,第四天又刚好是中秋节,于是假期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多了一天。中秋的前天早晨,我们接到班长的通知,说早上要去班里集合领月饼,我们都很兴奋,大学的管理就是人性,佳节还发月饼,不似高中,简直就是魔鬼式教育。高中时虽然国家已经明令通知说不补课了,但学校还是根据自己的意愿,*民意逆天而行偷偷摸摸的给我们补课,而且是强制性的,不补课就不给报考,我记得高三寒假我们一共才放了七天假,年没过完,许多压岁钱来不及收就被告知开学了。而且补课还并非免费的,一个月交两百块钱呢。

  这是我第一次去班里,临行前黄健还精心打扮了一番自己,他说想在同学们心目中留下美好的一面,为他日追求姑娘做铺垫。教学楼的通道错综复杂的跟盘丝洞似的,我们六个人转悠了半天还是不知路在何方,陈斌给班长打了个电话,班长问我们在哪,“不知道,我们迷路了。”陈斌沮丧地说。“那你看看你们是在那个区?”电话那头说。“不知道哪个去区啊!”陈斌悲哀道。“晕,这也不知道啊,你们看看旁边教室门上贴这的门牌号。”

  我们举目望去,果然门上贴着E402“我们在E402呢”陈斌说“在那里等着,我马上过去找你们”

  我们到达班里时教室已经人头挤挤了,我们六个人走到最后面的地方找了了椅子坐下,结果这一坐就是半天,这是个公办学校,办事效率很很多国家机关如出一辙。我们等了半天,等的饥肠辘辘肝肠寸断海枯石烂,理想的月饼还没有出现,除了班上的同学,一个人也没来过。

  班长也觉得无聊,于是提议说把班干部给选举了,大家都没意见。班长是军训时辅导员任命的,为了表示*,班长还是说了班长可以从新选,有想当的可以参加选举。大学班级里的干部还真是多,选举完了后我粗粗算了一下竟有三十多个职务,而我们班级一共才四十三个人。选举的结果,班长还是众望所归的继续当班长,我们宿舍陈斌荣任体委,马岱岩当了英语课代表,陈习志远则不幸当上了劳动委员。说陈习志远不幸是这样的,志远同学的初衷是当负学习委员的,他吩咐我们说当班长问学习委员的谁想当的时候,你们就起哄说陈习志远想当,然后志远同学就沉默地表示默认,这会给人一种很大腕的感觉。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听错了,当班长说道劳动委员谁想当的时候,我们起哄说陈习志远,此时的陈习志远迫于形象问题没敢说不,结果全班只有一个人想当劳动委员,那就是志远同学,最终他以绝对性优势走马上任。答案出来后志远同学一脸愁容,我们都安慰他说:“都是委员,一样的。”我和黄健还有刘宁成了为数不多的被统治阶级。我也是参加竞选的,我记得是一个叫“安全管理委员”的职务{瞧这官,大学里随便抓一把都是委员部长的,官名大的吓人},结果我的票数寥寥,一个很胖的女生击败群雄登上高坐。对于这结果我没有异议,长的胖就是能给人以安全感,一个瘦子担这职务还真叫人不放心——自己都可能叫一阵风刮跑了,别提其他了。

  大选结束后,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敲门进来说让我们派人去C区503领月饼去,我们都欢呼雀跃,错误的以为可以领多少月饼,班长派了班上一半的人去领月饼。我们到了C区503,月饼是不少没错,但这是一个系学生共有的财产,辅导员说只能一个人发一个,让班长按人头领取。我们等了半天一个就得到一个,还是市场上一个一块钱的那种,劳师动众的,一人就拿了两个饼回来了。我和黄健趁辅导员不注意偷偷的往兜里塞了两个。

  从教室里出来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我妈接的,又是问这又是问那,我是第一次并没在家过中秋,我妈全所未有的啰嗦,而我居然很耐心的和她是说了半个多小时。

  挂了电话我就突然想到了夏晓雨,我当初是复制她的志愿到了这个学校来的,按照她的分数上这学校事没问题的,不知道她现在来了没。我和夏晓雨同学两年,我们基本上就是属于那种淡如水的交情,平时没说过几句话,两个人的坐位隔得天南地北的是一个原因,另外就是我这人向来不热情,要我刻意地去和一个不是很熟的人搭讪没有可能,高中毕业了我连很多同学的名字都记不住。当初填志愿拷贝她的也完全就是碰上的,这你们都知道。我想打电话问侯她一下,我现成没有她的电话,于是打电话问了老张,老张和她有些来往。老张给我发了个号码,我打了过去,电话通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一 老乡夏晓雨
我和黄健一块去见夏晓雨的,她被这学校会计专业录取了,在南校上课,我们风尘仆仆的赶去。我们这学校一共有三个校区,一个南校一个北校,,另外一个就是老校。学院素有南文北理的说法{这现象被人戏称为南拳北腿},就是南校的大多是文科生,北校的大多是理科生,而老校则是一些艺术系的学生。走在南校明显的是肉多狼少,而北校俨然就是少林寺,去老校则让人感觉以为来到疯人院了,一个个不论男女,头发都长的让人分不出性别,而且当我们这些非艺术生指责他们影响校容的时候,他们都会义正言辞地说这就是艺术行为,一副自豪的口吻。我不知道报关这个专业是属文还是属理,总之我们被残忍地安排在同性竞争激烈的北校,让我们很是痛心。

  黄健说要和我来南校看看,我知道他是来寻花问柳来了,对于南校的花花世界他神往已久。此行黄健是收获不菲,初来咋到就把对象给瞄准了,那个人就是夏晓雨。

  我们跟夏晓雨到校外的饭店吃饭,一路上黄健没话找话地和她套近乎,一副献媚的样子让人为之感动。夏晓雨其实是个很漂亮的女生,给人感觉浑身透露着一种气质,就仿佛荷花的那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一种洁白孤傲的美。说实在话,我高二第一次见她的时候也对她有想法,本来打算追求,我这人就是爱面子,从不打没把握的仗,不幸的是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结合自身实力,我想想心里很没底,后来也就慢慢打消了念头。

  饭桌上黄健显得格外的热情,又是给她讲笑话又是说故事的,还把他成长以来的很多糗事曝光了不少,通过他的口无遮拦,我知道他以前有个外号叫黄大头,原因就是他的头大,理发店的师傅还为此多收了他两块的加工费,理由是头大费事。夏晓雨的反应如我所料的平静,只是淡淡的笑静静地听,也不知道是心不在焉还是听得仔细。黄健口若悬河,说的滔滔不绝,口水还喷了一桌子,颇影响我的食欲。

  吃晚饭黄健为了给夏晓雨留下好印象抢着去结账,我没有和他争,第一印象对女孩子而言至关重要,也许黄健的情路会因为这个细节而顺风顺水,作为好哥们我是不能耽误他的。

  从饭店出来夏晓雨带我们在南校里转,在这里我发现了一个很让人郁闷的现象,就是在路上随便的一个男生都搂着一个姑娘,有得还前拥后簇的带了好几个,更令人痛心的是,经常有一个长得很猥琐穿得很邋遢的男生居然拥着一个颇有姿色的姑娘从我们身边走过,看着这样不和谐的搭配我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怒火,这都什么事啊!

  在北校那个姑娘资源尤其稀缺的国度里找对象是见很不容易的事,这个不幸的事实我第一天到学校时师兄就告诉我了,所以我们要格外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才能在这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有时还没法出头,所以能在北校找到媳妇完全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值得立碑立传,这证明你是牛叉的。我们班的情况好一点,一共有二十来个女生,但早在军训期间就让那些大二大三骗走了好几个,现在能挑一个一块上街不被人笑话的还真没有。所以很多不甘寂寞的有识之士,不辞辛苦跑到南校猎物来了,比如黄健,还有很多在南校找不到立足地的人更是跑到外地去开辟疆土,寻求发展的空间。

  南校是全学院规模最大的校区也是人口最多的,据说有一万多人。我们边走边聊——其实事他们俩在聊——不,应该是黄健自己一路说着的,把我晾着了,我觉得的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