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最后的讲座 >

第4章

最后的讲座-第4章

小说: 最后的讲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鄣阋囊馑迹宰约河辛顺沟椎娜鲜叮慊崾芤娣饲车模蛭樗孀耪嬲摹白晕摇本跣讯吹木褪橇α俊�
  如果你停下来反思一下的话,你就会发现你是一个比自己最初所想的要复杂得多的个体。首先就是“我”这方面,它指的就是“真正的自我”或者说“个体”。另一方面就是“自己”,它与“我”紧密相联而又从属于“我”,也可以称之为是“性格”。为了证明这一点,暂且让“我”对“自己”进行反思,我们会发现后者其实是由三部分组成,即:1。肉体2。体力3。精神。许多人认为身体就是他们的“我”,但是稍稍思考一下就会知道,身体不过是个躯壳,或者说是“我”通过其证明自己存在的一个依托。我们只要稍稍想一想就会明白,一个人在忽略肉体的情况下,仍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我”的存在。那么,“我”是不依赖于身体的,身体属于“自己”的范畴。在“我”离开了之后,肉体依旧存在,但是尸体不能被叫作“我”,身体是由无数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在我们的一生都处于运动当中,我们今天的身体和一年前的身体就完全不同。
  然后就是“自我”的第二个部分,那就是体力,或者是许多人称之为“生命”的东西。它似乎看起来和肉体无关,但是,它也是暂时的,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它只被看作是为身体提供能量与活力的东西,是“我”的一个工具,也是“自我”的一个构成要素。那么,“我”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答案不言而喻,那就是——能够理解别人所说内容的头脑。但是,你可能会说:“先等一下,你刚刚说头脑是用来理解别人所说内容的东西,你这样说是不是在承认头脑其实是展示“我”存在的一种方式呢?”稍稍想一下,你的头脑就是你吗?你知道你的精神状态是会变的,你的情绪多种多样,你的感觉随着时间而变化,你的思想和观念受外界的影响变化无常,你的精神状态受到你所谓的“我”或“真我”的支配。那么,一定有什么东西是隐藏在精神状态、想法、感觉、思想等等之后的,这个东西在它们之上,和它们不是一体,却知道怎样使用它们。你说“我”感觉、“我”认为、“我”相信、“我”知道、“我”将要等等等等,但是真正的自我究竟是什么呢?是刚刚提到的精神状态呢,还是促使各种想法产生的“我”呢?并不是头脑在思考,而是“我”支配着头脑去思考。如果你以前从未研究过这方面,你可能会觉得上面的内容有些深奥,但是你稍稍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自然就清晰了。
  我们讲这些并不是为了向你展示玄学、哲学、或者心理学的思想,有很多书已经详尽地阐述过这些问题了,这本书不是关于那些方面的。写这本书的真正的原因是为了“我”或者说“真我”的实现,它能够带来一种力量,这种力量通过你展示出来,使你更加坚强。彻底实现“自我”在意识上的觉醒,将使你获得一种从未感知过的存在感和力量感。在表达自己的个性之前,你必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在你明白你是一个独立个体之前,你必须对你内心的那个自我有概念。
  与外部相对应的,“自我”的那方面也叫作性格。你的性格包含无数的特点、习惯、思想、表情和动作,你一直认为你一系列的独特癖好或个性特点是你的“真我”。但是其实不是。你知道性格(Personality)这一词是怎样来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随便找一本好字典翻开,你会发现这个词是从拉丁语“Persona”来的,这个词的意思是“古时演员使用的面具”。而“Persona”这个词又是从另外两个单词发展而来的——“Sonare”和“Per”。“Sonare”的意思是声音而“Per”的意思是透过,两个词结合起来的意思是“声音穿透”,表达的含义就是演员所饰演角色的性格以声音的形式透过面具传达出来。韦氏词典对“Persona”这一词的定义之一就是戏剧里的一个角色,某个假定的性格,直到现在这个定义依旧存在。 所以,个性的含义就是你在“生活”这一台伟大戏剧里所饰演的角色,而戏剧的舞台是浩瀚宇宙。隐藏在性格这一面具后面的真正的独特个体才是你,真正的你,是你自己的“我”,就是当你说“我是”的时候所指的东西,是你对自己存在以及潜在能力的自信。 个性是你不能分割或删减掉的东西,它是外部力量不能够伤害到的真实存在的东西。你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一个真正的自己,一个“自我”,你被赋予了生命、思想和力量,这些可以供你任意使用。一个名为奥尔的诗人曾经写道:“吾乃世界之主,有史以来,掌控世界,日夜交替,万物更迭,经吾审视,得以运转,若我停歇,世界静止,吾为人之灵魂。”
  

第3课 精神的力量(1)
对于你们许多人来说,这一课的题目——精神,看起来可能与“心境”、“脱离肉体的物质”或者是“灵魂”等更高层次的东西有关,这是精神一词经常被使用的领域。但是,在这里,我们使用的是精神的另一个含义,而这个含义已经被许多在玄学和精神领域先进的老师和调查者所认同。韦氏词典对精神的定义之一如下:能量、活力、激情、热情和勇气等等。同样地,韦氏词典将它的形容词形式定义为“充满了活力与生命力的、活泼的”等等。这些定义能够使你稍稍了解一下我们正在使用这一词汇的含义,但是这一词的含义还不止这些。
  对我们来说,精神一词传达了宇宙力量的真正本质。这也由人类存在的最核心处展现出来,他的最本质的力量与能力,这一切使他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精神并不意味着超脱凡尘的能力或类似的什么。它意味着充满精力的状态,拥有生命力与活力,在这种状态中人充满了能量与生命力,那种力量与生命力是从人的存在的最中心处得来的,是从“本我”这一思想境界中得来的。
  精神在不同的人身上以不同的程度展示出来,甚至在动物身上也有所展现。它是对生命的一种最基础的、最重要的、最原始的表达,不是由文化、涵养、教育等决定的。它的发展似乎是由内在某种直觉性的本能的认知来决定的,而这也就是个性的力量,个性的力量是从宇宙的力量中得来的,我们本身就是这一力量的一种表达。甚至一些动物也拥有这些品质。
  最近,一个作家在《驯服动物》中对一些高等动物的精神的本能表达如下:“把两只狒狒放到同一个笼子里,它们会张大了嘴,展示出自己的牙齿,向对方挥拳。但是它们其中的一个,尽管它有着更吓人的牙齿,但是攻击的时候和对方有一定的差别,它有一种内在的动摇,这一下子就使它于下风。它已经处于劣势,战斗都没什么必要了。大型猫科动物也是一样的。把两只、四只或者十几只狮子放到一起,它们可能一场仗都不用打,就会发现它们中的一只有着统治者的气概。于是它就获得了对肉的挑选权,只要它选择了,其他狮子就只能等它吃完了才吃。它先喝新换的水,简言之,它就是“笼子里的国王”。于是,当驯兽师将另一只狮子带到笼子而它竟然不遵守规矩时,“国王”就表现出了统治者的气概,对挑战它地位的那只冒失的狮子采取王者的行动。
  在上面引用的段落里面,他会注意到作者明确地表示并不是拥有最凶猛长牙的狒狒成为了领导者,而狮子也不是靠武力来获得统治权,真正起作用的是一种在体力之上的微妙的东西,它能够通过动物的精神反映出来。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一样的。通常,并不是最高大最强壮的人成为了统治者,统治者之所以成为统治者是靠一种神奇的灵魂的力量,就是我们所说的精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勇气或气魄。当两个个体相遇时,就会出现精神上的争斗,一句话都不用说,双方都盯着对方的眼睛,这是两个精神在搏斗,二者都拥有某种微妙的内部力量并使用它战斗。输赢会在一瞬间决定,但是冲突在一段时间内平息了。 参加精神对抗的双方都会知道在这件事上自己是输家或者赢家。对抗的双方可能没有对立仇恨的感觉,但是双方都承认在他们的内心有一种东西能够一直引导他们。而这种领导地位并不是由体力、智力或者文化来决定的,是通过我们称之为精神的那种微妙的品质的认可与展现来实现的。

第3课 精神的力量(2)
人们在使用精神这一词汇时,其实是下意识地认可他们自己或者是别人拥有的能力。我们经常听说缺乏精神的人、无精打采的人,也听说过失去了勇气的人等等。精神所表达的是勇气的含义。根据字典一匹有“勇气”的马或者人,是精神焕发的。字典也将“勇气”的形容词词形定义为充满了精力的,这正是我们使用的含义。但是,在这里对于精神的来源并没有给予解释。纯种赛马的饲养者会告诉你说一匹有精神的马会在赛马比赛中比体力更好却缺乏精神的马跑得更快。骑手坚定地认为一匹马的精神能够得到被其他马的认可,这些马感受到了它的精神,于是变得灰心泄气,自甘被其打败。尽管在体力上,它们可能拥有更好的赛马的条件。这种精神是一种所有生物都拥有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力量,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每个个体都可以强化和发展它。在下一课里,我们将会用人类的几个例子来证明这一点。
  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在他的一本书中鲜明地刻画出了两个男人之间精神的斗争。科伊诺尔的脸色因为愤怒而变得苍白,他的蓝黑色的胡子都竖了起来,令人恐惧。他愤怒而狰狞地笑着,抓起一只玻璃杯,似乎恨不得将杯里的东西泼在说话人的身上。马里兰州的年轻人目光坚定地看着他,几乎是毫不在意地将手放在他的手臂上,但是科伊诺尔就感觉到他的手臂动弹不得。年轻人处于主导地位,挣扎是没有用的。在印第安人有冲突时,他们拥抱在一起,目光的接触就是一场战斗,这种战斗比起摔跤毫不逊色。差不多五秒的时间,一方就能将对方击溃。这对未来的七十年里面都是有益的。一次对抗就已经够了,解决了整个问题。这就像仓院里两个身着羽毛的吟唱者相遇一样。他们一个勇猛、一个胆怯,踩对方两下,猛踢对方两脚,战斗就结束了,被打败的一方在他的余生要在全部的社会关系中对赢家礼让。
  福瑟吉尔说:“艾米丽·勃朗特刻画出了希思克利夫这一暴虐者的形象,这是她心目中理想的拥有强大精神动力的人,一个高大的充满肌肉的残暴的人。但是,那是一个女孩对强大的男人的概念,我见过一些看起来不会冒犯到别人的安静的人,他们是伟大的人,能立刻让那些暴徒明白什么叫作真正的气势。”
  在历史上,显示出精神伟大力量的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在林肯市的主教雨果和“狮心王”理查德在安得利岩教堂(the church of Roche d’Andeli)进行的对话,他们当时有很大分歧。为了要继续在诺曼底的战争,理查德国王要求从他的男爵和主教那里获得额外的金钱和供给,但是雨果拒绝给他提供人力或是财力上的供给。他说尽管林肯这个地方在法律上应该为发生在不列颠的战事提供人力和财力,但是诺曼底战争不在这个范畴之内,他决定违反国王的命令。理查德国王,被人们称作“狮子之心”,是一个不能违抗的人,于是当他传召雨果主教到诺曼底的时候,雨果主教等于是深入虎穴。大家都认定主教这次一定会有大难,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一结果。当主教到达诺曼底时,两个善良的主教通知他国王现在处于盛怒之中,建议他在去见国王之前写一些谦逊的求和信给他。但是雨果主教拒绝了这一建议,勇敢地直接去面见他的君王。当主教进去的时候,理查德国王正在做弥撒,雨果走向了他,不理会理查德国王皱眉这一举动,说道:“我的王啊,亲吻我吧。”理查德愤怒地转向一边。但是雨果主教凝视着国王的眼睛,用力地摇着国王的肩膀,重复着他的请求。“你不配。”国王恼怒地咆哮道。“我配。”雨果反驳道,更加用力地摇着国王的肩膀。国王的眼睛渐渐避开了主教的目光,向他施以君王之礼并亲吻了他。于是主教镇静地参加了仪式。雨果其后在议事厅里面也反抗国王,坚持不给予供给,甚至后来还指责了国王对王后不忠的行为。参加会议的人都震惊了,他们知道理查德国王的果敢和暴脾气,他们觉得雨果主教在一瞬间就要完蛋了。但是雨果却成了精神斗争的胜利者。历史学家说:狮子被暂时降服了。国王什么也没有承认,但是他控制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