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唐朝大龄剩女 >

第30章

唐朝大龄剩女-第30章

小说: 唐朝大龄剩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闺秀把碗递给琬碧:“添饭!”

狄仁杰见她不搭腔,知道自己没找到切入点,于是换了角度去说:“若我是你,心中也会生气,你现在不想理他们就暂且把事情放一放,不要去想它,这种事,任谁也不好接受。”

古闺秀依旧不说话,待吃完第二碗饭,又问琬碧要第三碗。

狄仁杰瞪大了眼睛看她塞下第三碗,等她要第四碗时,终于忍不住阻拦下来:“吃这么多会撑坏的!”

“我饿!”古闺秀嚷到。

狄仁杰不让琬碧添饭,皱眉说:“你生气了就这样折腾自己?再吃就要吐出来了。”

话音刚落,古闺秀就跑到门外,把刚刚吃的三大碗全给吐了出来。

“你!你看看你,这是何苦?”狄仁杰气的不行,让琬碧去煮些清粥,亲自倒水给古闺秀漱口。

“才知道你有这样的怪癖,生气了就暴饮暴食?”

古闺秀这么折腾了一番,随着刚刚的呕吐,好像把郁闷的气息也吐了出来,她这才苦着脸说:“我很伤心、很生气!我伤心是因为我娘太惨了,竟爱上了一个不值得托付终身的人,把自己一生都给赔了进去。而我生气是因为我爹爹跟着他们一起说我,我看他是打定主意不想要我这个女儿,一定觉得我是拖油瓶了!”

她心里带着怨念,回想到古爹爹这么多年的照顾,便觉得他的有些纵容和爱护不是因为爱她,而因为她是公主的女儿,所以要依着她。当父女之情变成主仆的忍让,她就觉得特别特别失望,好像失去了唯一的一个亲人一样。

狄仁杰见她是因为这个怄气,立即劝道:“古老爷这么做肯定是为你好,李家是名门望族,你祖父是卫国公,祖伯父是永康公,祖叔父是丹阳郡公,加之你母亲是汝南公主,这样的身份,这一生再也无忧。”

古闺秀这时候却像闹脾气的小孩,撅嘴说:“我不稀罕那些。他们有的我不需要,我想要的他们给不了。”

狄仁杰想问她想要的是什么,但古闺秀已瞬间转开了话题问道:“你为我的事跟李家的人纠缠了一天,皇上让你查的案子怎么样了?”

说起这个,狄仁杰也是记挂了一天:“已经可以确定昨天搜缴的货物就是左藏丢失的那些贡品,农庄里的相关人员已抓获,至于究竟是谁偷了国库,我和魏大人心中已有数,明天会进宫面圣,让皇上决定接下来该怎么办。”

他说的晦涩,但古闺秀心中明白,这八成是吴王幕后指使人做的。

这案子若再查下去,那可不得了,皇上刚刚登基,就算是想问吴王的罪,只怕也不容易,多半是借着此事敲打吴王一番便作罢的。

而且就古闺秀所知,吴王李恪还有几年可活,没这么快就倒台。

于是她对狄仁杰说:“此案牵扯的深了,若皇上说查到这里为止,你就别一根筋往下查了,多半会吃力不讨好的。”

狄仁杰惊讶她还有这样审时度势的眼光,笑着说:“好,我记住你的提醒了。我也想早点把这个案子结了,安安心心的回家过个年。”

正文 第五十章 主隆恩(18)

隔日,狄仁杰进宫面圣,他将查案的经过、证人、证物尽数上奏。

之前狄仁杰要魏柯派人跟踪刘侩,查出刘侩联系的人都与吴王有些间接的关系,有的是经营着吴王的产业,有的是跟吴王身边的人有关系,不管是哪一种,每年都会向吴王府上缴大量的银子。而在农庄抓住的卫老,更是吴王府的外府管事之一。

特别是这次在农庄地窖里收缴的货物与左藏丢失的物品名单相当大程度的吻合,更直接的说明了问题。

皇上面色沉重的看完之后半晌不语,直到最后说了句:“朕知道了,此事暂且按下不发,你就当做没发生过吧。”

狄仁杰和魏柯自然领命,守口如瓶。

正要告退,皇上突然说:“狄仁杰,你办事深得朕心,大理寺有个主簿的空缺,你年后就调进京替朕做事吧。”

从八品的并州法曹,升迁至七品的大理寺主簿,虽然升迁很小,但是从地方调到京都,特别是他还这么年轻就被皇上钦点,这是皇上在嘉奖拉拢他,他当即谢恩领命。

不过他心中难免忐忑,自己不过是遵从旨意查明真相,到最后也未能为皇上分忧,这份圣恩他觉得受之有愧。

所以当他和魏柯从两仪殿退出时,他神色依然有些郁郁。

魏柯见他不喜且忧,问道:“狄大人为何面有忧色,可是不愿意离乡进京?”

狄仁杰解释道:“不是,能得皇上器重钦点进京,这是何等荣幸之事,只是我并未立功就这样升迁,难免会觉得有些受之有愧。”

魏柯呵呵笑着说:“你这就太妄自菲薄了。这次的案子特殊,皇上心中一直有疑问,但大理寺、刑部、御史三司因各种原因,都说已查无可查,特别是长孙大人,一直劝皇上不要大动干戈影响社稷的根基。而你不仅帮皇上办了他心中牵挂许久的事,还能够从鬼市之中查出真相,这就是你的本事。更重要的是,你分寸拿捏的好,该禀告的如实禀告,不追问的一个字也不多问,皇上登基时间短,身边正缺这样的人,提拔你一点也不奇怪。”

魏柯是皇上的心腹,从皇上还是皇子时,就是他身边的亲随,他肯这么坦白的对狄仁杰说这样一番话,多少代表了一些皇上的心意,狄仁杰听了心里也就有底了。

两人走在出宫的路上,狄仁杰向魏柯请教道:“皇上说此案按下不发,那我们已经捉拿的卫老、刘侩等人该怎么办?”

魏柯说:“随便治他们一个偷盗、倒卖的罪行把他们丢进大狱,不用我们操心,外边的那位自然会想办法杀人灭口。皇上警醒那位的目的达到了,又不会造成社稷动荡,待时机成熟时,,那位的罪行再一并清算。”

狄仁杰受教了。

他以前读圣贤书、学律法,查案办事依法依据,但在这种事情的层面上,这一套仿佛都不能用了。

当天中午,吏部关于狄仁杰的调遣公文就发往并州,古闺秀得知这个消息时有些惊喜,也有些失落。

“那你还回并州吗?”

狄仁杰点头道:“自然要回,当初进京面圣并不知要被调遣,衙门里的事都没交代下去,我要回去把事情交接好,还要跟爹娘辞行,年后再到京城任职。”

古闺秀说:“那正好,我也要回并州,我们一起尽快出发吧。”

“你还是要回并州吗?”狄仁杰以为她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回并州的事会耽搁下来,却不知古闺秀恨不得现在立刻就回并州,离卫国公府远远的。

古闺秀用力的点头:“我回并州的车马早就准备好了,你什么时候能启程?明天午后赶得及吗?”

“这么匆忙?”狄仁杰略诧异,但想了想说:“我没有什么东西要收拾,只需要跟我二叔知会一声,就是明天早上出发也来得及,只是你可跟你爹商量好了?”

古闺秀表情别扭的说:“我回家他还能不许吗?”

狄仁杰便说:“那好吧,我们明天午后出发,我这段时间我处处受你们照顾,我先去向古老爷道个谢、辞个行吧。”

古闺秀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让琬碧带狄仁杰去见古爹爹了。

古老爷这段时间仿佛苍老了几岁,狄仁杰向他辞行时,他听说闺秀明天会跟他一起出发回并州,连连叹气的说:“没想到闺秀在这件事情上这样倔强,怎么都不肯跟他生父相认。她坚持要回并州,我又不能将她关起来,只能先依着她,也许她离开京城静静想一想就想通了。”

“但愿如此吧。”

狄仁杰虽如此说,但他却觉得古闺秀外柔内刚,心里是个极有主意的人,只怕一时半会儿还真是不会原谅她的生父。

他又担心的问道:“古老爷您是要继续留在京城吗?您没打算一起回并州去吗?”

古爹爹说:“宫里的燕太妃娘娘知道了闺秀的事,最近应该会传我进宫问话。我必须把闺秀的事情说清楚,宫里才会认可她的出身。当年汝南公主还在宫里的时候,燕太妃最疼爱她,若闺秀也能得到燕太妃的认可,那就太好了。”

闺秀也是皇家的血脉,得到皇家的认可的确是件重要的事。

“原来如此,可到时候燕太妃如果要见闺秀,她不在京城却又麻烦了。”

古爹爹说:“到时候宫里传旨接她进宫,就由不得她任性,她迟早还是要回京的,所以我才放心让她一个人先回去。”

狄仁杰恍然大悟,古爹爹心里早就想好了对策,这样他就不用额外担心了。

可真到出发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谁也想不到的事……

初冬午后,古家的两辆马车在大门前准备待发,狄仁杰向古爹爹、周掌柜道别后骑上马,正要扬鞭出发,却“咦”了一声,又跳下马来。

古闺秀坐在马车里,见半天都不走,心里难免打鼓。她已好些天没有同古爹爹好生生的说一句话了,是不是该下去道个别呢?

琬碧却突然从外面的车辕钻了进来,说:“小姐,那个、那个卫国公府的三老爷要跟我们一起去并州!”说完她很为难的抓了抓头,不知道这个称呼合不合适。

古闺秀没有对她隐瞒身世,所以琬碧知道那人是小姐的生身父亲,但小姐不肯相认,她也不敢直呼他老爷。

古闺秀面色一沉,掀起车帘悄悄往外看去。

空忏大师已脱去僧袍,穿了一件浅灰色的袍子,腰间系着白玉的腰带,头上因剃度没有头发,扎了一块方巾之后,带了一顶黑色的硬脚幞头。他一人一马,就要这么跟着古闺秀去并州。

“这么快就还俗了,是受够了佛门的清苦,早就想还俗了吧?”因为心中有气,古闺秀故意恶意的揣测着。

空忏大师……不,应该是李德淳李三爷,正在跟古爹爹说话:“我也想去看看闺秀长大的地方,还有汝南离开的地方……”

古爹爹原来是侍卫,而李德淳曾是军中校尉,如今李德淳还俗,古爹爹在他面前不自觉的就站直了身子,略低着头听他说话。

古闺秀看着这幅不平等的样子,心里就不舒服!

在古闺秀打量他们的时候,李德淳正巧看向古闺秀,古闺秀刷地放下车帘,不愿跟他对视。

李德淳心中苦涩,提步走到马车车窗边,说:“闺秀,听说你要回并州,你养父在京城一时走不开,我送你回去好不好?”

古闺秀不想让他跟着,但是拒绝肯定没用,这大路朝天开,谁愿意走,她还能拦着不成?

她索性装作没听到,并不答应他。

等了一会儿没听到声音,李德淳反而松了一口气,转身对古爹爹点了点头,说:“那我们这就走了。”

古爹爹看着远去的马车,心中很不是滋味。

周掌柜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一手带大的女儿,现在要交还给他父亲,心中难受吧?走,我们喝两口去。”

古爹爹摆了摆头:“以前是我们想偏了,不知道宫里早就原谅了公主,如果知道是这样,我早该把闺秀送回来,又怎么会忍心让她跟着我吃苦,以至于婚事拖到现在都没个着落……”

周掌柜劝慰道:“你又何必自责?先皇在的时候你不敢进京打听,新皇刚登基,你就急忙进京联系旧故,希望能恢复她的出身。你这番良苦用心,闺秀迟早会知道的。”

经这一番劝慰,古爹爹总算是好受了一些,他笑着说:“我不过是瞎忙和,我托了那么多人都没见到卫国公府的几位爷,闺秀却接到进宫面圣的圣旨,还恰恰让燕太妃知道了,燕太妃自然要找卫国公府的人问个清楚,这是她的命数……”

正文 第五十一章 雨中情(1)

深秋转冬之时气温骤降,古闺秀坐在马车里已有些耐不住寒,跟琬碧两人烧起小泥炉子煮茶喝,一杯热茶下肚,才觉得浑身暖和一些。

古闺秀吩咐琬碧:“去请狄大人到马车里来喝杯茶暖暖身子吧,外面风大,他整天骑马肯定很冷。”

琬碧钻出马车,坐在车辕上向走在马车前的狄仁杰招手喊道:“狄大人,天气冷了,请您喝杯热茶。”

狄仁杰勒住马缰减慢速度,待退到跟车辕平齐时他小声问琬碧:“你们小姐只请了我一人?”

琬碧点头。

狄仁杰有些为难,说:“不要紧,我不冷,赶路要紧,你进去照顾你家小姐吧。”

琬碧很机灵,她知道狄仁杰是碍着李德淳同行,即不好跟古闺秀同坐一辆马车,又不能撇下长辈独自去喝茶享受,于是说:“不如奴婢给您装个热水袋子,您既可以喝热水,也可以暖暖手。”

狄仁杰高兴的说:“那太好了。”然后伸出两个手指头,“要俩,别让你们小姐知道。”

琬碧嘻嘻一笑,没有直接应他,钻回了车厢。

古闺秀在车厢里将他们的对话听了十之七八,心中不免有些气愤,这个狄仁杰,不领她的情也就罢了,还撺掇着她的丫鬟跟他一气。

气虽气,但古闺秀心里很清楚,她这样跟李德淳僵持着让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