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唐朝大龄剩女 >

第61章

唐朝大龄剩女-第61章

小说: 唐朝大龄剩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ㄋ古拥淖鞍纾训烂徽庋└垂俊

李治一阵出神,望着古闺秀楞了一会儿,说:“是啊,媚娘也戴过这样的头巾。”

古闺秀继续说:“来万年宫之前,我还去看过媚娘一次,听说您好久都没有去看她了,她很挂念皇上。”

李治低头叹道:“事务繁杂,实在是脱不开身。”

古闺秀又说:“在长安中,有千万只眼睛盯着皇上,皇上自然不敢随意去看望她,她也不会怪皇上。只是此时既然是到行宫来了,没了御史言官盯着,萧淑妃又不在,皇上若还记得媚娘,大可把她从感业寺接过来小住两日。只要悄悄的不声张,谁又敢说什么不成?”

李治惊讶的看着古闺秀:“你倒胆大。”

却认真思索起古闺秀的提议:“皇后那里未必瞒得住……”

古闺秀说:“这行宫里的宫人跟后宫里的不一样,没人敢给皇后报信,再说就算皇后知道了,皇后仁德大度,我觉得她也不会为难皇上和媚娘,我有一次在感业寺还看到皇后娘娘训斥那些欺负媚娘的老尼了。”

“哦?还有这样的事。”

古闺秀一阵劝说,让李治动了心,便派桂公公连夜去感业寺,悄悄把武媚娘接来。

将桂公公派走之后,李治有些内疚,本是打算好好同古闺秀吃顿饭、叙叙话,怎知把心思放到了别的女人身上。

“好了,不要再说媚娘的,扫了你的兴致。”

古闺秀讶异道:“怎么会?常听人言‘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皇上眷恋旧人,让我十分羡慕媚娘,我以后也想找一个这样专心待我一人的良人。”

李治举起的杯子就愣在了半空。

她先夸他对媚娘专情,又说自己要择一个专情的良人,他李治如何能专情两个人?这丫头是在拐弯抹角的拒绝他,还是根本不知道他对她的心思?

古闺秀这样一说,让李治的情意无安放之处。

古闺秀趁机说:“我看皇上今晚不如少喝两杯,等明日媚娘来了。再开怀痛饮不迟。”

李治放下酒杯点点头。不知怎的。觉得有些失落,也有些啼笑皆非。

他身为皇上,头一次被女人拒绝,更重要的是,他还不知道她是真拒绝,还是真糊涂……

李治无奈说道:“你啊你,叫朕说什么好?你能把皇后和媚娘都哄的那么喜欢你,怎就不懂得如何哄朕开心?”

古闺秀抿嘴笑道:“皇上息怒。我不会哄皇上开心,是因为我知道一时的开心并不会是永远的开心,一时的好也不会是永远的好。我希望皇上顺泰安康,希望皇上选择最适合最好的留在身边,而不是一时的错觉……”

李治恍然大悟,她果然还是聪明的,原来什么都明白,在想着法子让他也明白呢!

他一把扣住古闺秀的一只胳膊,逼视古闺秀,问:“你就笃定朕会如你所愿?这天下都是朕的。朕为何要选择?为何要舍弃?”

“皇上!”古闺秀有些紧张,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皇权和龙威。

什么叫高高在上?什么叫唯我独尊?李治看似平和近民。但是他是这世上唯一一个可以任意夺舍、任意索取之人,他的意志,无人敢违,当他暴怒,古闺秀拿什么去抵抗?

她身体微颤,鼓起勇气说:“天下万物、万民自然都是您的,可感情不随人心控制,如何能够禁锢?舍弃是牺牲原本属于您的,而放手是放下那些从来不是您的。请不要舍弃媚娘,她对您一片情深,请您对我放手,您是我最敬重的皇……”

李治愣住了,他静静的看了古闺秀一阵,突然仰头笑起来:“是朕糊涂了,感情之事如何能够勉强?当初朕亦是这样对媚娘说的,她才随了她的心意跟随朕,朕竟然差点忘了。”

他松开古闺秀,坐在位子上,精神突然显得萎顿。

古闺秀早已惊了一身的冷汗,她不知李治现在心中如何想的,打算如何处置她,万一他觉得他的尊严受到了损伤,她就危险了!

良久,李治说:“天色不早,你回去休息吧,朕有些想念媚娘了。”

古闺秀悬在嗓子眼的一颗心终于落回肚子里。

她踉跄的走下船,腿肚子都有点打颤,穹洲池上的湖风一吹,她身姿都有些摇晃。

虽然只是在船上吃了顿饭,但古闺秀觉得自己跟阎王殿走了一遭似的,生死都在李治的一念之间。

豆卢钦望迎上她,一把扶住她,关切的问道:“你没事吧?”

古闺秀惨笑道:“好险,差点惹皇上生气,不过还好,我没事了,以后应该也没事了……”

豆卢钦望大喜,问道:“你是说……皇上没有纳妃的心思了?”

古闺秀点点头。

豆卢钦望好不容易压住把要古闺秀拥入怀中的冲动,以拳击掌说:“太好了!可把我担心坏了。”

他表现的如此雀跃,忽觉得不太合适,又补充说:“我明天让人把这个消息告诉狄仁杰,他这下能睡个安稳觉了。”

古闺秀望着他笑了笑,没有说话。

豆卢钦望见她的鬓发都湿了,贴在脸颊上,说:“你刚刚肯定受惊了,我送你回去吧。”

古闺秀回头望了望大船:“你留在这里吧,皇上一人在船上,一会儿就会下来了。”

豆卢钦望走不开,只得任古闺秀一个人回去。

她走在回安寿殿的路上,突然见到前方的路上一片灯火辉煌,两列宫女提着宫灯引路,是皇后的仪驾。

领路的宫女见到她,欢喜的禀报说:“皇后娘娘,是李小姐。”

王皇后从后面走上前来,上下打量古闺秀,一手轻抚胸口,说:“听说你被皇上召了去,还好你没事。”(未完待续……)

PS:大家元宵节&;情人节快乐!今晚是跟家人过还是跟情人过?晚6点左右会有加更哦!

正文 第九十九章 谋划(加更)

“皇后娘娘!”

古闺秀没料到王皇后会因担心她而亲自来找她,不禁有些动容。

王皇后携她的手,说:“既然没事,就回去吧,太妃娘娘还在担心你呢。”

“嗯。”两人一起往安寿殿去,路上说起王皇后来找她的原因。

近日来,古闺秀时常去找王皇后说话,漫漫长日,女人之间能聊些什么呢?

古闺秀费劲心思的将一些女子养生、保健、美容知识都搬了出来,制作花茶、做牛奶面膜、练瑜伽等等,都是王皇后从来没听说过的东西。

王皇后羡慕古闺秀肤白美貌、身段又好,便在古闺秀的鼓动下跟着一起弄这些玩意儿,不知不觉,关系一下子亲近起来。

她今天本是喊古闺秀去她的清凉殿试试黄瓜补水面膜,看宫女依她所说做的对不对,谁知燕太妃告诉她,古闺秀被李治招到穹洲池上的船坊用晚膳。

念到古闺秀这些天缠在她跟前的用意,想到不能让这样一个奇妙的姑娘变成争宠对手,王皇后便坐不住,亲自摆驾到穹洲池“救”古闺秀。

燕太妃见古闺秀安然归来,也是松了一口气,在安寿殿摆晚宴答谢皇后。

皇后说:“太妃何用谢我,我还没到穹洲池,她就已经下船了。说起来,皇上怎么这么早就放你下船?只怕晚膳都没吃完吧?”

古闺秀说:“嗯,喝了两杯酒,说了两句话。皇上就让我回来了。”

皇后不解。问道:“这是何意?”

古闺秀不敢说武媚娘的事。怕皇后知道她跟武媚娘串通,便说:“皇上英明,聊天之间他看出我的心意,说感情之事不可勉强,皇上乃九五之尊,又怎会勉强我一介女子屈尊于他?便让我下船了。”

皇后心中忽然掀起惊涛骇浪,冷笑道:“他……这么说的?”

王皇后想起她刚刚嫁给李治做太子妃的那两年时光。

李治性格平和,她恭顺貌美。少年夫妻十分恩爱,但在萧淑妃进太子府做良娣之后,这一切都变了。

萧淑妃有数不尽的花样哄李治开心,即使耍小性发脾气,也是风情万种。王皇后做不来这些,眼看着李治离自己的心越来越远。

她曾试图挽回,在他面前哭诉过,可是李治对他说:“我没办法勉强自己的心意,感情之事岂可人算?我喜欢她,你莫要为难她。也别苦了自己。你放心,你既然是我的太子妃。我就不会让你失了体面,你该有的尊荣,我不会让其他女人夺了去。”

如今,已经从太子妃变为皇后的她再次听到类似的话,心中的恨意不减反增。

既然皇上如此顺从心意和感情,那么她也不介意利用感情来报复萧淑妃,以补偿她多年的心酸和委屈!

她挥了挥手,让安寿殿的众宫女都退了下去,对燕太妃说:“太妃娘娘,如今萧淑妃一个劲的给皇上添乱,皇上身边也没有一个知心的人……本宫想把武才人接回宫以慰帝心,只是武才人的身份尴尬,我想接她回来并不是什么易事,关键时候,还请太妃娘娘帮衬一把。”

燕太妃和煦的笑道:“后宫之中,萧淑妃已不足为惧,皇上现在听不进她的话。朝廷之中虽然会有反对的声音,但是自有讨好皇上的人,你请兵部侍郎出面说两句话,自有人应和。而您,只用拿出态度就好了。只要帝后同心,有什么是办不成的?您如此体贴皇上,要叫皇上知道,他会感念您的贤惠。”

兵部侍郎柳姡峭趸屎蟮木司恕

王皇后眼神一亮:“如此……我知道了。”

待到接下来的几日,古闺秀照例去给王皇后请安并说话,但王皇后经常会出神,想必是李治偷偷接武媚娘到万年宫的事被她知道了。但她没说任何话,装作不知道一般。

古闺秀在旁陪坐,十分佩服,女人有这样的隐忍,实在是厉害又可怕。

李治自从将注意力从古闺秀身上挪开,古闺秀就自在多了,也敢随心所欲的在万年宫中玩耍。

她逛园子时经常会遇到巡视的豆卢钦望。

这日上午,李治在跟众臣商讨长安送来的奏章,豆卢钦望得了空,又遇到古闺秀,便喊她到一旁说话。

“武媚娘昨日已被送回感业寺了,魏大人亲自送回去的,不过我看武媚娘神采飞扬,走的时候十分高兴,估计她回宫的事要定下来了。”

古闺秀却没他这么乐观,她依稀记得武媚娘没这么早回宫,应该还有一两年的时间才对,便说:“现在事情还没公布,若公布出来,反对声音肯定很多,就算皇上、皇后和萧淑妃都同意,只怕这事也不简单。”

豆卢钦望说:“你是担心长孙大人和御史们反对吧?”

古闺秀点点头。

豆卢钦望说:“这有什么难?朝廷又不是长孙大人一个人说的算,他能反对,其他人就能支持。礼部尚书许敬宗才因嫁女儿收受珠宝被弹劾贬去了郑州;中书舍人李义府被长孙大人排挤,快要在中书省待不住了;还有英国公李勣,他的儿子李震身体不好,等英国公百年之后,他儿子靠什么支应门庭?这些人,都等着机会讨皇上欢心,只要放出风去,自会为皇上说话。”

古闺秀惊异的看着豆卢钦望,他的想法倒跟燕太妃不谋而合,只是他了解朝廷之事,比燕太妃说的更具体。

听到许敬宗、李义府、李勣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名字,古闺秀也想起历史上的一些记载,这些人跟武媚娘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她脑海中虽然有这些知识,但是之前却没想到,一是眼界有限,二是不敢将手伸向朝廷。相比而言,她之前的手段真是小打小闹了。

同时她也在心中感慨,豆卢钦望比她了解的要厉害多了,她以为他是个冲动的大男孩儿,却不知他已是个胸中有丘壑的男子。

“你真厉害,能想到这么多,可是这些要怎么让皇后知道?我去说的话,只怕会引皇后怀疑。”古闺秀担忧的说。

豆卢钦望说:“这事不用你来说,自有安排,会有人跟柳大人商议。”

朝廷是古闺秀不熟悉的地方,豆卢钦望既然说有安排,她便不再担忧,安心的消暑度日。

眨眼快到七月二十一日,李治的生辰将至,万年宫中已弥漫着万寿节的喜庆。

陆续有车马载着宗亲和朝廷重臣来到万年宫给皇上祝寿,古闺秀这才惊觉她的万寿节礼物还没有准备好!

她先前惹的李治不痛快,若再不表达一下心意,她以后还怎么在唐朝混?

她冥思苦想,终于想起她自己的小金库里有一块玉镂雕谷纹“长乐”璧,是东汉的宫廷玉壁。

此璧个头很大,有两个成人巴掌大,正中镂刻“长乐”二字,字的两侧有对称透雕独角螭龙,以阴线饰龙身和身上的勾云纹,龙身下饰有卷云纹,使螭龙躯体翻卷有致,看起来十分有气势。

这块“长乐”璧拿来送给皇上当万寿节礼物再适合不过!

拿定主意之后,古闺秀又犯愁,她小金库的钥匙在她手上,若要取出长乐璧,只能她回卫国公府一趟了。

她找到燕太妃说明情况,燕太妃便派了马车和侍卫送她回长安。

要动用侍卫送她出宫,豆卢钦望那边就得到了消息,他非常可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