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的秘闻-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布尔什维克同左 翼孟什维克联合起来!
后来,托洛茨基在文章中写道,科巴在那些日子迷失了方向,“追随加 米涅夫,重复孟什维克的主张”。托洛茨基说得对,不过,他不了解个中原因。 革命一开始,在彼得格勒就建立了与临时政府并存的第二政权——工人和士兵代表苏维埃。“苏维埃”这个词早在 1905 年革命
期间就成功地诞生了,就其古老词义而言,这是指共同考虑,平等磋商。 这个词源于农民意识——俄罗斯的村社议事传统。被革命浪潮冲得摇摇晃晃的杜马想防止混乱,但这时,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这两个革命党已经在兵营和工厂里搞了多次“飞行选举”,即举手表 决。2 月 27 日宣布成立彼得格勒苏维埃。进入苏维埃的有工人代表,最重要 的是,有部队代表。领导苏维埃的,当然是那些最善于指挥选举的人,革命 知识分子——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现在,在杜马开会的塔夫里宫又出 现了一个政权——苏维埃。在士兵代表的协助下,苏维埃控制了卫戍区,发布了著名的“一号令”:现在,部队由士兵委员会指挥,军官受士兵监督。这样,军纪就完了。已经出现了迫害军官的现象。对苏维埃是一股力量,同软弱的临时政府分享权力。苏维埃主席,社会革命党人克伦斯基已经进了临时政府。 苏维埃搞了新章程:部队开进杜马开会的塔夫里宫。表面上这是为了对社马表示支持。但是,3 月 3 日,杜马主席罗江科差点没被来到这儿的水兵 打死。科巴现在每天可以观察同样的场面:
塔夫里宫前面挤得水泄不通,到处是穿灰大衣的士兵和穿黑上衣的工 人。满载士兵和工人的卡车,刺刀林立,红旗插满,冲进入群。不断有人叫 喊,发表煽动性言论。宫门口不断有人流涌进涌出。你要想上某个地方,非 要先汇入人流。
苏维埃的威力越来越大。科巴知道,大兵们搜查沙皇达官寓所是苏维埃 批准的。不过大兵们倒还有点缩手缩脚。搜查后还面带愧色地向被搜查的老 爷讨几个“酒钱”。可悲,俄国!已经在抓人了。抓起来的“旧政权走卒”被带到苏维埃。有个老头儿——沙皇的大臣谢格洛维托夫被拖了来,亏得克伦斯基劝阻,老人才免受大兵们私设公堂的凌辱。那些人已经把老人衣服上的肩章扯下来了,这时,克伦 斯基站到高处对人群大喊:“除非你们先把我杀了!”科巴到彼得格勒的前 夕,苏维埃已迫使临时政府逮捕了废帝,把大臣们送进了彼得保罗要塞的牢 房。
不过,苏维埃暂时尚无法把临时政府端掉,因为在俄国人心目中,杜马 和政府都是革命的发起人??不过政府已受苏维埃控制。出现了一个不祥的 套语“之所以??是因为??”:“政府之所以能施政,是因为有苏维埃支 持。”
苏维埃威力强大,现在,倒霉鬼科巴已成为这一威力的一部分。在苏维 埃当头的是科巴在高加索就认识的人——那些格鲁吉亚革命者:苏维埃主席 是格鲁吉亚的盂什维克尼古拉·奇赫伊泽,另一个最有势力的人物是格鲁吉 亚孟什维克伊拉克利·策列铁里。他们是这个小民族的永恒财富。当然,他 们希望,布尔什维克派他们熟悉的格鲁吉亚人科巴到苏维埃当代表。于是, 昨天被人遗忘的图鲁汉流放犯,如今成了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委员——彼得格 勒真正的主宰。科巴第一次同国家政权结合。
科巴善于为强者服务。所以,科巴突然之间忘了列宁的思想而去重复盂 什维克的思想,这并非平白无故。他还支持另一个布尔什维克执委——知识分子加米涅夫。后者被彼得格
勒的革命空气陶醉了,竟然鼓吹“民主力量统一”。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科巴在一篇文章中赞美维护俄罗斯大一统国家的主张。
托洛茨基挖苦道:“他似乎忘掉了原先根据列宁的指示写的有关民族问 题的主张。”托洛茨基又说对了,但又是没明白个中原因。这种大国主义的、维持帝国的思想,不可能不讨临时政府成员的欢心。 他们想必会注意到科巴这个有影响的激进分子,况且他的观点那么讨人喜 欢。新的科巴在出手不凡的第一盘棋中,一开局就全面出击。“科巴·斯大林”——他的文章现在这样署名。
这已经是新的科巴了,原先那个忠诚、可怜的、多次被人利用又随即被 人遗忘的科巴,已经留在图鲁汉。不,从今以后,他再也不会替人火中取粟。 现在他只为自己效劳。为自己和为革命,之所以为革命,是因为革命会为他 效劳。
开局的结果
科巴在彼得格勒一共才呆了两周,接管了报纸,成了彼得格勒布尔什维 克的一名头面人物,进了权力机关——苏维埃的领导层。 但是,科巴在苏维埃奇怪地不显山,不显水。
“他在苏维埃不声不响地工作,给我(而且不仅是给我)留下的印象是 无光无彩、无影无形地晃动的灰色斑点。除此之外,你对他简直没什么可写 的了,”孟什维克苏哈诺夫如此描写科巴。同样,他也是一点都不明白。不,科巴·斯大林根本不是一个灰色的斑点。
棋盘上的又一重要棋子
很简单,3 月中旬,《真理报》编辑部来了一位虽不年轻但依然楚楚动人的太太。这就是有名的布尔什维克激进分子、沙皇将军的女儿索菲姬·科 隆泰。她把列宁的两封信交给编辑部发表。列宁在这两封“远方来信”中大 发雷霆,痛斥苏维埃的孟什维克首领和临时政府,要求“不给资产阶级政府 以任何支持”。列宁宣布的方针是搞新的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加米涅夫觉得,这一切无非是多年脱离俄国的流亡者的吃语。列宁同马 克思不一样,不想等待落后的俄国完成民主变革,而是要求把这个并无强大 的无产阶级的亚洲农民国家引向无产阶级革命。当初在第一次俄国革命时, 托洛茨基宣布过类似的主张,遭到列宁的嘲讽。而现在??
但领袖的信不登是不行的。显然,加米涅夫有主意了:发表第一封信, 把有关政府和孟什维克的最激烈的言辞删去。对第二封信,就好像忘掉了一样。科巴同意了,因为他知道,今后,《真理报》 的方向主要由加米涅夫负责。加米涅夫是党内有名的报人,而科巴他不过是 个实干的人。科巴对未来思考得越来越多。 他已经对苏维埃里这帮信口开河的空谈家作了估价,这群民主主义者彼此间吵个没完,却被日益高涨的疯狂的俄国造反浪潮吓破了胆。 奇赫伊泽和策列铁里、犹太空想主义者丹恩和纳哈姆基斯之流,难道他们对付得了这种自发势力?对,布尔什维克目前刚脱离地下状态。但是,科巴了解这个无情的秘密组织的力量。它习惯于严格的纪律和无条件地服从领 袖,离了领袖一事无成。可是,有了领袖就??
领袖很快就要来到。科巴毫不怀疑,德国人会让列宁及其战友过境。因 为在这期间,他当然已经知道了布尔什维克和德意志帝国突然结成的那种牢 固联系。他知道:列宁会带着一大笔钱回俄国。这笔钱布尔什维克是在战争爆发后获得的。这是可以理解的:列宁曾鼓吹让沙俄失败,把对德战争变成俄国的内战,让那些穿军大衣的农民和工人 掉转枪口,对着本国的资产阶级。科巴根据他的《真理报》获得的大笔补助,不难猜出德国资助的规模。还可以根据党内成立的军事组织获得的慷慨的军备费用猜到。党用这笔钱在 俄国各地疯狂地建立赤卫队。
德国黄金
科巴没有在好客的阿利卢耶夫家住,虽说,他们一家对他讲过,他们那 儿总有一个空房间随时可供科巴住。
科巴住进了一所宽敞住宅,那儿也住着彼得格勒布尔什维克的年轻领导 者们。
莫洛托夫回忆道:“我当时同斯大林住在同一套房间里。我们都是光棍。 当时在彼得格勒有一套大房子。我跟扎卢茨基住一间,斯米尔加(布尔什维 克)同妻子住一间,斯大林也住到我们这儿来了,我们像个公社??”科巴 在那儿可以听到有关德国黄金的许多议论,即使从经常到他们那儿做客的彼 得格勒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什利亚普尼科夫那儿也能听到不少。他用德国人的 钱,战时在欧洲各国的首都之间旅行,印出大批鼓吹战败的材料并送到俄 国??德国黄金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可耻秘密之一。此后将连篇累犊地写文 章,说那是诽谤。但是,希特勒德国失败后,德国的许多秘密档案公布了。
结果发现,直到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还继续从德国获得金钱。“对 我们来说,最有利的是让布尔什维克当政??如需更多的钱,来电告知数目, 当时的外交大臣库尔曼写给驻俄大使米尔巴赫的函中这样说。
那么,布尔什维克是否拿过德国人的钱?毫无疑问,拿过。他们是否德 国代理人?毫无疑问,不是。
他们只是遵奉《教义问答》:“如果革命需要,连魔鬼也可以利用。” 所以,对列宁来说,是否要拿这些钱,是不用犹豫的。科巴又一次明白了: 为了事情无所不能。“学,学,一点一点地学。”
屠杀前夕
大凡俄国的暴动,一爆发便不可收拾。在革命的头几天,知识分子高兴 地欢迎“俄罗斯自由之晨”,著名画家索莫夫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预测: “迄今为止,人群倒还是友善的,但我想,会发生大屠杀。”没有任何东西 比放开手脚、随心所欲的俄罗斯更危险。
那个渴望燃起燎原大火的人要来到了。科巴正确地估计到,腰缠德国黄 金的雅各宾领袖的到来,意味着什么。那个在地下斗争中经受了锻炼的组织, 在俄国期待着他。全国一片衰败,军队不想打仗。科巴已经感觉到,谁有前 途,所以在苏维埃谨慎从事,他从 3 月下半月起就在等待新当家的到来。《真 理报》的罪孽将由加米涅夫承担,而在苏维埃的立场要由他自己负责。他又 走了一步爱走的棋——深藏不露,一言不发,出席不出力,一个灰色的斑点。 他明白:说空话的时代即将结束,讲实干的时代很快会到来。这是他的时代。
不出科巴所料
4 月 3 日,列宁乘的火车越过国界,随行的约有 30 名流亡革命者。火车 通行无阻地穿过同俄国交战的德国。正如霍夫曼将军后来所写,他们产生了 这么个念头:利用这些俄国人,使俄军士气更快地消失殆尽??”卢登道夫 将军在回忆录中指出:“从军事角度来说,让他们完成这次旅行是正确的。” 不过,对德国将军后来所发表的这些看法,人们当时就不难理解。克鲁普斯 卡娅说,列宁担心“沙文主义者的狂嚎”,甚至推测,事情会发展到上法庭 的地步,“他会被送进彼得保罗要塞”。他们还担心生活上的小事。当时是复活节,担心火车到得晚,“会很难雇到马车??” 但是,情况并非如此??
刚到芬兰边界,列宁就受到布尔什维克代表团的迎接。科巴不在代表团 里。他宁可让列宁把火发到加米涅夫头上。果然不出所料。
代表团成员、亲布尔什维克的喀琅施塔得水兵的代表费奥多尔·拉斯科 利尼科夫事后在回忆录中是这样描述这一场面的:“迎接的人刚走进车厢, 坐到沙发上,列宁马上就冲加米涅夫发了火:‘你们在《真理报》上写了些 什么?我们看了好几期,把你们痛骂了一顿??’”
后来,科巴修改了历史,数百件油画作品将描绘伟大领袖斯大林和列宁 兴高采烈的会见。
当时是夜里,芬兰车站上有一大群人。迎接列宁的不是彼得保罗要塞的 牢房,而是以列宁曾写信痛骂过的奇赫伊泽主席为首的强大的苏维埃代表团。??
成功的几步棋
苏维埃主席、彼得格勒的实际当家人奇赫伊泽来到芬兰车站,使列宁及 其战友这次声名狼藉的旅行合法化了。奇赫伊泽的到场是准的安排?是谁说 服了奇赫伊泽,使他相信有关德国金钱的谣传会帮右派的忙,而奇赫伊泽到 车站会制止这些反动议论?
列宁不会不珍惜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两名老党员科巴和加米涅夫的这一 功劳。
4 月 3 日,列宁对听众发表了《四月提纲》。这次演说引起了爆炸性效 果:决不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用不着找任何理由。一切权力应当归苏维 埃。但是,科巴感到最惊奇的是,列宁轻而易举地抛弃了最有名的马克思主 义教条。马克思说过,民主革命后必然由资产阶级执政。列宁却宣布:资产 阶级在俄国执政,是由于无产阶级犯了错误,宣布要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听众惊异地发现,那个宣布马克思主义是福音书的人,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抛 弃了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科巴又一次明白了:领袖可以为所欲为。 “学,学,一点一点地学。”
她的观点立即 180 度大转弯。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