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色眼再识人 >

第3章

色眼再识人-第3章

小说: 色眼再识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宜愠沟琢旖塘撕焐�
按照红色的思维逻辑,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计划,“西瓜皮滑到哪里就是哪里”是最好的办法,然后美其名曰:“佛家有云,一切随心而动。”却不知,佛陀本身没有那么多欲望,不像你红色,尘缘不断,欲望不穷
红色是那么地不喜欢生命中被什么事情约束。回忆我自己刚参加工作在银行作会计时,有规章束缚动弹不得。一旦脱离开银行,就被称为“佛脚派”的顶尖高手,做事情从来不愿做规划,而更喜欢临时反应,且每每反应都能非常得体自如,让人感觉是精心策划,而事后周围全部一身冷汗。遗憾的是,在那时,我完全沉醉于无政府主义下的*,并用“车到山前必有路”一直来自我开脱。而对于蓝色而言,他们对红色极大抵触,当头上时常悬着“斯摩立克之剑”,蓝色总担心会随时掉下来。这种安全感的缺失,蓝色绝对是不愿见到的。

都是嘴巴惹的祸(1)
“嘴巴”对红色性格的特殊意义和超级强大功能,在《色眼识人》中已经论述过,但红色性格的很多麻烦也不可避免地与这个“嘴巴”脱不了干系。
一家日资企业来了一个新的日方经理,外表胖嘟嘟的可爱面孔,脾气很好,很受大家欢迎。在公司聚会上,一个红色的中方经理和这个日方经理坐在一起。红人为调节气氛,就称他是“PANDA”,谐音“胖的”。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很有趣哈哈大笑。红人觉得在中国人眼里“PANDA”(熊猫)是很可爱并受人欢迎的,称一个人“PANDA”一点恶意都没有,便一直不停地重复 “PANDA”,但这位日方的经理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
只可惜当人家脸色越来越难看时,红色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继续肆无忌惮地插科打诨。开玩笑是要有尺度的,掌握得好颇有娱乐效果,娱乐众人;掌握不好,就必将遭遇上面一样的情况,结果弄得大家都下不了台。
作家王跃文曾提到父亲因红色性格而在*遭罪的往事:当年我爹只有二十三岁,家乡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也只有三十多岁,书记夫人是县妇联主任。都是年轻人,平时彼此很随便,有说有笑的。那位书记夫人虽说身份尊贵,却是个麻子。有回,我父亲开玩笑,在她蒲扇上题了首打油诗:“妹妹一篇好文章,密密麻麻不成行。有朝一日蜜蜂过,错认他乡是故乡。”没想到我父亲年轻时如此顽皮,不过这玩笑也太过头了。他不知道阿Q因为秃头,在他面前连“光”、“亮”都不能说的。但这也仅仅是玩笑,可是,我父亲做梦也想不到,这个玩笑日后竟会为他带来弥天大祸。一九五七年,县委书记和他的夫人都想起这首打油诗了。按照当时的逻辑,我父亲的打油诗攻击县委书记夫人,自然就是攻击县委书记了,那当然就是攻击党了。于是父亲罪莫大焉,成了右派分子。
一个玩笑,竟让人终身命运逆转。上面那个红色的和日本同事开玩笑的经理当然不会有此等感同身受,但红色性格的玩笑放到特定的场合,就的确发生了。就比如有些玩笑在特定的场合是永远也不能开的,爱开玩笑的红色却是经常有时会犯忌讳。里根是美国历史上公认的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然而就是这位伟大的领导者,在毕生发挥红色优势的同时,有时也会有红色玩笑的随意,而因为他的身份,问题就变得严重了。
1984年8月11日,里根总统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在讲话前试话筒时,里根竟然玩兴大发,开了一个令人震撼惊骇的玩笑:“我正式宣告,五分钟以后开始进攻苏联。”此玩笑瞬间传遍全球受到非议,并遭到报复。救灾玩笑后的第四天,苏联太平洋舰队基地的一份密码电报也向苏联特种部队司令部发出一道命令:“迅速与美国军队进入战斗状态。”美军监听后大为震惊并迅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30分钟后,又监听到另一份苏军电报:“取消前电命令。”
这起玩笑的真正伤害性在于,倘若里根某天发布真正的战争令而无效,那才是这起玩笑的真正报应。而事实上这种伤害性,最起码在国内的语文教材和中国历史上,有过真实的出现。喜欢游乐和玩笑的天性,经常让红色说话和做事情没有分寸的拿捏度,给别人带来不快,给自己酿成人生的悲哀。我们小学曾学过的《狼来了》的故事主人公放羊娃,就是出自红色性格的这个范本。 txt小说上传分享

都是嘴巴惹的祸(2)
再比如东周末年周幽王宠爱后妃褒姒,而褒姒终日不见笑脸,结果下令以烽火引诸侯前来救驾,史称“烽火戏诸侯”,结果受到的惩罚也与放羊娃同样惨烈。周幽王“举烽火”和放羊娃高呼“狼来了”一样,这种行为背后的动机都是“玩笑”。放羊娃说谎,只是满足一种精神上的欢乐;周幽王说谎,也并不是为了任何实际的利益,而是通过说谎的恶作剧取得美人开口一笑的享受。由此,我们又可以看到红色追求快乐的天性,如恣意挥发,会造成多么苦笑不得的悲惨结局。
有时,红色并非是为了追求快乐,更多,红色只是本能地不经大脑思考脱口而出 。
话说春秋时,齐宣王到山中打猎,听说国家领导人来了,山中长者结伴慰劳。这位大王好激动,当即表态:“你们可以不用交租啦”。老人们都拜谢说领导英明。惟独一个叫丘的老人不谢。宣王以为他嫌赏赐少,继续表态:“再赐你们都免服徭役。”老人们再拜谢,丘仍不谢。宣王把丘单独留下,问你怎么不感谢我啊,我难道做的不好吗?丘老就说,我希望大王你选用德才兼备的后生做官,秉公执法,这样我或许就可以多活几年;希望大王你一年四季合理使用民力,不要违背时令扰民劳民,这样我就可富裕些;希望大王你颁布法令,令少者尊敬长者,长者尊敬老者,这样我就得以少许尊贵了。另外,当领导的不要乱表态,今天大王赏赐不缴租,国库岂不空了?赏赐不服徭役,官府岂不失去劳力?这些原本就不是我们所希望得到的,所以不拜。宣王听后,又一高兴;便说:“你讲得太好了,我愿立即请您老为丞相。”说完便打了自己一个嘴巴,我他妈的又乱表态!
这个皇帝小老儿我喜欢,最后的话很搞笑,搞笑中,让我们再次明白一个真理,那就是――――你知道不等于你能做到。即使他知道自己的毛病,可是短短几分钟内数次重犯,所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能够自我控制的确是一生的功课。如果我们把这个特点继续让它发挥下去,看看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红色口舌引发祸机之发,多半是因为《西厢记》里面红娘说:“小孩儿口没遮拦,一味地将言语摧残”,从而触怒对方的缘故。出口伤人之辈有时也不是糊涂人,能发言尖刻机敏并出语惊人的,大抵还需要阅世透彻,具有一定的才情。可惜正是这点才情害了他,欲一吐以逞,或自觉满口芳华,心痒而溢于唇吻,或看的破却熬不过,一泄为快,看一段媒体对于曾志伟的报道。
有“慈善反斗星”之称的曾志伟,主持游戏节目时尽现口舌不饶人的本色。事实上,他真的如一个顽皮百厌的大小孩一样,表情生动过瘾,当他说善意的笑话时可以乐得人笑不拢嘴,是大家的开心果;但如果心情不好或是激怒他时,他的“童言无忌”便会转化为攻击别人的武器。一直以来他的是是非非都不间断,也许与他这种个性不无关系吧!出名贪玩的曾志伟,也是一名佛教徒,志莲净苑扩建时,他出钱又出力,是筹募经费运动的中坚分子。不过虽然信佛,他口没遮拦的个性还是改不了,怪不得师傅也特意提醒他不要妄语!
在这方面曾志伟与吴宗宪的确是有的一拼,两人在公开场合讲话都是喜欢当面开销,主持文艺节目时,有时说话难免玩笑过头,所以过去传闻此二位曾惹上麻烦,均与此有关。可这种与惹来杀身之祸还是有段距离,看看中国历史上才华横溢的孔融是如何死在他的嘴巴上的。
史书记载:孔融先生从小嘴巴不饶人,10岁时晋见权威李膺,自称世交,李问:“你和我有啥亲戚关系啊?”答:“我的前辈孔子与你的前辈李聃老子同德比义,难道不算世交吗?”举座惊叹,当时撞来了朝中的士大夫陈伟,陈伟就说:“小时了了,大必不佳”。孔融先生却立即抢白过去:“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当面开销,出口伤人立等可见。
而另一事则将孔融咄咄逼人,嘴上一句话也不肯吃亏的性格表现得更彻底。
主人引坐,问:“想吃东西吗?”融曰:“是的”李膺教育道:“我来告诉你为客之礼:主人问要不要吃,就要谦让说不需要。”融回答:“不然。我教你做主人的道理:只管把东西放在台上,不需要问客人要不要吃。”李膺惭愧地叹道:“我很快就老死了,恐怕见不到你富贵的那天了。”融答:“您不会死的。”李膺曰:“为何?”融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向来您所说的没见过有善的,所以知道你不会死。”李膺甚惊奇,后论百家经史,应答如流,李膺不能有台阶下。
这是他初次和尊长见面就唇枪舌战,寸步不让,还都是些叫人受不了的损话,幼小便是如此,至死不改。除了红色的逞口舌之强外,孔融性格中还有黄色的咄咄逼人,正因为如此,孔融最后死在曹操手下。孔以能量来说远不是曹操的对手,最多只是一个异己分子,曹也有一定的宽宏大量,而且为了显示他的宰相气度,除了造反者和政敌必须铲除以外,其他实在没有肉体消灭的必要。之所以曹操最后下手,根本原因在于孔融自己屡次以尖刻的言辞,肆无忌惮地触犯,非但不留情面,而且有时还咄咄逼人的挑衅。那这就是孔融自找的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易冲动者必读(1)
在红色性格的所有局限性和致命中,我曾提到“情绪化”排名第一。由于情绪化的辐射力量可直接影响到红色的冲动、变化无常、缺乏自控等层面,情绪化的本质是因为红色容易受到情感的干扰,是种极其感性的动物,而情绪化的升级状态必然是“冲动”。
在“冲动”这样一个容易产生重大危害后果的特点中,在红色和黄色都有不同程度的呈现。然而两者有着本质的差别。简单讲,黄色的冲动多是因为考虑问题不够周全,片面追求速度,操之过急造成;而红色却无一例外可以逃出情绪化的魔障,换而言之,任何红色的冲动都是因为情绪激动的因素造成。是否造成严重的后果,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当事人本身的性格是红还是红+黄,两者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后者更甚;另外一个,当时是否有他人在旁把关,如果有另一位像《教父》中的军师汤姆那样的蓝色在旁冷静的分析或劝阻,危害会减轻很多,甚至可以消弭于无形之中。
把人体的情绪比作台风,按照程度和后果,我们可以分成清风冲动、强风冲动、暴风冲动、烈风冲动、飓风冲动五种不同级别的冲动和之前的一次戒备预警。
戒备预警
之所以加上预警二字,是因为在冲动之前已被阻断。众所周知的圣人孔夫子的红色在前文中我们已经有所领教,然而少有人知道孔子性格中隐藏着的冲动性一面。
先是鲁国一个名叫公山的,原是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因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来了一场造反。大旗一举,公山“大王”也就有了人才的渴望,他想到了孔子,孔子呢,还真动了心,准备前去投靠。好在这场有点“恐怖”的闹剧,被忠勇耿直的子路拦阻了。事后孔子说:“哼,只要有人用我,我一定不让他失望,我定能帮他搞得像周朝一样。”多象梦话。
另一次,是晋国的某位大夫,也弄了块“二龙山”的地皮,扯起了反旗,“佛肸以*畔”。当时孔子正在周游列国的流亡途中,听说佛肸想叫自己过去帮手,居然又动了心,结果还是被子路给搅黄了。这回老夫子很有些情绪,冲子路说,他是反贼怕什么?不是有种坚固的东西,怎么磨也磨不碎吗?不是有种洁白,怎么染也染不黑吗?难道我就该像只匏瓜,光挂着,不能吃?
如果说第一次孔子说的还是梦话,那第二次就是昏话了,而且还夹杂着一股不管不顾的孩子气。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就这样应验在“中庸之道”和“君子固穷”的孔夫子身上。因为子路的阻拦,这时的冲动尚未造成实质性的后果。然而并不是每个人在冲动的荷尔蒙完成发酵期前,都能有人帮助拦断的。
一级清风冲动
就比如一些单纯的红色,想到就去做,他们的大脑思维始终停留在“过家家”的阶段:
小燕子在外面买东西认识了一个朋友,说来说去就搬到一起合租,没几天就觉得不合适,又搬到另一个刚认识的人那里合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