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九落 宋帝江山 >

第7章

九落 宋帝江山-第7章

小说: 九落 宋帝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山便一一的老实回答,自己是孤儿,被两好心的夫妻收养的。
  
  说道这里的时候,瑗瑗忽然低低的叹了一口气,道:“你和我一样,也是被人收养的。阿爹对我也很好!只不同的是,我亲生父亲尚在人间……”
  
  萧山颇为吃惊,想要问一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但看瑗瑗的样子似乎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便也不再多问。
  
  瑗瑗便又问萧山读过什么书。
  
  萧山还真不好回答,如果说自己读过书吧,少不得对方要问四书五经之类的乱七八糟的,自己是肯定回答不上来的,如果说没读过吧,那也太掉价了。
  
  只得含混:读过两年,但都忘得差不多了!
  
  瑗瑗又问他将来准备做些什么,说到这个问题,萧山也颇觉得迷茫,摇头道:“还没想好,如今朝廷懦弱昏庸,而且看样子,很长时间内,秦桧会大权独揽。我若习文,免不得要跟秦桧虚以委蛇,虽然不是难事,但终日口不对心的也难受。若是习武……宋金议和,国家那里还要习武。再说我们今天才刚刚埋了两个将军,我也不希望将来和他们一样的下场。”
  
  瑗瑗忽然停下脚步,拉着萧山的手,道:“你我今日一见如故,我也和你说两句交心的话:你脾气直,习文的确……嗯,朝廷的风气是有些不好。但正因为国家如此,才更需要有识之士挺身而出!现在宋金虽然议和,但所有的希望,终究只是寄托在一纸文书上,并不牢靠!朝廷昏庸便灰心失望,若是人人如此,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萧山嘴唇微动,心想:其实造反建立人民政权也是一条出路啊!
  
  当然他只是嘴唇微动,却没有说出口来。
  
  这是一千多年前的封建王朝,他还没有蠢到在一个富家公子面前说咱要闹革命这种忤逆的话。
  
  瑗瑗见萧山不说话,便继续道:“我觉得你人挺不错,不如去参加朝廷的科举吧,将来也好为国出力!”
  
  萧山摇头道:“且不说我最讨厌什么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单说如今朝廷的局势,就不太好。皇帝不思进取,只知道苟且偏安,丞相秦桧更是个大大的奸贼,两人狼狈为奸!而且如果我看的没错的话,秦桧的势力还会急速的膨胀,将来一定会只手遮天,就是皇帝也拿他没有办法!我是不打算科举做官的!”
  
  瑗瑗脸上一阵白一阵红,听到萧山的这一番话,面色时而阴沉,时而愤慨,最后只淡淡的道:“我看也不一定,当今圣上只是一时被奸贼蒙蔽,总有一天会醒悟的!等到将来圣上醒悟之时,就是秦贼断头之日!更何况,秦桧就算是有金人撑腰,最终也不过是一个臣子,又怎能一手遮天?”
  
  萧山即刻反问道:“皇帝敢同金人唱反调吗?”
  
  瑗瑗一时语结。
  
  萧山耸肩道:“既然他不准备和金人翻脸,又怎么会砍秦桧的脑袋?依我看,皇帝实在是……”
  
  他说道这里的时候,瞧见瑗瑗的脸色十分的难看,便打住了不再说。
  
  瑗瑗也不愿再去和萧山讨论当今皇帝的事情,便道:“你既然识字,又懂得一些兵法,历练两年,一定会成为一个人才的!若是家贫没处习武念书,我可以帮你找先生,送你些钱!”
  
  萧山听得瑗瑗这样说,心头微微发热,道:“先生倒是不必找了,你说的话有些道理,我回去自己琢磨琢磨,等拿定了主意再来跟你谈!对了,你家在哪里?我如果想找你,该怎么找?”
  
  瑗瑗道:“你去找我恐怕不太方便,我来找你就行!三日后,我们就在这清波门内见吧!”
  
  萧山点头,瑗瑗又道:“你我今日能够相遇,也算是有缘分,你还不知道我的名字,我这便说给你听,你不要告诉别人!”
  
  萧山心中暗想:哥们儿,你又不是个姑娘,说个名字也要这么婆婆妈妈的!他点头道:“行,你说吧,我听着呢!”
  
  瑗瑗却又不开口,似乎在斟酌什么,过了许久,才一咬牙,道:“我姓赵,单名一个瑗字!今天的事情,你不要讲给第二个人听!”
  
  萧山在心中将这个名字念了两遍,赵瑗,赵瑗,我靠!这家伙姓赵,该不会是皇帝赵构的亲戚吧?我貌似今天没少说赵构的坏话,不会等一会就有什么禁军侍卫把我拉去咔嚓了吧?
  
  他这样想时,便偷偷的去看赵瑗,只见赵瑗正望着自己,双目深邃,一双杏眼眼角微微的上翘,月光下显得十分的好看。
  
  萧山心想:赵构的亲戚都是些贪生怕死之辈,哪里会去刑场安葬岳云张宪的尸体?这个赵姓一定是个巧合了!更何况他刚刚还跟着我一起骂赵构的好丞相了,应该不会是赵构的亲戚!
  
  这样想时,便放下心来,道:“我知道轻重,不会乱说的,你今天是偷跑出来的,时间不早了,快些回去吧!”
  
  赵瑗却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问道:“你家在哪里?我想认识认识路,说不定这两天能够得空,去找你!”
  
  萧山便指着街尽头一家还亮着灯的铺面道:“那个就是我家了!”
  
  赵瑗朝那家看去,一看之下忽然神色大变,皱眉问道:“你?姓秦?”
  
  萧山忙摆手:“我爹姓秦!”
  
  赵瑗忽然将拉住萧山的手缩了回来,脸上登时浮现出一股厌恶之色:“那不就是说,你也姓秦!?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骗我说姓萧!”
  
  萧山还要张口解释,赵瑗脸上的神色便又已恢复了冷漠疏离,淡淡的道:“也不早了,你既然找到了家,就不用我再送了,我要回去了!对了,我这几天恐怕会很忙,三天之后不一定会有时间来找你!”
  
  说毕,赵瑗转身便走,顷刻之间,转过一条街便不见了身影。
  
  萧山被赵瑗突然转变的态度给搞懵了,过了片刻才反应过来,这是被秦桧给“株连”了!
  
  他想要说点什么,但瑗瑗走的很快,已经不见人影了。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同龄朋友,却就这么绝交了,自己只知道他叫赵瑗,大概是个有钱人家的主,但是到底是小太监还是小公子,他就不知道了,而且赵瑗住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找也没处找。不过,即便是找到了又能怎样,对方厌恶姓秦的,自己义父姓秦,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
  想到这里,萧山心中有着一点失落,这个时候长街之上梆声响起,隐隐的传来喊话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风一吹,就将这打更的声音吹散于四地,显得说不出的落寞。
  
  萧山瞪着自己家的那个秦字招牌,心中暗想:这招牌真的该换一换了!
  
  萧山一面想,一面朝油铺走去,秦重两口子听说儿子又不见了,急的团团转,两只眼睛含泪四处寻找,忽然看见儿子孤零零的一个人回来了,简直是喜出望外又心疼肉疼,一把上前搂住,问他去哪里了?又没有受惊吓,又不住的责骂张三带着儿子溜出去胡闹。萧山随便说了个谎话瞒哄过去,只说自己出去玩忘记了时间,秦重两口子赶紧热汤热水的上前,招呼萧山吃饭不提。
  
  却说赵瑗离开了萧山,一路往回走,经过御街,直抵临安皇宫门外,在宫门口处,原先那个被萧山骗走的白胖子也瞧见了他,一把抱住,老泪纵横:“殿下,你可回来了!吓死奴婢了,也不知道那个兔崽子浑说,吓得老奴连宫门也不敢进,又不敢四处声张……”
  
  赵瑗听得那白胖子絮絮叨叨,心中本来就不悦,此刻更加不高兴,却也没多说什么,只淡淡的道:“事情已经办完了,咱们回去吧!”
  
  说毕,便从西北角的小门进了皇宫之中。
  
  赵瑗回到自己的寝宫,心想着今天的事情,着实气闷,才坐了没大一会儿,忽然见到赵构身边的太监蓝珪前来,说赵构有事情找自己,让前去福宁殿一趟。
  
  赵瑗心中有几分忐忑,换了干净的衣衫,将磨出血泡的手藏在衣袖之中,跟着蓝珪进了福宁殿。
  
  殿中点着数十根蜡烛,赵构正坐在书案前提笔写着什么,赵瑗眼睛一瞥,看见赵构正在写曹子建的《洛神赋》,便开口道:“阿爹,你找我?”
  
  赵构抬起头看着赵瑗,他心中着实喜爱这个孩子,一天不见便觉得有些想念,今天赵瑗没有前来问安,便有些放心不下,命蓝珪去找他,此刻见到赵瑗站在面前,烛光□长玉立,面如冠玉又英气勃勃,便招手道:“到朕身边来坐,也没什么事,可吃过饭了么?饿不饿,朕这里还有些果子,你饿了就拿去吃吧!”
  
  赵瑗走到赵构身边,行了个礼,规规矩矩的道:“已经吃过了,是儿臣行事不周,今日读书忘了时间,没能及时来向阿爹请安。”
  
  赵构一眼瞟去,忽然心中一沉,问道:“你手上带的玉扳指去哪里了?”
  
  
  
  
  
  
  宫闱
  
  赵构一眼瞟去,忽然心中一沉,问道:“你手上带的玉扳指去哪里了?”
  
  赵瑗道:“不慎掉到水里了!”
  
  赵构看了赵瑗一会儿,拉过他的手,展开看时,只见掌心一个血泡,脸色又阴沉了些,问道:“昨日还是好好的,怎么今天多了个血泡?读书能读出这个来?”
  
  赵瑗沉默不语,过了片刻,才道:“又练了会弓箭,不小心磨的!”
  
  赵构松开赵瑗的手,站起身在殿中走了两步,屏退太监宫女,待一个人都没了,才陈着脸问道:“今日菜市口是不是很热闹?”
  
  赵瑗深知自己出宫这件事情,赵构如果没注意就算了,此刻他已经起疑,找自己身边的太监一问便知,也没必要再说说谎,便沉默不语。
  
  赵构见赵瑗不说话,稍微一想就猜到了,这个儿子虽然不是亲生的,但从小养在身边,脾气性情都十分的清楚,今天定然是偷偷溜出去到刑场上了。赵构想要开口责怪两句,却又拿不出合适的理由,总不能教训儿子,最后讲来讲去扯到自己斩杀忠臣良将身上,只得放弃,叹了一口气,颇有些无力之感。
  
  赵瑗见赵构叹气,便道:“阿爹,我听说,岳少保之死,是秦相公先斩后奏的?”
  
  赵构吃了一惊:“你从哪里听来的?”
  
  赵瑗见皇帝不反驳自己的话,反而询问自己是从哪里听来的,便知道这事情是真的了,他也不回答赵构的提问,只是道:“阿爹,自古以来,哪里有臣子不经圣上允许,就私自斩杀朝廷大员的?可见秦相公的居心,他真的是对阿爹你忠心耿耿么?”
  赵构沉默不语,他当皇帝也十多年,经历过无数风浪,谁忠谁奸又怎会不知道?但岳飞一事绝不是像这个儿子想的这么简单,也不好跟他说明白,便道:“你还小,很多事情不明白,秦相公是国之司命,你不要在背后瞎说他!”
  赵瑗却道:“儿子并非在背后议论朝臣,只是……只是……”
  赵构打断赵瑗的话,道:“且不说这个了,你今日去菜市口,可听见百姓的议论了?”他也不等赵瑗回答,便又自言自语道:“算了,你也不用告诉朕,朕想也能想得到是个什么样子!那些人目光短浅,只顾一时之快,哪里知道做官家的难处?”
  
  赵瑗见赵构这样说,也不知道该怎么接口,只能沉默。
  
  父子两人无言以对,过了片刻,赵构才道:“你出去了一整天,恐怕也累了,早些回去歇着吧!”
  
  赵瑗告退出来,走到大殿口的时候,忽然见到秦桧前来。
  
  赵瑗心中厌恶秦桧,想要避而不见,但两人已经打了照面,只得硬着头皮上前打招呼。
  
  秦桧朝赵瑗上下打量了一阵,忽然道:“今日大雪,殿下没着凉吧?外面冷的很呢!”
  
  赵瑗道:“多谢秦相公关心,我好得很!”说毕,便转身走了,秦桧看着赵瑗远去的身影,若有所思。
  
  直到殿中的太监出来传话,秦桧这才又朝着崇政殿走去。
  
  赵构依旧在临《洛神赋》,见到秦桧来了,停下笔,道:“秦相公,今日情况如何?”
  
  秦桧躬身道:“一切皆在陛下掌控之中,并无差错。只是有一点,岳云张宪的尸体,本来应该暴尸三日后烧掉,却不知道被什么人给收走了!”
  
  赵构马上就想到了赵瑗手上的血泡,但又觉得不对,如果是他喊身边的太监干的,他自己手上怎会磨出血泡?如果是他独自一人干的,手上怎会只磨一个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