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官神(1088-结尾) >

第437章

官神(1088-结尾)-第437章

小说: 官神(1088-结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纬虮磺袢世癫叻矗颉幌南胨呈智Q颍谩�

    最高明的策略不是将对方的布局破坏,而是将计就计,将对方的计划全盘接受,为我所用。夏想就得益于此,在挽救了宫小菁的性命的同时,也将宫小菁通过不正当途径得到的齐省本土势力的中坚力量的隐私,毫不犹豫地笑纳了。

    所以,当夏想在得知三名债务人的身份时,只通过李童向他们隐晦地传递了一个足以让他们吃得下但消化不了的消息之后,他们就迫不及待地现身了。

    随后的事情就容易多了,夏想没再提到任何可以危及他们现有地位的隐晦的话题,只是委婉地向他们表示,希望他们本着为省委省政府分忧解难的出发点,解决扯皮多年的债权纠纷,省委省政府对任何一个为国为民的企业都会不遗余力的支持和爱护。

    夏想深谙软硬兼施之道,他和高明如衙内一样的奸商打交道都游刃有余,何况是几名自恃有后台撑腰的中小企业主?或许在别人眼中,他们狡猾如蛇,难以对付,刁钻并且圆滑,但在夏想眼中,他们和官商结合的衙内相比,和黑白通吃的哦呢陈相比,还是差距不小。

    因此,在掌控了他们的把柄的前提之下,还不能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夏想就会认为自己太失败了。

    夏想是一个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好人,所以,他还是要感谢何江海一下,因为宫小菁是何江海的珍藏,只可惜,何江海最后人财两空,却让他白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真要再深入一说的话,其实夏想手中握有两把利剑……

    不过,不到关键时候,他不能亮剑。同时,利用宫小菁将三名债务人摆平的内情,也不能透露,即使是付先先也不行。

    正要解释几句的时候——相信哄过付先先也容易,她并不是十分关心齐省的局势——还没开口,电话却响了。

    看看时间,已经晚上十点多了,这么晚了,谁会打来电话?

    竟然是刘一琳。

    “夏书记,这么晚打扰你,实在不好意思。不过也是事情很突然……”刘一琳就是不徐不疾的性格,她嘴上说得十分紧急,语气之中却没有流露出一丝紧急的意思,“崔书记想请你明早过去谈谈,因为他中午要回京城了。”

    确实让夏想吃了一惊,因为他以为崔百姓至少还要再呆上一周时间,就算不等齐省尘埃落定,也要看到戏剧差不多到了高潮的时候才离去,怎么突然就要回京了?

    对了,应该是风向变了,针对何江海的处分快要出台了。

    何江海的处分大小,关乎着反对一系和平民一系谁胜谁负的关键。如果何江海到辞职为止,就证明反对一系全面认输,就此放手。

    只不过倒退到战端以前,何江海安然退下,或许两军对战就能鸣金收兵,但现在……就算何江海想收手,恐怕也控制不了局势了。

    因为还有一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秦侃。

    况且现在孙习民被弄得灰头土脸,周鸿基更是被弄得狼狈不堪,名声扫地,再加上衙内伤未好气未消,反对一系真能善罢干休?

    那崔百姓紧急回京,所为何事?

    难道是……夏想忽然灵光一闪,想起了某个环节。

    “好,请转告崔书记,我一早就过去。”夏想很干脆地就答复了刘一琳。

    刘一琳说道:“好的,我会转告。”又一停顿,她又多说了一句,“夏书记早点睡,不要太操劳了,要爱惜身体。”

    刘一琳似乎话里有话,在影射夏想什么,其实说来夏想和付先先在一起,绝对保密,刘一琳不可能知道,她或许只是出于一个女人的敏感和直觉,而随口一说罢了。

    夏想才不会多想她的心思,轻笑一声就挂断了电话。

    然后才想起付先先怎么没有动静了,回头一看,哑然失笑,原来付先先不知何时又回到了床上,很不淑女地仰面朝天地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夏想就直奔崔百姓的病房而去。

    到了病房才发现,崔百姓已经穿好了衣服,收拾好了东西,正在随时准备启程。

    夏想一到,崔百姓挥退了旁人,亲自关紧了房门,直接说道:“夏书记,我紧急回京一趟,临走之前,有必要和你说几句话。”

    夏想虽然猜到了什么,但不会在崔百姓面前卖弄,他对崔百姓一直不是十分信任,就客气地说道:“请崔书记指示。”

    崔百姓也没在意夏想的语气,而是轻轻一拍夏想的肩膀:“中纪委要召开一个紧急会议,研究对何江海同志的处理决定,我身为纪委常委,必须到会。”

    果然,夏想心中一惊,反对一系在齐省局势步步败退的情况之下,决定破釜沉舟了,真要将何江海的问题,正式立案了?

    何江海只是副省级干部,如果中纪委证据确凿的话,可以直接立案,不必报经政治局批准。当然,一般情况下每一个副省级干部的背后,都是政治局委员的后台,所以中纪委立案之前,都会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后果。

    何江海的后台是谁,路人皆知,中纪委真要强行立案,就等于是不计后果了。

    “临走之前,我还想再次征求一下你的意见,你认为何江海同志的问题,严重不严重?”崔百姓不问邱仁礼,不问孙习民,只问夏想,显示出了一名眼光卓越的政客的素养。

    “就我个人来说,何江海同志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问题并不严重,而且他也遭遇了人生的不幸,在痛失爱子并且主动申请辞职的情况之下,我认为,于情于理,都应该让何江海同志有一个安然的晚年。”夏想明确地向崔百姓表达了意愿,因为他很清楚,如果中纪委强行立案,将矛盾摆到明面之上,必然会引发齐省本土势力更强烈的反弹。

    以现在的形势判断,齐省风暴,正在一阵紧似一阵,实在是不能再火上浇油了。

    何江海被立案,不能改变周鸿基的被动局面,不能化解秦侃继续攻击孙习民的攻势,是于事无补的意气之争。

    但又不得不说,在国内不为人所知的政治斗争之中,反对一系确实发生过几次意气之争的先例,结果导致折损了一名政治局委员,甚至还让一名常委提前退休。

    所以夏想一点也不怀疑中纪委真敢强行推动对何江海的立案。

    崔百姓沉痛地拍了拍夏想的肩膀:“你的想法和我的想法一样,在会上,我会明确地表达我的意见,但最后结果如何,就不好说了。”

    说完,他又换了一副轻松的口吻,和夏想再次握了握手:“夏书记,来齐省最大的收获就是和你认识了,希望我这个老头子在你眼中,还不至于太没用,或是让你认为太老奸巨滑了。”

    夏想差点汗颜,崔百姓还真说对了,他还真认为他有点老奸巨滑。

    不过,崔百姓下面的一句话,让夏想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

    “还有两件事情,我觉得也有必要和你说一声。一是替我向谢部长问个好,我来不及和他见面,如果有机会再来鲁市,我会和他好好喝一杯。二是我在鲁市住院期间,陆续收到不少关于反映孙习民和周鸿基两位同志的材料,经查,大部分属于无中生有的诽谤,但,也有一部分材料列举的事实应该引起纪委的重视,我也会向常委会提交一下。”

    如果说提到谢信才还不让夏想感到惊讶的话,崔百姓刚才所说的一番话,就确实让他震惊了,因为崔百姓至少在表面上做到了应有的公正和公平,而且可以想象的是,一旦崔百姓真向纪委常委会提交了孙习民和周鸿基的材料——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暂且不论,起码会产生相当大的震憾和警醒作用。

    从出于维护齐省平稳的局势为出发点,崔百姓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具有相当积极的正面推动作用,夏想就真诚地点点头:“我一定会把话带给谢部长,也对崔书记对齐省的关心表示感谢。”

    话不用多,一点即可,崔百姓呵呵一笑:“相信我们还有见面的一天。”

    ……回到省委,夏想一刻也没停留,直接到省委招待所和谢信才见了一面。他知道,必须要抢在中纪委的立案决定之前,强势出击,让反对一系明白一个事实,就是不要再为了斗争而斗争,该收手时,必须收手,否则就会引发众怒。

    谢信才在听取了夏想的意见之后,笑了:“临来之前,吴部长交待说,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和他交流,不用再经过我转达。”

    夏想也笑了:“我想谢部长在百忙之中也要在鲁市多停留一两天,肯定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谢信才不正面回答,只是反问了一句:“崔书记已经动身了?”

    “现在应该到机场了。”

    “好,等他回到了中纪委,就宣布一个重大的消息。”

    PS:双倍月票开始了,兄弟们,有多少月票,请砸多少。那么老何的回答是,月票越多,动力越足,更新就越猛。
  
第1681章 全方位的严峻考验 

    在谢信才代表中组部还没有宣布重大消息之前,针对孙习民的第二波攻势,已经见诸了报端。

  和上次只是一家经济期刊刊发不同的是,此次深度剖析的针对齐省经济决策层面失误的经济文章,不但同时在几家报刊之上面世,还在几家大型网站之上,同步发出。

  孙习民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见到文章之后,还走出离了愤怒。

  尤其是当他接到几家报社打来的要求采访的电话之后,更是怒不可遏地摔了电话,随后指示宣传部门,拒绝所有记者提出的采访新能源客车项目和五朵huā工程的要求,并严令省内媒体转载任何有关新能源和五朵huā的话题。

  孙习民原以为事情再闹大,也不过是媒体推波助澜,伤不到筋骨,不料,刚刚被夏想解决了债权纠纷的新能源客车,又出了一档子更大的事情。

  作为一项投资上百亿,占地上百亩的省政府重点工程,作为可以改变齐省制造业格局,让齐省一跃成为数一数二的汽车大省的新能源客车项目的规划就是,先生产新能源电能客车,然后生产电力汽车,占领国内电力汽车生产的至高点,填补电力汽车技术的空白,让落后全国几个数量级的齐省汽车制造业,在三五年时间之内,领先国内汽车制造业至少十年。

  是不是听上去很耳熟?没错,完全就是大跃进时期的口号和思路,完全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但却蒙混了许多人,甚至连孙习民也禁不住huā乱坠的前景的鼓吹,认为真能一举改变齐省汽车制造业落后的现状,从而一跃成为汽车强省,在深信不疑之下他就主抓了新能源客车项目。

  结果就是坑深似海,让孙习民追悔莫及。

  但说句不好听的话国内的政治现状就是,国家出台了错误的政策,将错就错。省里出台了不合实际的政策,错上加错。领导个人的决策失误一误到底,绝不改正,因为改正就相当于自打嘴巴。

  在社会进步并且民垩主的今天,英明而伟大的领导是从来不会犯错的官神。但在一无是处的封建社会,帝王在知错之后,还会颁发“罪己诏”来向天下认错。

  错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面子死不认错。

  孙习民也是如此,他不会也不能认错。因为一认错不但他要负车严重的领导责任,而且所有经手新能源项目的领导干部,就等于都错了。

  只可惜,他不认错,有人非要按着他的头逼他认错。

  除了人为原因之外,也有必然的事故的发生,逼迫他不得不正视错误。

  仅仅生多出来的三辆所谓的新能源客车两辆闲置,一辆送给了精英小学当校车,结果就出事了。

  不是翻车事故,也不是撞车事故,而是汽车漏电,电死了几名小学生!

  要是平常电死几名小学生,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一个人位置越高,耳中听到的各种事故就越多都有一个由震怒、震惊再到麻木的过程,只是很可惜的是,现在不是平常而是特殊时期。

  而且还是双重特殊时期。

  第一重特殊时期自然指的是现在新能源客车项目已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债权纠纷,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经济论战,虽说与当年夏想和程曦学之间的大规模的经济论战不可相提并论但也将孙习民推到了风。浪尖之下,让他灰头土脸疲于应付。

  仅仅是上面的一件事情也就是算了,更大的麻烦在于,最近国内各地接连不断发生校车翻车事故,已经引发了针对校车安全的全民大讨论,所有校车事故都会在一夜之间成为国内新闻的焦点。

  本来,新能源客车问题虽然也见诸了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