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杰出人物2011年6月 >

第3章

杰出人物2011年6月-第3章

小说: 杰出人物2011年6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料同样是一知半解,为了协助丈夫,她亦是从零开始,逐渐深入这个她原本陌生的行业。“我丈夫已经72岁了,诸多工作一个人难以承担,近些年我一直是三天在姐姐的珠宝行,三天在自己的公司。”张惠珍女士平静地说,这对现龄64岁的她而言,同样是一份体力和脑力过度的工作,虽忙碌辛苦,但值得,因为这实现了她的人生价值。如今张惠珍女士希望将儿子培养成才,帮忙管理家族生意,最好是能继承这一份事业,毕竟他们投入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

    勤劳是最持久的力量,坚持是最美好的品『性』,张惠珍女士用勤劳和坚持,书写着自己这份“无心”的事业,愿她越做越好,不辜负她的一片用心和真心。

    30年间:热情随和奉献心

    一个人从来就不止一面,张惠珍女士除了在事业上帮助姐姐和丈夫,在社会服务领域她也乐此不疲,倾力付出,不图回报。尤其是在香港泗水新中校友会,和广州市侨联香港联谊会的工作中,她用自己的热情和随和,支撑着自己,也感染着别人。

    香港泗水新中校友会是张惠珍女士投入最多,寄托感情最深的一个社团,她回国前曾就读于印度尼西亚泗水新华中学,泗水新华中学是印度尼西亚颇具影响力的华校之一,校友遍布世界各地。2007年全球新中校友,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000人的联欢晚会,张惠珍女士代表香港校友上台发言。该会自成立以来,在众多会友的努力和支持下,尤其是苏允岱、杨秀梅两位新中大哥大姐,他们不争名夺利的“新中精神”伴随了她20年,并且始终秉承爱国爱港、团结校友、热心公益的宗旨,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惠珍女士已年过半百,仍然热情不减,那颗爱国爱港爱社会之心从未停止跳动。近期张惠珍女士正在积极筹备,香港泗水新中校友会15周年庆的文艺节目。张惠珍女士喜笑颜开地说:“适时我们将演出新中校友由椰岛之国长大,在新中受教育后回国,再辗转来到香港奋斗的歌剧。”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此次大型文艺节目,是张惠珍女士的意愿; 由她及其它杰出校友共同构思创作完成。张惠珍女士对第二故乡、母校和校友的热爱与情深,可见一斑。

    而在广州市侨联香港联谊会的工作上,张惠珍女士亦是全力以赴。她和同仁在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挖掘香港侨资源等方面积极参与,为香港侨胞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亦有利于促进穗港两地交流,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今年下半年张惠珍女士将和其它会友,赴广州参加“广州侨联”举办的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庆典,他们将爱国之心付诸行动,爱国之情铭记心田。

    行走于社团,张惠珍女士始终抱有一颗热情而随和的奉献心,她铭记父亲的教导——爱社会、爱国、爱家、爱朋友,她的付出不需要回报,在她心中别人对她的尊敬和爱戴,就是最美好的收获。

    一生一世:懂得爱,爱相伴

    张惠珍女士最大的快乐,来自于别人懂得她的一片心意,她说:“没有什么比身边的人明白我的心情,更加的能让我感到幸福和慰藉的了。”一句懂得,往往更能打动人心,懂得张惠珍女士的付出,懂得她对身边朋友的爱,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才有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张惠珍女士已经走过了人生的甲子,现在她的生活忙中有序,早上做早『操』、看报纸,然后练琴,而忙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工作自然是不会少的。她的一生乐观向上,对家国和朋友从不吝惜感情的投入和付出,她最大的喜悦亦来源于此——朋友对她的爱。因为彼此懂得,爱将伴随她们一生的征程。

    【人物简介】

    张惠珍女士,翠丽珠宝负责人,南显有限公司董事,广东东莞好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及江苏东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董事。并担任香港泗水新中校友会监事长、香港华侨华人总会监事、广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港澳委员、广州侨联香港联谊会常务副会长、香港印度尼西亚泗水同学会副会长、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会董等诸多社团职务。

    

光彩人生 梁文转:爱拼敢赢 闽商风范

    作 者:郏俊青 何成保

    有道是“自古闽商多善贾”、“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闽商”。在澳门活跃着这样一支企业家团队:他们带着家乡的海风,漂洋过海来到澳门,爱拼敢赢,团结协作,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他们善观时势,顺势有为,以八闽子弟的勤劳、智慧、勇敢和坚韧,凭着较强的商品意识和创新的经营理念,在异地他乡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他们大多白手起家,闯出一片新天地,成为行业翘首。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发展壮大事业的同时,心系家乡,回馈故里。梁文转先生就是闽商的代表之一。

    勇闯天下,爱拼敢赢

    上个世纪60年代,梁文转先生出生于福建一个普通的家庭。渐渐长大的梁文转先生,是一个勇于挑战命运的人。生活的磨难,不但炼就了他的胆识和意志,也培养了他坚韧刚毅的『性』格和正直高尚的品质。面对生活的艰辛与苦楚,他从不叹息,从不抱怨。他深信一个道理,只要好好做人,努力做事,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上世纪80年代,年仅19岁的梁文转先生只身一人来到澳门,开始用自己的青春询问世界,用自己的生命去叩响成功的大门。

    创业的艰辛,没有真正经历是体会不到的。在人生地不熟的澳门,面对生存压力、语言障碍等困难,梁文转先生如履薄冰,举步维艰。他开始在一个家具厂打工,后来在一个服装厂打工,由于他刻苦勤奋、忠厚诚信,很快成为服装厂的部门主管。为了生计,他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回忆起创业时那段日子,梁文转先生感慨地说:“人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自信,不能没有自尊。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吃苦,吃苦耐劳能激起人们的同情、好感,如果不能吃苦连生存都会有问题;二是做事要认真,如果做事不认真你将一事无成。创业的日子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闽南人素有“孤注一掷的决心”,有“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输人不输阵”、“三分本事七分胆 ”等说法。在经商传统的影响下,“办企业当老板”成为闽南人的价值取向之一,是闽南人的第一职业选择。他们不喜存款爱创业冒险,认为创业过程是一种最大的满足。他们充满冒险精神,崇尚外出“掘金”,一旦认准目标就不轻言放弃,“赚一块钱再借一块钱”投进去,依靠自己的拼搏精神取得成功。梁文转先生认识到,打工永远是帮助别人实现梦想,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一定要自己当老板,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经过不懈的努力,梁文转先生成立了嘉华参茸行,迈出了事业中坚实的一步。闽商的敢拼,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目标坚定,有毅力、有恒心、有韧劲,遇到再大困难都百折不挠。闽商的坚强,与北方人的刚烈不同。像能穿透高山坚石的涓涓细流,没有咆哮的巨浪,但能起到排山倒海的作用。勇气、诚信、自信、胆略、眼光等在梁文转先生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商海大『潮』风起云涌、变幻莫测,投资就意味着风险,1990年,梁文转先生与别人合伙做商贸城,由于没有经验,再加上其它方面的因素,整整两年的时间,他的投资以失败而告终。面对困难,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重整旗鼓,带领企业一步步走出困境。

    诚然,只有敢拼,才有机会,但与此同时,梁文转先生认为,作为新一代闽商,他对“拼”的理解有了附加的条件,即理智。如今,每当碰到新项目时,决策层都坚持一点:风险第一,利润第二。“这不是懦弱,是理智,企业做大后就成了社会的一员,有了相应的责任,我们必须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对我们的合作伙伴负责。如果风险在企业能承受的范围,我绝对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机会。”谈笑间,梁文转先生展现的是新一代闽商的风采。

    凭着勇于突破自我、爱拼才会赢的“闽商精神”,梁文转先生华丽转身,先后成立中能(香港)有限公司、群兴基金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涵盖多个领域,他的事业迈上新的高度。

    人的生命现象不同于植物的生长,可以冬去春来,轮回焕发。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那个神圣的过程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直播。上帝在创造人类的同时,也创造了人格魅力。而生命的意义,只有具备人格魅力的人所拥有。因此,那些拥有人格魅力,拥有生命辉煌的人,是值得称颂的。梁文转先生就是一位值得称颂的人。

    成功之道,诚信为本

    人无信不立,了解梁文转先生的人都说,守信是他经商的最大特点。在数十年的企业经营中,他始终坚守“诚信”二字,这早已成为朋友间诚信文明经商的楷模。

    梁文转先生认为,无论做什么生意,都要当成是做给自己的,只有把顾客放到自己的位置上,才有可能做得更好,而唬弄顾客也就等于唬弄了自己。做生意要以诚待人,不能投机取巧。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守信。有些人为了生意不惜挖空心思,甚至不择手段。对此类做法,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长久,正如俗语所说,“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做参茸生意一方面要有销路,另一方面也要有产品。两边都要取得人家的信任,对处于创业初期的梁文转先生来说,靠的就是“诚信”二字。“人没饭吃假不了,口袋没钱假不了。欠人家不要紧,只要没有不还的心理。在这个诚信缺失的年代,言行不一的人很多,选择合作伙伴、交朋友都要靠自己的眼光,我宁愿不赚钱,决不失信于人。”梁文转先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多年来,他认真践行对客户的承诺,并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和信任。即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他依然从容、自信地应对各种变化和竞争。他以出『色』的人品、超强的人格魅力享誉业界。

    针对公司的管理,梁文转先生认为,作为公司的老板,一线基层工作的经验很重要,不一定要每个岗位都很精,但每个工作流程都要知道,正所谓内行才能领导内行。只有这样员工向你汇报,你就可以很轻松地拍板,这对企业风险的把控十分重要。

    回馈桑梓,情系故里

    四海为寄,故土为牵。于是有“家门为圆心,理想为半径,驰骋万里,收获大千”的豪语;有“天涯黄金屋,故土篱笆墙,两相不弃,四海同春”的诺言。爱国爱乡是所有中国人的共有特点。闽商的传统,回报家乡就是对自己事业的肯定。

    出则兼济天下,归则反哺桑梓,天经地义,世代承传。闽商们普遍认为:我再富,事业再成功,但如果不懂得回报家乡,就不能算成功。闽商虽然奔走各地,但恋祖爱乡的心情始终像风筝线一样牵扯着他们,取得成就后回馈桑梓成了他们普遍的做法。

    中国自古就有乐善好施、施恩不图报的传统美德,梁文转先生早就理解了这句话的精髓。他认为,善用财富比创造财富更重要。这种美德的高度自有它存在的规律,梁文转先生从来就没有想过用美德换取荣誉。但美德的力量不仅能丰富他的人生,更能让他的人格达到某种高度。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善良的一隅,只是大小多少之分。梁文转先生一直将这扇美德之门打开,用一种名副其实的高尚接触世界。

    他,事业有成,不忘故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闽南人重情践诺的桑梓情怀。多年来,梁文转先生以个人和企业的名义通过不同渠道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从长期助学到建设希望小学,从支持灾后重建到捐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他以实际行动向社会贡献着自己的点滴爱心。

    商会是连接澳门与福建两地企业家的纽带,是企业团结、奉献、发展的一个平台,也是促进两地交流的一座桥梁。作为澳门闽台总商会副理事长,梁文转先生热衷社团活动,在推动两岸三地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关心参与澳门经济发展与社会事务、拓展会务活动领域、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关注『妇』女权益、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等具体活动上尽心尽力,千方百计为商会和乡亲们贡献他的聪明才智。

    白天,纷纭繁杂的商务,千丝万缕的关系,迎来送往的接待、纷至沓来的信息,瞬间万变的市场,各种经营数据,以及会务活动,让他应接不暇。晚上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