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窥 >

第645章

官窥-第645章

小说: 官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岩峰笑道:“没什么事了。县长你放心,我们来看看不是坏事。”

    徐岩峰一个正处级领导应该还不至于当面扯谎,这让县长听了倒也放了一半心。随后,两方人就开始聊天。

    聊天的主要还是长颈县的情况。

    通过聊天,徐岩峰对眼前这位长颈县的孔县长变得更加有好感。

    这位孔县长水平还是不低的,很多关于长颈县的发展几乎是张口就来,说明他平时琢磨的多,在心里装的东西就多。

    徐岩峰在省委工作后,也见过许多地方的县长,很多县长一问他们问题,他们就扭头看带过来的人。说明他们平时也是混曰子的,干一天混一天下面的人推着往前走,心中没有一点想法。

    聊了一阵后,统计局把徐岩峰要的材料传了过来。东西太多,没办法传纸质版,传的都是电子版。

    县委办主任对徐岩峰道:“徐主任,统计局把东西传过来了,现在在我们县委办的电子邮箱里。”

    “好,你帮我转发到这个邮箱吧。”徐岩峰写下一个易黄网的邮箱给了县委办主任。

    很快,邮件就转发了过来,徐岩峰通过带来的电脑连接上无线网卡,将邮件。看了一遍,觉得没问题,就让旁边的人把电脑收起来。

    “好了,孔县长,我们这次来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徐岩峰站起身握手道:“那我们就回去了。”

    孔县长还是一肚子疑惑,问道:“徐主任,吃了饭再走吧。辛书记让我们给你们准备了点土特产,正在运过来……”

    话还未说完,徐岩峰笑道:“不必了,后备箱已经没地方了。今天上午我们买了几箱板栗露装在了后备箱。”

    徐岩峰得到真实的数字和了解真实的情况,一直没说他来的目的。但现在要走了,也不好让人家孔县长心中打鼓,于是就做了暗示。

    孔县长也是聪明人,徐岩峰提起板栗露,要的数字涉及宋百乡的最多,于是孔县长马上就想到前段时间市农业部门把县里的板栗露厂当成重点项目报到省里的事。

    当时市农业局其实不想报这个厂的,其他很多县都有项目,竞争的很厉害,但孔县长在市里住了三天,亲自找了主管副市长和市长,才把这项目报上去。

    市长发了话,农业局长自然不能违背,最后他无可奈何的给孔县长打了电话,说这么个小厂是有前景,但是报到省里搞不好会出问题,如果真的出了事,孔县长要做好准备啊。

    当时孔县长也没当回事,心想都报上去了,还能出什么事?

    看来真是出事了,其他一些有关系的项目没被报上去,肯定心有不忿,所以就把板栗露厂给告了。

    “徐主任……”孔县长握住了徐岩峰的手,心想是不是说两句什么。

    可是徐岩峰却拍了拍他的手道:“行了,你放心吧。”

    孔县长从徐岩峰眼神中看到了真诚,这让他心下再次一宽,忍不住说了声:“谢谢!”

    徐岩峰等人也没吃饭,从县政斧出来后,便往南沧赶。

    徐岩峰现在要的是时间,板栗露厂的问题调查的越快,说明费金水的成绩越大。而且关于这件案子如何向省委汇报,徐岩峰在心中已经打好了腹稿。

    在路上吃了点快餐,一行人回到省委又是晚上了。

    徐岩峰没回家,直接回了办公室,打开电脑就写起了报告。

    这个报告直接写到凌晨三点半才完成第一稿,随后又改了一遍,直到五点才终于完成。

    徐岩峰抓紧时间在床上了眯了一会,听到楼道有了动静,他看了下表,已经七点五十分了。

    洗漱之后,徐岩峰看费金水已经到了,于是便拿着写好的报告走了过去。

    看着眼前五页半的报告,费金水忍不住道:“徐主任,你们前天下午才去的长颈县,今天一早报告就出来了?”

    徐岩峰这一趟下去几乎一分钟都没耽误,如果派其他人去督查,他们肯定不会中午走。一定会先发个通知,然后到第二天上午再去。

    要是上午走,到了那估计就下午了。肯定不会再谈什么事县里安排点活动就到晚上了。

    第二天上午再听个汇报,再去板栗露厂看看。这进度要是慢的话,最起码也要两天。

    省委的人下到县里多自在,谁会想着早点回来。没个三四天时间,绝对不可能往回走的。再加上来回两天,至少也要五六天时间才能返回南沧。就这样麻烦县里这么多天,回来后也未必会说人家好话。

    回来后,他们也不会加班写报告。先交给同去的人弄个初稿,这初稿怎么也要弄一天吧。然后带队的组长再改两遍,又是一天过去了。

    这前后加起来,费金水要是想看到报告,最起码一个礼拜。

    可徐岩峰只用了一天半就把报告拿出来了,而且还是如此详尽,写的这么好,费金水怎么能不惊讶。

    看着徐岩峰疲倦的样子,费金水道:“徐主任,你昨晚加班写的吧。”

    “嗯,这个农业项目的事,省委很,早点拿出督查意见,也方便省委做出判断。”徐岩峰道。

    “是,是。”费金水确实很感动,这么勤奋的人,他在行政单位干了十多年,徐岩峰可是唯一一个。

    “那咱们去跟秘书长汇报一下吧。”费金水道。

    “费主任去就行了,报告上把情况都写的很详细,相关资料我也打印了。”徐岩峰递上个文件袋道。

    这么短的时间就出了这么一篇的报告,这绝对是一件大功。可徐岩峰不跟费主任去领,显然是把功劳让给费金水一个人了。

    徐岩峰明白费金水想什么,笑道:“费主任,您是督查室主任,就可以代表咱们督查室。您去汇报就行了,如果方便的话,您放我半天假让我回去补一觉最好。”

    既然徐岩峰这么说了,费金水便道:“那好,那你先回去休息。等秘书长有了指示,咱们再商量。”

    徐岩峰走了后,费金水就把报告递给了顾英河。

    顾英河没想到这么短时间,督查室就写出这么一篇有理有据有实的情况汇报。而且报告的措辞很值得推敲,如果报上去,绝对能产生震撼的效果。

    顾英河不相信这是费金水写的,便问这是谁写的。

    费金水也不抢功,就说是徐岩峰加班写的。

    顾英河一听这话,心中就说坏事了。如果这篇汇报报上去,华庆彪肯定会叫督查室的人过来仔细询问一番,然后十有**会赞誉有加。

    虽然报告是徐岩峰写的,但却是为督查室立了功,等于也是给费金水脸上贴了金。而徐岩峰还这么低调,只让费金水来汇报,显然他把这功劳让给了费金水。

    现在顾英河心中忍不住再次琢磨,难道徐岩峰也知道费金水和华书记的关系。可他是怎么知道的?如果不知道,他会这么大方把功劳都让给费金水?

    虽然顾英河很不想把这份报告交上去,但这个农业项目省委很重视,是华庆彪亲自下令让督查室调查的。

    现在有了结果,顾英河要是把报告压下来,万一华庆彪知道了,他也不好交待。

    “你把这份报告交给郑刚吧。”顾英河签了字后说道。

    当天下午,华庆彪就在案头看到了这份报告。这篇报告果然让华庆彪产生了震撼。

    报告中充斥了的数字,第一段先描写了这家厂解决了宋百乡板栗的销售问题。适合种板栗的山,如果不种板栗的话,那绝对是一大浪费。可如果都种,销量又是个难题。但板栗露厂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这就为全乡人民的收入提高了一截。

    还有板栗露厂现在的产值只有2000万,但是最初投资的时候,才投了五十万,后续也有一系列投资,但总投资目前是650万。可是板栗露厂去年产值2000万,前年是1300万,大前年是550万。这几年产值增长的速率非常明显,导致宋百乡的人均产值每年都是几百元,几百元的增长,就算放到全县,也是一两百元的增长。

    不过虽然产值是2000万,但板栗露厂年利润只有210万,毛利润刚刚超过10。为什么会这么低,主要向板栗种植者让利,要让板栗种植户获得最大利润。跟板栗露厂签订协议的种植户有2000户,平均每户靠种板栗就能收入3000元。

第898章造血() 
同时板栗露厂还解决了全乡350人的就业问题,这又是个大问题。

    就因为板栗露厂让全县2000户板栗种植者获得了利润,又解决了350人的就业,所以现在宋百乡的经济水平和人均收入已经在和全县其他乡镇的比较中,跃居了好几个名次,而且还是每年一个大步的往前迈。

    徐岩峰在汇报的前面列举的数字,为的就是说明板栗露厂所做出的贡献。不过,贡献虽然大,可其他乡镇就没有类似的企业了吗?

    所以,徐岩峰又在第二部分说明板栗露厂和其他企业的不同之处。

    徐岩峰主要用到了一个“造血”的词。板栗露厂从建厂到发展,没有要过省市县的一分钱,全部靠着宋朝强一个人的努力,不仅让自己富裕了起来,还带动全村一起走向了富裕。

    这就是在造血,从无到有。

    可其他企业呢?徐岩峰也在县里干过,所以他知道很多企业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在没建之前就开始伸手要钱。就算最后他们能够获得比板栗露厂更多的利润,那又算什么本事?

    关于这个观点,徐岩峰没敢说的太详细。因为还涉及到华庆彪的问题。但他相信华庆彪应该能看懂。

    比如华庆彪招的那个电子元件厂,虽然杜原出了事,但由于投资已经谈好,所以菲克集团还是在南沧市进行了投资。

    那个电子元件厂如果建成后,或许年毛利润可以达到十几个亿,甚至20个亿,为云湖省纳税也是非常可观的。

    但是如果让他跟板栗露厂比较,就未必能够及的上对方。

    因为电子元件厂是靠“输血”赚钱,是靠的资金输送给他后他再赚钱,并且还享受了云湖省优厚的政策。

    不像板栗露厂,这是一家靠着自身造血的企业。他靠的是宋百乡种板栗的优势,然后全乡几千户一起行动起来,由宋朝强建立起了这么一家板栗露厂,带动全乡人民一同富裕。

    所以,板栗露厂虽然规模小,产值少,但是他和那些大企业相比,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报告中说了板栗露厂的特殊姓后,徐岩峰又说了难道只有宋百乡才适合出这种造血的企业?其他县市就不行吗?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其他地市都把眼光盯在了那些大企业上,那些可以帮政斧带来巨大产值的企业。

    像利用天然优势,自己发展企业,政斧根本就看不上。一两千万的产值,那能干什么用?还不如一个大企业一个月甚或是半个月的产值。

    就是因为他们思维的狭窄,所以导致一些贫困山区依然很贫困。

    徐岩峰的汇报写到这,又再次写到虽然板栗露厂这几年一步一个台阶的迈进,但现在又受到了阻碍。因为宣传不出去,规模发展开始变缓。自身的欠缺,导致造血量也有极限。

    那么这样的企业,政斧为什么不能输点血照顾一下?把那些血都给了富商们,难道对这些穷人就不能照顾一下吗?

    徐岩峰在汇报中自然不能用这么激励的言辞,但意思表达的却已经很清楚了。

    随后,徐岩峰又解释了宋朝强的副乡长问题。

    能为宋百乡带来巨大贡献,这种人被代表选为副乡长,这并不过分。还有宋朝强和市委秘书长大马脸的关系,徐岩峰在汇报中也做了解释。

    有亲戚关系是有亲戚关系,但未必的亲戚都会出面帮自己。

    徐岩峰熬夜写的这篇报告非常的震撼,他知道让费金水与众不同的脱颖而出,就需要震撼的工作。

    这篇报告交给华庆彪后,他一定会有所触动。

    果不其然,华庆彪看完后,便给顾英河打了电话,问:“督查室的这篇关于板栗露厂的汇报你看了吗?”

    顾英河已经签字了,那他当然看了。于是他回答说看过了。

    于是华庆彪就问:“你有什么想法。”

    顾英河对华庆彪的心思猜的很透,他便道:“很震憾人很有感触,我觉得惠松市把那个项目报上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嗯。”华庆彪没表态,而是道:“你让费金水来我办公室一趟。”

    很快,费金水就出现在了华庆彪的办公室。

    虽然费金水也知道华庆彪很照顾他,但每次见到华老板,他总是忍不住紧张。

    也正是因为费金水不仗着华庆彪的“宠信”而目中无人、胡作非为,所以华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