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升迁 >

第203章

升迁-第203章

小说: 升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老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儿子,无奈的摇摇头:“你啊,眼睛只盯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面,气量太小。你知道为什么要把你从外面调回来进中组部么?”

    孙振坤一愣,略微思索了一下,颤声道:“不会是……”

    话说到这里,他已经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外面都在传说,自己被调任中组部的副部长,是因为中央要提拔自己,过渡一下,所以才让自己进了中组部。可现在看来,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什么提拔,什么要重用,根本就是鬼扯,人家是为了把自己调离那个经营了多年的省份罢了,说白了,这是调虎离山!

    到了他这个年纪,五十多岁退下来,不管是去政协还是人大,基本上都已经难以在东山再起了。最关键的是,在跟孙振安争夺孙家家主的竞争当中,自己已经彻底的让父亲失望了。

    孙老看着孙振坤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变化,平静的说道:“秀杰家里人做的那些事情,纪委已经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只不过看在我的面子上,没有动你们罢了。两年后的换届,我也会退下来。”

    这一次,连孙振邦都震惊了,孙老退下来,这是怎么了?

    孙家能有如今的声势。最大的原因就是孙老爷子还在台上,可一旦他退下来的话,岂不是预示着孙家要完了?

    孙振洪马上焦急的问道:“爸,您退下来进中顾委吗?”

    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这个时候老干部所谓的退下来,也是有着讲究的。离开领导岗位,并不代表着这个人就一定会离开华夏的政坛,如果孙老退下来进入中顾委的话,反倒是权柄更大。毕竟大家都清楚的很,华夏如今的局面,离不开那些老一辈革命家的指点。

    以孙老的地位,如果进入中顾委,最起码也是副主任级别的。

    没想到孙老平静的摇摇头。看向几个儿子说道:“我跟中央表态了,两年后我会彻底退下来。到时候,孙家就要靠你们几个帮衬着老二支撑了。”说着,他看了一眼孙振坤,无奈的摇摇头道:“让秀杰去自首吧。”

    大儿媳妇冯秀杰的情况实在太严重了,孙老在听取中纪委庆丰书记的汇报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冯秀杰和她娘家的几个亲戚胆子竟然如此之大。胆敢倒卖国家物资,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是背着孙振坤的,孙老甚至怀疑,孙家会不会因为这个事情被推上风口浪尖。

    只不过。徐君然是怎么知道的呢?

    见多识广如孙老,自然能够看得出,徐君然今天在孙家的这一番举动,固然有发自肺腑的一部分。但是也有借题发挥的内容在里面。不说别的,以孙老对于徐君然的了解。他不相信徐君然会因为孙宇天的几句话就失态成那个样子,爆发固然正常,但是借机跟孙家划清界限,恐怕才是徐君然真正的目的。

    别人不知道,孙老可是清楚,如今的孙家,就像徐君然说的那样,已经一只脚踏在悬崖边上了。

    正在这个时候,书房的门被推开,孙静芸匆匆闯了进来,她的脸色焦急,张嘴刚要说话,孙老摆摆手:“等下。”

    说着,他看向孙振洪和孙振国:“你们把老大送出去。”

    二人不敢怠慢,走到瘫软在地上的孙振坤旁边,扶起已经六神无主说不出话来的孙振坤,迈步离开了书房。

    看向孙静芸,孙老平静的问道:“那孩子怎么说?”

    孙静芸把徐君然对自己说的那一番话重新说了一遍,最后对孙老说道:“爸,徐君然的话不会是真的吧?”

    孙老苦笑了起来,看了看书房里的一双儿女,无奈的点点头:“老三,你怎么看?”

    孙振邦此时内心的惊讶一点都不比孙静芸少,大哥的仕途即将终结,父亲甚至要以全退为代价来换取孙家的保全,盛极一时的孙家此时此刻竟然眼看着要面临衰落的局面,而对于这种事情,徐君然一个外人竟然比自己还要先知道,这怎么能够让他不惊讶之极呢?

    听到父亲的问话,孙振邦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这个孩子,不一般,很不一般。”

    虽然他不愿意承认,可是不得不说,整个孙家的第三代里面,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过徐君然,不管是从政绩还是其他方面来说,徐君然这个孩子,已经可以跟一般的官场老油条相提并论了。

    孙老点点头:“是啊,眼光、城府或者行事手段,都是个好苗子。”

    孙振邦说:“那爸的意思,咱们要不要再见见他?”

    轻轻摇头,孙老缓缓说道:“算了吧,既然他已经看出来咱们家的情况,恐怕今天的这一次见面,应该就是不打算跟孙家扯上关系。”

    “他怎么能这样?”

    孙静芸听父亲和三哥说了半天,终于不满意的说道:“这家伙这不是趋吉避凶吗?”

    在她的是非观里面,徐君然眼看着孙家出问题竟然选择明哲保身,分明就是不仁不义的表现。徐君然就是没有出现在她面前,要是徐居然此时站在她面前的话,孙静芸保证让这家伙知道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孙老轻轻的摇摇头,对孙静芸道:“这孩子不是趋吉避凶,是聪明绝顶啊。”

    孙静芸一愣,有些不解的看着父亲………

    …………………………

    …………………………

    “你这又是何必呢?”

    同样的时间,徐君然坐在曹俊明的面前,听着曹俊明无奈的唠叨。

    “大哥,你也知道,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是我母亲的家里人。”徐君然看着曹俊明,缓缓说道。

    曹俊明叹了一口气:“孙家走到现在,归根结底,是孙伯伯自己的问题,他一直都不站队,让下面的几个第二代站队,殊不知这最容易被人诟病,官场这种地方,怎么可能允许不倒翁的出现呢?”

    徐君然默然不语,曹俊明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孙家走到今天的这个地步,看似是因为家族内部问题重重,孙振坤和孙振安兄弟为首的几个第二代各自为政,有人倾向于保守势力,有人倾向于改革派,可实际上,却是因为孙老各不相帮的做法才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政治上最忌讳的就是这种事情,也许老爷子是因为以前太早站队吃过亏,所以希望在这一次的权力变革当中站在墙头看风景,可是他并不明白,这一次华夏所要经历的变革速度,快的超过任何人的想象。

    就好像现在,孙家看似强大,可是中央高层已经有意要动孙振坤,老爷子甚至需要用全退来保全家族的其他人。归根结底,是因为孙家没有盟友,孙老的中立态度,使得其他的大佬,宁可看着孙家被打压下去,也不会伸出援助之手。不管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都是如此。

    徐君然离开孙静芸的宿舍之后,就来到曹俊明的家里面,正好赶上曹俊明中午下班,两个人聊起今天的事情,徐君然说出自己到孙家所遇到的事情之后,曹俊明却是一眼看穿了他的想法。

    “你这么做,等于是在给孙家人敲警钟!”曹俊明叹了一口气,无奈的说道。

    徐君然笑了笑:“不至于,相信我那位外公,恐怕也应该知道是怎么回事,只不过在他看来,只要自己还在世一天,就不会有人动孙家罢了。”顿了顿,他接着说道:“只是他恐怕没想过,孙家这种政治态度,决定了一旦他离世,整个家族马上会成为众矢之的。”

    他这话说的没错,上辈子孙家彻底衰落确实是在孙老去世之后,孙振坤虽然倒下了,可孙振安还在,孙家的几个第二代也还身居要职,这一点徐君然上辈子是知道的,毕竟孙振安当时在华夏政坛也算是有一号的人物。确切的说,孙振坤的下台,不过是孙家衰败开始的序幕,随着孙老爷子淡出政坛,孙家的势力越来越小,等到老爷子去世之后,孙家的几个第二代逐渐靠边站,就连孙振安那样的政治强人,最终也只落得一个正部级的结局罢了,其他的晚辈,大多数都是仗着父辈的余荫做一点生意什么的,其中就有孙宇航。

    徐君然现在说出来,只不过,是希望孙老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而已。

    有时候,并不是大人物就一定不会犯错误,他们也许被这个时代的局限性所控制,没有办法考虑到自己的身后事罢了。

    曹俊明点点头:“你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事情,就看孙家自己的反应了。”

    说着,他拿出一份资料来,递给徐君然道:“我帮你问了一下,京城电视台确实在准备一个晚会,话说你从哪儿听来的消息啊?”

    徐君然嘿嘿一笑,一脸神秘的说道:“那就不能告诉大哥您了,我说我能掐会算你也不会相信不是。”

    拿着那份资料,徐君然的脸上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道:“有了这个晚会,我就能保证,一年之内,我们李家镇公司脱贫致富!”()

第三百一十三章 恭王府() 
前世今生,徐君然不是第一次来到京城了,可是他最喜欢逛的地方,依旧是传说当中的恭王府,也就是号称清朝第一贪官的和墓示印�

    上辈子徐君然看过一本描写驻京办主任的书,里面对于和慕樯芴乇鹩幸馑迹瞳|这个人,身上集中了官本位制度中所有为官的元素:自幼清贫、发奋苦读、幸识君王、连升三级、侍君如父、位极人臣、左右逢源、精明干练、阴险狡诈、贪得无厌……

    “贪字害人啊!”

    徐君然站在恭王府外,对今天刚刚回到京城的曹俊伟和陈宏达说道,站在他身边的,则是一脸幸福的林雨晴。

    他们三个人是昨天晚上到的京城,徐君然之前已经让曹俊明联系过曹俊伟,让他们在自己到京城之后也回来,有事情商量。

    经过江南的几件事之后,徐君然忽然觉得,自己有必要建立起一个经济势力来,凭着自己对未来经济格局的把握,只要自己想的话,起码可以把林雨晴打造成为华夏未来的女首富。

    徐君然的想法是经过认真考虑的,虽说自己不在意钱多钱少,可以后做事情必然牵扯到这方面的问题,徐君然是绝对不希望自己最后因为金钱上的问题被人诟病的。

    “我小时候就喜欢来这里,奶奶说这儿是福地。”

    曹俊伟笑着对徐君然说道。

    徐君然也知道,曹家老太太建国初期还在的,曹俊明和曹俊伟兄弟俩,就是老人一手带大的,听说老人还是前清的一个官宦之家出身,战乱当中委身下嫁给曹老爷子的父亲。京城的人,知道恭王府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毕竟恭王府素有万福园的美誉。什么蝠池、蝠厅、福字碑,一个福字道出了富与贵的真谛。

    “可不是么,咱们华夏人都喜欢福,说白了就是图个家宅平安啊。”林雨晴在一旁开口道。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她已经变了很多,打扮更加洋气不说,单单是身上的那股子气质,就已经显示出后世职业女性的风范。

    陈宏达此时也是西装革履,看了一眼赫赫有名的福字碑,笑着说道:“要我说。来这恭王府的这么多人,其实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多沾点恭王府的福气,和饧一锼渌凳腔牡谝缓糯筇肮伲筛F床恍 !�

    徐君然跟曹俊伟等人哈哈大笑起来,心里面却觉得他说的没错,京城有句老话儿,到长城是看大气,到故宫是看王气,到恭王府看的是福气。说白了。每一个地方能够吸引人,自然是因为这里有吸引人的东西。

    对于徐君然来讲,有上辈子的沉淀在,所谓大气磅礴的胸怀。他自然是不缺乏的,如果连这点胸襟都没有,徐君然谈何成事。至于所谓王气,徐君然觉得倒也未必非要沾染。自己还没到那个级别呢。

    “君然,你说这和还笾T趺淳兔幌胱帕籼鹾舐纺兀俊弊叱龉醺拇竺牛芸∥昂鋈欢孕炀晃实馈�

    徐君然一笑:“他不说没想过,而是那个时候,不允许他留后路。”

    华夏上下五千年,富贵不分家的道理是自古存在的,有权必定有钱,这是封建时代每一个官员的真实写照,至于华夏如今的这个富者不贵,贵者不富的局面,徐君然却知道,未来的很多年,都将会持续如此。

    “对了,你说让我们投资修路,到底是怎么打算的?我可是听说了,你年后就要被派到京城来。”曹俊伟一边走一边对徐君然问道。

    徐君然一笑,看向林雨晴,只见在鹏飞威风八面的林总经理,此时却好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低下头,小声道:“我就是听老书记念叨了几句,才告诉曹二哥的。”

    徐君然也知道,她是担心自己的处境,毕竟不管省里面如何变化,在武德县的人们看来,徐君然此时的处境并不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