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客 >

第7章

穿越客-第7章

小说: 穿越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卫家什么时候和张让扯上关系了?

    陈天扬十分诧异,可眼下最让他郁闷的是,这老太监根本不只是想捞点好处,这分明是想要他的命啊!

    这要是换一个人,敢打他的主意,他非得让对方脱一层皮不可,只是这十常侍之首于他还有作用,暂时还不能得罪。

    他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钱财,接下来就该去买个官儿了,而买官就要找张让,若把这老太监得罪了,恐怕他这官儿可就不好买了。

    最终,陈天扬还是跟着卫度踏进了后厅,毕竟是艺高人胆大,那几个刀斧手根本奈何不了他。

    若张让不知足,真打算杀人劫财,他也不介意用点儿非常手段,不就是得罪一个老太监吗?

    陈天扬刚踏进后厅,主位上老太监的目光就落在了他身上,他也不着痕迹的憋了对方两眼。

    “在下陈轩、字天扬,今日有幸得见张大人,实乃三生有幸!”

    一记马屁拍上去,陈天扬根本不给张让说话的机会,直接上前献上一件美轮美奂的水晶摆饰,说道:“今日全仰仗张大人,拍卖会才能有如此收获,这是特意为张大人准备的一点见面礼,还请笑纳。”

    张让小心翼翼的托着水晶摆饰,一双老眼中露出欣喜的神色,显然是对水晶摆饰喜欢得紧,竟然连他最初的计划也忘得一干二净。

    “当真是世间奇宝,妙呀!”

    看张让对水晶摆饰爱不释手的样子,陈天扬就知道今日一劫他算是躲过去了,当即也就松了一口气,说道:“明日,在下必当再备几件珍宝亲自送到府上,绝对不会张大人失望。”

    张让听说还有宝贝,两眼顿时放光,说道:“欢迎之至,某家在皇宫中见过奇珍异宝无数,能及上这宝贝的也就寥寥几件而已,不知这些珍宝从何得来?”

    “我早年流落于海外,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这些珍宝,据说乃是仙家至宝。”

    陈天扬脸不红心不跳就把张让给你忽悠了,张让还高高兴兴的将他送出卫府,甚至还邀请他去府上做客,完全忘记了埋伏在后厅的刀斧手。

    第二日大早,陈天扬便带着几件小玩意儿上门拜会张让,张让看这些宝贝的价值一点也不输于昨日拍卖的宝贝,于是心里的不良企图也就彻底翻篇了。

    两人相谈甚欢,陈天扬瞧准时机提出想买个官儿做,然后张让老太监大手一挥答应直接送他一个太守位置。

    张让命人取来一张红榜,打开一看竟然全是被明码标价的官位,下至县令、上至三公九卿都被囊括了。

    陈天扬也是彻底醉了,纵观华夏五千年悠久历史,能够如此光明正大卖官的,恐怕也就只有桓灵二帝了。

    看着红榜上被标价的十多郡太守,陈天扬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选定了冀州河间郡太守。

    没办法,就这个河间郡离幽州涿郡比较近,在那里可有两位让他仰慕已久的英雄人物,也不知道有没有被大耳贼给忽悠去,看来他必须要加快步伐了。

    当日午后,陈天扬就随张让进了一趟皇宫,很快便拿到了一张盖有玉玺印的官凭文书,接下来他只需要走马上任即可。

    从皇宫出来,他又直奔卫府找卫弘谈了一笔粮食买卖,他要去河间郡组建军队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粮食,可让他欲哭无泪的是,汉末的粮食贵得离谱。

    一千五百金只能勉强买到一万石粮草,一千五百金折合人民币是五百多万,汉朝的一万石换成现代的斤两来算是六十万斤,也就是说汉末的粮食价格大概是八块多一斤,足足比现代普通大米贵了两三倍。

    幸好陈天扬现在不缺黄金,他直接大手一挥六千金就没了,四万石粮草将会在半个月之内送到河间郡。

    夜里回到悦来客栈,陈天扬又把赵云找来自己的房间,直接把自己买官买粮的事情告诉了他,美其名曰说要去北方救济天下百姓,并问他可愿一同前往。

    赵云能看出他是真心为天下百姓着想,而最近又被他各种神秘的手段所折服,特别是看到昨天运回客栈的九万多金,那璀璨的金色差点没亮瞎赵云的眼睛,所以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赵云哪里知道,陈天扬必须得为天下百姓着想,不然怎么能让天下百姓都信仰于他,怎么建立获取愿力值的渠道呢?

    虽说他是有目的性的,但从内心来讲,他也是希望这天下百姓能过上好日子的,毕竟这也是他三国梦的一部分。

    第二天清早,陈天扬带上赵云、千柔再次启程,距离黄巾起义已经越来越近了,他不得不赶这么紧。

    三人两骑出洛阳东门,然后取道河内郡一路北上,直奔冀州河间郡乐成。

    不得不提的是,陈天扬在洛阳城外竟蒙一群百姓热情相送,那时候他才知道赵云最近都做了什么?

    原来赵云拿着他留下的金条,以他的名义在洛阳城周边救济难民,他的仁义之名早在这些难民群中流传开了。

    这可把陈天扬乐得不行,看来赵云的心已经向着他了,只需再加把火就能让赵云成为自己的铁杆粉。

    于是,他在洛阳城外放出豪言,只要天下难民愿意相信他,都可以去河间郡投奔于他,他会让所有难民吃饱穿暖。

    洛阳城外相送的难民感动得一塌糊涂,几乎所有难民都表示愿意去河间郡投奔他,于是他便留下银钱给他们作为路费。

    从这一刻起,陈天扬在汉末有了第一批信仰者。

第十四章 赵云归心() 
七日后,冀州河间郡乐成/县,郡丞邓忠热情的把陈天扬一行人迎进太守府。

    这河间太守的位置已经空了大半年了,邓忠这个代太守当得那是相当的滋润,如今正主来了他自然不高兴了,只是不敢表现出来而已。

    看着他那一脸虚伪的笑容,陈天扬在心里直接给他扣上了“贪官”两个字,不过眼下还要靠他来熟悉河间郡的情况,暂时还不能动他。

    接任太守的第一天,陈天扬便让赵云暗地里调查邓忠,明面上却赏了一些金银让他放松警惕,并让他帮忙打听出售土地的信息。

    有了邓忠这土著的帮忙,陈天扬第二天就从一小士族手里收购了三千亩粮田,而且只花了两千金,那是相当的便宜呀。

    第三天一早,陈天扬就带着赵云赶去接收土地,小萝莉千柔因为染了风寒,所以就被留在了太守府。

    这三千亩土地位于乐成/县西南方向二十里处一个村子中,两人一路晃悠了大半个小时才到达了目的地。

    眼下已经进入晚秋,地里的庄稼早已经被收割了,留给他的就只是三千亩光秃秃的土地和一些佃农。

    佃农本属于上一任地主的财产,而如今已经成了这三千亩土地的附属品被小士族送给他了,可见这些佃农的社会地位是多么的低。

    在汉末这个乱世,佃农帮地主种地还能有口饭吃,已经比那些饿死的流民强上太多,所以他们也不敢奢求太多。

    两人刚进村,就看见村口的一片空地上聚集了数百人,其中一位老头见到他们便赶紧迎上来,躬身问道:“两位公子,可是这片田地的新主人?”

    “在下陈轩,正是这片土地的新主人!”

    陈天扬下马抱了抱拳,这些佃农已然知道换了新主人,想来是小士族早已经交代好了。

    老头闻言立马拜倒,高呼道:“南岭村七十九户佃农,二百六十七人,拜见新主人!”

    随着老头的动作,他身后数百人哗啦啦的全跪倒在地,齐声高呼:“拜见新主人!”

    虽说陈天扬已经受过别人好几次跪拜之礼了,但他总觉得自己习惯不到这种大礼,特别是那些年纪大的,甚至都可以当他爷爷的老者,这些人的跪拜之礼他怎么受得起?

    他赶紧踏出两步,急忙将领头的老头给扶了起来,大声道:“老人家赶紧起来,大家都起来吧!”

    这一扶可把那老头给惊得手足无措,什么时候主人也会扶他们这些低贱的佃农了?

    看到佃农们诧异的表情,陈天扬恍然明白是怎么回事,随即轻咳两声,说道:“大家都快起来,以后大家都不用行跪拜之礼了。”

    这无意间的举动又牵动了赵云的心,他不得不承认陈天扬在对待百姓上做得很好,若能长久下去必定是天下百姓之福。

    这一刻,赵云的心算是彻底归附了。

    心中既有了决定,他当即也上前扶起几位老者,大声说道:“吾主不喜跪拜之礼,以后私底下就不用行跪拜之礼了。”

    “吾主?”

    听到这两个字眼,陈天扬差点没高兴的跳起来,虽然他也不知道赵云怎么就突然改称呼,但这绝对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谢主人!”

    众佃农恍然明白过来,一个个赶紧拜谢起身,这一声齐呼可比之前响亮太多了。

    陈天扬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乐呵呵的拉着领头老头,问道:“老人家贵姓?”

    老头忙道:“不敢,贱民姓孙,单名一个安字。”

    “孙老,那就麻烦你带我兄弟二人在村中转转吧!”

    闻言孙安又拜倒在地,说道:“贱民,当不起主人如此称呼。”

    “不是说了私底下不要行跪拜之礼吗?”

    陈天扬无奈的摇了摇头,又赶紧把孙安扶起来,大声说道:“从今往后,你们都不再是佃农,而是我的属下,不要再自称贱民了!”

    孙安等人闻言一个个激动得都说不出话来了,要知道在古代像他们这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想要摆脱佃农的身份几乎是不可能的。

    陈天扬知道自己的做法有点惊世骇俗,可若是不这样做,他又怎么能在短时间内征服这些人的心,又如何能让他们信仰自己,从而获得愿力呢?

    众人激动了好半晌,这才在孙安的带领下高呼:“主公仁德,吾等愿誓死追随主公!”

    只是一个看似很平常的举动就收获了众人的好感,也就只有在民风淳朴的古代才能实现,若是换作现代,就算你散尽家财、好事做尽,人家都还觉得那是你理所应当的。

    待众人散去之后,陈天扬带着赵云在孙安的陪同下逛了逛村庄,那些破烂不堪的民房简直不忍直视,若是放在现代去,那绝对是妥妥的危房。

    好不容易在村庄中心看到一间玩好不损的房屋,结果还是上一任主人家存放粮食的地方,根本就不是供佃农们居住的。

    在村庄中转了一圈又回到村口,陈天扬已经大致了解了南岭村的基本情况,也知道自己接下来该从什么地方着手了。

    “孙老,若是要建造一万人居住的房屋需要多久?”

    孙安吃了一惊,显然不明白他意欲何为,不过还是立即盘算起来,片刻后回道:“主公,就算是全村人一起动手,恐怕也要得花上两个月。”

    如今已经是九月底了,黄河以北天气已经逐渐转凉,招收了流民没地方住怎么行?

    于是,陈天扬当即就令赵云负责招收流民的事情,然后又交给孙安两个任务,修建民房与开垦麦田。

    离开村子前,他突然脑洞大开,直接将南岭村更名为天外村。

    在回县城的路上,陈天扬看赵云心中疑惑甚多,于是就忍不住提点了一句:“子龙兄,难道看不出这天下即将大乱,若不能在短时间内组织起一直强大的义军,又何谈保护好天下百姓?”

    说实话,他要不是熟知历史,那肯定是看不出天下即将大乱,就不知道赵云有没有看出什么端倪。

    赵云若有所思,许久才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主公指的是太平教?”

第十五章 粮食问题() 
这是一条直达河间郡乐成/县的官道。

    最近几日,总能看到成群结队的流民奔走于这条道上,或是三五人一群、或是数十人一队。

    这些人大都衣不蔽体、面目憔悴,可是他们每一个人眼中都燃烧着希望,能活下去的希望。

    一名途经此道的青年文士对此很是不解,于是便上前找了一对母子询问情况,言道:“在下荀攸,敢问老人家此去何处?”

    老妇人似乎不愿意与生人说话,扶着她的壮汉只好开口回道:“河间陈太守在乐成救济天下难民,吾等自然是投他而去。”

    “噢,这天下什么时候又出了这么个人物?”

    荀攸心里甚是忧虑,这天下已经有一个天平教蠢蠢欲动了,现在又出一个陈太守,竟敢如此大张旗鼓的招收难民,真不知道是福是祸?

    壮汉答完话已扶着老妇人离开,荀攸回过神儿来,急忙追赶上去,说道:“壮士,在下正巧也要去乐成,不知能否与汝等同行?”

    “某姓典、名韦,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