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的邻居是皇帝 >

第413章

我的邻居是皇帝-第413章

小说: 我的邻居是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王家的少爷王若瑜,王若瑜还有一个身份,曾经和韩熙载的女儿定下婚约。

    两边都知道是做戏,为了借着送亲,让韩熙载逃出金陵。

    事情安排天衣无缝,十分顺利,只不过谁能想到王若瑜却因此嫉恨上了王家!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

    家族把他当成了什么?

    一个玩偶吗?

    即便当初为了脱身,可是后来也不该把韩姑娘赐给任天行那个海贼!

    难道我堂堂王家少爷,比不上一个贼?

    王若瑜怒气冲天,愤愤不平,正巧,让李继潼发现了,并且蛊惑他,许诺,只要能造反成功,夺取江南,他就是王家的家主,想娶谁就娶谁!

    事实上,太仓王家也分裂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主张重点发展工商,支持大周的国策,更大的一部分,则是希望保留土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王家内部争斗非常激烈,当叶华在苏州的时候,王翰等人占据优势,而叶华离开之后,另一边又试图染指江师,配合李继潼作乱。

    结果摩尼教迅速败亡,他们走投无路,只能选择向叶华投降……王若瑜深知,他跟李继潼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跑不掉。

    所以王若瑜救下了李继潼,他们盘算之后,江南没有存身之地,唯有亡命海外。

    李继潼信心十足,他执掌摩尼教,靠着王家的支持,又吸收了许多海贼草莽,光是大船就有一百艘!

    李继潼信誓旦旦告诉王若瑜,他们去海外,去南洋,甚至去天竺……那里有广阔的世界,数之不尽的财富,最重要的是上面的人蠢笨无比,都是一群猪!

    做不成中原的皇帝,去海外也是一样。

    逍遥快活,李继潼也没有儿子,等他打出来基业,全都留给王若瑜……说不定有朝一日,中原再次大乱,他们还能挥兵杀回来,成就前所未有的功业呢!

    “痴心妄想!”老太太哼了一声,“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在开封的时候,鼓弄无忧洞,跑到东南,弄什么摩尼教,去了海外,也是个贼!这样渣滓,就该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叶华点头,“祖母说的是,只不过老天爷太忙了,顾不上劈他们……是刘闯带着船队,在海上漂泊了两年,才找到了他们。李继潼和王若瑜带着船队,去了吕宋岛。”

    “在哪?”老太太好奇道。

    叶华取来地图,给老太太找出了吕宋的位置,叶氏一看,可吓坏了,“怎么那么远?比,比琼州还远啊?”

    “嗯。”叶华感慨道“不光是远,岛上气候炎热,森林密布,毒蛇猛兽不计其数,另外当地的土著还会猎杀活人,吃人肉,喝人血!”

    “啊!”老太太脸色惨白,“那不就是化外蛮夷之地吗?”

    “没错。”叶华道“刘闯为了抓到李继潼,带着三千人,上了吕宋岛,一共花了八个月时间,才在密林中找到了李继潼,据说发现李继潼的时候,他染上了疟疾,身边的人都跑光了,他在一个水塘边,身上全都是三寸多长的水蛭,在吸他的血……李继潼瘦的像是骷髅,他哀求刘闯,赶快杀了他……”

    老太太听得毛骨悚然,却又十分解气。

    “好,这就是报应,上天入地,都要把他抓到!拿人油点灯,亏他干得出来!现在毒虫吸他的血,活该!”

    老太太沉吟了半晌,道“刘闯有毅力,不避艰险,是个奇男子。说起来,是那个不争气的丫头,配不上人家啊!”

    叶华叹道“祖母,情之一字,是说不清的。刘闯这些年,就是存了一个心,要报仇,要治好姑姑的疯病,仇人死了,姑姑也该好了,他们能凑在一起,破镜重圆,比什么都强。”

    老太太一听,连连摇头,“不对,你说的不对。假使刘闯还是个水贼,明媒正娶,做叶家的女婿,不算委屈他。可人家有本事,再这么做,就是咱们高攀了。”

    老太太还上来了倔脾气,怎么说都不听了。

    “祖母,你的意思是不是要抬举刘闯一下?”

    “嗯,你有主意没?”

    叶华想了想,“是这样的,陛下任命了降将朱令赟当越国公,目前镇守在安南,刘闯发现了吕宋岛,属于开疆拓土,立下了大功,我给他谋个国公的位置,镇守吕宋,祖母以为如何?”

    老太太动心了,她沉吟道“这个办法很好,不过你别掺和了,让老身去说,这些年来,也看看我这张老脸管不管用!”

    没过三天,符皇后来串门,老太太就把事情跟她说了,又转过天,柴荣直接降旨,改吕宋岛为洋州,并且任命刘闯为洋国公,兼任总督之职,负责军民通商事宜。

    一个太湖水贼,几年光景,跃升国公,谁都觉得刘闯是捡了大便宜,可是当他出现在金殿,拜谢皇恩的时候,却没有人敢说什么了。

    刘闯的左臂空荡荡的,这是在海上遇到了风浪,被折断的桅杆砸的,不得不截肢。他的眼睛也瞎了一只,戴着眼罩,倒是颇符合海盗头子的特征,这只眼睛是被李继潼手下人射伤的。

    另外他的右耳几乎都没了,这是在雨林穿梭,感染了病菌,活生生烂掉的。

    还有他的脚趾,大腿内侧,都有皮肤溃烂,身上还有好几处被毒蛇咬伤的痕迹……在吕宋岛的八个月,九死一生!

    几乎每天都在刀尖上跳舞,要和老天斗,要和森林斗,要和猛兽毒虫斗,要和李继潼斗!

    刘闯斗得伤痕累累,残破不堪。

    但是他敢挺直腰杆说,自己是堂堂正正的爷们,顶天立地的汉子!

    他,还有他的弟兄们,征服了蛮荒之地,他们走遍了吕宋岛!

    “启奏陛下,臣等在岛上发现了金矿!”

    “金矿!”

    柴荣声音微微颤抖,“多吗?”

    “非常多!”刘闯道“以臣的估算,一年能开采十万两以上!”

    “十万两!”

    这一次柴荣可坐不住了,居然兴奋地站起来,大声道“天佑大周,天佑大周啊!”

    满朝之上,诸位重臣也是喜笑颜开,纷纷给柴荣道贺。

    尤其是主管三司的卢多逊,还有新任三司副使窦偁,都拍着巴掌,状若疯癫。

    刘闯都有点迷糊了,注意点形象好不?你们是大周的天子,朝廷重臣!金子固然值得高兴,但是也不用这样失态啊?怎么还不如我一个水贼有见识!

    叶华凑到刘闯的身边,低声道“你不清楚,自从拿下了江南和岭南之后,再加上安南,商货沟通,人员往来,每年需要的货币不计其数,眼下朝中最常听到的两个字就是‘钱荒’,现在主要是从倭国补充金银,你又找到了一条路子,怎能不高兴?”

    刘闯忙道“陛下,臣愿意去开采金矿,为陛下分忧。”

    柴荣心动了一下,然后摆摆手,“如何开采金矿,还需要从长计议,朕倒是觉得,应该鼓励大周的百姓,出海发财,刘将军只要提供保护即可,这事情让政事堂拟个方略出来,刘卿多半也累了,其他的事情,以后再商量。”

    散朝之后,刘闯跟着叶华下来,他还是糊涂。

    “怎么回事?陛下不是缺钱吗,怎么还要给百姓采矿,咱们圣人真是仁君啊!”

    “陛下当然是仁君,只不过这事跟仁慈不仁慈没关系。”

    “那跟什么有关系?”

    “这还不简单,陛下要向吕宋移民,黄金就是一颗诱饵,朝廷去开采,可是没有这个效果……而且许多人一夜暴富之后,他们就会疯狂采购,会制造出庞大的需求,江南的工厂就能得到源源不断的订单,贡献更多的税收,说到底,这些钱,还是要流回陛下手里的!”

    ……

    刘闯听得目瞪口呆,明着给你,却是要拿到更多,不愧是皇帝啊,心眼也太多了。他顿时生出了开封很可怕,我要回乡下的冲动。

    只不过他不确定,那个人愿不愿意跟自己走……“夫唱妇随,我自然是愿意,能远离开封,更是求之不得……母亲的大恩只能下辈子报答,倒是那俩个孩子,他们天天来陪我……我总想着,咱们的孩子要是没死,也会像他们一样可爱!”叶姑姑呜呜大哭。

    刘闯忙道“咱们往后,怕是很难再有孩子了,就把他们当成后人吧!陛下准许民间开采金矿,我打算留几个最好的给他们!”

    。

第602章 太子的教育问题() 
叶家两个小东西丝毫不知道,他们的小小举动,居然换来了泼天的财富……此时这俩小东西正在打架!

    老爹发话了,要让他们进学。

    小家伙们对任何新鲜事情都感兴趣,绝不排斥上学……但是他们却不能忍受区别对待。

    叶大见妹妹的书包好看,还绣着芳草,他就想要,叶二呢,看哥哥的书本多,她伸手就抢,很快就闹腾起来。

    俩小东西折腾了一会儿,突然又消停了,叶大很认真告诉妹妹,老爹不公平,我们不上学了。

    叶二立刻表示赞同,上学干什么,还不如在家里玩呢!

    后院的熊猫又生了一胎,软软绵绵的小熊猫多好玩……所以,他们俩一致决定,在没有得到公平对待之前,他们不准备上学。

    很显然,事情不能他们说了算,才玩了没有多大会儿,就让郭幸哥把他们俩带着,去见了老爹和老娘。

    “你们闹什么?为什么不上学?”

    叶大挺怕老爹的,但是身为大哥,不能认怂,他挺起小胸脯,伸出白嫩嫩的小手,奶声奶气道:“不公平,就是不公平!”

    叶华哼了一声,“要什么公平?你是要去太子那边当伴读,妹妹要去女学,不一样的!”

    此话一出,可捅了马蜂窝。

    叶二先哭了,叶大也跟着哭起来。

    小家伙你抱着我,我抱着你,哭得稀里哗啦!

    明明一样高,长得也差不多,从小到大,穿衣戴帽,一模一样,怎么上学就不一样了?老爹真是太坏了,居然想把他们给分开,实在是太可恶了!

    “不上学,就是不上学!”

    叶华面对谁都是一肚子主意,唯独拿两个孩子没办法,他们还分不清男女的区别,加上从小一直在一起,形影不离,更加不愿意分开……郭幸哥连忙躬身,安慰两个小家伙,还从口袋里拿出了两块糖。

    叶大很聪明,“你想拿糖哄,哄我们的,不能上当!”

    郭幸哥眯着眼睛,笑嘻嘻道:“你真不吃?”

    叶大用力摇头,可小眼睛却还是盯着糖块。

    “你不吃,我都给妹妹了。”

    说着两块糖塞给了叶二,叶二下意识要接,叶大怒道:“不许拿!”

    叶二被哥哥吓住了,愣了一会儿,显然哥哥的威严比不过糖块的诱惑,她伸手就给抓了过来,喜滋滋吃了起来。

    这下子叶大也泄气了,扑上来去抢另一块……闹腾了好半天,两个小东西终于坐下来吃糖了。

    不过叶大是个很有原则的孩子,一边吃,还一边固执念叨:“不上学,不上学……”

    摊上这么两块活宝儿,叶华也只能徒呼奈何。

    “陛下这次请了大儒戚同文进京,要开设内学堂,专门教导皇子,这俩小东西太能折腾了,必须要找个厉害的人物,好好管教他们!”叶华气呼呼道。

    郭幸哥愣住了,“哥,不都办了大周学堂吗?为什么还要请大儒进京,教导那些酸腐无用的学问?这是什么道理?再说了,那个戚同文是何许人也,居然也配教导太子,他还比哥哥厉害?”

    叶华摆了摆手,“不能这么说,戚同文和我所学的东西不一样,此人也的确有些名声!”

    戚同文是大儒杨悫的学生,杨悫就是个著名教育家,数年前,柴荣罢黜科举百官,重新开科取士,挑选真正有用的人才。

    屈指算来,加上征南归来的恩科,一共三科,录取了近五百人,这里面以大周学堂数量最多,质量最高,占了一百八十多人,紧随其后的就是杨悫的睢阳书院,贡献了五十多人。

    杨悫创办书院之后,年老体衰,没法登坛讲学,他把书院的日常工作都交给了亲传弟子戚同文。

    戚同文执掌书院,他大开善门,将书院所藏一万五千卷书籍,悉数拿出来,甚至不乏孤本,对外开放,不光是书院的人,其他的学子,甚至是普通百姓,前来求学,戚同文一视同仁。

    有人不远千里,来到睢阳书院求学,戚同文声名远播,周围的人也都劝诫,跟他一起求学的师兄弟已经先后登科,他怎么就不去考试,搏个功名呢!

    戚同文对于这些话,一笑了之。

    他出身贫寒,是老师杨悫开恩,教他读书,才能有今日的成就。戚同文早就已经发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