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霸西洋-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人面前抬起头来了。”
“住嘴!我难道不知道吗?现在咱们对外面的情况根本不知道,再说国主大人向来不相信这个明国的使者,我们怎么能……”
另外一个小头目说道:
“大人,国主大人要是不相信明人又怎么会去驿馆赴宴呢?一定是南洋诸国看到国主大人和明人走的近,担心国主会借助明人讨伐他们所以在这个时候想要把咱们渤林邦国灭掉啊!大人不要再犹豫了!”
听了好大一会,阿基诺才轻轻的说道:
“好吧,开城门叫明军进来。”
小头目答应一声转身要走,阿基诺又说道:
“你要看清楚他们是不是就这些人,咱们对付他们这些人还是可以的,即便是有诈也可以应付。但是要是他们还有人在暗处躲着咱们就……”
“小的明白,小的一定仔细观察!”那个小头目拍着胸脯保证道。
“明国大人请留步!”
“明国大人请留步啊!”
几个侍卫在城头上高声喊着,希望可以把握住这个最后的机会,明人不要真的不管自己才好啊。
袁亨听到声音心里暗喜,知道自己的计划成功了。但是还是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不予理会。
这个时候王宫里的人慌神了,赶忙打开了城门,原先那个小头目骑马快速的冲了出来在袁亨身后高喊:
“明国的大人!”
“明国大人请留步!”
堪堪到了袁亨的身后了,袁亨才转身看着这个渤林邦国的小头目问道:
“哦?什么事情啊?难道你们还要劫掠我们不成吗?告诉你我们是大明帝国宝船舰队的突进队。要是你心怀不轨最好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
“不是不是,”这个小头目赶紧解释,“大人误会了,现在敌我情况不明所以我家大人可能对大人有些误会。不过现在好了,我家大人诚挚的邀请明国的军爷和我一起坚守王宫,还请大人不计前嫌啊。”
“哦?难道你们不担心我们会借机拿下你们的王宫吗?”袁亨倒是在那里哼哼哈哈起来。
“怎么会呢?明国和我们渤林邦国就像亲兄弟一样啊,刚才是我们的不是,还请大人不要介怀才是啊。我在这里代我家大人给大人赔礼了。”说着这个小头目下马来到袁亨跟前一躬扫地。
“好吧好吧,既然你们这么诚恳我也不好说什么,毕竟大人给我的命令就是和你们一起坚守王宫等待援军的。那好吧咱们就进城吧。”袁亨衣服很大度的样子挥挥手说道。
“好好好,我给各位大人带路。”这个小头目点头哈腰的说着把自己的马让给了袁亨来骑,他屁颠屁颠的跑到前面去了。
袁亨坐在马上向着李道明埋伏的地方看了一眼,然后大声对这一百名火铳兵喊道:
“所有注意!现在咱们就进王宫了!大家都做好准备啊!”
等到这一百名火铳兵进到王宫里情况就变了,这些人进到王宫以后根本不理会旁边渤林邦国人,直接就排出了五列总队直接就把枪口对准了那些还在等待迎接他们的渤林邦国人。
几阵排枪过后,王宫的守卫就四散了再也没有人去理会什么守卫王宫了,大家都一起往王宫的后门跑了,阿基诺现在也知道自己上当了,刚要下令进行抵抗却听到城外喊杀声震天,定睛一看也是大吃一惊,漫山遍野的都是火把把城外照的像是白天一般,仔细看竟然都是明军!
“肃清海盗!”
“杀呀!”
“大家杀呀!肃清海盗!”
“正使大人有令!海盗一个不留!”
一阵阵的呼喊响彻王宫上空,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守卫宫门的人还能举着刀剑抵抗一阵,但是在这样的气势之下,这些人都崩溃了。丢掉手里的兵刃夺路而逃,看看实在是跑不掉的就直接跪在地上投降了。
“哈哈哈……看来海盗就是海盗啊,就知道逃跑。”袁亨站在城门口给李道明见礼之后说道。
“哈哈……我看是你袁亨袁千户智勇双全啊。”李道明也是很高兴,他也没有想到竟然是兵不血刃就这样拿下了渤林邦国的王宫,现在其他的事情都手下们去安排了所以他也就和袁亨在这里多呆了一会。
“袁亨袁千户?”这个叫法真的是叫大家很吃惊,就是袁亨也没有想到。
“大人……”
他刚要问什么,李明道摆摆手笑了: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不用担心,这件事情我会向大人禀明的。放心既然是本官答应你一个千户之位,就是本将之位给你都是可以的。你就不要多说什么了,尽管去做吧,出了岔子本将给你兜着!”
“多谢大人提拔之恩,袁亨定当时肝脑涂地以报大人知遇之恩!”袁亨真的是被感动了,原本他也就是觉得李道明说的话就是在鼓舞士气,没有想到他竟然是说出这样的话。
“错啦!你不要感谢我,要感谢就感谢帝国以及皇帝陛下吧,再有就是正使郑大人。本官只不过就是发现了你而已,你以后要好好的为帝国服务。知道吗?”
李明道纠正袁亨道。
“是!在下一定谨记大人教诲!”袁亨也是很激动的样子,能不激动吗?这一眨眼就从一个百户升为千户了,这个跨越在一般人来说还不知道要熬多少呢,自己只做了这么点事就成了!
第171章 帝国的土地()
就一个晚上的时间,文朔的宝舡舰队就在旧港把一代枭雄陈祖义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海盗巢穴完全铲平了。这一点就是文朔自己也没有想到,当陈瑄来到驿馆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文朔正和王景宏坐在院子里面前是一桌慢慢的酒宴,不过两个人好像在等什么人似的。
看到陈瑄大步流星的走进驿馆的大门,文朔和王景宏相视一笑双双站起身来:
“陈大人,怎么样这一次水师的弟兄们伤亡情况如何呀?”
“多谢大人关心,咱们水师的兄弟只有几个兄弟在放炮的时候不小心渤林邦国的弩箭击伤……”
还不等陈瑄说完文朔就打断了他的话:
“不不不,陈大人这里没有什么渤林邦国人,只有海盗。海盗,陈大人明白吗?现在帝国已经把这里的海盗肃清了,为了日后这里的安定祥和帝国需要在这里建立起帝国的第一个海外属地。这里以后就是帝国的土地了,我想这件事对于皇帝陛下来说一定是个好消息。”
陈瑄当然明白文朔的意思,把陈祖义定义为海盗非常有利于帝国对外的宣传。再者说了,这个陈祖义在南洋的所作所为也确实是海盗的行为,即便是明国的水师不去剿灭他们相信用不了多久南洋的各个国家也会联合起来围剿的,而现在明国的水师剿灭了这股海盗至少在南洋诸国的心目中明国就绝对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伙伴了。
“大人真的决定要在这里建立属地吗?要知道这些番邦小国除了贫穷是不会给朝廷带来什么实际的利益的。”在文朔看来,现在的王景宏绝对是一个殖民头子,首先想到的竟然是能够给帝国带来什么实际利益。
“小王啊,你不要只看到这里的贫穷和不开化,要知道这里的资源有多少是朝廷所没有的。再说了,在这里和占城都建立起帝国的水军基地的话那这个南洋不就成为了咱们大明的内湖吗?以后没有什么事情了,陛下也是可以到这里散散心的。咱们这是在给朝廷开疆辟土啊。”文朔开导王景宏。
陈瑄是个武将,心里对于开疆辟土什么的是充满了渴望。现在一听到文朔说是在为朝廷开疆辟土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赶忙说道:
“这自然是好事,末将愿意在郑大人的带领下多多的为朝廷开疆辟土。以后只要是郑大人有所需要末将定当是全力以赴!”
“不不不,陈将军,你又错了。大家都是在为陛下做事,不能说对谁忠诚什么的话,咱们都是在为陛下尽忠为大明的后世子孙开创一片生存空间。”
“末将受教。”
“下官受教。”
陈瑄和王景弘听文朔这么说完,也就明白了文朔的意思。其实在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就在这宝船舰队上,皇帝朱棣早就安排好了许多的暗桩和密探,为的就是要监视和监控这些率船队出海的人。
当然了这并不是谁朱棣不信任文朔王景弘和陈瑄,毕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人们之间的交流渠道还像后世那样。大明耗费全国之力打造的一只空前绝后的舰队就这样被人带到海外去了,不要说朱棣了就是换做这三个人自己的话也不会感到很放心的。所以对于朱棣在舰队安排密探的事情也就都是装作不知情了。
第二天当太阳跃出海平面的时候,旧港的制高点上已经升起来一面日月金乌旗。在朝霞的映照下这面大明帝国的国旗正式向全世界宣布这里——旧港已经成为了大明帝国的领土。
南京
御书房
朱棣正在批阅奏疏,执事太监悄悄的在殿外探头看看里面,不是他不敢进来因为他知道今天早上在大殿上皇帝又被大臣们挤兑的不行,非得要朱棣立下皇太子。但是显然朱棣没有这方面的打算,但是在几个大臣的鼓动下满朝文武都齐刷刷的跪在大殿上要求立下皇太子。搞得朱棣无比郁闷的把袖子一甩就跑到御书房来了,说是在这里批阅奏疏,实际上是在桌子上摆上奏疏根本就没有心思看下去,一个人在御书房里生闷气呢。
看到小太监在门口露头更是恼火:
“看什么看?有事儿说事儿!是不是那帮子人又在外头闹什么进谏的把戏了?”
小太监赶忙跑进来跪倒在地说道:
“回皇上,不是的不是的。是巡洋正使郑公公的快报。”
说完小太监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湿透了,朱棣在他的眼里就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神啊,要是一句话不对自己的小命就没有了。
“郑和?!为什么不早说?快呈上来!”听到郑和的名字朱棣顿时来了精神,现在郑和对于朱棣来说简直就是救星一样啊,他是多么渴望能够有这个人的消息。
小太监颤巍巍的把密信成了上来,朱棣慢慢展开奏疏:
“臣郑和面北叩拜我主万岁万万岁
自臣率舰队出海以来,得陛下神威庇佑南洋诸国无不心悦诚服愿为我天朝世代臣属。
但旧港海寇陈祖义横行南洋,诸国皆受其害敢怒不敢言。来往客商皆受其害,或被洗掠,或被其杀戮。臣率舰队抵达之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能令其悔悟竟图谋劫掠我大明舰队。
臣协同副使王景弘及陈瑄设计将其擒获并剿灭海寇五千余,不日将其押往京师待陛下钦定其罪。
另外,由于海寇肆虐,南洋各地急需帝国出面维持和平安定局面,所以臣于两位副使大人商议恳请陛下及早安排朝廷官员接管旧港管理事宜。
此地地势对于帝国的整体战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占城遥望可保帝国在南洋的利益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此事为甚,万望陛下恩准。
臣郑和再次面北叩拜我主万岁万万岁。”
“好啊好啊,看来朕是没有看错这个郑和啊。满朝文武也只有他是在真真正正的为朕分忧啊。这一次他们在南洋为朝廷弄下了这么多的土地,朕要好好的嘉奖他们!”
一直跪在地上的小太监听到朱棣这么说才算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在他看来朱棣哟个这种语气说话至少是说明他已经从刚才的震怒中恢复过来了或者说是郑和的奏疏叫朱棣恢复了正常的模样。
“把这份奏疏送到誊抄各部衙门,叫吏部尽快拟定南洋属地的官员任命事宜,一旦有了人选就要报到朕这里来,叫他们赶快去准备吧不要再整天在这朝堂上很朕吵吵个没完。”朱棣看着下面的小太监说道。
“是,谨遵陛下旨意。”小太监躬身退出去了。
朱棣刚刚坐回到龙椅上就听到一阵洪亮的笑声从殿外传了进来:
“哈哈哈哈……陛下是否安好啊?老衲来给陛下问安来了。”
“广孝?”朱棣一下从龙椅上起来,“广孝啊,快来,你来看看郑和这个家伙都做了什么事,连朕都没有想到他竟然是做出这么大的一番事业啊。”
朱棣起身把道衍迎进书房然后把那份刚刚送到的奏疏递给了他,很是显摆的样子。
道衍笑眯眯的接过奏疏仔细的看了一遍,慢慢的把奏疏放回到龙书案上问道:
“陛下,老衲是不是可以说这个郑和是在为陛下开疆辟土啊?”
“当然,现在朝廷四处都和胶着,就连朕要立皇太子的事情都被大臣们揪住不放,所以要给他们找点事情做次啊是正道啊。一旦是这些读书人有事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