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水浒-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胜一人大战林冲、秦明两人,在即将落败之时,宋江怕关胜战亡叫停。呼延灼用假投降的办法引关胜兵马进入宋江的大寨,被挠挂钩拖下马鞍活捉。关胜感到宋江有胆识重义气,便归顺了梁山。蔡京调兵进攻梁山,关胜杀败单廷珪,单廷珪便投降了梁山。受招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后,关胜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一天,操练军队之后回家,喝醉了而堕马,因而得了重病,不久不愈而病死。
第二百三十五章 忠勇的大刀关胜()
关胜一人大战林冲、秦明两人,在即将落败之时,宋江怕关胜战亡叫停。呼延灼用假投降的办法引关胜兵马进入宋江的大寨,被挠挂钩拖下马鞍活捉。关胜感到宋江有胆识重义气,便归顺了梁山。蔡京调兵进攻梁山,关胜杀败单廷珪,单廷珪便投降了梁山。受招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后,关胜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一天,操练军队之后回家,喝醉了而堕马,因而得了重病,不久不愈而病死。
圣旨下到了蒲东关胜处,关胜接了圣旨心下便有些激动,自己自幼学武,身为三国汉寿亭侯关云长的嫡系子孙,庸庸碌碌,不曾想朝廷终于想到自己了。
关胜正高兴的时候,有个时候走进来一个男子,那男子一走进来便看到了关胜手中的圣旨,当下高兴的说道:“哥哥,朝廷终于要启用你了,也不枉哥哥一身的能耐,小弟先在此祝贺哥哥升官封侯,重现汉寿亭侯方面的威风。”
刚才关胜欣喜不已,但是现在已经没有那么的高兴了,冷静下来之后,仔细的一想,听得自己的结义兄弟的恭贺,当下苦笑了一声,说道:“思文贤弟说的倒是轻巧,那朝廷是有了难处这才想到为兄,朝廷是想让某领军征剿梁山好汉呢。”
刚才进来的那个男子就是身为蒲东三杰之一的井木犴郝思文,如今的郝思文只是蒲东的一个小小的校尉,郝思文当下听得关胜之言,也是眉头一皱,说道:“这便有些麻烦了,说实话对于梁山好汉和托塔天王晁盖小弟是佩服万分的,去年小弟曾去济州,那济州因为梁山的缘故居然找不到一个贪官污吏,地主恶霸和地痞流氓,当地的百姓也是安居乐业,世外桃源一般,有时候小弟在想是不是大宋真的要完了,这个大宋江山真的要改朝换代了,前两日唐斌兄弟给我来一封书信便说他现在就在梁山入伙,日子过得逍遥快活,还邀请小弟去呢。”
关胜听完重重的叹了口气说道:“如今这个世道官不像官,匪不像匪,晁盖确实是个枭雄,知人善任,心胸广大,是个能干大事的人,可是某等食君之禄,就应该忠君之事,某关家世代忠良,不能在某这里当了贰臣。”
郝思文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这个结义哥哥的想法,关胜自幼就是看着春秋长大的,祖先汉寿亭侯关云长就是他的榜样,自古忠义第一人,亘古无双,所以在他的思想里忠君报国这四个字根深蒂固,比什么都重要,有时候郝思文也想劝一劝他,可是想到他那个固执的性子也就罢了。
看着郝思文在那里低着头沉默不语,当下哈哈一笑,说道:“贤弟莫要如此,某此次带兵征剿梁山还需要贤弟的帮助啊,贤弟的能力为兄是知道的,出将入相不在话下,某家会在陛下面前举荐贤弟,到时候你我兄弟联手剿灭梁山破,为国尽忠。”
郝思文看得关胜高兴的样子,也是欣喜,当下点了点头,说道:“兄长但有所差,小弟义不容辞,但是那梁山好汉人才济济,不说托塔天王晁盖一身武艺举世少有,更有豹子头林冲,双枪将董平,金枪手徐宁,南离太保石宝,花和尚鲁智深,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小李广花荣等众多能人异士,兄长不可小视,否则就会步了韩存保,宋江,慕容彦达等人的后尘啊。”
听得郝思文的提醒,关胜也是点了点头,捋了长髯,若有所思的说道:“贤弟提醒的是,那水泊梁山天时地利人和那一样都占据,梁山不像是其他的山贼草寇那样的乌合之众,而是几万的百战精锐和骁勇善战的沙场大将,的确不可小视,单单你我二人是不可能打败梁山义军的,给得需要几位的帮助,东京的丑郡马宣赞,轰天雷凌振还有贤弟你,有你们某家便有信心打败梁山义军。”
两个人有探讨了一会儿之后,便简单的收拾了一下,骑上自己的宝马良驹,马不停蹄的奔着东京汴梁而去。
一句无话,等到了东京,郝思文自己去了好友丑郡马宣赞的家里,两个人好长时间没有见面自然要好好的叙叙旧,而关胜要上金銮殿去觐见宋徽宗,所以要找到礼部去演礼,见到皇帝怎么跪拜,应该说什么,头应该怎么摆,手应该放在哪,怎么站着,怎么坐着,怎么走路等等,这些都是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的,这些关胜都得学,所以也就没有跟着郝思文一块去。
等所有的事情都完事了,早朝之上,宋徽宗无精打采的坐在上首的龙椅上,旁边是侍候的太监宫女,底下站着文武百官,金銮大殿金碧辉煌,雕梁画栋,淋漓尽致的展现出了皇家的奢侈与恢弘大气。
秉笔太监走了上来,扯着公鸭嗓子,说道:“圣上有旨,又是出班早奏,无事卷帘朝散,请架还宫!”
太监话音刚落,便听见武将班中闪出来一人,当下撩袍跪倒在地,高声说道:“臣童贯有本。”
宋徽宗一看童贯走了出来,有些不耐烦的说道:“童爱卿有什么事情,快快说来。”
“是,微臣遵旨。”童贯恭恭敬敬的说道:“圣上前几日下旨招蒲东巡检大刀关胜来京复命,此事已经在殿在等候。”
本来无精打采的宋徽宗一听说关胜来了,当下便来了精神,不为别的,这个关胜是三国的名将汉寿亭侯关羽关云长的嫡系子孙,宋徽宗也想看看这个关胜长得什么模样,当下说道:“传关胜进殿。”
过不多时,金銮殿外走进来一个身披甲胄的将军,龙行虎步,宋徽宗身子微微前倾,仔细的上下打量了关胜一眼,端的好表人材。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髯,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果然威风凛凛,相貌堂堂,人前身后百步的威风,单单看这一副相貌,就看得出此人非比寻常。
有一首古诗便是描写的关羽子孙关胜的:古来豪杰称三国,西蜀东吴魏之北。卧龙才智谁能如,吕蒙英锐真奇特。中间虎将无人比,勇力超群独关羽。蔡阳斩首付一笑,芳声千古传青史。岂知世乱英雄亡,后代贤良有孙子。梁山兵困北京危,万姓荒荒如乱蚁。梁公请救赴京师,玉殿丝纶传睿旨。前军后合狼虎威,左文右武生光辉。
中军主将是关胜,昂昂志气烟云飞。黄金铠甲寒光迸,水银盔展兜鍪重。面如重枣美须髯,锦征袍上蟠双凤。衬衫淡染鹅儿黄,雀靴雕弓金镞莹。紫骝骏马猛如龙,玉勒锦鞍双兽并。宝刀灿灿霜雪光,冠世英雄不可当。除此威风真莫比,重生义勇武安王。
第二百三十六章 关胜御前荐三杰(一)()
过不多时,金銮殿外走进来一个身披甲胄的将军,龙行虎步,宋徽宗身子微微前倾,仔细的上下打量了关胜一眼,端的好表人材。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髯,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果然威风凛凛,相貌堂堂,人前身后百步的威风,单单看这一副相貌,就看得出此人非比寻常。
“末将关胜拜见陛下。”关胜来到大殿中央,撩袍跪倒在地,朗声说道,那声音声若洪钟大吕一般,英雄气概十足。
宋徽宗是越看越顺眼,关胜的第一印象就特别的好,也越发的得到了皇帝的喜爱。有些事情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一个人看到另一个人的第一眼就烦,怎么看怎么讨厌,说不出来什么原因,就是看着不顺眼,这个在心理学里面叫做刻板偏见,也是有理论依据的。
这就是第一印象给人的感觉不好,往往很多事情的关键就在这个第一印象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对一个人一无所知时,自然要特别留意其一切未知的信息。由于“先入为主”的原因,人们往往偏信第一印象。信息出现的顺序不同对人们形成的印象有不同的影响。当人们根据一系列信息去认识某一知觉对象时,最初得到的信息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占有压倒的优势。人们对开始接受的信息较重视,并以此为依据,对他人进行评价,以致疏忽了后来得到的与最初不大协调的信息。人们会根据第一印象来解释新信息。当新信息与第一印象不一致时,甚至会否认新信息而屈从第一印象,这就容易造成人际认知的主观片面。由于第一印象一般是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形成的,所以比较深刻强烈。第一印象有可能变为“成见”,成为头脑中固有的心理模式。
关胜给宋徽宗的第一印象就非常的好,英雄气概十足,威风凛凛,这才是大将的风度,当下哈哈一笑,颇有些欢喜的说道:“关将军请起,今日朕见到将军欣喜万分,不想汉寿亭侯的子孙也是如此的英雄了得,便是这一阵的大将风度便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有将军在,何愁梁山草寇不灭,何愁我大宋江山不牢固。”
“陛下谬赞了,胜愧不敢当。”关胜一抱拳,谦虚的说道,在这个期间,关胜是一直微微低着头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地板,这也是有规定的,臣子拜见皇帝是不能够直接与皇帝对视的,与皇帝对视便等同于跟皇帝平起平坐,这可是大不敬的,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意刺王杀驾,诛九族的罪名,所以古代所有的臣子见到皇帝都是低着头的,便是皇帝让他抬起头来,那也是迅速抬头,而后在迅速低下去。
宋徽宗看着关胜,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说道:“那梁山的贼寇,胆大包天,全然不将我大宋放在眼里,打破朝廷重镇,杀害朝廷命官,朕便任命关将军为讨逆大将军,拨东京禁军三万马军五千,御林军五千,征讨梁山贼寇,不日出兵。”
说完,宋徽宗又问了一句,说道:“关将军还有什么要求没有?”
关胜朝着宋徽宗又是跪拜道:“末将拜谢陛下厚恩,不剿灭梁山贼寇,末将誓不回京,另外梁山骁勇善战之人众多,单单靠着末将一人恐怕有些困难,末将举荐三个人,有此三人相助,末将必定又把握攻破水泊梁山。”
“是哪三位?居然得将军如此的推崇?”宋徽宗有些好奇的问道。
当下关胜回答道:“蒲东井木犴郝思文,步司衙门防御使保义丑郡马宣赞,东京甲仗库副使炮手轰天雷凌振。”
井木犴郝思文是关胜的结义兄弟,随其征讨梁山,与宣赞同为关胜副将,后被捉归降。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四十一位,上应地雄星,担任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征方腊时战死于杭州,追封义节郎。
郝思文在水浒传中虽然名声不显,出场的次数也少,但是绝对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厉害人物,当初他母亲梦二十八宿之井木犴投胎,因而有孕,后生郝思文,因此人称他“井木犴”。井宿值日事无通,凶多吉少有瘟灾,一切所求皆不利,钱财耗散百灾非。而犴(狴犴)是一种动物,井木犴是此动物的一种,它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走兽,又传说是龙九子之一,相貌威严古代常把它的形象画在牢狱的门上。 从郝思文的绰号上也可以推断出来此人的不凡。
怀着报效朝庭,辅助君王的崇高理想,自幼习休得十八般武艺,熟读兵书战册。但是怀惴报国心、心怀文武艺的有志青年,在北宋末年那样一个奸臣当道的时代,有志青年就一定能得尝所愿吗?虽然最后得到了朝廷的启用,也不过是将他们当做权臣们的帮凶鹰爪而已,最后万般无奈之下这才不得已落草为寇。
后来梁山英雄大排名,郝思文是排名第四十一条好汉,梁山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第四名。不知郝思文投降后的心情怎么样,酸涩中也夹带着几分无奈吧。既然报国无门,朝庭也不赏识他,那就谁欣赏他跟谁干吧。不过上山后的郝思文倒真是有了施展其十八般武艺的机会,做为铁定的关胜副将,他随关胜南征北讨,立下不少功劳。招安后,更是卖力表现,希望能有着一日,重新得到朝庭的重用吧。
征方腊时,郝思文不幸遇难,我们不敢想像郝思文被掳杭州后身受何等酷刑,但一定是死的很悲壮,一代忠良,不幸捐躯,不胜令人伤感,或许这就是命运弄人吧。
丑郡马宣赞原是郡王府郡马,相貌丑陋,使得郡主怀恨身亡,因而不得重用,屈为步司衙门防御使保义。他曾向蔡京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