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侯门纪事 >

第827章

侯门纪事-第827章

小说: 侯门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多久,殿下入太子府第,并接手这件事,没到一天,和皇帝指给他的幕僚们开了三个会议,太子殿下发现纸上谈兵说的是他自己。

    他年纪不大,没历练过,倒不能过多怪他,虽然他自己把自己怪得不行。

    先是三位郡王的战功,幕僚们从兵部里抽出卷宗呈上,太子看过就知道棘手,对皇帝迟迟不议这事瞬间理解。

    几十年在一个位置上当差,没有功劳也有功劳。三个人中项城郡王年纪最小,东安最长,靖和为次,三个人都有无数伤痕在身上。

    不杀,怕难平兵心。

    杀他们,有一句“刑不上大夫”。

    当然还有一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真的办起来,太子和幕僚们好些天没拿出管用的主意。

    ……

    把三个人一刀斩了那叫痛快,痛快完了呢?东安郡王虽为人嫉妒,也有一帮子忠诚将领,把他们全解甲归田?是明白告诉天下人,当皇帝的忌惮你们?

    当皇帝的贵为天子?按律杀几个人,犯得着这样示弱?这明摆的不是逞威风,是示弱,从此以后怕了你们,你们赶紧滚出兵营吧。

    留下他们继续当兵,以后带这兵的得有点过人能耐才行。稍不注意,旧事就是哗变的根源。

    不杀?

    葛通虎视眈眈,他虽然折子上没明写,但按律按律按律,字字都在上面。再说不按律,让天下人怎么看?

    包庇皇族!

    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情,这将成为脱罪的旧例。

    ……

    就是大喊大叫一拳痛快一脚利索的人,他自己身边的事能这么痛快,相信天下人全佩服他。这只有游侠能办到,一刀宰了,从此浪迹天涯四海为家。

    至多赔上家他不要了,游侠可以不在乎。但太子殿下不能。他一直为完满解决这事,又要让三郡王认罪,又要让忠于他们的将军认可,想不出好的主张。

    而在今天,他的岳父把顺利解决这事的关键,直送到他的面前。太子在这里一不注意的分了个心,想母后对加寿还是旧年的偏见,这亲事她当初没看出好,所以她一直针对加寿。想到这一点上,太子心中难过。

    这说明,母后分辨人和事情,并不正确。

    这认识让太子痛苦,但这是事实。

    按母后说的为郡王们进言,现在已经明确,只会落得让父皇震怒。远不如岳父忠毅侯的这调和,他显然有说服葛通将军,又对点醒张豪。这下子事情好办的多,远比母后那主意为高。这些人急着往自己这里表忠心,只为保住郡王一条命,别的兵权什么的都好说,这实在不错。

    他一定要为葛通报仇吗?不不不。

    他一定要取郡王们性命吗?不不不。

    他只为江山铁桶,军队强悍,百姓臣服。没有引起动乱的异议,没有暗藏背后可翻山倒海的忿恨。

    人心抚平,一切平服。

    太子在心情不错中,渐渐悠然。他在今天晚上收伏人心,但殿下还不满足。斜睨张豪一眼,太子微微而笑:“听说靖和郡王帐下有好些位能人先生,也在京里?我很愿意见上一见。”

    ……

    天近五更,带着黎明前的最黑暗。夜风也加大,把门上灯笼吹得摇动。灯影子下面走出的三个身影,也就跟着晃动。

    葛通走在前面,袁训走在中间,张豪走在最后。出大门,葛通还是眼里没有张豪,对袁训拱拱手,说声明儿再会,街口出来至少几十个人簇拥着他,一起打马离开。

    张豪看在眼中,想葛将军防范倒是紧密。再回身,见袁训上马也要离开,张豪赶到马下,深深三揖:“多谢侯爷引见,多谢侯爷调和,弄脏侯爷书房,我赔!”

    袁训好笑:“算了吧,你们在京里还要打点各处,前儿我女儿生日又送一大笔,足够洗干净我的书房,你不用再想着。”

    “不不,那是小姑娘生日的贺礼,和今天是两回事情。不过让侯爷说着了,我还真的没多少钱了,预备郡王用的,那是一分不能动。这样吧,明天我给您送个借条,我慢慢的还您看行吗?”

    袁训失笑:“那传出来,我成了什么人!”他闲散在家,办这事一片心思为太子,一片心思为加寿。虽然不知道皇后对这事交待过话太子没答应,但袁训也要引导太子才是道理。

    还有一片心思,袁侯爷为兄弟,他为葛通。

    这要是收个借条,不成了他见财起意,一片私心?本来他也私心,但此私心和收钱的私心大有不同。

    张豪诚恳,袁训就觉得出头值得。为他诚恳,就再低低交待:“张将军,凡事听太子殿下吩咐行事,殿下,是按皇上的意思行事。”

    袁训郑重交待过,一带马缰,几个小子们跟上,主仆们月色中往家里去。

    在他马后,张豪深深弯腰,喃喃:“我记下。”上马石畔寻自己的马,往他住的地方去。

    在他冷静下来以后,不是不知道利与弊。

    他也许能保住郡王的命,却把一部分兵权拱手相让给葛通。如果没有今天这一出子,忠心将军们一直要和葛通过不去,葛通虽有忠心的人,军中日子也休想顺利。

    说起来,从长远来看,从张豪这将军的角度来看,葛通占了便宜。

    不然他要多花费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光阴才行。光阴这东西,难道不比人命更值钱吗?在有些时候,比人值钱。

    但,算了吧,如果没有今天这一出子,提心吊胆担心郡王,就有兵权又能怎么样?郡王性命,远比兵马值钱。

    一路感激袁训,一路盘算怎么对靖和郡王说,忠心的身影隐入街道中。

    ……

    关心这事的人不少,第二天一早,连渊在廊下擦牙,心里还想着这事。

    连渊想要是他们还在军中,也就帮着葛通拼上一拼。但他们全都回京,只有葛通一个人在军中。皇帝登基不过半年,需要用人,前太子党们无人去军中,现太子党还没栽培,葛通这事不顺利解决,他独自在边城困难不少。

    正想着,外面进来一个人。侍候他的丫头道:“姑爷来了。”连渊露出笑容,也看出来人个头儿不高,是他得意的女婿袁执瑜。

    嘴里有青盐水,就要往外吐时,袁执瑜已到面前,叫一声岳父,道:“把称心打扮了,送到我家去管家。”

    连渊没听懂,露出疑惑的神色。连夫人在房内听到,不敢相信自己耳朵。以为孩子们淘气,满面笑容出来道:“执瑜,你用过早饭没有?称心就起来,你等会儿,我拿东西给你吃,把称心打扮好和你玩。”

    外面又过来袁执璞,执璞催促道:“我陪大哥来说,赶快说完,陪我到尚家见如意去。”袁执瑜急急对岳父母摆手:“我不在这吃饭,请岳父母把称心打扮好,送我家去用早饭。”

    和弟弟就要离开,连渊把嘴里青盐水吐干净,叫住他。有些明白,乐不可支:“你刚才说什么管家,你再说一遍?”

    老二执璞露出埋怨:“大哥你说不明白,我帮你说。”

    连渊夫妻含笑等着。

    “从今天起,称心要到我家去管家,就是这样。”

    “噗!”连渊嘴里已经没有青盐水,喷出一口口水,随即放声大笑,随即笑得就要跌脚:“哈哈哈,”

    连夫人强忍住笑,还能再问:“这话怎么说?”

    看两个小子摆摆手,这就跑开。一起到尚家,见到尚栋也是这样说。尚栋也是大乐,留他们早饭,他们不肯,这就要回家,尚栋大笑着进房,让妻子把女儿如意叫起来,收拾好,准备送去袁家管家。

    尚夫人也笑:“这是寿姐儿在太子府上管家引出来的?”尚栋笑道:“横竖今天我闲,我送你们过去,也就问个明白。”

    如意小姑娘打扮好后,一家三人来见尚老大人请安,正好也说出门。

    尚老大人也是好笑,对孙女儿打趣道:“那家以后不是你当,是称心当家,你去作什么?”尚老夫人却愿意:“她去学学,以后是个帮手。”吩咐备车。

    车出尚家门,梁山王府的车也出门。小王爷在车里催促:“快些,就要早饭了,我等不及。”这车直奔宫门而去,小王爷下车,让人抱着去往太上皇宫中。

    有人回话,太后不明白他一大早来作什么,也让他立即进去。见萧战到面前,行过礼,起身来认真严肃地道:“我来回太后,从今天起,福姐儿不在他们家了,接到我家。”

    太后纳闷:“战哥儿,你这又是哪一出子?见天儿的要接加福,不是接了好些回?”

    萧战小脸儿绷紧:“回太后,福姐儿在家里不受待见。”

    太后莞尔:“这怎么可能,”

    “是我亲眼所见,昨天岳父母带着加寿大姐外面吃东西,不带福姐儿。”萧战满面愤愤。

    太后扑哧一笑,取笑他:“也没带上你?”

    萧战梗着脖子:“没有福姐儿,我也不去。”

    “那你是怎么知道的?你又不去不是吗?”太后笑容可掬。

    萧战一本正经:“祖父带我听说书,我在酒楼自己看到的。”

    太上皇愕然,也和太后一起笑。

    萧战还没说完:“然后我就去告诉福姐儿,告诉执瑜告诉执璞,告诉香姐儿,”太上皇放声大笑:“这是调皮捣蛋!”

    “所以福姐儿以后不在他家,到我家来。”萧战板着小脸。

    太后逗他:“那你就去接啊。”

    “好!”萧战喜笑颜开的答应,趴地上叩个头,往外面就走。直到他出去,太后对太上皇道:“我像是中了什么计?”

    太上皇慢慢腾腾:“啊,中了。”

    没半个时辰,萧战又求见。气急败坏来告状:“岳父不听太后的话,他不让我接,他不听太后的话,”

    太后佯装生气:“真不像话,”

    “不像话。”萧战脑子已经没词,这就学话附合。眼巴巴瞅着太后,大有盼着太后给撑腰的意思,太后偏就不提,只道:“竟然不听我的?”

    萧战嚷嚷:“竟然不听,”可怜兮兮:“怎么办?”

    “那,再去对他说说,不待见我们,怎么还不让接呢?”

    萧战想想也是:“我再去。”撒丫子又走了。

    等他出宫,太后和太上皇相对莞尔,太后道:“这可怜的孩子,幸好他还不会说抗旨不遵,不然指不定要说出什么来。”

    ……

    “太后让接的,太后的话要听,太后说的,”

    面对第二次回来胡搅和的萧战,袁训也对宝珠悄声道:“幸好他不会说抗旨不遵……”宝珠幸灾乐祸的回:“但他已经知道先求太后再对你说,你呀,以后还敢不待见福姐儿不?”

    下个月求票票,从头到底求票票,像是月初努力的求,到月中就没劲了,下个月票票全准备好,从头到底有始有终从月初到月底…。哇哈哈哈

第四百章,一瞬间能平怨恨() 
这是坐在客厅上,除去袁训宝珠和萧战在这里,连渊夫妻、尚栋夫妻各带着自家小姑娘也在。除此之外,袁家的孩子们全在这里,还有一个不速之客,是萧战敢于胡搅蛮缠的靠山。

    梁山老王爷他在这里。

    他不但在,他还正坐在笔墨纸砚前面,帮着执瑜执璞在写军令状。

    ……

    一早,执瑜执璞把军令状送来给袁训,袁训推给宝珠,对儿子们道:“你们还小,主要在家里,家里归母亲管,让母亲按个手印吧。”

    宝珠就按上,然后说儿子们这个军令状写得不整齐,帮着儿子们重新写一张,原始人图画全都不用,行行是字,按儿子们的意思,玩大于一切,写得清清楚楚,袁执瑜袁执璞拿上,追着父亲签名字。

    袁训自然不肯签,父子们正闹着,连渊和尚栋携妻带女过来,见到他先道:“我们送管家的来了。”宝珠忙迎出来,把亲家母和两个儿媳带到厅上,袁训就让连渊尚栋看军令状:“这是你们的姑爷,你们签个名字哄哄他也罢。”

    连渊和尚栋正在笑,萧战跑来,说太后的话,他现在就把加福接走。说接走袁训倒不见得反对,是小王爷扬言,从此这就不回来了。袁训怎么能依着他。

    萧战一气跑走,又进二回宫。太后把他哄骗出来,让他再接第二回,机灵的萧战先回府把祖父带上,当个帮手来帮他要加福。

    小王爷在岳父膝前吵闹:“太后让接的,太后说以后不在这家里,”老王爷帮孙子来的,吵闹他是不干的,他就重写一份军令状。

    袁训和宝珠对着萧战笑,看着他蹦哒着小脚,本来就是黑乎乎小脸,这会儿更挂着墨汁似的黑,搅尽脑汁地寻话说时,那边一阵欢呼,执瑜执璞也蹦哒,嚷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