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肆虐文娱-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晓夜点点头,道:“其实也不止是你们,我这几天观察下来整个树村的乐手都差不多,怎么说呢,整体技能水准还是有所不足。”
“因为大家情况都一样,当然没法跟三环内的那些家伙相比。”云彼方理所当然的表示。
摇滚圈里有三环内和三环外的说法,三环内指的是京城本地以及已经在京城站稳了脚跟的乐队,他们没有外地人所需要面对的种种生活问题,有更多的天然的优势,可以更舒心的练习,整体水准也就要高一些。
三环外就是指树村的这些乐队,绝大部分都是从外地赶来了,在追寻梦想的路上首先不可避免的得先解决生存问题,虽然他们都不讲究,但至少也得能活得下去不是,基本条件自然就无法相比。
这虽然也只是戏谑的说法,却也很说明问题,张晓夜叹了一口气道:“果然起跑线还是很重要啊,所以,我想我们应该换个地方了。”
“换地方?”云彼方她们一听都爬了起来,“你的意思是搬出树村?”
张晓夜点点头就道:“我确实是这样想,这里的人虽然不错,那么多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交流起来很开心,不过条件实在差了,你看现在,练一会儿就实在没法忍,要不然一首歌那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来练习?”
“再说了,这样混住在一起也实在不方便,感觉好像是每天都在考验我的意志力一样,可别哪天乐队还没有成功我先进了监狱,那样的话我们乐队解散的缘由倒是够清丽脱俗了。”
xxx性侵同乐队成员入狱坐牢,xx乐队被迫解散,要是有这样的新闻标题出现段子手又该狂欢了。嗯,这年头还没有段子手
方媛媛一听噗嗤笑了出来,道:“说得好像是我们在虐待你一样。没有条件下的不得已为之大家都不介意,但如果有更好的条件的话,这样确实不方便,不仅是住在一屋,本身这里就是如此,不管是洗澡还是上厕所都一样。”
吐槽一句,方媛媛接着道:“树村本来就是没钱的选择,知道重点了没有,主要是没有钱,要不然不会有人乐意住在这里的。”
谁不想有个更好的环境,更够更专心的去做事情呢。
“我们没有,他有啊。”云彼方摸摸下巴就说道:“之前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有这么一个土财主在身边,至少拉大棚那种不需要的演出就不用去了,拿这时间多练练比什么都好,水平提升了还愁没有演出的机会吗?”
李茜就弱弱的表示道:“是这么说没错,不过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张晓夜就道:“有什么好不好的,这是为了乐队的发展,如果你们要是决定过意不去,就当是先欠着也行,我们可以从演出费里慢慢的扣。”
第十章 逃学计划的新生()
决定了要搬家,不过哪里合适也还得花心思去找才行,毕竟不像后世那么方便,一上网就什么都搞定了。
搬家的事情还没有着落,首先就迎来了摇滚之夜,跟着旋转木马的鼓仨他们在摇滚食堂里面吃了一顿饭,然后一大群人就浩浩荡荡的冲向了五道口。
快乐驿站就在五道口的铁路附件,靠近这区域就已经能够感受到摇滚的气息,因为电线杠上随处可见找寻乐手的小广告。
“行人车辆请注意,火车就要开过来了,请在栏面外等候,不要抢行,不要翻越栏杆。”
警示声传来的时候,张晓夜等着火车过去的同时看着小广告出神,各种乐队找寻鼓手找贝斯手,不管会的是什么,只要想总能找到乐队加入。
云彼方就道:“这有什么好看的,要不是恰好你来了,我们也得来贴。”
鼓仨在一边就道:“嗨,现在都这样儿,感觉乐队比乐手都多,要找合适的队员可不是容易的事儿,我们当初也这样儿。”
张平路点点头,跟着就道:“鼓仨我俩认识之前其实各自都有乐队,而且还处于半解散状态,认识了之后才成立了现在的旋转木马。”
这等于是二合一了,如果都拧着之前的乐队不放的话也悬,树村类似的情况也不少见。
鼓仨笑了笑接着就道:“所以才说云队幸运,走了主唱马上就来了兄弟你,无缝对接,这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过兄弟,你今儿这打扮实在是太特别了一些儿,有什么意义,跟哥们儿讲讲。”
现在的张晓夜穿上了海魂衫,脖子上还找个跟红色的鞋带挂着(李茜贡献的),这造型确实是有些别树一帜。
别说是鼓仨他们了,云彼方她们当时也是懵逼的,玩摇滚的打扮奇特那很寻常,她自己就那样。树村的乐手打着鼻环、头发五颜六色、满身铆钉的到处都是,要是不知道摇滚的人,还以为是来到了葬爱家族了呢。
张晓夜这打扮其实也不能说有多特殊,帝国六十年代的时候满街都是穿着海魂衫的男女,不过距离现在久远了一点,乍一看到还是很夺人眼球的。
至于脖子上的红色鞋带,其实就相当于是红领巾,只是炎华帝国没有这玩意儿,这层意义就不能算在里面了,权当是为了特别弄的吧。
在张晓夜的心中,海魂衫红领巾以及鸭舌帽是唯二的摇滚形象,只是这份情怀除了他之外也没人能懂了,于是就说道:“嗨,别在意这些细节,你就当我是为了标新立异。既然要玩摇滚,没个别致点的造型怎么行。”
“看来兄弟你已经有这个觉悟了,不错不错。”鼓仨哈哈一笑,正好这时候火车已经过去了,搂着张晓夜的胳膊走在了前面。
在所有这些摇滚乐队中,打扮上来说张晓夜他们算得上是一股清流,没有那么夸张,即使云彼方的朋克打扮也收敛了很多,而李茜则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微微带上了一点哥特色彩。
不管是哥特还是朋克,都是属于那种符号非常强烈的风格,为了契合整体的风格两人才没有朝死了打扮,而是微微带着那么点的味道,不至于会因为风格不同而产生冲突。
而方媛媛呢,破洞牛仔裤和一副,也是很简单,整体来看她们逃学计划还是很和谐的,如果每个人都是一种浓重的风格完全不统一,那看起来就太别扭了。
快乐驿站面积不小,这里之前原本是个洗浴中心,因为经营不散才成了地下乐队的集散地。树村的乐队来这里也不全是为了自娱自乐,摇滚周末对外也是收费的。
门票是五块钱一张,并没有实质的票面,而是有人专门守在门口收钱,给钱了才能进去,如果跟酒吧的人熟悉的话,不买票也行,演出的乐队对此一般不知情,也不会在乎这么多。
告示上说得是下午七点半开场,然而除了参演的乐队之外,只有十几二十个人在台下满脸懵逼的看着,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而乐手们呢,依旧淡定的调弦试音捣鼓乐器,对这好像已经见怪不怪了,张晓夜还是第一次来,也装作是经常如此的样子漫不经心的,也没有去问这是什么情况。
差不多延迟了一个小时演出才开始,这时候观众也有了一百来人,对于地下乐队来说人数已经不算少,毕竟又不是打牌明星的演唱会。
树村乐队的表演水准有高有低,不过当音乐响起之后,很快这一百多个观众还是嗨了起来,乐手们的表情一样很进行,作为一名参与者,张晓夜看着也觉得很有趣,颇为激动。
旋转木马在圈子里面混迹了多年,还是有不少粉丝,有些观众就连鼓仨的名字就能叫得出来,一般来说鼓手在乐队里应该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了。
对于一个乐队来讲,不管来了多少观众,不管台下的反应如何,卖力去做到最好都是最基本的,旋转木马意犹未尽的下来之后,紧跟着就轮到了张晓夜他们。
“逃学计划的新生。”
“新的起点新的开始。”
“全力以赴,让大家看到我们的不同。”
“我应该说点什么?”张晓夜很搅气氛的表示,云彼方无奈的摆摆手就道:“算了算了,上场吧。”
于是,一往无前的气势少了那么点感觉,张晓夜他们带着自己的乐器上场,给足了观众休息的时间,然后才握拳伸出食指指着前方,开口道:“记住我们的名字,吉他手云彼方、贝斯方媛媛、鼓手李茜,我是张晓夜,我们是逃学计划乐队。”
台下或许有人熟悉云彼方她们熟悉逃学计划,但肯定是第一次看到张晓夜,以及现在的逃学计划,有了中间的间隔,此时酒吧里颇为安静,都好奇的看着这个陌生的乐队。
鼓声和贝斯先响起,云彼方朝着竖了一下中指,然后一脚踢翻了和声麦克风,甩着头发拨弄琴弦跟上节奏,张晓夜应和着第一个鼓点原地跳起,在舞台上狂奔了一圈来到云彼方的跟前,两人斗技一样演奏完欠揍才一把将麦克风给抓了过来。
我们生活的世界
就象一个垃圾场
人们就象虫子一样
在这里边你争我抢
吃的都是良心
拉的全是思想
第十一章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
诗刊编辑部,整个杂志社已经人去楼空的时候,只有主编办公室里的灯还亮着。
秋扇似乎浑然不觉此时已经时间不早,助理拿着一本书进来的时候她正皱着眉头看着地图,听到敲门声她才抬起头来,问道:“是不是已经印刷好了?”
“嗯,已经同时发往全国了,要不了三天肯定能够全国开售。”助理点点头,将手中的书递了过去,接着道:“这是你要的,我也已经取了回来。”
精美的封面画的是蓝天白云之下,一个人背着包徒步走在公路山,书名就叫做一路向北,底端还有一句实在不怎么样的广告词:夜破晓的一段旅程,给所有人的心灵之旅。
这本书是游记,同时也是一碗新鲜出炉的鸡汤,清溪位于帝国的西南位置,京城位于北方,张晓夜这段旅游是由南到北,于是就给这本书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旅途上的一路向北,同时也是心灵上的“一路向北”,旅途上的各种人、各种故事以及他们代表的一切,所有的背后其实都是梦想的追逐,心灵的超脱,所以说这是一碗鸡汤,挺励志的鸡汤。
这些内容秋扇都已经看过来了,她将书接过来却还是一页一页的翻看,只是没有再去细品上面的文字,而是还想检查一下拍板有没有疏漏,哪怕在印刷前她就已经校对了好几次。
扉页之后,依旧还是她亲手写的序:梦想从来不会老去,它一直存在,与你的呼吸同在。
夜破晓一直走在路上,不管是他的人还是他的心,如果你已经停了下来,至少应该看看别人是怎样行走,他绝对能够触动你的神经,洗涤你的心灵
一张张美轮美奂的照片现在看来依旧让人爱不释手,文字与照片配合得无可挑剔。在秋扇的眼里,张晓夜是个诗人是个作家,对于文字的驾驭理所当然的功底深厚,写得再怎么好都在情理之中。
只不过摄影水平居然也还挺专业那就让人意外了,这可不是后世那种十个游客一半以上胸口都挂着相机的年代,不管是相机还是摄影都还没那么普及,人们想要拍照留念往往还只能去照相馆。
“会”拍照的,几乎都是专业人士,而张晓夜的摄影水平比一般照相馆里的摄影师还要好,秋爽对此就挺意外的。
其实说句实话,张晓夜也就占了个经验丰富,前世拍得太多在网上学了不少,但要说水平的话也高不到哪里去,完全是因为这年头玩相机的人还少,照相馆里的摄影师绝大部分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
当然,后世的一些讲究放在此时还很独特,这也沾了不少光,所以意外之外倒是给足了秋扇惊喜,她可没想到张晓夜一路走来,不仅带来了那么多优秀的诗歌,居然还有如此一本书。
这年头游记本来就不多,对于徒步旅行这种事情绝不部分人都还没有个概念,以这样的方式炮制出来的心灵鸡汤在华语文学圈里还是头一份,已经具有十足的噱头。
而且文字里也是金句频出,秋扇看着都感觉自己的心灵真的没洗涤了一次,灵魂都得到了升华。而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其实应该说得益于这年头还没有朋友圈。
以前吧,张晓夜对朋友圈里那些心灵鸡汤挺烦的,感觉好像每个人都已经大彻大悟马上就能立地成佛的样子,谁想到有一天居然还用上了,而且还确实很符合他当时的心境。
这本书写得是有些刻意,但也不会给人有雕刻痕迹那种感觉,他确实有不少感悟,穿越这个事情就已经足以让他感慨良多了,本身他也是一个很感性的人。
照片精美文字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