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青青麦穗 >

第133章

穿越之青青麦穗-第133章

小说: 穿越之青青麦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鉴于以往,卫成把他花了不少银钱买的东西,毫不心疼扔出老远的经历,西远就寻思,能不能送个不花钱,还能让卫成满意的生日礼物。

    当然,把自己打包送给卫成啥的,好像没有用,因为,嗯,现在他们已经归彼此所有了。

    如此,想了好几天,西远终于有了个主意,经常趁着一个人的时候偷偷练习,穿越过来十几年,有些东西已经忘掉了,不过,静下心来慢慢想,还能一点点的拼凑出来。

    卫成发觉了西远的鬼鬼祟祟,不过没有点破,他很期待,瞧西远能给他弄出个啥花样。

    西远知道卫成很想过过两人世界,所以,赶卫成生日那天,中午是和家里人一起吃的饭,给卫成庆生。

    然后就借口说中午吃多拉,天冷,晚上不过正院来了,在自己院子随便吃一口就好。卫成心里挺高兴,哪有不附和的。除了西韦,似笑非笑地看了他哥一眼,冲二哥皱了皱鼻子,家里其他人也没多想,西远时不常地不过来吃饭,他们已经习惯了。

    两个人的晚饭,西远没做啥山珍海味,就是细细地切了一颗酸菜,用五花肉,大骨头一起,放到锅里慢慢熬,啥时候把肉味和骨头汁熬进酸菜里,菜就好了。

    然后把卫成前几天打猎扛回来的狍子肉,切了一块,用锅煮熟,捞出来,用手撕成细条,蘸蒜泥吃。

    另外,炒了个醋溜白菜片,打开了一罐水果罐头。荤素搭配,香而不腻。

    两个人就着温暖的炉火,吃一口菜,喝一口小酒,西远一喝酒就困,这么美好的日子,卫成当然不想让他喝多了睡觉去,西远后面还有节目呢,所以,两个人很默契地,西远是小口小口抿,卫成是大口大口喝,他在军中几年,酒量不是一般二般的好。

    一直吃到掌灯时分,蜡烛点了起来,烛光映着心爱人的脸庞,两个人不知道是喝的还是怎么的,都有些醉了。

    西远仗着酒意盖脸,也不嫌丢人了,把给卫成的礼物献上,其实,要是搁现在也没啥,嗯,西远的礼物,就是给卫成唱了一首歌,一首在现代大家耳熟能详的歌:

    曾经真的以为人生就这样了

    平静的心拒绝再有浪潮

    斩了千次的情丝却断不了

    百转千回它将我围绕

    ……

    不过,卫成没听过啊,当时都听傻了,跟个傻狍子似的,愣了半天神,激动的不知如何才好,心里压抑不住地喜悦。

    他哥就是害羞,喜欢他爱他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非得用小曲唱给他听,你看看,他哥唱的都是啥:

    “有人问我你究竟是哪里好,这么多年我还忘不了”,这不是喜欢他爱他还能是啥?还有,“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没想到,他在他哥的心目中竟然是这样个位置!

    春天多美啊,卫成去过不少地方,见过各色春景,不用说别的地方,就他们莲花村,春天柳树一绿,果树一开花,城里人都忍不住过来瞧,那真是个美,但是他哥认为都赶不上他的笑,原来他的笑竟然这么有魅力有魄力有影响力!嗯,以后一定不会没事跟哥哥黑脸了,一笑就可以把他哥迷住,他还费了那么些劲儿,真是自己给自己找罪遭!

    还有啊,还有什么,“是命运的安排也好,是你存心的捉弄也好,然而这一切都已不再重要,我愿意随你到天涯海角”……

    噢噢噢,他哥可不就是随他到天涯海角了么?都追到永宁城去了,他竟然没看明白,真是个傻狍子啊!不,比狍子还傻!

    这一首老情歌唱的,卫成从此再也不没事瞎折腾,费尽心思,跟西远要关于爱的明证了;也不怀疑西远是因为兄弟情深,迫不得已才跟他了;也不自己跟自己较劲,吃以前那个卫成的醋了。死心塌地的坚守这份感情,并且相信西远也是如此。

    西远要知道一首歌就能把卫成搞定,估计早都唱了,何苦又吵又闹那么长时间,费力淘神还伤感情。

    真得感谢李宗盛大哥呀,远隔时空帮了他这么大忙!

    一首歌唱完,卫成回味了半天,越咂么越好听,“哥,你再给我唱一遍!”

    哎呦,卫成这一声哥叫的,西远眼泪差点没掉下来,从永宁关卫成跟他表白完,私下里再不肯叫一声哥,西远就觉得以往的那些美好日子被卫成一巴掌“pia”的拍飞,怎么找都找不回来,如今卫成一声哥,“嗖”的一下,往昔岁月不仅回来了,还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幸福满满啊。

    好吧,看在卫成又肯叫哥的份上,看在过生日的人最大的份上,西远应要求又给唱了一遍,然后?

    然后就单曲无限循环……

    一首歌反反复复唱了大半宿,把西远累得,嗓子也快哑了,眼皮也睁不开了,一低头就睡着了。

    卫成抱起西远轻轻放到被窝里,自己也钻了进去,静静地搂着西远,嘴角翘起老高老高……

第139章 亲事() 
眼看要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办年货,做吃食,莲花村民如今日子过得很红火,生活档次被拉高不是一点二点儿,再不会为给不给孩子买回去一两块灶糖,甜甜嘴而纠结了。

    西家也是,虽然家里的生活用奶奶的话说,一年四季都跟过年似的,但是仍然保留着过年时,要给每个人买新衣服,给孩子们买各种小玩意、做各种吃食、家里家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习惯。

    这天,可算是忙完了,一家人坐在奶奶的屋子里聊天。人年纪大了就是这样,喜欢儿孙绕膝、热热闹闹,怕孤单寂寞。

    所以,大家只要有空就会多陪老人一会儿,奶奶累了歪一会儿,歇息过来了,就笑着看儿孙们说笑闲聊,从未感觉到厌烦。

    西远坐在炕头上,笑着听西韦和西阳、西勇一起白话他们前两天赶集时候的趣闻。现在弟弟们大了,他除了必要的时候,其他事情都交给几个小的去办。

    今年春节,西远只去了一次集市,陪卫成去的,名义上给卫成家里,实际上给他们自己的小家,办置各种年货。

    还细心的给卫成买了几块颜色偏深、质量上乘的布料,回来做袍子穿。卫成在穿衣上不大挑剔,有一件就成,但西远是个讲究的,不肯假外人之手,那样做好的衣服会让人有一种却乏温情的感觉,不过,西远自己不会做,他娘又整日哄着两个小的。

    好在如今前前整日粘着卫成,不点能妥开空,做会儿活计,便把二哥的几件袍子都给包了。

    不点手很巧,西远在外面看见啥好看的衣服样子,回来给不点描述一下,在纸上大略画出来,不点就能迅速领略,并且做得像模像样。弄得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没事儿都跑他们家来做针线活,好跟不点学学新样式。

    不点不光做卫成的,还要做自家爹娘的。老三家日子过得不好,两口子都是个懒的,虎子又不肯塌心做事,只凭他们自己,可真得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不过,有老人在,还有狗蛋不点两个小的,不能老的小的绫罗绸缎,让他们吃糠咽菜,衣不蔽体,那样该有人笑话狗蛋不点不孝顺了。

    谁管你实情怎么样呢?大家只愿意看表面上的,相信表面上的。不孝在大燕国可是个不小的罪名,会成为两个孩子一生的污点。

    因此,情愿不情愿的,西明文西明武两个都要照拂老三家一下。给西韦狗蛋西勇起房子的时候,哥俩个一人出了点钱,帮老三家也起来三间砖瓦房。

    现在两家供着这一家人的吃穿,不过,只是最低限度的保证他们衣食无忧罢了,要是真跟自家人一样吃好穿好,别说别人,就是他们老哥俩心里都不平衡。凭啥我们一年辛辛苦苦,忙里忙外,让你吃香的喝辣的?

    不点是个有心的孩子,大伯和二伯为啥这么搭帮自家爹娘,她小小年纪就想得个通透。有时候老三两口子,嫌弃自家吃穿不好,还会过来跟老爷子老太太磨叽几句,老人家已经是过来人了,哪些事情看不明白呢?所以,每次都给他们呛回去,不能让他们得逞,不然,有第一回就会有第二回。

    老人家是长辈能够这么做,不点和狗蛋两个娃却不能,狗蛋心性单纯,夏天每天埋头种草药,种山参,冬天一门心思的研制各种药方,又有李原陪着,老三两口子轻易找不到。

    不点不一样,她每天都在家里打转转,即使出去也是村里相熟的人家,找相好的伙伴一起做活计或者唠嗑。

    所以,那两口子经常找不点,想要从她身上勒掯点东西或者银钱。不点是个厉害的,不过,有好几次也气的掉了眼泪。想想大伯二伯为了她和七哥,尽量帮扶自家,为了不让这对不争气的爹娘去惹人厌烦,也为了他们不打搅七哥,不点只好分出心来应付。

    家里没成亲的孩子,按西远最初的做法,每个月都会给一些银钱零花,不点都舍不得拿来自己买东西,这些钱积攒起来,那两口子找来了,不点拿这个打发他们,如果他们贪心嫌弃少了,不点就全部拿回来,宁可跟他们怄气一次,也不让他们随心所欲。

    你别说,有不点这么个不大不小的胡萝卜在那里吊着,还真把老三一家给牵制住了。

    不过,不点这些事,虽然都是背着家里其他人做的,可是家里人也不是一点不知道,所以,不管谁买东西,都会特意带给不点一份,或者手里有些零钱,装作不经意的就给不点了,美其名曰让她拿着买头花戴。

    不点这孩子不容易,家里人全看在眼里。

    狗蛋的零花钱,奶奶不给存着了,交给不点打理,但是狗蛋从药铺得到的分红和五十亩药田得到的进项,却全部由奶奶给攒着,这些银钱要留给狗蛋以后置办产业,给不点置办嫁妆,说啥也不能让那两口子给俩孩子祸害了。

    今年也是,不点给老三两口子一人做了一身衣裳,连虎子都没拉下,至于嫂子,嗯,虎子赶年底成了亲,娶了个外村的媳妇,说起来这个媳妇娶的,让人觉得像听故事一样。

    莲花村的生活好,所以,外村的闺女都爱往里嫁。十里八村,谁家啥样,大家都耳闻能详,西家如今在乡里乡亲看来,那就是块大肥肉,可惜,人家其他几个都成了亲或者订了亲,所以就有那起心思的,把主意打到了狗蛋身上。

    西长朔别看是西老三的儿子,可是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大伯家长大,还学了一手好医术。没看连彦绥城里的人,都上赶着来莲花村,请西长朔给治病吗?据说,有些别的大夫治不好的病,一到西家老小那里就给治好了;更有那有钱人得了疑难杂症,专门请西家小大夫给治,据说人家不在乎钱,只要给治好就行。

    哎呀呀,这可是一门真真挣钱的手艺啊!而且,你看人家大堂兄一回来,就给西小大夫起了个院落,说是以后成亲用。

    有房子有手艺,据说这孩子品行还好,那还不成了抢手货?

    西家老大老二家门槛高,他们普通人家不熟识的轻易接触不到,可是,西老三两口子不一样啊,他们没事就跟村里那些闲人扯闲篇,想要找很容易就能找到。

    正好那户人家跟村里赵老大家有点亲戚关系,不知道他们怎么忽悠的,就把西老三两口子给忽悠活心了,满口答应了狗蛋的亲事。

    不过,他们答应完了以后,可就犯了难,狗蛋的亲事可不单单他们能说得算,不用说别人,老爷子老太太那关都难过。

    但是,他们毕竟是狗蛋爹娘啊,做老子的给儿子定了门亲事,那是天经地义。两口子给自己打足了气,表面理直气壮,内里做贼心虚地跟老人说了。

    哎呦,把老太太和老爷子给气的!老太太拎着鸡毛掸子,老爷子拿着烟袋锅,把这两口子打了个抱头鼠窜,脑袋上起了好几个包。

    俩老人心里有数,狗蛋,西远早都打算订给程义大闺女红梅的。

    程义两个儿子,两个闺女,大闺女就是冬梅,小的叫冬艳。程义是个严厉的父亲,闺女从小家教非常好,人也能干,而且人家日子过得不赖,程义是村里里正,程南还考中了举人。

    这样人家的闺女,还不是抢手侼侼?西家人其实心里挺没底的,怕给狗蛋求不来冬梅,倒不是自己孩子不争气,还不是让那两个不争气的爹娘给带累的?谁家闺女愿意给有这样公婆的夫家啊?

    还是卫成回来了,西远让他通过程南,私下里透透话。卫成跟程南从小要好,卫成走的那几年,程南没少跟着找,关系比别人都铁。

    话递过去,程义思量了好几天,冬梅给了狗蛋,以后少不了西老三两口子的罗乱,没的惹闲气生,唯一的好处,就是狗蛋那孩子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