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青青麦穗-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这么廉价的亲情,失去了世界上最看重他,对他最好的人,这是老天对他的惩罚吧。
同样的事情,西远求了,哭了,表明想法了,西家长辈就妥协了,还不是因为人家感情深厚?
而他李二虎也求过,跪过,发誓对万明玉不离不弃,可是,换来的是什么呢?不过是母亲更加激烈的谩骂与兄弟之间鄙夷的嘲讽罢了。
他用什么和西长关来比呢?
命里八升难求一斗,如今,一斗没得到,连那八升也失去了!
“好,二虎哥听我信儿吧。”既然李二虎放了话,卫成就啥犹豫都没有了,他早看那一家子不顺眼了。
所以,没过几天,赶上李二虎有事外出的时候,程义派村里两个管事的,去了李家,声明,除有莲花村户籍者,不许长期逗留本村。其实,就是变相的驱逐。
这下,李家母子几个着了慌,盼星星盼月亮,盼李二虎回来。李老娘更是脸皮厚,派三虎去隔壁找万明玉,想通过万明玉求求西家,看能不能跟姻亲程里正通通话,通融一下。
万明玉回来成亲后,一直在自己院子里生活,不过,不再关门过日子,有了媳妇在村里走动,有对门义父西家常来常往,他们家一直人气很旺。
李老娘没想到万明玉竟然攀上了西家这个大靠山,要知道,人家老六可是在京城做官的,本家也是家大业大,多少人想凑近乎都到不了跟前,万明玉却攀了高枝儿,认了西明文做义父,早知道,当初就该留些余地周转一二了。
所以,万明玉回来后,李老娘瞅着他和西家来往亲密,不但没敢再开口辱骂,反而打算斡旋一二,不过,没有成功罢了。
万明玉如今可不缺有意接近讨好巴结他的,西家门槛高了,不好直接走动,那能搭上万明玉也好啊,以后有个大事小情,说不上能帮得上忙呢。
别看只是个义子,那说话也特别好使。西家对认了的干儿子有多好,看看卫成就明白了,如今看这架势,对万明玉也错不了。
这都是他人的想法,李家人也未尝没有,真是悔不当初啊。
如今要被撵出莲花村,心急之下,脸面都顾不上了。
李三虎找了两次,都没见到万明玉。笑话,万明玉再宽厚,也做不到这样以德报怨。
所以,当李二虎处理完事情回来,家里人急得眼珠子都红了。
李老娘立逼着李二虎去求西家,求村里荣他们在莲花村居住。莲花村比城里的生活都好,李家人只生活了一年多,就深深体会到了,哪里舍得离开。
“这是村里规定的事情,求西家也没有办法。”李二虎沉着脸道。他当初是依仗卫成,依仗西家才在莲花村落脚,他老娘不是不知道,如今这个情况还让他去求西家,哪里为他考虑过一点点?李二虎的心,说不出来的冷。
李二虎不肯帮,不过,答应在合增村给家里置一处房产,并答应将手里的田地,转让到大虎三虎名下,李老娘才停止了哭闹,跟着两个儿媳妇开始收拾东西。
两天后,当李二虎说一切准备好了时,李老娘掐着手里的房契地契,问了识字的三虎两遍,确定的确是转到大虎三虎名下,领着两个儿子儿媳妇,便毫无留恋的离开了。
第182章 县令()
看着连头都没回的家人,再看看被扫荡一空的房间和院落,李二虎连难过的劲头都没有了,心里只剩下了麻木。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院子里,良久。
一直到日头偏西,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运来和妞妞的小脑袋瓜探进来,然后兄妹俩合伙抬进来一个食盒,里面是热腾腾的饭菜,李二虎的心才有了些微暖意。
是了,这世上,还有一个虽然跟他断了义,却绝不了情的人,关心着他,这就足够了,不管以后能不能在一起,只要近近的守着这个人,能够看见他,就好!
李家人走后,万明玉的生活彻底平静了下来,正赶上莲花书馆因为书籍增加,程南一个人管理不过来,打算添加个副手,西远举贤不避亲,推举了万明玉。
万明玉本来就是个读书人,当年投身军营乃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管理书馆,属于重操旧业,如鱼儿入水,游刃有余中,找到了生活的快乐。
来书馆读书借书的都是学子,一来二去的和万明玉熟悉起来。一起聊天谈论诗书,偶尔的,有什么聚会也会邀约他,随着时光的流逝,万明玉交到了几个很合得来的朋友。
上任以后,万明玉一心扑在书籍管理事情上,在原有的基础上,细化了书籍管理、借阅规则,既便利了大家借阅,又利于书籍保存,没事儿的时候,还会和相熟者谈论一二。
有了事干,而且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万明玉整个人的精神气都上来了,每天神清气爽、乐乐呵呵去书馆,傍晚的时候,再悠闲安然的踱回家,路上偶遇秋阳王柱西韦等人,便一起边走边聊天。路边,花儿盛开,杨柳依依,天上碧空如洗,云卷云舒,不再纠缠于恩爱缠绵,不再把生命寄托到另外一个人身上,生活,在他面前,展开一个更广阔的画卷,在这个世界里,可以自由的驰骋任情的呼吸。
由于早年的经历,及身体的原因,万明玉只活到中寿,五十多岁时便离开人世,临终前,看着围绕身边的儿女,说了四个字:无怨无悔!
是的,尽管早年坎坷,可是他的后半生却平和闲适,这,已经超出他自己的预期,所以,无怨无悔。
万明玉的转变,西远看在眼里,感觉非常欣慰。不过,很快,他就没有时间顾虑这些事情了。
天佑七年,莲花村三个举人,王柱被任命为邻县县尉,而西韦和程南,则被擢为两个偏远县的县令。
要说,举人的功名,能做个县尉就了不得了,做知县,简直少之又少。
原因么,很简单,这几年,以彦绥为中心,包括周边其他几个县,人们的生活水平,那是个突飞猛进。
手里有了余钱,做什么?老百姓千百年不变的认知里,当然是买地了。
荒地头三年不用缴税,三年后却要按照大燕法令如数上交,因此,这两年,几个县的税赋那是蹭蹭蹭往上涨,这直接反应到了户部的账本上。
自己手底下管辖的地方出了业绩,几个县的县令,连带着滨江府府尹等大小官员,在官员业绩考核时都受益匪浅,升的升迁的迁。这对于北地的官员,可是百年难遇,要知道,能来北地任职的,那都是不招皇帝及掌权者待见的,是另外一种方式的流放。
天佑帝如今最关心啥?当然是钱粮了。而且,这些北地的官员,是老黄帝当初任命的,跟显宗皇帝,确实没啥过节,所以,天佑帝才会根据业绩奖的奖升的升。
然后,正好去年年终,官员考核,北地有一个县缺县尉,两个缺县令。本来,县令大多是朝廷从新科进士中选取,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北地苦寒,生活艰苦,所以,谁都不愿意去。先后任命的两个县令,都以这样那样的借口没去赴任,吏部没办法,请示了皇帝,决定从北地选拔人才来任命,责成北地大小官员草拟个候选人名单。
后来,北地几个官员,揣测皇帝的意图,草拟了几个县令候选人,要说别人可能不清楚滨江府几个县为啥发展起来的,他们这些受益者可是一清二楚。
哪里是他们有多能干多有头脑啊,这是民间自己发展起来的,属于自发行为,他们这些官员,只要无为而治就好了。
滨江府发展最好的当然是彦绥,彦绥最好的,当然是莲花村了,再细抠一番,哦,莲花村还有三个举人呢!
这三个举人,彦绥原县令可是很了解,都是当地杰出的俊才,因此,竭力向长官推荐,由此,西韦程南王柱都在候选名单上,并且,很幸运的被辟为县令县尉。
“哥,我不想去!”西韦从接到命令后,就粘着哥哥,一口一个不想去。
西远:……
他这是教育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两个弟弟,卫成也好,西韦也罢,要才华有才华,要能力有能力,但就是这俩弟弟,宁可将一身的能耐弃置不用,也不愿离开家。
被举荐为县令,一县之长官,不知道多少人羡慕眼馋,西韦却嘟嘟囔囔,就是不想离开家。
“还是去吧,一辈子总要做些值得回忆的事。”西远抚摸着趴在自己肩膀上的脑袋,语重心长道。
其实,他也舍不得弟弟离自己太远,不过,想一想,西韦跟他不一样,不应该一直埋没于草莽,一无所成。
“哥!”西韦拉长了声喊哥哥,西远劝导了半天,他虽然答应去赴任,不过眼里满是不舍。
“要不,哥和你一起去,等你那边安定下来了,哥再回来。”西远也舍不得弟弟,一想到小韦要一个人,在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生活,心里就不是滋味。所以,决定亲自送弟弟去,不亲眼看一下,他得日夜惦记。
“真的?!”西韦这下不跟哥哥腻味了,满脸兴奋,开始兴致勃勃的着手行程事宜。
西远:……
几日后,西韦启程赴任,家里人,包括爷爷奶奶,送了一程又一程,奶奶和西远娘一直就没断了擦眼角。
西远和西韦跟她们解释又解释,保证又保证,最后,西韦都要发誓了,声明自己一定会每年都回家看看。
大燕国对官员的假期还是比较宽松的,准许在外地为官,离家三百里以外者,每三年有一个月的探亲假。
西韦即将赴任的安庆县,距彦绥有七百里,除三年一次的假期外,每年年关,如果西韦肯回来,也是可以的。
“不用,大冬天齁冷齁冷,可不许来回跑。”奶奶舍不得归舍不得,不过,还是不想宝贝孙子大冬天在路上奔波,那得多遭罪啊。
与家人一一惜别,西远和卫成伴着西韦一起启程。
怎么,卫成也跟去了?
当然得跟着。
自从李二虎万明玉好好的一对夫夫,过着过着,过散伙了,卫成开始粘着西远粘的那个厉害,不说走一步跟一步吧,也差不多。
如今西远一走好几个月,把卫成留在家里,想都不要想。
西远知道那俩人的事给了卫成很大触动,让他心里不安,因此,这次连提都没提叫卫成留家的事情,好在,西阳在家呢,能处理好家里大小事。
除了亲自护送,给西韦配置的其他随行人员,西远也是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把家里最得力的栓子和李东都给带来了。
西远对西韦有多宝贝,从这俩人身上,可以窥探一二。
七百里路程,光骑马的话,几天就到,不过,因为带了家眷,所以行程慢了很多。
大毛跟着爹爹去赴任,一开始挺兴奋,在马车里坐不住,一会儿要大爹爹抱抱,一会儿要二爹爹抱抱,这样,就可以享受骑马的快乐了。
卫成兴致来了,带着他纵马飞奔一会儿,大毛就会乐的嗷嗷叫。
不过,他缠着西远和卫成,却不敢缠西韦,自家爹爹可是很严格的,万一被弄烦了,自己屁股就得和爹爹的巴掌亲密接触,大毛很有觉悟,所以,坚决摒弃了西韦抱着他骑马的事。
兄弟几个,打马扬鞭,于第八日下午,来到了安庆城外。
一到安庆县,还没等西韦正式走马上任呢,别说西韦了,就是西远和卫成,都跟着傻了眼。
怎么?
进了安庆地界,西远这才咂么明白,要不说呢,天上咋会掉这么大个馅饼,西韦一个举人怎么会被征辟为知县!
这安庆县可不是一般的穷啊!
回想自己当初刚刚穿越过来,莲花村以及彦绥,都够穷的了,现如今,跟眼么前的安庆县一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
怎么会贫困成这个样子啊!
一路见到的景象,给了西远很大冲击,完全超出他的想象之外了。
西远都这样,西韦更不用说了,只有卫成,走的多看的多,稍微好点儿,不过,涉及到自家弟弟,心里也跟着悬忽忽的。
这样的地方,可怎么治理啊?!
把西家哥几个愁成这样的地方,到底是咋个穷法呢?
举个例子,要说,县令住的县衙,应该是相对比较好的了,可是,那后面安置内宅的屋子,人家大毛楞是不肯进,看着黑洞洞的,你只要往里抱他,大毛就吓得放声大哭,哭得那个声嘶力竭胆战心惊。
自家孩子,可不是胆小的。
西远几个看孩子哭,也跟着难受,自家娃,没等生下来,家里条件就已经很好了,一直在优渥的环境里长大,哪里见过这样残破的住所!
“别往里抱孩子了,反正现在天也不冷,晚上叫大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