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学霸的星辰大海 >

第108章

学霸的星辰大海-第108章

小说: 学霸的星辰大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些问题要怎么解决呢?靠的就是那些基础科学工作者。

    所以说一件东西从有研究方向到被制造出来,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成品也不一定就符合大多数人心里十分高大上的“高科技”

    之所以民众会觉得华国的科技很弱,就是因为华国人民其实从被列强欺压到吃饱饭,再到现在成为“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其实也就是几十年,许多东西都还处于基础研究甚至理论中,真正爆发出来,还需要大量时间。

    要知道华国可是一个完全错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国家,基础理论其实漏洞非常多,能追到现在这一步,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想到这,吴斌就常常想起李岩刷微博时特别喜欢吐槽的一句话。

    “媒体用嘴做科研,而科学家用手,谁更能带节奏一目了然。”

    说回影响因子,它就是用来衡量基础研究成功的最有力数据。

    因为基础研究的成果并不能直接作出成品来展示,所以大部分都是以论文的形式来发表。

    那么怎么知道一篇论文的质量高低呢?看它的被引用次数就行。

    那些被引用成百上千次的论文那就肯定是好文章无误,这里面可没有什么炒作,买数据,买水军,正儿八经的都是同行肯定才会引用。

    而影响因子呢,就是这份期刊文章的平均引用次数。

    在影响因子涨涨跌跌面前,就算是科研界的杂志,那也是很少能做到不卑不亢的,就如近年来相当火热的《energyenvirone(能源与环境科学)》就通过用增综减稿(科研大佬写综述,编辑控制稿件)的方法在五年内将影响因子抬到了22。118。

    且不论口碑如何,反正它的成功模式已经是被很多创新期刊给借鉴过去了。

    首先吴斌先看的是科研界的大趋势,也就是《natureindex(自然指数)》

    这是《nature》出版集团在2014年搞出来的一个指数,目的很简单,他们将统计那些国际公认的68家一流学术期刊上的论文,然后通过三种计数方法来统计。

    在【countryoutput、fc和fc三项统计排名来知道哪些国家今年是科研小能手。

    首先是ac(articlecount),简单来说就是对于一篇文章,不管你有几卡车的共同作者,只要里面有一个作者属于某国的高校或者科研机构,那么这篇文章就让这个国家的ac值+1

    接着是fc(fractionalcount)分数式计量,把每一篇文章中所有作者贡献值分成n份,每一个作者都会有一个贡献的百分数,然后把隶属于同一国的作者百分数累计相加,就能得到每个国家的fc值了。

    最后的fc(ig)叫据加权分数式计量,是一种权衡分数式几辆的一种改良,这完全是因为在naureindex调查取样的众多文章中,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这俩领域的文章多的夸张!可以说远超其他领域的文章数量。

    所以为了平衡各个领域的影响,就简单粗暴的直接在两个领域的fc上乘了个权重系数0。2。

    这样计算出来的一个指数可以说是完全客观的。

    “美国还是爸爸呀……”

    看着电脑上显示出来的列表,吴斌不禁摇摇头。

    ac:28032,fc:18658。70,fc:16584。86

    三项数据全部稳居……哦不,高居第一。

    比排在第二的华国要高出整整2。5倍。

    没错,排在自然指数第二名的正是华国,

    ac:9429,fc:6695。66,fc:6308。33

    三项数据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二名,这其实在吴斌第一次查这个数据时也是完全没想到的。

    而第三名则是大多数眼里的绝对科技强国,德国。

    ac:9035,fc:4556。49,fc:3940。19

    “比去年又高出一截了啊好像。”霎时间,吴斌心中一种民族自豪感不禁油然升起。

    虽然要和美帝打还差了好几个层次,但在第二科研国家集团里,华国还是稳稳的领头羊。

    亚洲区的第二名是日本,排在第五位。

    ac:4887,fc:3123。13,fc:2877。27

    比华国弱了一倍,让吴斌心里美滋滋的。

    大致阅览了一遍排在前20的国家之后,吴斌点开了华国标签的链接,来到了华国的generalanalysis(全面分析)页面。

    ps:书友们,我是眉语目笑,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二百零九章 偶遇() 
从统计图里看,华国学术成果的mvp被化学领域以绝对优势摘走,甚至可以说远超排在后面的物理科学和地球环境科学。

    这说明在材料这一块国内的基础科研投资还是比较大,吴斌也的确看过大量关于光电材料,太阳能的电池,离子胶体,尤其纳米材料等方面的国内优秀论文。

    接着吴斌比较关心的就是国内院校科技产出的排行榜,这对于有志于科研的同学来说是个很有参考意义的榜单,这里的科技产出指的其实就是发表了多少篇论文。

    以绝对优势排在第一的是华科院,其具有庞大的分数机构和陷阱的表征仪器和手段,以及遍布全国的研究所,绝对是科研的首选之地,应许之堂。

    后面的就是一众高校了,领头羊是京北大学,金陵大学,菁华大学,华国科学技术大学则按顺序紧随其后……

    “哟,看自然指数呢。”

    这时看吃完午饭的冯金辉和韩康顺回到实验室,凑到吴斌电脑前看了眼。

    “嗯,今年我国排名还是很高啊。”吴斌转过身点点头。

    “其实这个排行榜我们科大贼亏。”冯金辉说着指向电脑屏幕,“很多我们科大写的论文署名都是国家实验室和中科院某分部,搞的很多科大独立完成的文章,被fc了,我以前专门写过一篇文发在论坛上,你不信的话可以去看看。”

    吴斌摆摆手,说:“不用看,我信,吹爆我科。”

    “哈哈哈,优秀。”冯金辉竖了竖大拇指,“不过这排行你自己看看就行了,千万别一腔热血的去网上发,试图扬我国威,我去年试过,仙人板板的……评论差点没把我高血压都气出来。”

    “虽然差不多可以想象被喷了啥,但我还是有点好奇。”

    冯金辉叹口气:“我发的标题是今年华国科研产出世界第二……”

    “好了,你不用说了,起这种标题那肯定是要被喷成筛子的。”

    “唉,你懂就好。”冯金辉拍了拍吴斌的肩膀,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花了一个小时将所有感兴趣的数据全部看完之后,吴斌关掉了网页。

    他最关心的物理领域华科院也稳稳的站在了第一,后面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和德国的马克思普朗克学会,可以说都是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

    看完的吴斌喝了口水,躺在椅子上想起宋南峰曾经和他说过的一句话。

    “看论文的最终目标就是去实现论文。”

    华国现在的确能写出大量理论性非常强的论文,比如物理最前沿的高能物理,核物理以及量子力学。

    从文献上,他们的研究进度已经抬上了第四维度,第五维度,甚至量子纠缠态的研究已经在理论上“发现”了““超距灵魂传导”,可以说从侧面“证明”了五维世界之外的一种纯精神层面的意欲层。

    然并卵,理论再完美,无法实现就只是一堆文字和数据,想要获得科学界以及民众的认可,就必须彻底革新原有的理论架构,用更加激进的试验方法来进行研究。

    “说到底,能不能让科研造福人类,最终还是要回到数据和实验物理学的路子上来啊~”

    吴斌转了转椅子,一想到未来的科研路还那么长,那么长……终于还是忍不住偷笑出声。

    合上电脑的吴斌去东食堂吃了顿午饭,手里捧着一本借来没多久的《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看。

    这本密度泛函理论是吴斌在林教授的介绍下去借来看的,按林教授的话来说,如果他只是想做材料物理学方面的实验,那么需要主攻的就只有固体物理,对于数学的要求只要会点微积分概率论就行,能够处理实验数据足以。

    但如果要做计算材料的话,那对于数学的要求就海了去了。

    走这条路,入门肯定得先学好量子力学,不然你根本理解不了密度泛函这类理论到底在讲什么,之后才是理论力学的振动部分。

    这几句话,也基本确定了吴斌这个暑假的学习目标,那就是肛一波数学。

    “喵~”

    吃完饭走出食堂没多久,吴斌就听到了一声诱人的猫叫声。

    于是他不禁停下脚步朝着猫叫声发出的林荫小道走去。

    “李白~别跑,我给你带罐头了~哎呀~你快过来啦!”

    刚绕到食堂后方,吴斌就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定睛一看,正是在追一只白猫的顾凝珊小学姐。

    大一下半学期开始吴斌就一直沉迷实验,顾凝珊也忙着考托福,两人还真是有段时间没说话了。

    此刻看着如小孩子一般追逐白猫的顾凝珊,吴斌不禁意识到以前这个博学的14岁女孩还是有童真一面的。

    “李白~快……咦!?”这时追着白猫的顾凝珊终于发现了吴斌,连忙刹住脚,猛地咳嗽两下,收起了刚才天真烂漫的表情问吴斌:“你怎么在这啊?”

    “听到猫叫声,就过来看看。”吴斌刚说完,那只顾凝珊怎么也追不到的小白猫已经来到吴斌的脚边蹭了起来。

    “这世界还是这么不公平!”顾凝珊一跺脚,气鼓鼓的喊道。

    “猫呢~只有愿意的时候才会接近你,你越追呀,它跑的越快。”吴斌说完顺手从裤子口袋中摸出一小包猫粮蹲了下去。

    “我看你是被偏爱的有恃无恐才对。”顾凝珊边说边蹲到了吴斌旁边,一脸享受的摸起了她口中的“李白”

    将罐头打开放在白猫旁边,顾凝珊抬起头看向吴斌问:“开始跟教授做课题了吗?”

    “我现在一个人捣鼓石墨烯呢。”吴斌一边挠着白猫的小脑袋说。

    顾凝珊:“你的话……应该已经搞出不小的名堂了吧?”

    “名堂的话,我刚发了一篇关于有机半导体材料的论文在《science  advances》上。”

    “science!?”顾凝珊不禁惊呼出声,“你这进度也太快了吧,不对,应该说太妖孽了吧,这让我这个学姐压力很大啊。”

    “那就请学姐化压力为动力吧~”吴斌笑着说。

    “哟,今天有两位客人呢,真是难得。”

    这时吴斌身后突然想起了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正聊着天的两人同时回头,和看着眼前陌生大叔一脸茫然的吴斌不同,顾凝珊立即就站起来甜甜的喊了声。

    “许书记好。”

第二百一十章 许武() 
“都说了叫我老师,别老书记,书记的喊。”中年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

    听到许书记这个称呼,吴斌一下想起李岩有和他说过这么一位人物。

    说是流传着一句“科大是流水的校长,铁打的书记。”

    这位党高官在科大已经扎根了15年,是校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书记,而且口碑也一直很好。

    曾经在公开场合说过“我将全力支持我校校长,绝不发出两个声音。”

    和一些高校里书记校长内耗不休的陈式完全不同。

    去年包校长刚到任的时候还随手写了一首小诗献给了这位尊敬的许书记,诗曰

    朱门半掩青烟起,侯府日盛检将台。

    万马齐奔踏桥去,包公悄然和歌来。

    江山代有人才出,你方唱罢我登台。

    幸有源头清如许,暗保廿年活水来。

    刚回忆完,吴斌就看到了许书记朝自己投来的目光,便立即走上去自我介绍道“您好,许书记,我叫吴斌,是物院的大一本科生。”

    听完吴斌的自我介绍,许武突然笑了起来,“你就是吴斌?我听过你的名字。”

    “您听过我?”吴斌指了指自己,一脸惊讶,自己只不过是个名不经传的大一萌新而已,眼前这位日理万机的科大一把手竟然听说过自己?

    吴斌想来想去,也只能想到大概是自己发了《sce》消息被某位教授传入了他老人家的耳中。

    看着吴斌陷入呆滞,许武走上去拍了拍吴斌的肩膀,笑着说“郭奖候选人的名字,我怎么可能没听说过呢?”

    ‘郭奖!?’

    吴斌一脸懵逼。

    郭奖全称郭沫若奖学金,是科大利用首任校长郭沫若省钱交给院党组的15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