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学霸的星辰大海 >

第128章

学霸的星辰大海-第128章

小说: 学霸的星辰大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比较喜欢效率。”说完秦思梦朝着吴斌挥挥手,慢慢走远了。

    而吴斌也背上电脑准备回寝室,不过路刚走到一半,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拿起一看,发现是顾凝珊打来的。

    “喂?”

    “你现在有空吗?”电话那头传来了顾凝珊有些稚嫩的声音。

    “算是……有空吧。怎么了?”

    “有几个问题想找你探讨一下。”

    “关于ai的?”

    “嗯,蘑菇亭见?”

    “行,我0分钟左右到。”

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工智能() 
    自从顾凝珊从卡耐基梅隆大学回来后,就像是着魔一般的爱上了人工智能这门学科,时不时会找吴斌聊一些神经网络算法或者局面评估函数之类的问题。

    不过因为吴斌之前很忙的关系,所以两人也只是在微信上稍微探讨了一下,没细聊。

    作为当代一个十分热门的学科,人工智能吸引许多优秀人才去对它进行研发。

    目前国内大学中,科大,金大,菁华和哈工大都属于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其中全国人工智能方面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就在科大,唯一的重点重点实验室则在科大讯飞。

    而拥有着这样优势的科大不仅在人工智能的学术理论方面很强,科研成果,应用,产业孵化也都走在了前面。

    就拿目前国内最强的人工智能芯片“寒武纪”来说,里面被称为四大金刚的四名核心研发人员都是科大毕业的。

    明年科大更是打算在本科就设一个新的人工智能科系,可以说的上是相当重视这个新兴领域了。

    骑着车来到蘑菇亭,吴斌发现顾凝珊已经在里面坐着了。

    看着她沉思的样子,吴斌坏笑一下走到顾凝珊面前用手中的书轻轻敲了一下她的头。

    “思考什么呢?”

    被敲的顾凝珊立即撅起嘴,不满的看了吴斌一眼说:“干嘛要敲我的头。”

    “上个月我看到一篇文献,说是人在陷入思考状态时,脑内的860亿个神经元都会进入节能模式,这时候如果受到一些来自外在的小小刺激,它们就会疯狂的活跃起来,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激发出前所未有的灵感哦。”

    “真的假的?”顾凝珊半信半疑的问。

    “当然是假的啊,这你也信?”吴斌摊了摊手。

    强忍住翻白眼的冲动,顾凝珊摇摇头,吐出两个字。

    “幼稚!”

    “这叫幽默感。”吴斌笑了笑了,坐在了顾凝珊的旁边,“说吧,找我想讨论什么课题?”

    顾凝珊摇摇头:“并不是什么具体的课题,而是我个人的一个想法。”

    “嗯。”吴斌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什么想法?”

    “你应该知道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很强,在拥有着海量信息的网络中,信息和概念处于不同的层次,虽然大多数信息都很简单,但这些简单的信息背后却又蕴含着极高的价值。”

    说到这顾凝珊拿出一张纸,在上面随便画了几笔,然后指着上面说:“想要深入挖掘这些信息背后的价值,就需要对低层次的信息进行学习,然后通过解释和推理等措施逐步提升获得信息和概念的层次。”

    吴斌听完点点头,“是,人工智能在解释和推理信息方面的确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近几年在市场中有一个非常热的流行词,那就是“大数据”,而在分析这种“大数据”上,人工智能的强大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为什么各大商业巨头都在人工智能上下大本钱的原因之一。

    顾凝珊:“之前去卡耐基的时候,我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概念,那就是人工智能还具有对非线性问题处理的能力,AI既然是对人类智能进行高度相似的模仿,那么人类所拥有的解决非线性方面问题能力,人工智能同样也能学会。”

    吴斌听完后想了想,说:“虽然我没有接触过这类课题,但我觉得这个想法很有意思。”

    得到吴斌的肯定,顾凝珊似乎很高兴,晃了晃双腿后继续一脸认真的说:“所以我打算辅修一门心理学,你觉得怎么样?”

    “心理学?”吴斌听完思考了一下,“你打算把强智能领域作为你的发展方向吗?”

    看着吴斌波澜不惊的反应,顾凝珊的表情明显表示出了失望,“你竟然对这个领域都有了解吗?一般人听到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结合都应该都是吃惊的反应好吧?”

    “哦~”吴斌拖了个长音,“所以你特地把我叫过来,就是为了让我吃个惊?”

    说完吴斌立即长大了嘴,表情浮夸的说道:“哇哦!心理学竟然还和还能和人工智能结合吗!?太神奇了!快跟我说说,它们之间是种什么样的关系。”

    这一次,顾凝珊没忍住,狠狠地犯了一个白眼道:“你太幼稚了啦!”

    “这反应是你想看的啊。”吴斌无辜的耸耸肩:“那你就当我当我什么都不了解来处理好了,毕竟这个领域我也只是了解一点皮毛而已。”

    ‘你这皮毛怕是比北极熊的还厚……’

    毕竟和吴斌认识这么久,对于吴斌口中所谓的“皮毛”顾凝珊实在是太了解不过,要知道这两年以来她可是一直努力寻找着吴斌的智商盲区,然并卵,她就没成功过一次。

    叹口气,顾凝珊从书包中拿出两本厚厚的英文书说:“其实我现在也是刚踏入这个领域,了解的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基础基础心理学对于人类知觉过程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形式计算阶段,开发出不少数学模型,为自然智能过程提出精确的演绎算法。”

    “哦,比如视知觉这个领域吗?”吴斌问了句。

    无奈的叹口气,顾凝珊抬头看了眼吴斌的额头,感慨了句:“你竟然还有刘海可真是个奇迹。”

    “这个啊”吴斌摸了摸刘海,有些得意的说:“最近太忙了,所以没时间去剪,好像是长了点。”

    懒的继续吐槽吴斌,顾凝珊开口问:“这就是我今天找你商讨的事情了,你觉得我有辅修一门心理学的必要吗?”

    “感兴趣就学呗。”吴斌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顾凝珊:“我又不是你,对什么都感兴趣,最起码心理学不在我感兴趣的科目里面。”

    “这样啊……”吴斌摸了摸下巴,“那我说一下我的浅见吧。”

    “就拿视知觉这个领域来说,如果你研究的不是情绪和语言这类高级过程对知觉过程的影响,而是类似神经元对视觉特征信息的分析整合基础过程的结构,那么你必然要学神经计算。”

    “这个领域的心理学研究者虽然公揍目标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有差别,但在知识储备上有着大量重合,如果你都有所涉及的话,肯定是能做到互补的。”

    ‘呵呵……好一个皮毛。’顾凝珊轻叹一口气,托着下巴歪过头瞄了一眼吴斌。

    PS:回来啦!年底实在有些忙,抱歉。

    PS2:非常感谢愿意等待更新的那位,如果没有你们,也许我早就坚持不下去了,但也因为有你们,我一定会坚持写完的,所以各位放心吧,爱你们~

第二百四十六章 56G() 
    “改天我发三篇文献给你,你可以在看完之后再决定要不要辅修心理学。”

    将自己了解的基础心理学向顾凝珊剖析完毕,吴斌最后说了一句。

    顾凝珊听完立即摆摆手,“那也别改天了,现在我就想看。”

    “OK,那走吧,我回宿舍去拿电脑。”

    吴斌知道顾凝珊在学术问题上和自己一样喜欢雷厉风行,所以立即就站起来走出了蘑菇亭。

    两人一起骑车来到男生宿舍楼后,吴斌停好车对顾凝珊说:“那你在这等我会儿,我很快下来。”

    “等等,你这两本书你带上去吧,我已经看完了,感觉里面的内容你应该也会有兴趣。”顾凝珊又将书包里那两本厚重的书掏出来递给了吴斌。

    “嗯,你推荐的书一定值得一看。”

    欣然接过两本书,吴斌朝着顾凝珊一挥手就走进了男生宿舍。

    走在楼梯上时,吴斌稍微看了看两本书的封面,其中蓝色的一本书名叫做《THE EMOTION MAE(情感机器)》,另一本黄色的则叫《the singularity is near(奇点临近)》

    其中奇点临近这本书封面上印着【2045年,当计算智能超越人类】这句颇为吸引眼球的话,看起来颇像》但在这句话的下面还印着【《纽约时报》评选的“年度博客谈论最多图书之一”】以及【比尔·盖茨,比尔·乔伊等人力推】这种重量级的推荐词。

    对于全世界都知道的比尔盖茨来说,比尔乔伊的名声没这么大,但对于学计算机的人来说,这个人就是传奇。

    在通用技术领域刚兴起的时候,这位大佬就参与了BSD,Unix,NFS这些最早的电脑操作系统方面的工作。

    但要说他最杰出的成就,那必然是他1976年时所创造的vi编辑器,可以说它在系统和服务器管理中的功能绝对是那些图形编辑器无法比拟的。

    ‘如果这不是噱头的话,能被这两位大佬力推,那应该是相当厉害的一本书了。’

    内心感慨一句后吴斌推开了宿舍的门。

    宿舍里的另外三人都不在,所以吴斌直接拿起他桌上的笔记本电脑就走下了楼。

    拿上电脑,两人骑车去了科大里比较小资的蜗壳时光茶餐厅,这里环境相对安静,是边吃饭边聊天的好地方。

    点上两份煲仔饭,两人找了个比较角落的位置坐下。

    “稍等一下。”

    吴斌说完打开了D盘中一个名为【Liter】的文件夹。

    “我……”

    在吴斌打开文件夹的瞬间,在一旁看着的顾凝珊差点就把刚喝下去的茶水给喷出来,那密密麻麻的一堆子文件夹简直把她的眼睛都要看花了。

    “咋了?”吴斌看了眼顾凝珊奇怪的问。

    “你这是存了多少文献在电脑里啊……”顾凝珊有些吃惊的问。

    “这我还真没注意过。”吴斌说着顺手点开了【Liter】文件夹的属性。

    “……”

    凑过来看了一眼的顾凝珊愣了半天问道:“你这个盘里……只放了文献?”

    “嗯,别的都装E盘了。”

    “……”

    又是一阵沉默之后,顾凝珊吐出了两个字,“优秀。”

    因为电脑上映入她眼帘的是这么一串数据。

    【占用空间:56。3GB,(60。854。680。173字节)】

    【包含21。296个文件,1292个文件夹】

    整整56GB的学术文献!顾凝珊简直就给看懵了,她自认已经是很能读文献的了,但和眼前这位比起来可就有点太不够看。

    “我很好奇你是依据什么标准来下载这些文献的?”喝完一口茶,情绪稍微稳定一点的顾凝珊提问道。

    “标准?”吴斌想了想,“也没什么标准吧,我主要就是每天把当天主流期刊上的所有文献都扫一遍,看到话题和我专业相关或者有意思的就会花一两分钟看看类似标题、作者、单位、论文配图这些核心内容。”

    说着指了电脑屏幕,“的确有意思的我就会下载下来,然后根据内容分门别类的整理好。”

    接着又指了指一个文件夹为【五星】的文件夹说:“特别感兴趣的文献我就会都存在这个文件夹里,做完实验会抽时间详细读一遍,一般这个文件夹里我比较喜欢按照研究方向来分类,不过有时候也会按照作者类分类。”

    “比如这几个文件夹。”吴斌指了指几个写着英文姓名的文件夹,“最近这几位教授的相关研究我就很有兴趣,我就会把他们这一段时间里的相关文章全招出来读一遍,去分析他们整体的研究思路和心路历程,我也推荐你可以这么试试,很容易从中得到启发哦。”

    “嗯……听起来是不错。”顾凝珊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接着吴斌快速的连续点开好几个文件夹,指了指里面的三篇论文说:“我要给你看的就是这三篇,你要现在看吗?”

    “嗯。”顾凝珊点点头。

    “行,那你看吧。”吴斌说完将电脑推到了顾凝珊面前,自己则将刚才从她那得到的《the singularity is near》拿了出来。

    一整个下午,两人就一起泡在了餐厅之中,时不时的会交流一下各自阅读时的心得或者疑问。

    到了晚饭点,顾凝珊长出了一口气看着吴斌说:“能把这三篇论文发我邮箱吗?”

    “当然。”吴斌笑了笑。“产生兴趣了?”

    “嗯,好像是挺有意思的。”顾凝珊点点头。

    听到顾凝珊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吴斌也一下来劲了,合上书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