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星辰大海-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几天对于北大的新鲜感逐渐消失,同学们也渐渐安于待在教室里自习,可以说每个同学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集训机会,要知道在坐的各位可都是全国顶尖的高手,偶尔的一次聊天也许都能有全新的收获。
另外这其中吴斌的作用也很明显,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
“全国第一都坐在教室里看书,你们还好意思去玩吗?”
不过全班都是少年英才的情况下,有一件事让老师也很头痛,那就是这帮小混蛋的接受速度实在太快了,头两天上课的时候他们还会很有兴趣的抬着头听,后面就明显没劲道了,一个个埋头在那刷自己的题。
其中以负责普力这块的胡成凯教授为主,最初他的一些新奇观点还能镇住这帮学霸,但自己这点本事被他们学去之后,他们上课时立马就表现出了兴趣缺缺的样子。
这逼的他不得不拿出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来重新提起学生们的兴趣。
ps并不打算全职(怕饿死),主要是每天辛苦完回家还要码字压力实在太大了,所以身体吃不消,现在把能请的假都请了,最起码之后的一个月,我可以好好写书了。
。
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来观察驻波的长到几乎能跳绳的弹簧,体现光压的特殊仪器,可以吹起网球的鼓风机,角动量守恒验证器,等等,等等……
这些有趣的“玩具”再次引起了学霸们的兴趣,饶有兴趣的看着老师在上面表演。
第八天,总教头鲁志通知大家晚上在燕南园那边有一场座谈会,是讲新型相机原理的,建议大家都去看看。
总教头亲自通知,大家还是遵从的,于是晚上就拉帮结伙的去了燕南园。
要说夜晚的北大真的是很有意境,处处都是曲径通幽,一盏昏黄的路灯指着远处的林间小路,小路两边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
要不是天气太冷,吴斌其实还是很愿意每天出来逛逛的。
路上姜航和赵克寒讨论着早上的一道力学题,李岩则是拍了拍还在看新书的吴斌问“欸,你c语言研究的怎么样了啊?”
“还行,最近在研究字符串。”
“牛逼。”
“字符串有啥牛逼的?”吴斌一脸不解。
“我是说你竟然还真研究下去了牛逼,光物理还不够你头疼的?”
“闲暇时间学着玩玩嘛。”
“牛逼。”
李岩竖了竖大拇指,转头加入了姜航和赵克寒的讨论组。
被李岩问到c语言,吴斌顿时感觉心痒痒的,这一周他的日程表完全被物理给排满,特地带来的基本c语言书籍都没空看,这会儿还真有点想念。
如今吴斌已经在黄老师的电脑上做了数次编程练习,已经完完全全get到了编程语言的乐趣。
但有一次当他突然想起那个差点被他遗忘的粹型机器人,想到万一它理解不了c语言咋办?
不过最终还是在‘管它的,先学了再说,大不了到时候再调教一下这个机器人’的想法中跳过了。
来到会场,吴斌他们发现原来来的不止是他们这些集训营的,北大的学生也到了很多,双方都是互看了一眼,然后友好的打了声招呼。
有些热情的还会上来聊两句,毕竟他们中曾经有些也是通过竞赛保送北大的,这会儿看到吴斌他们倍感亲切。
这是吴斌第一次听讲座,但听着听着就觉得有些不对,说好的聊新型相机原理呢?聊新科技呢?聊学术呢?怎么主基调是介绍沪海的一座光学所?
“这是扯啥呢?说好的专业知识呢?”吴斌一脸莫名的看着李岩问。
“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啊。”李岩同样懵比。
这时后面的一位北大男生笑了笑,插了句嘴“这座谈会啊,说白了就是那光学所的研究生招生介绍,主要是冲我们来的。”
“哦~”吴斌点点头,转身说了句,“多谢解惑。”
“没事~”北大男生爽朗一笑,继续听讲座。
知道了不能学到新知识,吴斌他们几个又稍微听了会儿就提前离场了,同时发现其他和他们一起来的同学也已经在撤离。
“总感觉是被坑来撑场子的啊。”一出会场,走在最前面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感慨了句。
他叫张复,是这次竞赛中胡南分最高的,也是最能吃辣的!
吴斌曾亲眼看着他把炸脆的辣椒当零食吃,心里一句“p”也不知道该不该说出口。
“也算是知道学了光学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嘛,不算亏。”龚成伟伸了个懒腰,转身对大家提议道“这么快回自习室也不好,要不我们去夜游未名湖?”
“拒绝,我要去图书馆。”
吴斌果断摆手,开玩笑!这么冷的天夜游未名湖,绕着湖走一圈他脸大概都冻麻了好吧。
“冷吗?我觉得还好啊。”说着张复伸出手感受了一下风,“不冷啊。”
“你们一天吃几吨辣椒当然不冷……”吴斌吐槽了一句,“反正我们几个准备去图书馆泡会儿,要不待会儿八点自习室会合?”
“也行。”龚成伟也没打算勉强吴斌他们,于是便带着有兴趣去逛湖的同学们走了。
剩下一票怕冷的则是跟着吴斌他们去了图书馆。
骑车来到图书馆,吴斌拉下围巾哈了口冷气,不禁再次被眼前庞大而有些古老的建筑物所折服。
北大图书馆,由总馆、医学馆、38个分馆、储存馆组成,总面积约90000平米,而吴斌眼前的这座总馆就占了一半多,一共约53000平米。
第三天的时候吴斌就对这座图书馆有了个初步了解。
整个北大图书馆,坐拥文献资源1100万余册,其中纸制藏书800万余册,国内外数字资源,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等资源300余册。
专业和精深度可以说可见一斑。
而且吴斌第一次来的时候就get到了各种新姿势,原本他以为大学的图书馆就是比普通图书馆拥有更多专业的文献或者书籍。
但他错了。
参考咨询了解一下,关于图书馆的任何问题分分钟就帮你搞定,和淘宝客服差不多。
文献检索了解一下,研究领域高被引论文分分钟也能搞定。
知识图谱……嗯七彩可视化图谱了解一下,很刺激的哦。
另外就是高深书籍特别多,不管你是搞语言的,搞物理的还是搞什么的,在这你总能有所收获,而且很可能就是北大限定的。
所以说,大学里有这么多人整天泡在图书馆是有原因的,无论是书还是电脑上的数据库,大学都是最专业的。
……
第九天,吴斌他们迎来了一位新教授,负责教的是……数学。
这位北大数院的教授一进教室就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上来聊了聊dx,在物理里它叫无穷小位移,在数学里则叫余切丛。
讲着讲着,就突然怒拍一下讲台。
“就给我安排这么几节课!怎么讲的完嘛!”
但到了第二天,这位教授刚讲解了一会儿复变函数,就突然画风一转,开始说自己的趣闻轶事,总觉得有种放弃治疗的感觉。
当然,教学水平还是杠杠的,在留数定理和拉普拉斯变换这块,让吴斌有了新的概念。
ps第二更,只用写书的感觉还是挺好的……应该能再来一章?
。
第一百二十五章 物理应用科技()
下午,同学们又见到了一位新的教授,负责是光学这一块。
当他刚走进来的时候,吴斌就感觉到一股强者的气息,因为他的一只眼睛……有种说不清的锐利感,被看着的时候会有种被鹰盯住的感觉。
后来听他说是他的左眼在光学实验中受过损伤,瞳孔收缩度和常人有些不同。
吴斌听完不禁在心里感慨。
‘大佬,大佬。’
另外这位大佬教授讲课的内容也是大佬无比……量子光学!这真是吴斌听到现在最感觉云里雾里的课程,只有当这位讲授说激光光场是遵守经典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的时候,他才算有了那么一点领悟。
负责教热学的是在颁奖典礼后台处和吴斌有过一面之缘的科大教授宋南峰,他算是吴斌认为讲课最好的讲课教授之一了,所谓的深入浅出,在他这体现的是淋漓尽致。
另外他的出题能力也很强,随便在黑板上列出一道题,都足够让底下的少年英才们想破头。
所以这位教授上课时,底下的抬头率是最高的。
但有一点这位教授让吴斌很蛋疼或者说受宠若惊……那就是教授每次上完课都要私下来找他安利一番华科大,那真是吹的天花乱坠,天上有,地下无。
今天也不例外,热学课刚结束,吴斌就又被这位教授拉到了他的办公室中。
“昨天你去听那个照相机的讲座了吧?”宋南峰给吴斌倒了杯水后问。
“谢谢老师。”双手接过水杯,吴斌才点点头回答“嗯,但干货好像没多少,好像主要是招生的。”
“啧啧。”宋南峰晃了晃手指,“不止,其实让你们去听这座谈会,还要你们知道另一点,那就是学好物理,是很能赚钱滴~”
“……”吴斌愣住,想了想问“不是说学术应该纯粹一点吗?”
“纯粹就不用吃饭啦?”
“……”
吴斌无言以对。
“看来你也对物理有很深的误解啊。”宋南峰随手抽了张白纸,接着说“所有的学科中,都很少有像物理这样研究领域这么广泛的,你看啊,小到原子、原子核、电子和夸克,大到星系和宇宙,快能快到阿秒,慢则慢至百亿年,这些物理都有涉及,你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万……万金油?”
“嗯……不对”宋南峰摇摇头,“应该说物理学及相关学科是探究物质结构和运动的基本规律的最前沿学科,是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这不就是万金油嘛……’吴斌不敢吐槽出声。
见吴斌不说话,宋南峰就接着往下说,“一谈到物理,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总觉得这是一门理论性而非实用的科学,搞的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选择物理专业也是顾虑重重,甚至连有些学生都是,这完全就是误解嘛!”
听完宋南峰的话,吴斌不禁点了点头,因为他也是“连有些学生”中的一员。
这也没办法啊,他学到现在整天就是弹球,卡车,卫星的,怎么看都是各种不实用。
这让他不禁想起蔡国平对他说的一句话,高中知识只是个基础,离学以致用还有着很远一段距离,这才带他去看了电子科技展会,虽然他看完之后依旧没有找清方向就是了……
看到吴斌点头,宋南峰不禁拍了拍脑门,叹口气“啧,现在的教学也太为学而学了。”又摇摇头,“虽然以前也这样就是了。”
“欸,吴斌,你先说说看,你觉得学习物理是为了什么?”
“探索世界或者宇宙的本质?”
宋南峰听完先是一笑,接着伸出手拍了拍吴斌的肩膀,“呐,给你免费上一课,让你明白一下物理在应用领域究竟有多重要。”
说完就在白纸上写了起来。
【材料】【电子】【化学】【生物】【金融】
“不跟你吹牛逼哈,物理学早就已经渗透到绝大部分应用科学中了,物理的毕业生也受到许多应用行业的欢迎。”说着抖了抖白纸,“喏,就拿这些来举例子。”
“金融?”吴斌一脸懵逼。
看着吴斌莫名的样子,宋南峰有些得意的笑了笑,“先给你列个数据哈。”接着他边说边在纸上写,“就我们科大毕业生的统计来说,现在在it行业工作的占28,半导体和传统工业类的占20,金融、贸易、商务、咨询占13。”
“为什么会这样呢?”见吴斌没说话,宋南峰就来了个自问自答。
“在交叉科学日益占据重要地位的今天,只学习单一专业的知识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综合能力就是竞争力!”宋南峰强调了一句。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优秀的学习能力,且能迅速吸收各个领域的知识的物理毕业生就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因此物理学也越来越多地融合到各行各业中。”
“哦~”吴斌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啧,在帮你举点比较具体的例子。”宋南峰看吴斌的表情就知道他还没完全明白,“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这句话,总听过吧?”
“嗯。”
“那信息科技的基石是什么呢?那就是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和存储设备,它们就非常需要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