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拣宝大家 >

第3章

拣宝大家-第3章

小说: 拣宝大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皇呛芎仙恚械愠ぁ

    这时候,一枚硬币从他身上掉出来。

    见他紧忙跑去捡,其他孩子调侃道:“都不能买东西,你还拿着干嘛?一分钱现在就买不到东西。”

    。。。

    。。。

    <;div>;

    <;/br>;

第五章 硬币收藏() 
以现在的物价,一分钱确实没有作为,一毛钱是垫底的了,甚至一块钱也买不到好东西。市场上,一分钱早就不流通。

    杨帆眼睛微微一亮,对那小家伙说道:“小豪,那硬币给我看看。”

    见杨帆有兴趣,老院长也没有太意外,一笑置之。

    接过硬币,发现硬币字的一面写着1981。杨帆顿时诧异地看着那小家伙,运气真是很好呀!这可是一分钱硬币中最珍贵的一款。

    2分可以买颗糖、5分能买个冰棒,这是不少70、80后一去不复返的美好记忆。但随着经济水平和物价水平的提升,如今这些硬币实在是无用武之地,早已逐渐淡出了人们视线。

    殊不知已逐渐淡出流通市场的硬币作为人民币收藏中的一员,在转身进入收藏市场后则成为收藏人士抢手的“香饽饽”,并传来“涨”声一片,其中涨幅最快的1981年1分硬币,眼下市场价格已高达1500元,较面值涨了15万倍。

    有关人士推测,硬币的收藏前景不会逊色于第三版人民币,很有可能成为未来钱币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由于第一套硬币数量众多,加之部分品种当年铸造量很少,因此收藏投资者要集全第一套硬币就显得非常£⊥,。不容易,其中最受藏家热捧的硬币当属“五大天王”。

    所谓的“五大天王”,就是指1981年发行的壹分和伍分币,1980年发行的贰分和伍分币,1979年发行的伍分币。

    “小家伙,这硬币怎么来的?”杨帆忍不住问道。

    得到这个大哥哥的提问,小豪非常高兴,倒豆子一样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

    前天,他帮奶奶去商店买两包盐。回来的路上发现的。当然,回来被大家笑话的经过一笔带过,感觉太没面子,小孩子同样爱面子。

    “这枚硬币是块宝贝,交给奶奶怎么样?”杨帆笑道。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是一愣,包括老院长跟兰姨。兰姨忽然想起外面旧版人民币的高价收购,难道硬币也一样?

    “这一分钱很值钱?”兰姨好奇地问道。

    杨帆点点头:“这是1981年版的一分币,是分币收藏中最贵重的一枚,外面1500元一枚收购。”

    其实,还有更珍贵的硬币,但面额是一角、贰角、伍角,跟一元的长城币。

    所谓“长城币”,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行的第二套硬币,因背面图案为万里长城而得名。

    据杨帆了解,由于我国当时铜、镍资源相当少,不能满足大量发行需要,只在1980年至1986年间进行了少量的铸造,属于象征性发行,没有真正发挥流通作用。加之该系列币的制造成本高,又不是流通中必需的货币品种,所以发行量比较少,很多人甚至从来没有见过。

    正是如此,自发行那天起,“长城币”就被收藏投资者视为不可多得的收藏品,其价格便在大家的追捧之下出现快速升值。

    这种硬币,市场上最高都卖到了十八万,比金子都不知道贵了多少倍。

    老院长一听,脸上一喜,柔声对小家伙说道:“小豪好样的!硬币给奶奶保存好吗?”

    同时,她心中震撼,没想到这些过时的东西那么值钱。她记得,以前孤儿院也是有些旧版人民币,都是些零钱。后来没人要,也就被她丢弃了。早知道,她就应该留下来。

    老人家自然拉不下脸来强夺小孩子的宝贝,用一种商量的口吻交流。见小家伙点头,她拿出十块钱,当小家伙的零用钱,让其他小家伙羡慕不已。

    “小帆懂的真多。”兰姨却感叹道。

    杨帆笑道:“三年来,我就学了这点东西。”

    “哦!这就是鉴定工作?”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见识不是很广。

    “是的!跟古董有关的都会接触到。”

    提到古董,老院长跟兰姨都明白了。他们当然清楚古董的贵重,难怪这家伙能赚那么多钱。得知杨帆的具体工作,两人更加放心了。

    “这枚硬币如果有人压价,你们千万别上当,到时候通知我。”杨帆怕有人一位老婆子不懂行情压价,甚至骗她们这是假货。

    其实,硬币造假很容易,也挺难判断。普遍的作伪手法是用真币改刻年份来牟取暴利,因此在购买时要仔细鉴别。

    举个例子,像1980年贰分、伍分币通常用1989年贰分、伍分币改刻,将“9”改刻为“0”;1981年的壹分、伍分币分别用1987年的改刻,将“7”改刻为“1”。

    由于硬币没有太多的防伪手段,购买时不使用高倍率的放大镜仔细观察,恐怕资深藏家也容易看“走眼”。

    欺脊价这种情况,他见过很多,王健就经常使用这样的伎俩。唐大川可是非常推崇、赞赏的,低价弄来一件过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的物件,那可是发横财呀!

    当时,杨帆虽然很不齿此举,但毕竟是帮人打工,也不能拆唐大川的台,除非他不想混了。

    交代过后,杨帆不再久逗,跟老院长他们道句别便离开孤儿院。

    他再次回到古玩街,对于这么一个“常客”的到来,没有摊主提起兴趣,有人甚至瞄都不瞄一眼。

    “小帆,昨天从我这掏走的木偶是件宝贝?我怎么看到一个老家伙拿着那件木偶?”昨天那个摊主看到杨帆,马上忍不住询问。

    昨天看到那木偶,他可是非常吃惊,很想凑过去询问那个木偶的来头,值多少钱,但两人互不相熟,而且这行为有点唐突,也就不好意思去问。

    杨帆有点迟疑,片刻后才开口:“我也不清楚,那老人说感兴趣,就卖给他了。”

    他当然不会实话实说,闷声发财才是他想要的。

    “多少钱?”那摊主也没有怀疑什么。

    周围的摊主都竖起耳朵,捡漏的乐趣,大家都热衷。只是他们没有本事,那件宝贝摆在他们眼前那么久都没有注意到。

    杨帆没有说话,打出二十五的手势。

    “两千五?”大家都吃惊地喊了出来。

    要知道,这家伙可是五十块拿走的,这一转眼就赚了五十倍,让他们相当眼红。

    得!被误解,杨帆也懒得解释。

    。。。

    。。。

    <;div>;

    <;/br>;

第六章 “碰瓷”() 
没有理会老龚的后悔跟懊恼,以及别人的眼红,杨帆继续他的寻宝之旅,看了两个小摊,均没有发现真正的古董。

    他可以肯定,自己的精神的确变好了很多。换成昨天,多少会有点脑子发晕,但现在还没什么不良状况。

    因为将注意力放在两边的小摊,没有看路,不小心就撞了一个人。

    “嘭!”

    一声脆响,彻底让杨帆回过神来,心里暗道:糟糕!

    他一看,情况很严重。只见一个跟他差不多年纪的青年,一脸怒气,地上全是碎片,是一个瓷器。

    人家那衣着,杨帆就猜测是个富裕公子,手上拿的东西恐怕不简单吧?

    “小子,怎么看路的?”周文滔火冒三丈。

    这件宝贝是他游荡整个上午的成果,几十万买回来的,谁知道捧在手上还没有十分钟,就变成一堆碎片,他都想撕碎眼前这小子了。

    当然,责任也不全是杨帆一方,刚才他也没看路,不然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不过,现在他火气大盛,管不了那么多,怎么看都觉得杨帆不顺眼。

    不知不觉,周围凝聚了不少看热闹的人,指指点点。

    “对不起,真对不起!”杨帆连忙道歉∧,。,然后蹲下来,仔细看了眼那些碎片,忽然脸色有点怪异起来。

    “一句对不起就行啦?知不知道,我找这件寿礼一个上午了。他妈的!后天就要用的。算了算了,你赔八十万好了。”

    忽然想到也有自己一点责任,周文滔略微冷静下来,他也不是那种不讲道理、无敌嚣张的富二代、官二代。

    这情形,大家不想冒出一个念头:碰瓷。

    碰瓷,属京城方言,泛指一些投机取巧,敲诈勒索的行为。例如故意和机动车辆相撞,骗取赔偿。

    但“碰瓷”也是古玩业的一句行话,意指个别不法之徒在摊位上摆卖古董时,常常别有用心地把易碎裂的瓷器往路中央摆放,专等路人不小心碰坏,他们便可以借机讹诈。

    据说,“碰瓷”是清朝末年的一些没落的八旗子弟“发明”的。这些人平日里手捧一件“名贵”的瓷器(当然是赝品),行走于闹市街巷。然后瞅准机会,故意让行使的马车不小心“碰”他一下,他手中的瓷器随即落地摔碎,于是瓷器的主人就“义正词严”的缠住车主按名贵瓷器的价格给予赔偿。

    别看那年轻人穿得身光劲靓,但谁知道不是披着马甲来敲诈的?

    大家意识到有种可能,不过,所有人都没有开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中国人处事原则。多管闲事,很容易招来麻烦,甚至灾难。

    “寿礼?”杨帆更加古怪起来。

    看得出,这个家伙对古玩丝毫不动。不然,不会那么大意就买了这么一件“寿礼”。

    他敢肯定,这件玩意出现在祝寿现场,整个现场气氛都会凝固下来。

    “废话!不是我外公喜欢这些瓶瓶罐罐的,我近百万买个瓶子回去喝酒呀?”提起这个,周文滔又开始脑火起来。

    一个钟头前,他在这里溜达,被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告知他有好东西。

    好奇心驱动,他也就跟过去,丝毫不担心危险什么的,只要在登丰市,应该还没有人敢谋害他。

    初一看,那瓶子造型精美,罐身和顶盖上有亭台楼阁、飞禽神兽等堆塑,还是青瓷。不懂古玩的他就先入为主认为是青花瓷。

    青花瓷大名鼎鼎,即便行外人的他也略有耳闻,据说挺值钱的。

    因此,那家伙跟他要八十万他也没有讨价还价,直接交易了。寿礼嘛!太便宜反而不好,他们都是有身份的人。而且这个数字也是吉利,不讲也罢!

    另外,那家伙也跟他坦白,宝贝是刚出土的,光明正大拿出去挺麻烦的。

    对他而言,那些麻烦就不是麻烦了。难道文物部门的人还会找上他家?所以当时他并不在意,反而对那家伙颇有好感。

    见杨帆还在认真看那些碎片,周文滔皱了皱眉。

    “你难道觉得我敲诈你?东西如果是假的,我不要你一分钱,还跟你道歉。不相信的话,可以找专业人士鉴定。”

    这话一出,周围围观的人微微一惊,诧异地看了眼那年轻人。

    看来,那东西是真的,不然这家伙不会那么自信,不怕让人检查,应该不是他们想象中的碰瓷。

    如此看来,杨帆就麻烦了。几十万的东西,足以让一般的人倾家荡产。尤其是认识杨帆的人,都在替杨帆担心。

    “小帆,要不让罗老看看吧!”一个摊主不忍心地建议道。

    别说杨帆这个半大的孩子,就是他们也承受不住八十万的重压。

    罗老是附近一个古董店老板,是个老好人,对人都是和和睦睦的,经常会免费帮人鉴定物品,大家都很尊重他。

    杨帆摆摆手:“不用,东西是真的。”

    这话一出,大家都十分意外,连周文滔也很诧异,对杨帆的印象好了很多。要是对方死不认账、狡辩,他肯定要玩死人的。

    “嗯?你怎么知道是真的?”

    这时候,大家后面传来一句话。

    “啊!罗老你也在呀!”其他人一看,居然是刚才有人提到的罗老。

    罗老也是刚到,看见那么多人围观,以为有什么宝贝出世,也就凑过来,其他人都没怎么注意到他的到来。

    那件瓷器他没有近看,就看出了六七分来历。听到杨帆那肯定的语气,也就问了一句。要是这个小伙子真才实学,到算是不错的苗子。

    他们这老一辈的,都有点担忧这个行业没落,青黄不接是现在的状况。等他们这些老骨头去世,年轻一辈却没有成长起来,是最糟糕的事情。

    “知道呀!这类东西比较少造假。”杨帆笑道。

    他转向周文滔,提醒道:“东西是真的,但用来祝寿很适合。”

    “不适合?”周文滔皱眉。

    罗老却满意地捋了捋胡子,也帮忙说了句:“确实不怎么应景。”

    。。。

    。。。

    <;div>;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