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拣宝大家 >

第35章

拣宝大家-第35章

小说: 拣宝大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离开后,叶蓉蓉就对宋语静开玩笑:“这里大果然是男人的最爱,连杨大哥都不例外呀!”

    “嗯!有做情人的潜质。”许艺欣也笑道。

    “要不要我们安排一下,今晚灌醉杨哥,让你爬上床?”叶蓉蓉嘻嘻一笑。

    被杨帆多看了两眼,本就羞涩的宋语静顿时脸一红,慌乱地大声辩解:“杨哥不也看了你们的身材?”

    只是越解释,就越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你们干脆都做我哥后宫算了。”张茜更加过分。

    来到罗老的古玩店,就看见何探正在跟罗老喝茶聊天。

    “来得正好,刚泡好的碧螺春,尝尝!”罗老笑道。

    “咦!又捡漏了?你的速度也太快了吧?”何探则是看到杨帆手中的物件,心中更加坚定那个尝试。

    “多谢罗老!昨天跟人掏老宅子,得到两三件好东西,一会还要麻烦荣哥,物件准备放在你拍卖行帮忙拍卖。”杨帆端起茶杯,小酌一口。

    其实,他也喝不出什么特殊味觉来,感觉绿茶都差不多。

    “算了,你们两个都不会喝茶。”罗老摇摇头,无奈地说道。

    “求之不得!另外,有件事跟你商量。”何探也不当杨帆外人,直接就开门见山,准备说明来意。

    他思考了两天,决定邀请杨帆加盟他们拍卖行,做一个鉴定顾问。一方面是看中杨帆的潜力,他还年轻,但已经表现出不俗的实力;另一方面则是罗老提醒,需要杨帆老师贾老的人脉。

    一旦杨帆加盟,他相信以后拍卖行能上升一个档次。

    “什么事?”

    “我诚挚邀请你担任我拍卖行的顾问,怎么样?考虑一下,年薪不多,只有两百万,但我可以给你百分之十的股份。”

    杨帆听后,顿时楞了一下,这个条件可谓非常有诚意呀!

    他认真一想,也明白过来,这诚意里面,还有不少是给他老师贾老的。果然,有个靠山真是好处多多。

    此事对他而言有益无害,既然如此,杨帆也不矫情,点头答应下来。

    “很好,和老弟合作就是爽快,以后我们一起赚大钱。嗯!这是合同,你先看看。”何探立即拿出一份合约,早就准备好的。

    杨帆大致看了几眼,没发现对自己不利的条件,也就大方地签下大名。

    罗老则没有理会他们两个年轻人谈论,将心思放在杨帆带过来的三件物品上面,竟然都是文房之宝,一件镇纸、一块印章,还有一个笔格。

    “宝贝转给我怎么样?”罗老忽然问道。

    何探微微一怔,随即抢先开口:“罗爷爷,你不能跟后辈抢东西吧?人家小帆刚才都说好了,放在我拍卖行拍卖。”

    能让这老家伙亲自开口,肯定是宝贝了。何探对刚才的决定更加有信心起来。

    “老弟,还有什么宝贝一起拿出来吧!咱们搞一次名声大震的拍卖会怎样?”如果那块圣玉牌能拿出来,那就最好了。不过,这注定是幻想,他很清楚,只要还没饿死,一般人都不会拿出来拍卖的。

    “暂时就这三件吧!”杨帆没有透露其他的。

    宝贝是还有,比如水沉木,那么大块留着没有用,他又不会雕琢,浪费材料,只有交给雕琢大师,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

    琥珀等,他并不准备让出去,自己一点喜欢的也很不错,目前的他已经具备了的资格。

    新书榜第八名,还没的兄弟麻烦一下。

    。。。

    <;div>;

    <;/br>;

第六十九章 楼兰印章() 
罗老捡起那块印章,认真观赏一会,确定自己的猜测后,继续说道:“其他两件我就不争了,这件留给我吧!放心,价格不会比拍卖低的。∮頂∮点∮小∮说,”

    “这什么材料的?”何探见这老头还不忍放弃,明白这个印章的珍贵。

    他见那印章颜色如同蛋黄一样,却要透明许多,晶莹透明,色彩艳丽,在光线下会透射出较强的光芒。印章的底部浮雕两个字:楼兰。

    “金丝玉知道吧?”罗老笑道。

    看似询问何探,实则是在问杨帆。

    “原来是金丝玉,当然了。”何探点头道。

    金丝玉产于魔鬼城、戈壁滩、沙漠等地域,为非常具有潜力,可供雕琢艺术品的玉石品种,因产于古丝绸之路,玉石为金黄色,内部带萝卜纹而得名金丝玉,为中国独有的珍贵玉石品种。

    “这应该是金丝玉中最稀少的宝石光吧?”杨帆补充道。

    罗老满意地点头:“没错!金丝玉不难找,宝石光可遇不可求,尤其是这块印章的宝石光。”

    它是金丝玉中的精品,是石英的隐晶质集合体。但它跟普通玉石又有所区别,一般的玉石都是呈不透明或半透明状,而极品宝石光可以达到透明状,颜色有红色,黄色,白色三种颜色为主。

    另外,还要强调的一点是金丝玉宝石光因为长期躺在戈壁滩上,长年的风吹日晒,使它的结构十分稳定,不会像其他玉髓一样容易失水,这是它之所以优越的另外一个表现。

    “很多人以为,这是新发现的宝石品种,毕竟宝石光也就是这几年才红起来的。其实,远在古代,古丝绸之路还没泯灭,楼兰等繁华沙城存在之时,宝石光就被人挖掘出来。”罗老对杨帆和何探说道。

    他手上这枚,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按照罗老的推测,楼兰并不是某个人名,而是记录楼兰这个地名,那座曾经喧嚣一时的古城。

    众所周知,楼兰古城举世闻名,处于西域的枢纽,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内地的丝绸、茶叶,西域的马、葡萄、珠宝,最早都是通过楼兰进行交易的。

    然而,到公元630年却突然神秘地消失了,只留下了一片废墟静立在沙漠中,引发后人很多的遐想。

    所有跟楼兰有关的物品都没有遗留下来,大家仅仅通过史书记载,找到当时的繁华。

    这个时候,罗老遇到一件跟楼兰有关的宝物,还不是一般的宝物,自然得自己起来。

    听罗老这么一说,何探顿时眼睛微微撑大,指着那块印章:“那楼兰,不是人名?”

    他非常意外,印章嘛!通常来说,都是刻录人名的。另外,官印之类不一样。这一块,明显就是私人印章嘛!

    “应该不是,你看这印章周身的雕刻,是一幅古城的微观印象。如果我没有猜错,就是当时楼兰古城某个景点的缩影。”

    越看,罗老越加肯定自己的猜测,对这枚印章更加势在必得。

    杨帆却知道,罗老也弄错了。不过,他也懒得去纠正,知道是一回事,但解释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

    他通过了解,提取印章的记忆,就知道这块印章虽然跟楼兰古城有关系,但并不是楼兰古城的物品,它是后来雕琢纪念那座古城的。

    宝石光是唐朝人从楼兰得到的,当时还没经过雕琢,遗留下来。而到了宋朝,楼兰古城已经神秘消失,有人感怀之下,就刻下这枚印章。

    何探叹了口气,本来,这件宝物足以让他的拍卖会搞一个噱头,用来拍卖是最合适的了。

    但这老家伙是长辈,不能跟他抢东西吧?平时虽然嘴上会跟罗老闹几句,但内心还是很敬重的。

    “你看这样行不?宝物给我们拿到拍卖行竞拍,到时候你老过来参加。”何探开口道。

    反正,以这老头的实力,拿下这块宝物也不是难事。

    话说到这,罗老也不好为难后辈:“行,宝物先放我这,拍卖的时候,你再拿走一会。”

    其实,就是走一个场子,赚取一点轰动效果,替拍卖行提升名气而已。对此,罗老还是能够理解的。

    另外还有两件,那块镇纸的材料也是珍稀品种,是罕见的帝女石。

    这种石材虽然不是宝石,但也算是一朵奇葩,名贵石材,产于广东。帝女石矿是我国罕见的矿石资源,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名贵石材。据当地传说,帝女石是皇帝之宝,象皇帝的女儿一样高贵,如掌上明珠那样受到宠爱和保护。

    在古代,明清的时候就有人发现,并且用于皇宫修建。

    这块镇纸当中的精髓,表面雕刻各种花纹,看起来有点华丽,两个侧面则是两行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你这是掏了那家老宅子?”罗老都忍不住苦笑。

    这三件宝物,没有一件是普通的。

    最后那个笔格,是珍稀的红珊瑚。红珊瑚是珊瑚中的极品,宝石一样的存在。放在古代,更加珍贵了。

    杨帆笑了笑:“那家人很久以前应该是书香世家。”

    “看得出来。”何探点头道。

    他们拍卖行也会经常让人留意一些老宅子,往往是宝物频频出现的高发地点。

    尤其是一些没落的古老家族,都不知道遗留下来多少好东西。别以为现在的人喜欢藏宝,在古代一样很流行,什么珍稀的物品都搬回家里,算是一个家族的底蕴之一。

    想想也对,在古代,中国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什么宝物都会流向中国。一些古老的市价,简直是收尽天下奇宝。

    “我们下个月再举行一次拍卖会,这段时间就劳烦你多努力,找多几件重量级的宝物出来。”何探开口道。

    其他一些应应景的拍卖品,他们拍卖行还是不缺的,缺的是一些能引起哄抢的奇珍异宝。可以说,那些物品就是一个拍卖行的命脉。

    “这些天我可能会比较空闲,会周围看看,至于能不能遇到,有时候也是要靠运气。”杨帆说道。

    这话深得罗老的赞同,有时候不是你有实力就能捡漏的,运气同样重要。

    目前来看,杨帆的运气就非常好。

    排名下降,这和酸菜的跟不上有关,但实在速度很慢,正努力提高,万望谅解!

    。。。

    <;div>;

    <;/br>;

第七十章 赝品() 
最后,杨帆有点顾忌鉴定顾问这个身份,拍卖行那些鉴定师,应该都算是前辈吧?你冒冒然就爬到人家头上去,多少会有点不舒服吧?

    这一点,何探表示让杨帆放心。经过上次的事情,拍卖行那几个鉴定师面上无光,不敢提什么是非。另外,有贾老的身份摆在那,谁敢说什么?

    “走,带你去拜访一个人。”何探开口道。

    这是他来这里的第二个目的,为了一件拍卖品来的,也是下一次拍卖会的重头戏之一。

    路上,他跟杨帆解释,那人是登丰市的一个隐形富豪,也是一个慈善家。这次,是准备拿出的一件宝贝来拍卖,所得的资金,全部捐给老人院,改善老人院孤苦老人的生活。

    “他在你们登丰市,也算是一个传奇了。当然,已经是快十年的事情,现在还记得他的人恐怕不多。”何探说道。

    那人叫黄世权,十年前做起走私生意,专门从国外走私一些稀有资源,高价贩卖给国家,赚得很厉害,国家甚至还为了做出的贡献记了功。

    又能赚大钱,又能让国家记功,当时可是很多人羡慕的。

    然而,其他人都没有门路,只能看着眼红。

    除此之外,黄世权很热衷从国外回购流失的文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绝对是一个大家,藏品足以建立一座小型的博物馆。

    杨帆有点诧异,那么一个人物,居然住在郊区。

    来到黄世权的家中,这里不算很豪华,但装修得古香古气,地方很宽敞,守护严实,让人一看,第一感觉就是厚重。

    黄世权亲自接见何探:“你爷爷何老最近可好?”

    “他老人家现在日子优哉游哉,当然好了。”何探笑道。

    他们两家,也算是有点交情,以前,黄世权没少赠送宝物给他爷爷,但收下的很少,省得落入别人的眼线,惹来争议。

    接着,何探给黄世权介绍一下杨帆。

    “原来是贾老的高徒,以后多联系。”黄世权开口道,本来没太在意,但听到是贾老的徒弟,马上正视起来。

    “好的!以后还要黄老板多多关照。”杨帆连忙说道。

    他观察这个人,也就是五十岁左右,据说还没有孩子,难怪那么热衷做善事。

    三人聊了一会,进入正题,黄世权从里面拿出来一卷画。根据他刚才的介绍,是他在美国一个私人慈善拍卖会拍到的,不贵,仇英的仕女图。

    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吴门四家”,亦称“天门四杰”。沈、文、唐三家,不仅以画取胜,且佐以诗句题跋,就画格而言,唐,仇相接近,仇英在他的画上,一般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