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拣宝大家 >

第9章

拣宝大家-第9章

小说: 拣宝大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这就是端砚的神奇之处。而这三个圣砚更是无与伦比,磨墨压根就不用水,直接哈一口气,便可以磨墨挥毫。”其中一个老爷子开口道,语气中充满了羡慕。

    了解端砚的人都知道,历史上有“南端北洮”之说,是指南方的端砚和北方的洮砚。端砚不但古来已十分名贵,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近年已所有名坑都已“封坑”,特别是老坑已封坑多年,无石可采,如今只有洮砚还现存少量老坑石。

    老坑砚石长期受地下水浸泡,粘土矿物质为地下水所溶解,是逐渐使石质变纯,变软的缘故,故使老坑砚石如此细腻娇嫩、滋润到可以“呵气研墨”的效果。

    看到这一幕,无人不觉得惊奇万分,△【,。难怪那些老爷子刚才不顾颜面争吵起来。

    写完字,过了一把瘾之后,其中一个老头还对杨帆等人说道:“这砚台还有一个神奇之处。”

    大家的好奇心又被调动,齐老爷子哈哈一笑,把砚台洗干净后,让人端来一盆水。

    在众人目光下,把青牛砚放入清水之中。这时候,砚台好像有一层紫光,又带着一丝丝的蓝色,非常神奇。

    杨帆知道,那是一些跟荧光有点相似的矿物质,不懂的人看了就会感觉很奇异。

    “真好看。”齐念慈也忍不住感叹道。对女孩子来说,发光、亮晶晶的东西,都是她们追求的。

    “哈哈!现在的砚台好看多了,以前可没那么好看。”

    当然,所谓的以前,是指唐朝以前,只是单纯的研墨工具。一直到唐朝,才转变成一种实用加欣赏的宝物。

    他们讲了一个故事,说的是唐朝中叶,一天一老砚工路经端溪时,看见有两只仙鹤飞落溪水之中,久而不起,于是心生疑窦,张网捞捕,但捞起的却是一块石头!不过,这块石头十分奇异,上有裂缝,不时发出鹤鸣声响,老砚工顺着裂缝把奇石撬开,奇石竟一分为二,化作两只砚台,砚边各有一只仙鹤伫立在苍松之上。

    消息传开,砚工们纷纷仿制,或各展其艺,在砚台上雕以各种图案花纹。这大概就是端砚从实用品变为实用工艺品之始。

    “这宝贝值多少钱?”周文滔问道。

    几位老爷子相视一笑:“无价之宝。”

    “总得有个极限吧?”周文滔是个商人,讲究的是具体数字。

    “呵呵!没有人交易过这类宝贝,谁知道。不过,上次拍了一个端砚,叫石钟形端砚,一千三百多万吧!”一位老头开口道。

    这青牛砚,可是天下三大奇砚之一,排名第三,那就更加珍贵了。看看广。东博物馆,那两方都不公开展览,可见珍贵到什么程度。

    在场的听后,都是倒吸一口凉气。尽管大家都不是缺钱的人,但一块书本大的玩意,就要上千万,实在恐怖。

    杨帆倒不觉得怎样,一个青花瓷上亿都可能,不足为奇。更别提那些鬼佬,一幅油画就几亿美元,钱真成了一连串的数字。

    紧接着,齐老爷子带杨帆去欣赏他的宝藏,直接把一众后辈扔在一边。一个教室大的房间,里面摆着几百件宝贝,玉器、瓷器、铜器、书画、漆器等等。

    这是杨帆见过最大规模的,即使是那些古玩店,也拿不出那么多宝物来。

    齐老爷子将刚才那些宝贝重点摆放好,才招呼杨帆。

    “小帆,来看看我这里的重宝。”齐老爷子开口道。

    那是一座玉观音,高三十多厘米,洁白细腻的玉质,在灯光下反射出柔和的乳光,非常好看。

    “羊脂玉!”杨帆眼睛微微一眯。

    羊脂玉是和田玉中的宝石级材料,是白玉中质纯色白的极品,具备最佳光泽和质地,表现为: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暇、如同凝脂,故名。

    羊脂玉自古以来人们极为重视,是玉中极品,非常珍贵。它不但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世俗情感。在古代,帝王将相才有资格佩上等白玉。

    这种玉中极品,本来就非常稀少,但这里居然有一大块,还雕琢成观音。杨帆估计,这尊玉观音,不会比那尊田黄石寿星雕差。

    “之前,我这里最贵重就是这尊玉观音了。不过,今天起,重宝有三件。”

    杨帆知道他指的是这尊玉观音,还有刚才得到的青牛砚,以及田黄石寿星雕。那两块古墨虽然难得,但还算不上稀世奇珍。

    其他老头都是很羡慕,以前,这老家伙的收藏跟他们比也是半斤八两。但如今,彻底把他们甩了几条街。他们心想,以后是不是也得办个隆重一点的寿宴?

    让杨帆很诧异,居然看到一块虎符。

    虎符是中国古代金属制的虎形调兵凭证,传说是西周姜子牙所发明,由中央政府发给掌兵大将,其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调兵时需要两半合对铭文才能生效。虎符专事专用,每支军队都有相对应的虎符。

    “这是元朝的东西,比较少见。”齐老爷子说道。

    元朝虽然地域广阔,是中国土地面积最辉煌的一个朝代。但是,元朝的寿命很短,跟秦朝一样,如一颗流星划过天际,留下非常多的不解之谜,颇受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探索。

    扬帆点点头,没有开口,目光落在另外一件东西,顿时一愣。

    。。。

    。。。

    <;div>;

    <;/br>;

第十八章 晋砖() 
那是一块香料,很珍贵,叫龙延香。他只是没想到,齐老爷子的收藏范围那么广,连这种东西都有。

    龙涎香,在西方又称灰琥珀,是一种外貌阴灰或黑色的固态蜡状可燃物质,产生于抹香鲸消化系统。龙涎香有其独特的甘甜土质香味,历史上主要用来当做香水的定香剂。

    随着科技的发展,它的大部分成分已经可以为化学合成物取代。此外,龙涎香还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

    “这东西也是那丫头送的。”齐老爷子笑道。

    他对这种香料不是很感冒,只是孙女送的,也就笑纳。

    在齐念慈的眼中,这块香料是十足的宝贝。她是中医师,对各种珍贵的中药都是很宝贝的。这一层,即便是杨帆也绝对想不到,一个女孩子,尤其是漂亮的女孩子玩中医,能玩得转吗?

    然而,齐念慈还是接受中医传承的得意弟子,在中医界,年纪轻轻就美名远播。

    “那丫头学中医倒是块好料子。”一个老头笑道。

    今天,齐念慈帮他用师门按摩绝技按摩一遍,感觉老骨头都松了不少,看来是学到点东西的。

    “哈哈!那肯定的。”齐老爷子笑道,有点得意。儿孙都有出息,他们老一辈最大的≈≡,。心愿。

    “中医?”杨帆十分意外。

    “呵呵!没想到吧?”

    “是没有想到。”杨帆点点头。

    一个小时后,杨帆离开齐家,就被周文滔拉到他那娱乐公司。公司的人不是很多,但每人似乎都很忙。

    遇到的人,都纷纷问好,同时也很好奇,老板身边那年轻人到底是谁。看穿着,不像是以前的公子哥,但气质很好,一时间难以判断。

    就是杨帆自己也不知道,因为明目符的原因,身上的气质改变了很多,犹如一块温玉,令人感到舒服,容易接近。

    “小影,过来一下。”周文滔对一个漂亮的女子喊道。

    那正在训练的靓丽女子马上停下来,有点疑惑,但老板召唤,她只好走过去。

    “老杨,她叫单影,是我公司最有潜力的艺人,准备力捧的,认识一下。”周文滔介绍道。

    杨帆打量了几眼,这女孩确实漂亮,只要给她创造机会,大红的潜力还是有的。

    只是,这家伙什么意思,给他介绍对象?如果是介绍给他,想让他以后多多关照,貌似有点牛头不搭马嘴吧?咱又不是同行,也不是大富大贵之人,怎么照顾?

    “你好!我叫杨帆。”

    “小影,你叫他杨大哥就行。别小看他,以后可能还要他多多照顾。”周文滔开口道。

    现在杨帆确实要钱没钱,要势力没有势力。但他相信,只要给他时间,以后肯定比他混得好。今天的一幕,他感触很深。

    直到那群老头子对杨帆另眼相看,他才发现,古董这行,很容易凝聚人脉关系,金钱更不在话下,一件宝贝,可能就得他努力很久了。

    因此,带杨帆到他公司来,是有点给公司艺人拉拉交情的意思。

    单影没有看低杨帆,既然老板都放下身段结交,她没有资格摆架子,连忙问好,或许,以后真有依仗的地方。娱乐圈,是个很复杂的地方,靠山越多,以后麻烦越少。

    “杨大哥你好,叫我小影就好。”

    在周文滔公司呆了半个钟头,认识了一些人,有男有女。几个小有名气的小明星,放在以前,绝对是杨帆高不可攀的。

    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件令他心情不大好的事情。

    登丰市是一座古城,摆摊现象非常严重。不过,如今城市现代化建设,很不容忍这种情况。所以,那些城管比较嚣张。

    刚刚,就看到两个城管在驱赶摊贩,都是一些混口饭吃的老百姓,买一些小吃之类的。亲眼看到一位大妈下跪求饶,挺不是滋味的。

    那两个城管将大妈的推车什么工具没收,扔到大车上,然后施施然离开。

    围观的人看着可怜,都安慰几句。奈何大妈家里应该是挺困难,一直流泪不止。这时候,她的几个老乡才对大家透露。

    这个大妈的丈夫是个残废,以前在工地干活,但出了事故,没多少赔偿。家里还有三个孩子,非常困难,只能出来摆摆摊,赚点生活费。刚才被收走的,是她一家的生活来源。

    大家听后,都是同情,一些游客还凑了一点钱,足以让大妈买一些新的家当。

    大妈万分感谢之后,捡起那块垫摊子的砖头就想回去。

    杨帆连忙开口:“大妈,你等等。”

    “小伙子,你有什么事吗?”

    其他人也是看着杨帆,暗道:难道你也想捐点钱?有种念头的人,看向杨帆就多了一种好感。

    虽然大家刚才都没帮上忙,让不讲道理的城管没收了工具,但乐于助人一向都是中国人的良好传统。

    “你这块砖头是块宝贝,可以拿到附近的古玩街出售,少于三千块你不要卖。”杨帆说道。

    在登丰市,古董很出名,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因此,这话一出,大家都是非常惊异地看着大妈手上的转头。

    “真的?”大妈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手中的砖头。

    这块砖头,是她几个月前在路边捡的。当时刚刚出来摆摊,正好差块砖头垫摊子,于是捡走,从没想到居然会是一块宝贝。

    “那不是普通的砖头,是一块古砖,或者说晋砖。”杨帆解释。

    如果是那些古董贩子,可能就低价弄回来了。不过,杨帆不是那种为了钱一点良心都泯灭的人,没必要赚那点亏心钱。

    大家认真看,就发现砖头上面的图案,果然不是普通的砖头。

    砖雕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里的一朵奇葩,它是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砖雕兴于宋、金,盛于明、清。

    如今,砖雕已经从我们的视野中渐渐淡去,传承薪火,晋砖世家的艺术家们用心挖掘、传承和弘扬民间砖雕艺术,以感动和体会让砖雕艺术和晋商精髓穿越时空再现。

    “真是多谢小伙子你了。”大妈感受到大家浓浓的关怀,再次给大家行礼道谢,中国人就这样,礼多人不怪!

    。。。

    。。。

    <;div>;

    <;/br>;

第十九章 砖雕() 
人群中,居然走出一个年轻人,年纪比杨帆稍大。他一开口就出一万块,买下那块古砖,明显是吃了点亏,赢得大家的好感。

    “这位兄弟先别走。”他看见杨帆离开,连忙开口挽留。

    杨帆很惊讶,也很疑惑:“有事?”

    “咱一边说。”

    杨帆大量这个人,穿着中裤短袖,戴着副眼镜,给人第一印象就是爱读书的三好学生。

    胡伟对杨帆挺感兴趣的,他也是资深的古玩家,很小就开始玩古董,一般物件经过他手,绝大部分都能鉴别。

    然而,刚才这个比他还年轻的小伙子,只是瞧几眼那块古砖,就道出底细来,实力令他心惊。当然,也可能仅仅是正好擅长这类物品。

    古砖是很偏门的收藏,不是很多人喜欢,但应用却很广,有人为了复古建设,往往会花大价钱收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