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替明 >

第219章

替明-第219章

小说: 替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野战军。

    想到这里,胡宽又不由得为二弟设计出来的制度暗自点赞。叫天军的军事体系,目前分为三级,即野战军,留守部队和后备役三部分。

    严格来说,后备役是指根据地内所有到了年龄的男女。他们都会在平时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简化的军事训练,而后会选取一些优秀的人进留守部队。而留守部队就是常规化军队了,只是负责根据地的安全,不外出打仗。野战军中的将士,就是规定由留守部队补充。

    有这样一个军事体系,又有很好的奖惩制度,胡宽完全有信心,眼下草原上还没其他势力敢来找叫天军的麻烦。他有信心、有实力能保证草原上良田的安全。

    这些想法都是在胡宽的心中一闪而过,他听了胡广的解释后,灵光一闪,便马上问道:“二弟,你是想现在就修建房屋,然后再接纳一些种田人手过来?”

    胡广听了,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一下让胡宽等人迷惑了,这是什么意思?

    胡广的脸色变得有点沉重起来,环视了几个大人后道:“目前的打算,明年天气转暖之前是不准备动了。但据我目前所掌握的情况分析,辽东建虏很可能还会去攻打京畿之地……”

    一听他这话,胡宽马上就明白了。不过他还是摇摇头打断胡广的话道:“二弟,京畿之地那边的事,我们鞭长莫及啊!”

    “对啊,而且那边还是明国都城所在,到时不管是辽东建虏也好,还是明国勤王的军队也罢,都会有很多,我们去了怕也做不了什么事情,毕竟他们两边都是我们的敌人!”塔娜也跟着附和,劝着自己的丈夫道。

    胡广脸色严肃,点点头道:“这些我都知道,你们放心,我也没傻到带叫天军冲进明国京畿之地去救人。”

    要是胡广真带叫天军去的话,不要说肯定不受辽东建虏和明国朝廷的官军欢迎,就是那些普通老百姓,估计也是害怕叫天军的。

    “那二弟的意思是?”胡宽就想不明白了。(。)

446 渔翁得利() 
ps:感谢猥琐女**、水韵天成、俺丿无视人类的月票,谢谢古原初月、江宣景的捧场!

    胡广的脸上有点忧心的样子,看着胡宽回答道:“建虏攻打明国的京畿之地,他们的目的,无非是掠夺钱粮人口,以此壮大他们的实力,削弱明国的国力……”

    战争的目的无非就是这个,胡宽等人听了都是点头,没人有意见,听着胡广继续分析。

    “而建虏要想把掠得的钱粮人口送回辽东,山海关肯定是行不通的。万一他们真施用计策把山海关打下,那也没什么好说了,但这个可能性很低!”

    听到胡广分析到这里,胡宽开口插话发表自己的意见道:“朝廷最精锐的边军就是关宁军,每年大把的银子撒在山海关,建虏肯定是攻不下来的!”

    其实世事无绝对,就连穿越这样的事都可能发生,山海关要被建虏拿下,也不能说绝对不可能发生。不过概率确实很小,胡广就点头接着大哥的话道:“因此,建虏必然是从原路,也就是绕道蒙古草原把钱粮人口送回辽东。这个时候,我们就能从中寻找机会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丫丫听到这里,眼睛一亮,插嘴大声嚷道。看她神情,很是为能在父亲和二叔议事的时候插上一句话而欣喜。

    乌兰一听,慈爱地摸了摸女儿的头发,并没有说话。可胡宽却摇头训她道:“小姑娘家家的懂什么!”

    “我不是小姑娘了,我是大人了,我是校长!”丫丫不服,缩在母亲怀里抗议道。

    丫丫的个子高挑,从外表上看,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平时又是管着一大堆人的校长,所养成的气势在少年中也算是少见老成的。只是在自己亲人面前,恢复了她的天真调皮而已。

    胡宽倒没有再说女儿,转头看着胡广,提醒他道:“钱粮且不说。建虏掠走的人口必然是壮年劳力。如果没有足够的军队押送,他们就能放心么?”

    他显然比女儿要多想,考虑得更为细致。胡广听了点点头,承认了他的说法。不过他也有另外的见解道:“大哥,你想平时生活在穷山恶水的建虏,忽然闯进了富饶繁华的京畿之地,他们会只抢几个地方,就大军押着战利品返回辽东么?”

    “这不可能。肯定要抢到实在撑不下为止!”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塔娜一听胡广这话,马上插嘴说道。

    对于胡广的这个问题,她自己一代入,就能得到答案,也就第一时间说出来了。

    胡广闻言转头看了下自己的妻子,笑了下肯定道:“对,建虏一定会多掠一些,前期抢到的钱粮人口必然不会随身带着,那不方便他们行军打仗。因此,我猜他们很可能会掠夺到一批钱粮人口之后。就先押送一批回辽东。”

    胡宽听了,先是点头,不过马上又想到一个问题,就又开口说道:“不过还有一个可能,他们可以把钱粮人口先集中在一个打下的城池中,比如靠近关口的城池内。等到大军返回的时候,再一起押送钱粮物资出关,这不也可以么?”

    胡广一听,确实有这种可能性。他稍微一沉思,便抬头看着大哥分析道:“这种情况确实有可能。但也有可能会担心朝廷的勤王军,趁建虏主力外出掠夺物资的时候,攻打他们囤积钱粮人口的城池。”

    说到这里,他挪了挪身子。稍微靠近了点大哥,仿佛兴致更高了点,接着说道:“大哥你看,建虏攻打明国京畿之地,必然要留一部分人在老巢吧。到了关内,如果按你所说。那必然也要留出足够的兵力看押吧。身处敌国,分兵乃是大忌,建虏又是第一次入关,心中没底,分兵的可能性不大。再说……”

    胡广说到这里,微微摇头道:“那些明军的德性我们又不是不知道,他们没好处的仗不会打,打得不尽心。可要是有一座金山银山在城里,你看那些明军会不会如同闻到腥味的鲨鱼,蜂拥而至,疯狂进攻!”

    胡宽皱着眉头边听边在心中分析,赞同地点点头。不过这时,丫丫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只听她好奇地问道:“二叔,鲨鱼是什么啊?”

    胡广听了一愣,貌似他们都不知道鲨鱼的。于是,他笑着回答道:“是海里的一种非常大的鱼,就和草原上的狼一样。”

    丫丫听了,沉浸在自己的想象鲨鱼之中,胡宽却没理这个茬,点头说道:“二弟,大哥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看准建虏少兵力押送钱粮人口的时候,我们叫天军扑上去狠狠咬一口。你要修建的房屋,就是为那些人口准备的?”

    塔娜和乌兰听到这里,才恍然大悟,她们一起看着胡广,等待他的确认。

    “是的,我是有这个打算。”胡广承认,不过他又话锋一转道,“不过这些都是推论,房屋修了没坏处,但具体涉及到战事的话,还需要情报支持,这也是我之前先派出情报人员的原因。只要这种情况大概率存在,我想我们叫天军千里奔袭一次也是值得的!”

    想象着建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从明国京畿之地掠来钱粮人口,把最好的这些运往辽东的时候,被叫天军中途截下,这种买卖真得非常划算!

    胡宽想着,便用手一拍自己的膝盖,笑着点头道:“好,这事就这么说定了!”

    听他语气,好像已经看到一大块肥肉就在眼前,就等着他张嘴去吃了。

    胡广和塔娜以及乌兰等人听了,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他们又谈了会别的事情后,就各归各家。第二天开始,乌兰就为修建房屋的事情开始安排人力和对应的工分等等事情。而塔娜和胡宽知道在这个冬天,很可能要和传闻中最强的建虏交手,而开始加紧操练军队。

    差不多同样的时间,在榆林镇的延绥巡抚府,也经历了一场大的人事变动。原陕西道督粮参政洪承畴正式接替原延绥巡抚张梦鲸,成为牧守一方的封疆大吏。

    这天一早,延绥巡抚旗下各路将领,不顾寒风呼啸,都奉令匆匆赶往巡抚府。(。)

447 直白() 
一名游击带着手下匆匆赶到,就在府门口翻身下马,正待往府门走去时,发现门口站着的军士竟然不同于记忆中的那样,而是一个个任凭寒风呼啸,却都手握刀柄,站得笔直,让人一下感觉到一股精锐之气。

    他楞了下,正想着事情时,又是一阵马蹄声响起,又一名将领到了府门口,战马自有跟过来的手下牵走。

    一看是熟人,游击便和他打了个招呼后低声道:“你瞧,这不会是新任中丞大人要给下马威了吧?”

    那名是高他一级的副将,闻声看了下,也是低声答道:“这些兵都是沙场上见过血的,中丞大人治军有方,才有这军容。”

    说完之后,他整理下了自己的头盔衣甲,同时提醒游击道:“我们新任中丞大人可不是能随便糊弄的,小心别给他抓住过错来立威!”

    说完之后,仪容也整理得差不多了,便加快脚步,匆匆往里走去。

    游击得到提醒,也赶紧整理下仪容。他是没见过洪承畴,但也听说过这文弱书生却是带兵剿匪赚来的功劳和名声,才有了这个巡抚的官位。如此之人,不能不小心!

    等游击匆匆到了大堂,发现人都差不多到齐了。各路将领各自按官位站在那里,互相之间在低声说着话。

    他连忙站到自己的位置上,然后开始打量四周。发现原本由孙总兵站着的地方,也已站了人,那应该也是新任的官,延绥总兵吴自勉。

    看他那样子,姿势站得很直,也不和其他人说话,就仿佛中丞大人在堂上一般。不像以前的孙总兵,中丞不在的时候,还能和大家唠唠嗑,显示下平易近人。

    他打量了一会后。也去和熟悉的同僚低声说话打探消息,不知不觉间,一声大喝响起:“中丞大人到!”

    随着这声音,脚步声从后堂传来。先是几个精锐亲卫步出后堂,分列在两边。接着便是正主,新任延绥巡抚洪承畴穿一身大红官袍,严肃着脸,走到了主位上。

    “末将参见中丞大人!”一群将领。在延绥总兵的带领下,在盔甲碰撞声中自觉地一起见礼。

    没有想象中的客套,洪承畴也没坐下,就站在自己的座位上,扫视着面前低头抱拳行礼的各路将领。

    过了好一会后,他才缓缓地说道:“近些年来,天灾不断,灾民遍地,乱民啸聚。前延绥总兵是怎么死的,前延绥巡抚是为什么去职。你们应该一清二楚。”

    听到他说这话,之前还有少数几个将领偷偷抬头察看动静的,赶紧把头低下去保持恭敬的姿态,免得惹祸上身,当了倒霉的那只鸡。

    “本官好歹也在秦地多年,你们有什么小道道,也是一清二楚。本官直白地告诉你们,这官位是本官期盼已久的,可不想步前任后尘。谁要是碍着本官,就休怪本官不客气!”

    洪承畴丝毫没有一般文官的做派。他知道,面对这些武夫,还不如直来直往,开门见山地说。摆出了底线。谁要是敢违背,也不要怪自己心狠手辣!

    这种与众不同的开场白,让在场这些将领都知道这新任巡抚果然不是善茬。心中一紧,大气都不敢出了。

    直到这时,洪承畴才让他们免礼,自己也坐到了位置上。在扫视过一眼在场的将领之后。洪承畴那阴沉地声音便又响了起来:“只要能听本官号令,真心实意替本官办事,本官也不会挡你们的财路,尔等心里有数?”

    **裸的话,连打马虎眼的机会都没有。既然如此开门见山,也没将领敢装清高,当即一起回应了一声。

    洪承畴见了,语气就和缓了一些,也没有那么冷了,但依旧没有笑容道:“眼下乃是多事之秋,因此各部的空饷不能超过两成,家丁数目不得低于三成,平时操练,须得尽心……”

    他这话一说,就算他再厉害,还是引发了下面不少将领的动静。空饷不能超两成,那拿什么养那么多家丁,这不是要了他们的命么?

    洪承畴自然把底下的反应都看在眼里,心中满是不屑,继续立自己的规矩:“一会本官划定防区,要是超过规定时间不能平定本防区的乱民,就不要怪本官不客气!”

    将领们的老大,延绥总兵吴自勉只是静静地站着没说话。可其他将领就忍不住了,互相之间用眼神交流后,一名老资格的副将跨出一步,抱拳向洪承畴叫苦道:“中丞,敢问历年欠饷是否能补齐,本次的军饷能否足额发放?”

    这些将领都在想着,新任中丞以前可是督粮道参政,搞不好就留了一手,能给大家补齐军饷,也因为如此,才有这个底气说这话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