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明-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密室之内,顿时响起两人得意的笑声。
蛮夷兵临城下,他们却还在算计自己的利益。其实何止是他们,还有朝廷中不少的官员,都趁着这个机会,有着各自的算计,只是苦了普通老百姓!(。)
460 钉一个钉子()
也可怜了满桂同学,这前头正和建虏杀得你死我活的,忽然背后“轰轰”几炮,竟然是打到了自己。没有死在敌人的刀下,却最终死在了阴谋诡计的算计之中。
再说建虏这边,尝试着打了些天之后,便知道凭眼下的实力,又没有足够的攻城器械,肯定是打不下京师了。
不过打得下京师是意外之喜,打不下也属正常。这一日,皇太极召开军议,商量返回一事。
大帐内,皇太极意气风发,虽然连日行军打仗,颇为劳累,可他精神却非常好,说话也是中气十足,大声地说道:“此次战事,扬我大金军威,钱粮人口也已足够,看是时候班师回沈阳了。诸位有何建议?”
如果他提的是其他事情,以他眼下的威望,自然不会有人反对。可他偏偏提了撤军的事情,这些在京畿之地抢得欢快的野蛮人又怎么甘心就此回去,这都没玩够呢!
“大汗,难得来一次,既然打不下京师,我们一样可以去打其他城池,多杀一些明狗啊!”多铎首先不同意,直接站起来,但语气还是带点恭敬地喊道。
其他建虏将领一见,也纷纷附和起来,如此繁华之地,还没抢够呢,这么快回去干吗!
蒙古诸部的族长,也个个像打了鸡血一般,嚷嚷着要求再教训教训明狗。难得扬眉吐气一次,还能捞一大笔回去,自然是能呆多久呆多久了。
皇太极是个懂得借势之人,见绝大部分人都还想留着。他想着也无所谓,反正明军龟缩在京师之中,没什么胆子敢和大金军队野战,想了想便同意了。
于是,他便带着建虏和蒙古联军又在京畿之地游荡起来,如此一来,又不知道多造了多少杀孽。
这一天傍晚,在建虏的中军大帐。皇太极正和一个锦袍汉人说着话:“这次我大金国能有如此多的收获,范卿的功劳不小。如若此次献策成真,待我大金国问鼎天下之时,必不忘尔等功劳。”
“奴才多谢大汗赏识!”范卿也就是范永斗。偷偷跑来见皇太极,得到许诺后,马上高兴地重复道:“大汗放心,这永平南可控泺州、乐亭,东可威胁抚宁、昌黎。西北通迁安、遵化,北靠蒙古,与科尔沁部不过三百余里。进可蚕食明国土地,退亦可自守。”
范永斗在说话的同时,又指着地图上相应的地方继续道:“大汗,永平地处山海关通往京师之官道,刚好遏制山海关后勤。要是能守住这一片,则山海关必废,从此之后,大金国随时可以牧马京师。”
皇太极刚才已经听过一遍。此时还是认真地听着,同时想得更多:如果再占了迁安,则西起遵化,东到山海关附近,都将是大金的领地,以永平为根基,俯视明国京师周围,确实大有可图。万一关内守不住,这么长一条后背线,不管哪个地方都能出关。
“好。范卿毋庸再说,本汗王已有决断。”皇太极说完,不知何时拿出一张盖有他印章的纸说道:“范卿拿去遵化城,向卿本家出示即可。”
范永斗的本家就是范文程。被皇太极留在遵化重镇驻守。
范永斗一见,知道是银钱到手。他大喜之下,便不再多说,入乡随俗,赶紧一个漂亮的打千,磕谢了皇太极。才告辞出了大帐。
当他由皇太极亲卫陪同,出现在不远处一伙便衣骑士视野中时,有一年轻人马上低声说道:“老爷回来了。”
其余正在休息的人一听,连忙站了起来准备出发。同时有一人低声说道:“云轩,你的眼睛还真尖啊!”
这年轻人就是孙云轩,他千方百计获得了范永斗的信任,当了亲信护卫之一,护送着范永斗前来见皇太极。
他只是淡淡一笑,没有说话,态度恭敬地等待着老爷过来。
“走,去遵化!”范永斗走近之后,只是吩咐一句便领着他们出营门。
再说皇太极在范永斗出去之后,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两只肥手互相搓着,越想越兴奋。
真是没想到,原本只是为了解决辽东贫瘠,让大金国能安然度过这个冬天,不至于实力大损而发起的这场行动,竟然给了自己一个接一个的惊喜。
先是劫掠到的钱粮人口出乎意料的多,然后自己的威望也达到了定点,最为关键的是,原本以为只是抢一次就走的,眼下好像能在明国京畿之地扎下一个钉子,还能让之前无可奈何的山海关成为废地,这真是天助大金,天助朕啊!
皇太极想了一会,又怕有问题,走到地图边上反复地合计又合计之后,便下令召见自己的儿子豪格和代善的儿子岳托。
不一会,两个年轻人联袂走了进来。其中年长一点的那人,看着更为稳重,是为代善的儿子岳托。
这岳托也算是皇太极的粉丝了,当年努尔哈赤身死之时,他就力劝他爹代善拥戴皇太极为大汗,其后更是唯皇太极之命是从。
见礼过后,皇太极看着他们两人道:“这次收获不少,但我大金勇士受伤的也有不少。你们两人领五百精锐,一千包衣押送钱粮人口先回辽东……”
“父汗,儿臣不回,儿臣还要杀明狗呢!”二十岁的豪格一听,不等皇太极说完,便大声出言打断道。
一边的岳托却是一言不发,在恭敬地听着。
皇太极见了,眉头一皱训道:“明狗有的是机会杀。此次的事情很重要,必须你们两人回去!”
岳托听到这里有点惊讶,这不就是押送战利品而已么,换了别人也可以的啊!
豪格其实也怕皇太极,见他不高兴,又听到说必须自己两人回去,就有点好奇,也就不闹了。
皇太极见他安静下来,便再解释道:“你们的兵力已经足够押送那些钱粮人口,等到了沈阳之后,向二贝勒转达本汗王的命令,让他领本部人马前来汇合。”
增兵关内?豪格和岳托听了,不由得兴奋起来。(。)
461 好算计()
ps:感谢古原初月的月票,谢谢rabit2011、穆婉的捧场!
皇太极沉着脸,仔细叮嘱道:“你们见了二贝勒之后,须如此说,不得有错。至于关内的情况,他问什么,你们都据实回答即可!”
豪格和岳托一听,连忙洗耳恭听有关皇太极的吩咐,最后领命而去。
皇太极看着他们俩出了中军帐,那脸上才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他的算盘打得很好,入关以来的一切,说明明军的战力实在是渣,大金说不定还真能在京畿之地扎下这个钉子。
但皇太极毕竟是个谨慎的人,想着要在明国都城的眼皮底下扎下这么一个钉子,必须够硬,要能顶得住明军疯狂的反扑才行。否则的话,明国必然是要迁都。
对于目前的皇太极来说,他自然认为是能守住的,毕竟遇到的明军根本就没有野战之力,如今又有城池作为依仗,赢来犯之敌的把握性更大。
皇太极走过去看着地图,心中还在思量自己的得意之作。这次让豪格和岳托押着那么多战利品回去,必然会引起阿敏的眼红。如果只是豪格回去,他必然会怀疑这怀疑那,但代善的儿子也一起去,说法又一致,他自然会领命过来。
到时候自己领着大军班师,让他镇守京畿之地刚打下来的城池。能守住就最好,他虽然有功劳,却不可能大得过自己,把他安排在外,也方便自己在沈阳做事。
要是守不住的话,呵呵,没被明军杀掉,回到沈阳,自己也可以以这个为借口收拾他。不管阿敏成功与否,他都已落入自己算计之中,不会再对自己的权力有威胁。
皇太极反复想了几遍。越想越有把握,不由得再次裂开肥嘴笑了起来。
在原本的历史上,事情的发展虽然不利于建虏,因为他没料到人心的变化。但他还是把逃回沈阳的阿敏给幽禁,从此排除在建虏的权力圈之外。
而在这个位面上,却因为多了一只蝴蝶,翅膀扇啊扇,把他的如意算盘给扇掉了。
再说第二天早上。在军议会上,在三大和硕贝勒面前,豪格和岳托正式领命,押送手头的钱粮人口先去遵化,再汇集那边的钱粮人口后出关回辽东。
看到这个情况,奈曼、巴林、扎鲁特等部落的首领也纷纷提出了要求,想把抢来的物资也让一部分人运回去。
他们在富饶的京畿之地抢了这么多天,虽然大头是大金军队拿了,但他们的收获也不少。可以说,这次跟着大金军队进关。是一夜暴富了。
带着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财富打仗,终归不安心,他们此时的心态,和普通的劫匪没什么两样。
为了让皇太极答应他们的请求,不少首领还纷纷表示,把手头的物资带回去后,能喊来更多的同伴进关来。
皇太极自己都要押送物资出关,他又是个懂得收买人心的人,自然不会不同意。
当然,也有一些部落一开始就倾巢而出。就想着再跟着大金军队多抢点,抢到实在搬不动了才回去。
关内战事继续,遵化城外,却已是一条长龙出城。
建虏们一个个穿着厚厚的皮袄。就连头上也都戴着暖和的皮帽,骑在马上,双手插在兜里。虽寒风呼啸,他们却似在郊游一般,很是悠闲。
在道路的中间,一辆辆的车子排成了长龙。有牛马骡子拉着的大车。也有壮年汉子推着的独轮车,还有人拉着的大车。
这些车子上无一例外,全是堆着满满的物资,从绫罗绸缎到稻黍稷麦菽等等,要什么有什么,只要能用能吃的,都被他们抢来堆在车上。
而那些推拉车的壮年男女,身上的衣服,不分麻布还是绸缎棉衣等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脏。穿多一点的人还好,身上衣服较少的,在寒风中打着哆嗦。
他们都是建虏准备掠往辽东的人口,此时的他们,不管以前是富是穷,不管是低贱还是高贵,都已是差不多。
只是他们不少人心中还存着希望,离建虏攻进京畿之地已经那么多天了,这里的建虏又不多,是不是会有勤王军来救他们?
有着这个想法的人,走几步,就会找着由头左看右望,希望能看到救兵的出现。
他们的表情,被那些悠哉押送的建虏看在眼里,不时有包衣大声喝斥他们,扬着皮鞭“啪啪”地打过去,趾高气扬地表达他们的存在。
豪格自然也看见了,他有点不屑地对身边的岳托说道:“我还正盼着明狗过来,来多少杀多少,再把明狗的人头摆到路边的两边做成京观让他们瞧瞧。哼哼,哈哈……”
岳托听了,只是呵呵一笑,心中同意不过没说话。明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太渣,难怪说关宁军是明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了。
可惜,明军并没有出现。等到队伍一出关,豪格很遗憾,那些大明百姓则全都绝望了。出了这关之后,这辈子还能活着回到故乡么?
绝望之余,整个队伍全都没了生气,麻木地往前走着。有的人走着走着忽然倒地,不是被冻死,就是被饿死。一路之上,不时有被抛弃在队伍两边的尸体,就仿佛是搬走一块石头,扔在一边而已。
也有少部分人,比如其中一个推车的汉子,眼睛看过骑马的那些建虏时,透着仇恨,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能拉一个垫背。
“娘子,我的儿,王大妈……我凌志云对天发誓,就是死也会拉建虏垫背去见你们的。”汉子如此想着。
之前,他寄希望于明军,希望能来救他们,他就一定会参军报仇。不求功劳财富,只为杀尽建虏。
可是,明军没来。听到的消息,都是明军被建虏杀得溃不成军,甚至连京师都差点攻下来。绝望之余,凌志云不奢求能杀多少建虏,只要一个都成,否则死都不甘心!
他不知道,明军杀不过建虏,自有能杀得过建虏的军队。而且这支军队,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就在离他们很远的一处小山头,正伏着十多个人,其中那人,拿着单筒望远镜在观察他们。(。)
462 数典忘祖的畜生()
readx;忽然,那拿着望远镜的人转头吩咐身边的一人道:“赶紧回报首长,就说建虏押着钱粮人口从龙井口出关,钱粮人口和建虏数量待定。”
“是,排长!”那人答应一声,便马上往后爬下小山坡后便去山背后牵马,眨眼便快马加鞭离去。
这个排长,就是侦察连的一排排长康全安。侦察连奉令拆成十多人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