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替明 >

第233章

替明-第233章

小说: 替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都不用猜。那几个贝勒铁定会站出来替他们说话。说什么大金勇士用命换来的,明军又不堪一击,不让他们好好放松下,简直是刻薄之人,不配当大金国大汗之类的话等等。

    “啪”地一声。皇太极一掌拍在眼前的桌面上,都是这该死的八王议政。本汗王……不,朕一定要改变这个局面。

    见到皇太极发怒,房子里伺候的几个亲卫都吓得不敢说话,两话不说甩着袖子跪了下去。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门口随即响起一个焦急地禀告声:“大汗,奴才瓜尔佳鳌拜回来了。”

    “快进来!”皇太极一听,当即放下心思,大声吩咐道。

    门被推开,或者是用力过大。门开得有点大,寒风吹进温暖的内堂,让皇太极打了个寒颤。

    不过他没在意,眼睛盯着鳌拜,就想知道关外的情况。

    鳌拜和另外一个手端盘子的亲卫进来,单手跪下行礼,声音悲痛:“大汗,贝勒爷……”

    他哽咽着说不出话来,皇太极眼睛直愣愣地看着那盘子上的两个东西。经验丰富的他,又那能看不出那是两个首级。看鳌拜这样子。都不用说,他心中便已猜出这是谁的首级了。

    盖在首级上的两块布被鳌拜揭开,露出惊恐而又死不瞑目的两张熟脸,顿时让皇太极眼前一黑。差点就晕了过去。

    内堂非常的安静,没有人说话,气氛沉重。过了半饷,皇太极缓了过来,咬牙切齿地问道:“谁干的?”

    “奴才该死,雪太大。已掩盖了一切痕迹,暂时没法追查到踪迹。”鳌拜的头磕在冰冷的地上请罪。

    皇太极没有说话,理智告诉他,这不是鳌拜的错。他心中也有数,肯定是上次劫晋商物资的那伙马贼。如今看来,他们能全歼护送的大金**队,其战力要重新评估才行。

    这到底是哪里冒出来的马贼,竟然屡次和大金国为敌,战力竟然比明国最精锐的关宁军还强。这事情不搞清楚,犹如锋芒在背,让本汗王坐立不安!

    皇太极想到这里,盯着鳌拜命令道:“派几名追踪的好手,前往张家口范永斗处,要他们协助一定查清这伙马贼的情况。”

    “喳!”鳌拜大声答应着,心中松了口气,大汗到底是英明的,不会随便迁怒于人。

    皇太极想了一会,心中下定了决心,当即又吩咐道:“召集贝勒将领们,马上前来议事。”

    没过多久,建虏的头领们便陆陆续续地过来了。他们都有点纳闷,这大年三十的,还开什么会,难道让人去打仗,这也太不近情理了吧?

    有着这种想法,几大贝勒心中都暗自高兴。皇太极要是昏了头脑,敢下这样的命令,自己就能趁这个机会打击他积累起来的威望,不能让他一家独大。

    一个个人进入大堂,看到堂下放着一个圆凳,上面有个托盘,托盘上两个首级。

    这是什么意思?他们心中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就是皇太极又想玩什么花样。等定睛看了仔细,发现是豪格和岳托的首级时,就炸锅了。

    代善没站住身子,就算老奸巨猾的他,也一下直接跌坐在地上。多铎直接冲着皇太极嚷开了:“你凭什么斩了两个贝勒的脑袋,你眼里还有八王议政……”

    先汗遗留下来的命令就是八王议政,像要杀贝勒这样的事情,必须大家一起做出决定才行。

    多铎一边嚷,一边还想往前冲,要和皇太极去动手理论的样子。但他还没冲过去,就被一起过来的多尔衮给拉住了。

    自己这亲弟弟真是脑子一根筋,皇太极这狐狸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再说了,就是他要干什么,也不会去砍自己的儿子和代善的儿子啊!

    多尔衮如此想着,却也没去给大家解释。眼下还是韬光养晦的阶段,被皇太极盯上的话,麻烦就大了。

    当然了,其他人也不是傻子,比如多铎,他就偷偷地给多尔衮说道:“哥,俺这是故意的。”

    反正自己的形象就是这样,表现得蛮撞一点,和多尔衮的沉默寡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大堂内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着皇太极,等他给出答案。(。)

475 勾心斗角() 
ps:感谢阿史那沙毕rabit2011的捧场!

    皇太极一脸的悲伤,沉痛地说道:“他们是护送物资出关后第三天,被一群来历不明的马贼所杀,物资也被劫走。”

    他的话音一落,大堂内安静了下,然后就反复炸了锅一般喧哗了起来。

    “怎么可能,哪里来的马贼有这么强悍的战力?”

    “莫非是明军假扮还是那个部落黑吃黑?”

    “敢打我大金国的主意,大汗,让我去灭了他。”

    “……”

    在这些人之中,多铎也是大声吼叫着,而他身边的多尔衮却没说什么话,一静一动对比强烈。

    皇太极示意他们安静,可群情激愤之下,就算是他进关后的威望很高,还是过了好一会才安静下来。

    就好比是嘚瑟了很久的猴子,被人踩到了尾巴,那会不嗷嗷叫一会才怪!

    皇太极看看身边陷入悲伤之中的代善,又转头瞧下怒火旺盛的莽古尔泰后,他才转头看着堂下众人说道:“如今我大金国已在关内站住脚跟,但关外出了这么一伙和大金为敌的马贼,实在让人难以安心。辽东的子民还在等着我们的消息,他们缺衣少食,正盼着我们送物资回去。因此,本汗以为……”

    这是要宣布什么决定,所有将领都注视着皇太极,看他说什么。

    “等天气稍微好转,大军押着钱粮人口返回辽东。但关内驻地不可放弃,需智勇双全之将留守,诸位以为如何?”

    就是该死的八王议政,因此自己的想法还要获得他们的同意。这次回去之后,就得釜底抽薪。把这制度搞残为止。

    皇太极如此想着,眼睛先看向自己左右两边的和硕贝勒。

    代善明显精神不济,还沉浸在丧子的悲痛中。见皇太极看过去征询意见,只是点点头而已。

    莽古尔泰也没有意见。只是大声问道:“那谁来留守?”

    皇太极听了,眼睛看向多尔衮兄弟俩道:“关内之地好不容易打下来,下次我们再进关就会容易很多。且钉在这里的时间越长,山海关明军的补给就越难,有利于我们最终攻克山海关,把关内关外连成一片。因此,本汗王属意多尔衮和多铎两位贝勒留守,如何?”

    “好。关内就……”多铎一听,马上答应,但后面那句“交给我”还没说出来,就被多尔衮拉了下衣角打断了。

    与此同时,多尔衮义愤填膺地大声说道:“豪格和岳托两位侄儿不能白死,平时我们关系交好,眼看他们惨死,我们此时也无颜待在关内享福,一定要为他们报仇。”

    “对,我们要出关为两位侄儿报仇!”多铎马上顺着多尔衮的意思。大声地表态道。

    他没想明白多尔衮为什么不愿意留在关内享福,但并不妨碍他信任多尔衮,顺着他的话说。也正是他们兄弟俩齐心。才一次次躲过了四大贝勒的一次次算计。

    “对,敢和大金国对抗,杀我贝勒,一定要那群马贼死无全尸,五马分尸,一个不留!”莽古尔泰拍着桌子大声喊道。

    代善到这时也发言了,红着眼睛说道:“好,有你们兄弟俩为他们报仇,我相信你们肯定可以!”

    你们关系好个屁啊!皇太极在心中忍不住爆了粗口。但两大和硕贝勒都表态。等于四个贝勒已经是同一个观点,让他有点孤立无援。

    底下的将领中倒有不少在看自己脸色。只是他们没有表决权。皇太极见此,心中暗自决定。等回到沈阳之后。要利用这一次的威望,扩大议事之权,分薄他们几个人的权力。

    这次会议的结果,最终是决定阿济格留守,其他人押送钱粮人口返回辽东。等到了辽东之后,再有留守沈阳的阿敏前来接替他。

    皇太极的算盘,原本是留下多尔衮和多铎两位贝勒,如果能抗下明军的攻击,那就最好,能在关内保留立足之地。要是不行,他们被反扑的明军赶回辽东,那也能借这个丢地的名头把他们两人治罪。

    但多尔衮没上套,最终留下了阿济格,这也可以。反正要是败了,他也就完了。

    等阿敏过来的时候,或者是接替阿济格的下场,或者是治他一个救援不力,让阿济格痛失关内城池,一样都能治罪。

    皇太极这个想法好是好,但他没料到的是,大军归去沈阳的时间内,明*队连个屁的影子都没出现,让阿济格在繁华的关内逍遥了一段时间,一直到阿敏过来交接防务。

    而在这段时间里,明国君臣,朝廷高官和地方总兵都在扯皮。

    那些朝廷高官,有在争论袁崇焕功过的,有借此机会攻击和袁崇焕关系亲近的内阁首辅韩爌等人,有在攻击李邦华的京营不力,还有要追究京师防御战中发现有城墙是豆腐渣工程的,等等不一而足。

    只是苦了崇祯这个刚满十九岁的皇帝,建虏在京畿之地,犹如锋芒在背,朝中大臣吵个不停没有一个省心的,他是被闹得焦头烂额,夜不能寐,眼睛红彤彤的像个兔子眼。

    朝中高官一个个落马,又一个个新上位。可没人有对付建虏的策略,都只是说要慎重,慎重,等到有足够的军队,以雷霆之势把建虏赶出关去。

    可是,勤王军开始云集的时候,又没有粮草供应,导致有几支勤王军要么学建虏开始劫掠,要么就地溃散,一拍而散不玩了。

    等到朝中党争告一段落,朝中高官们才开始考虑建虏之事。开始筹备物资,由孙承宗统一指挥勤王军,反攻之战才算正式开始。

    与此同时,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行军,胡广率领的队伍终于到达了归化城。

    经过清点,最终走到目的地的有两万一千余名老百姓,比起他们刚从关内出发时,少了有四分之一的人头。要是没有叫天军,被建虏押去辽东的话,至少要死一半以上。

    出征的叫天军,最终牺牲了四十二人,除战死的之外,伤重的那些也最终都死在了路上,剩下几个是因为天气冻伤受寒病死在路上的。

    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这已经是叫天军成立野战军以来牺牲最多的一次。当然,不包括夜袭保德州城时临时编进叫天军的那些俘虏。(。)>;

476 不可能() 
ps:早上睡过头了,来不及码完一章。

    老百姓们在归化城暂时定居了下来,在得知这里是哪里后,都是惊讶万分。

    虽然他们是京畿之地的百姓,对于草原上的蛮夷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可那些蛮夷野蛮归野蛮,害怕还是有的。且草原民族一直是朝廷打压的对象,害怕他们再出现强大的军队,为此修长城,驻重兵。

    可他们谁也没想到,一直提防的对象竟然被叫天军打败了,还把他们千辛万苦修建的都城也给占了。叫天军的强大,再次刻到了他们心中。

    惊讶的同时有恐惧,如一些原本还不怎么信胡广的话,一直暗中担心会为奴为婢的人,见叫天军并没有安排他们干重活,甚至都没干什么事情,只是登记所有人的信息而已,那悬着的心就稍微放下了一点。但他们始终不认为叫天军会有好心,多少还是有戒备的。

    但是,大部分人没有他们这些人的想法,因为他们想着,在这里再差也不会比辽东差,且叫天军打建虏,多少都帮自己报了仇。

    而且从某些方面来说,眼下在叫天军的日子比起以前在京畿之地的生活都要好。不用再担心寒冬腊月没有房子住,没有衣服穿,没有东西吃。这些生活所需的物资,叫天军都有提供。

    胡广一点也不吝啬,除了贯彻叫天军宗旨的原因之外,还因为这次的战利品实在不少,光是粮食一项,除了让归化城的百姓能吃上半年之外,还能补上一部分回根据地。

    不管从那个方面讲,这次的军事行动,虽然战死的将士比较多,但回报也是丰厚的。

    各类物资都得到了极大的补充,使得根据地内逐渐缺乏的物资再次丰盈起来。再坚持个一两年,等高产农作物能大面积种植之后。在粮食一块就不会再成短板。到那个时候,叫天军就有实力攻进关去获得落脚之地,也就不怕人口的快速增长了。

    这次到达归化城的人口,不管男女。都是壮年劳力,一下子多两万多,实在是笔宝贵的财富。只是这里面存在着优胜劣汰,算是有点残忍。但这要归结于建虏,并不能怪到叫天军头上。反而是叫天军积了善德。

    除了最显眼的这几个好处之外,让叫天军将士第一次和建虏接触,打破了建虏所向无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