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唐朝小闲人 >

第1102章

唐朝小闲人-第1102章

小说: 唐朝小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又不归他们调查,他们要结案,咱们也没有办法阻止他们。韦中丞,看来咱们想要将李义府定罪是很难的了。”

    “真是岂有此理!”

    韦思谦气急道。

    一旦民安局结束调查,刑部提起诉讼,这韦思谦也不好拖着,这样会让人觉得,你韦思谦是不是在公报私仇。

    。。。。。。

    等候已久的刑部,终于接到了民安局呈上的供词,卢承庆立刻组织官员商讨此事,上回毕正义一案,虽然事关重大,但是一直都是李治在出面处理,而这一次才是真正的按照司法改制之后的程序在走,也就是刑部头一回接到民安局呈上的杀人命案。

    卢承庆也是非常慎重。

    “卢尚书,此案非常明显,李洋所犯故杀之罪,而柳元贞则犯有包庇,阻碍司法之罪。”刑部侍郎刘燕客看过供词之后,立刻向卢承庆道。

    其余官员也频频点头。

    司法改制之后,有一点好,就是大家都可以推卸责任,民安局证据就是这么说的,而且证据确凿,刑部要不这么诉讼的话,民安局肯定会向御史台告状的,而且最终判决是大理寺,因此这些官员并不害怕,该怎么诉讼就怎么诉讼。

    卢承庆道:“你们不要太大意了,你们仔细看他们的供词,足以证明李洋当时去,只是想带走顾倾城,并非是想杀害裴清风!”

    刘燕客不等卢承庆说完,就道:“我们也没有说要告李洋谋杀之罪,而是故杀,根据我朝律法而言,斗而用刃,是为故杀,李洋当时用了武器,那就是故杀。”

    卢承庆道:“话虽如此,可是我朝对于故杀与斗杀,界限其实分得不是那么的清楚,我想大理寺一定会有人针对这一点做文章,因为里面有太多的证据,证明李洋并非是有心杀害裴清风的,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告李洋故杀的话,要下足功夫,决不能大意。”

    故杀在唐律中的解释是,是指事先虽无预谋,但情急杀人时已有杀人的意念。

    而斗杀是由于殴斗、打架而杀死人。

    这两者其实是很难区分的,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是故杀与斗杀有一个明确的而规定,都是“斗而用刃”,律法认为,你如果都用了兵器,那就有很大的动机是想要致对方于死地,故此刘燕客认为这故杀罪名是跑不了的。

    但是卢承庆知道大理寺有很多李义府的人,他们一定利用供词里面的一些因素,帮助李洋减轻罪名。

    这故杀是要判死刑的。而斗杀的话,是可以判死刑减一等的,多半就是流放三千里,两者是有很大的区别。

    卢承庆是肯定更要告李洋故杀之罪,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故此他开这个会议,主要就是讨论,如何去应付大理寺的提问,司法改制之后,审判反而变得更加灵活,而且他们刑部的经验也少,这是决不可大意的,如果让大理寺给问倒了,那就贼尴尬了。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求月票。。。。。。。

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政治秀() 
卢承庆虽然谨慎,但办事那还是干净利落,他也不会去等御史台,因为民安局呈上的证供是证据确凿,他们没有理由拖下去,因此在商谈完诉讼罪名之后,就向大理寺提出了刑事诉讼。

    这大理寺卿辛茂将非常郁闷啊,他感觉自己当这个大理寺卿就是来帮李义府擦的,隔三差五,李义府家总得闹点事出来,但是没有办法,这人在朝中,身不由己啊。

    可是此案不比毕正义一案,毕正义一案,一方太弱,一方太强,他肯定是偏向强的一方,可是慈恩寺一案,两方势力均等,这就非常难办了。

    于是乎,在他接到刑部的诉讼之后,就立刻跑来在许敬宗、王德俭商量对策。

    “故杀?”

    许敬宗听后不禁微微皱眉,“看来刑部没有打算手下留情,是要将李洋置于死地啊!”

    王德俭也是愁眉难展,“李义府可是最疼他这个小儿子了,为此连柳元贞都给搭进去了,而从目前看来,李义府应该不会受到牵连,如果我们一点忙都不帮的话,只怕会记恨在心啊!”

    许敬宗问道:“能否有办法先保住李洋的命。”

    辛茂将道:“这证据确凿,想要帮助李洋的命,实在是太难了,裴家那边是肯定要李洋杀人偿命的。”

    他就怕许敬宗给他施压,他不想被这个黑锅呀,别说判无罪,哪怕是判斗杀,他都极有可能会被牵连进去的。

    王德俭沉吟片刻,道:“这事是皇后亲自出面,但是皇后给咱们最明确的指示,就是秉公处理,因此我想,我们就做做样子,在合乎规矩得情况下,尽量帮帮李义府就行了,其余得还是交给皇后去处理吧。”

    许敬宗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

    李府。

    “老爷,刑部那边传来消息,刑部已经向大理寺提出诉讼,要告三公子故杀之罪。”

    “什………什么,故………故杀?”

    李义府听得大惊失色。

    “嗯。”

    “砰!”

    “岂有此理!”

    李义府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好你个卢承庆,竟然落井下石,我不会放过你的。”

    正当这时,一个妇人从侧门走了进来,“夫君,这可如何是好,洋儿还这么年轻,你可不能让他就这么死了。呜呜………!”

    “你就知道哭,一天哭到晚,有本事你倒是将你的宝贝儿子给哭出来啊。”李义府挥舞着双手,咆哮道。

    “我一个妇道人家能有什么办法,你倒是宰相,可是你连自己的儿子都保护不了,你凭什么凶我。”这李夫人也是豁出去了。

    “你………!我懒得跟你说。”

    李义府一挥手,气冲冲的就离开了,如今他还真没有办法可想,因为武媚娘这一上来,就让他在家闲着,无非就是暗示他不要轻举妄动,因此在这期间,他真的一点动作都没有,老老实实在家,而且,岸边韦思谦隔三差五就来找他聊聊,将他给盯得死死的,他想动也动不了,因此他是将希望都寄托在武媚娘身上。

    可是事到如今,武媚娘还是一点动作都没有,这要判决了的话,再想操作可就难了。

    此时李义府也慌了,他得自己想办法。

    “准备马车,我要去许府。”

    “是。”

    可李义府刚刚来到门前,正准备上车时,余光忽然见到两个熟悉的面孔站在街角处看着他,不禁咬牙切齿道:“好你个韦思谦,想对我赶尽杀绝,要是我儿子有个三长两短,老子要你一家人陪葬。”

    “老爷,咱还去不去?”

    李义府一语不发的上得马车,道:“给我围着这长安城转一天,不,给我去郊外转。”

    “啊?是是是。”

    然而,他的愤怒并没有阻止刑部的诉讼进程。卢承庆也不傻,诉讼的前一刻,就让人放出消息,说刑部已经提出了诉讼,要告李洋故杀之罪。

    这个罪名大家都没有意见,大家只是对大理寺有意见,因为毕正义一案,令大理寺的名誉受到了重创。这些贵族们纷纷盯着大理寺,大理寺内部也有关中贵族,张睿册就是代表人物,辛茂将想拖也拖不了,只能照章办事,对于李洋、柳元贞一干人等进行审判。

    柳元贞是没有悬念的,其实辛茂将他们都没有太柳元贞,因为他的罪名比较轻,而且有官职护身,因为封建社会的律法是明确的维护官员的权益,所以一审就将他给定罪了。

    关键还是在于李洋。

    辛茂将是亲自主审,他是想将李洋引向斗杀,可是卢承庆早有准备,这回一定要告李洋故杀,绝不能姑息,提出各种证据,要论律法,辛茂将不是卢承庆的对手,没有一会儿,就败下阵来,辛茂将也不敢乱来,没有跟卢承庆撕破脸斗下去。

    不过根据唐朝的制度,大理寺还得开内部会议,商量到底是定什么罪,这就是所谓的八议制度,参与审判的大部分官员,都得表达自己意见,这就是避免一个人做主,而造成冤案,即便大理寺卿强行判罚,参与审判的官员,还是在要在判决书上写上自己的意见。

    而大理寺内部本来就分两派,一派是关陇集团,还有一派就是李义府、许敬宗一边的。

    李义府一边的自然就希望定罪斗杀,张睿册为首的关陇集团势力,一定要定故杀之罪。其实李义府一派的人还要多一些,他们当初要夺取大理寺,就是保护自己的权益啊!可是下面还有一个刑部在,证据确凿,人多也不能逆天而为。

    辛茂将不愿担这责任,但也不愿得罪李义府,因为御史台还没有弄到确实证据,李义府极有可能置身事外,那他就还是中书令,当朝宰相,身为官员不能不顾忌这一点,这可是顶头上司呀,这也是封建社会的弊端,一定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故此,辛茂将最终决定通过刑部的诉讼,判法李洋故杀之罪,因为你不判处故杀之罪,你就不能呈给天子,只有死刑才有资格让皇帝亲自过目。不过根据规定而言,他必须将大家的意见都写入奏章,而且他还在奏章写明,可酌情处理。

    武媚娘让他们将此案当做普通命案处理,但这是不可能的,你要是能够先将李义府给弄下台来,那就不用多想了,往死里搞就对了,这墙倒众人推,可问题李义府极可能脱罪,这谁敢乱来呀,哪怕是到二十一世纪也是不可能的,最终还得交由两仪殿来决定。

    武媚娘拿到供词之后,立刻召集枢要大臣商议,当然,李义府是排除在外的。而李绩、任雅相也都没有来,李绩不爱管这事,武媚娘也不好意思再打扰他,任雅相要处理昭仪学院的事,比较忙,没有空,当然,有空他也不想来。

    来这里开会的就剩下许敬宗、杜正伦、韩艺、韦思谦、卢承庆、许圉师、辛茂将几人。

    武媚娘先是将大理寺的判决书给他们看,等到他们都看完之后,才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许敬宗立刻站出来道:“皇后,臣以为大理寺虽然最终决定判决李洋故杀之罪,但是大理寺的官员对于此案的有极大的争议,而且这些争议,臣以为也应该值得考虑,李洋年幼无知,而且证供上足以表明李洋无杀人之心,只不过是情急之下的一时冲动。而我朝历来不轻易判处死刑,这人命关天,因此臣以为朝廷应该酌情处理,给予李洋一次机会。”

    杜正伦立刻道:“许侍中此言差矣,我朝对于死刑的确非常慎重,但那只是因为害怕出现冤案,因为这人一旦死了,再来洗脱冤屈,就毫无意义了。可是李洋之罪,那是证据确凿,这跟我朝对于死刑的态度并无关系,而且这人命关天,岂能用年纪来说事,倘若因为李洋年幼,而减轻其罪名,那定会有很多人利用小孩去犯罪,这更加有伤天理啊!”

    “说得好!”

    武媚娘点点头,道:“杜中书此言真乃警世之言,这也是我朝为何对于律法如此慎重,因为稍有疏忽,就会酿成大祸,并且影响深远。至于此案么,我当初就已经说明,就当普通案件来处理,必须得拿证据说事,既然证据确凿,就没有什么酌情处理可言,就依大理寺的审判,判李洋故杀之罪,处以斩刑。”

    几乎在场的大臣们皆是一惊,他们都以为这是套路,大理寺故意制造争议皇后有理由帮李义府下台,可是却没有想到,武媚娘二话没说,直接拍板决定下来。

    唯独一人除外,这个人就是韩艺,他已经料到可能是这种结果,因为他有武则天的概念,他知道武媚娘的野心很大的,因此他才让出来武媚娘尽情表演,这一次不管是朝中大臣,还是贵族、百姓,可都是站在裴家这边的,多大的事,你就把人给杀了,那这也放过的话,谁还敢出门。

    武媚娘要真想保李洋,就不会站出来,既然武媚娘站出来,就一定要公平,你不公平,这场政治秀就是非常失败的。

    “你们若有意见,不妨提出来。”武媚娘语气轻柔的笑道。

    大家听得心中一暖,这皇后确实公平,我们错怪了她。齐声道:“皇后圣明。”

    武媚娘点点头,又道:“那不知何时行刑?”

    辛茂将道:“这个倒是没有规定,只不过根据往日判处的死刑案来看,除非犯下大逆不道之罪,如杀父杀母,谋反之罪,就得立即处斩,而像李洋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来年秋后处决,朝廷这么做,也是防止冤案。”

    杜正伦道:“辛上卿,我方才就已经说过,此案已经证据确凿,不存在有冤案的可能性。”说着,他又向武媚娘道:“启禀皇后,臣以为此案闹得沸沸扬扬,百姓对此也是议论纷纷,朝廷应当立即行刑,平息众怒,不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