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唐朝小闲人 >

第1279章

唐朝小闲人-第1279章

小说: 唐朝小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要的一点,就是持之以恒,俗话说得好,日久见人心,如果偶尔做一两回,兴许别人会认为咱们是在拿钱买名望,但是十年,二十年,到时决计不会有人这么想,这种投资所产生的回报,虽然不会一下子突显出来,但是它会不断的积累,且具有持久性的,对于皇后你而言,是非常具有投资价值的。”

    武媚娘真是越听越迷糊了,这韩艺还是一如既往的在为她着想,而且也如以往一样恰到好处,那许敬宗整天忙着排除异己,从未想到这一点,她也没有在意,但其实这个非常重要,因为大家都认为是她赶走长孙无忌的,而长孙无忌是在太平盛世下得台,他在治理国家方面没有犯错,你要不能做得更好,那百姓一定会拿这事说事的,你得拿点实在的东西给百姓,让百姓对你保佑更好期待,而不是觉得奸臣当道,狐妖乱世。

    可就武媚娘的性格而言,这背叛就是背叛,不可能再会相信韩艺,她转念一想,我明白了,这小子是想稳住我,因为他的胜算是在未来,既然拖下去,就对他非常有利,哼,既然如此,那我何不笑纳,于是笑道:“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韩艺颔首道:“此乃臣应该做的。”心道,要是连这点好处你都不敢要了,那你也没法跟我继续玩下去。

    二人这一回见面,也算是符合二人的预期,与以往一样,非常愉快,谈得也很多,甚至于谈到后面,二人都将那些事抛之脑后,真得聊起天来。武媚娘虽然记恨韩艺,但是二人确实有着天生的默契,很多事的看法相同,韩艺对于她而言,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聊天对象,反正她暂时还没有想到怎么铲除韩艺,只要不到翻脸的那一刻,那他们就必须做盟友,因为他们都明白,他们若是争起来,那就是在挑战李治的神经,如今大家都发展的顺利,何必冒这风险了。

    。。。。。。

    。。。。。。

    司空府。

    李绩装死装到现在都还未出门,论装死,韩艺这个老千都装不过李绩,天天坐在家里啃肘子,喝酒,他目前就在乎一件事,何时灭高句丽,什么治国,他又不拿手,没有那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这个道理,李绩还是非常明白的。

    这皇天不负有心人啊!

    这日傍晚十分,李弼快步来到李绩的屋内,道:“哥,莱州那边刚刚传来一封密函。”

    李绩闻言,不禁精神一振,道:“快拿过来。”

    李弼立刻将信递上。

    李绩打开信来,来回看了数遍,随即一拍桌子,激动不已道:“这机会总算是来了。”

    PS:今天双十一,我觉得与其劝大家不要买,就还不如劝大家留下几块钱看书,花最小的代价,保住自己的双手,一个字,绝对值!这买了就买了,没钱喝咖啡,看书,没钱泡吧,看书,没钱吃饭,看书,没钱泡妞。。。。。。的话,那就靠颜值吧,做人要自信一点,其实凤姐也代表着一种精神。

    郑重声明,我不是说让大家只看我这一本书,我一天也只能码两章,打发不了这么多时间。

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有倭自远方来() 
两仪殿内,灯火通明,枢要大臣齐聚于殿内,当然,较比起半年前,在人员方面还是有一些变动的,刘祥道代替了杜正伦与李义府,而韦思谦也代替了崔义玄,崔义玄就亮了个相,然后就回去准备安排后事,准备入土为安了。

    情况与以往也是大不一样,这向来走过场的李绩,今日一开始便站了出来,“启禀陛下,根据新罗与莱州接连传来的消息,如今已经可以确定,高句丽已经与倭国达成了联盟,企图对抗我大唐。”

    这话看似说给李治听的,但是李治已经看过李绩的奏章,知道是怎么是回事,这话主要是说给其余枢要大臣听得。

    许敬宗一脸诧异道:“什么时候高句丽又跟倭国勾结上了。”

    李绩皆是道:“根据独孤校尉的调查的结果来看,其实这几年倭国一直都与百济有着密切的来往,只是我大唐以前并未注意到,而如今的话,倭国势力可能已经渗透到了百济的王室,依老夫之见,倭国在百济这里下这么多工夫,可能是希望能够借百济登陆,谋求更为广阔的土地,并且据来往于倭国的商人所言,那倭王似乎也有意要与我大唐一争高下。而那边高句丽这些年在对我国作战当中,国力消耗巨大,而且上回被我们围魏救赵弄得是损失惨重,如果能够得到倭国的相助,能够为了他们解决这后顾之忧,它们是有充足的理由结为同盟的。”

    其实关于倭国与高句丽勾结的消息,这两年传得比较频繁,李绩也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他这一番话是有理有据,不是胡乱瞎编的。

    现在的倭国,那就是一个井底之蛙,二愣子一个,出身于石缝间,天不怕,地不怕,民间虽与大唐有来往,而且还在渐渐增多,但是国与国之间来往得还是比较少,目前的航海条件,几年来一趟就很不错了,桑木他们来到这里,那都是拖家带口,就是不打算回去了,这人往高处走,谁都愿意做人,而不是做猴子,桑木也一直将自己视作唐人,而非是倭人。

    另外,在此之前,这倭国可从未与中原交过手,可悲的是,他们还离半岛非常近,得知的一切都是从半岛传过去的,这一看隋唐几番进攻高句丽都无功而返,再加上高句丽这么一吹,他们就觉得这弹丸之地,你们都吃不下,你们还好意思说自己是泱泱天朝,这我得来伸伸手,毕竟这岛上不是海啸就是地震,要啥没啥,当然还是住在大陆上好。

    李治听罢,一拍桌子,怒道:“它小小一个倭国竟也敢在我大唐边上动土,简直就是欺人太甚,不可饶恕。”

    武将出身的任雅相立刻道:“陛下,臣建议立刻出兵,好好教训他们一番。”

    想那东突厥、契丹族还就在中原的边上,都是邻居来的,可是在中原人看来,都将他们归于蛮夷一类,如豺狼野兽一般,茹毛饮血,不可教化。可想而知,那倭人都在海外去了,如今可不是后世,这洋中之人就是高高在上的,在如今中原人看来,这倭人可能真的就连人都谈不上,最多也就是一只猴子,披着布的猴子。

    那边吐蕃弄点阴谋诡计,也就罢了,毕竟人家站在高处,打上去很费力,又没啥可图的,原本你倭国在海外,打你不到,也没想过去打你,那岛上谁愿意去呀,那你就给我老老实实待着呗,你还想来大陆上伸伸手,这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李治是非常气愤呀,没有什么比这更侮辱人的了。

    许敬宗一看李治这么气愤,赶紧出来道:“陛下,此消息来到突然,究竟倭人是何意图,还未完全查明白,臣建议还是先派人去侦查一番,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他刚刚得势,都还没有怎么耀武扬威,结果你就要打仗,那真是太伤了。

    许圉师也站出来道:“陛下,高句丽和倭国虽然都只是弹丸之地,但是那边可都是穷山恶水,我朝几番征讨,虽然接连得胜,但最终都是受困于那穷山恶水之中,始终未能彻底消灭高句丽,如今高句丽又得倭国相助,臣以为陛下更应该慎重考虑,切不可意气用事。”

    卢承庆也站出来补充道:“如今我国发展良好,而那高句丽已经是强弩之末,倭人更是岛民,无法发展,如果我们此时去攻打它,可能会阻碍国家的发展,这无异于以瓷撞瓦,舍本逐末。”

    李治都还没有说征讨高句丽,结果这些文臣就立刻站出来泼冷水,但是卢承庆、许圉师他们不是说怕打仗,此时的唐朝任何方面都出于巅峰时期,不可能会怕谁,只是他们认为如今国家发展的这么好,他们对咱们又不具备威胁,就不要大动干戈,还以社稷为重,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李治也稍稍点了下头,又向李绩问道:“司空,你以为呢?”

    李绩还真不太好开口,因为上回嚷得凶,结果无功而返,这回来还被人嘲讽,这事大家都还记着的,他知道可定有人会拿这事反驳他的,于是瞟了瞟韩艺,咱们商量好的,你要支持我的,可是韩艺全然没有在听似得,垂首站在一旁打着瞌睡,心里暗骂,这小子不会是糊弄老夫的吧。看了几眼,都没有反应,也只能硬着披头道:“臣以为我国未与倭国交过手,就连历史上中原与倭国也未交过手,对于倭国的情况不是很了解,还得打探清楚一些,但是朝廷也不能忽视,既然倭国敢来挑战我大唐,肯定还是有些实力的,我们必须得做好准备才是。”

    这话说得就非常委婉,而且基本上跟许敬宗说得也没有什么两样。

    李治瞧了瞧他们,点点头道:“几位爱卿言之有理,任尚书,你立刻命令莱州的独孤校尉将此事调查清楚,另外,密切观察高句丽、百济它们的一举一动。”

    任雅相道:“微臣遵命。”但脸上满是不甘,他当兵部尚书以来,干得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照顾军籍户,故此他很郁闷。

    这一场会议是虎头蛇尾,阵容虽然庞大,却草草结束。

    出得两仪殿,李绩就一把拉住韩艺,待其余枢要大臣离去之后,他登时一脸愠色道:“你小子说过在此事上面支持老夫的。”

    韩艺笑道:“我说司空,你跟那些书呆子争个什么劲,人家那都是靠嘴吃饭的,咱们争也争不过他们呀!”

    李绩道:“老夫知道自己争不过他们,故此才需要你的支持,以你的口才,是不会输给他们的。”

    “哇!原来司空你这么看得起我啊!”韩艺受宠若惊道。

    李绩道:“你休要废话,这是你答应老夫的,你没有信守承若,你叫老夫如何还相信你。”

    韩艺微微一笑,道:“司空,你想想看,以往关于高句丽的事,陛下首先是单独询问你的建议,而这一回陛下看到你的奏章,那是立刻召开枢要会议,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李绩一愣,道:“为什么?”

    韩艺道:“就是因为陛下此时此刻也想打,如今国舅谋反案一事闹得是沸沸扬扬,可是此时此刻,陛下可不想让百姓的目光都还关注在此事上面,故此得有事转移国内的注意力呀!而且,打这一仗,也能为陛下聚集人心,让大家都团结在陛下的周边,这个时机来得真是恰到好处,所以司空,你尽可放心,这一战是非打不可,你想不打都不行。”

    如今李治已经获得了利益,再纠缠这事,对于他也没有好处,再加上如今大清洗,这人心都是散的,得有事将他们重新凝聚在一起。

    李绩听得很有道理,却更加不理解,道:“既然如此,方才你为什么不说话,你要开口的话,陛下就有机会表态,这大家都不赞成,陛下也不好开口啊!”

    韩艺笑道:“我方才不是说了么,我是懒得跟许敬宗他们去争,因为这纯粹就是浪费时间。其实这事跟他们压根就没有关系,只要陛下点头,我出粮草,司空你领兵,那就可以了呀,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能够影响什么,他们什么都不能影响,也就是瞎嚷嚷几句而已,他们要嚷嚷,就让他们去一边嚷嚷呗,咱们不需要理会。司空,咱们慢点走,说不定陛下等会就派人来找我们了。”

    果不其然,过得一会儿,张德胜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将他们两个给请了回去。

    李治见得他们二人,不禁有些诧异道:“你们没有走么?”

    他还特意等了一下,才让张德胜去请李绩和韩艺,所以不可能这么快就来了。

    韩艺立刻道:“是司空说有事忘记跟陛下禀报,于是叫上臣陪着他一块,正好半道上遇到了张少监。”

    李绩顿时有种上了贼船的感觉。

    李治立刻问道:“不知司空有何事要想朕禀报?”

    李绩是骑虎难下,但是他也没有退路,反正这里也没有别人,于是道:“陛下,这事情还是关于高句丽的,臣建议陛下出兵高句丽,完成先帝未完成的意志。”

    李治听着立刻一拍桌子,挥着手,激动指着李绩道:“司空,朕可方才就等着你这句话,你为何方才不说。”

    PS:今天什么都不求,只求大家不要剁手。

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算到了开始,没有算到结尾() 
李绩当场就愣住了,因为李治一直以来对于出兵高句丽就躲躲闪闪的,今日怎么这么直接,这心里突然想到韩艺前面说的那些话,不禁全然明白过来,暗道,这小子能有今日,绝非是运气啊!不管原因是什么,既然李治开了这口,那这话就好说多了,于是道:“陛下,方才臣是想这么说的,可是许侍中、卢尚书他们也说得不无道理,臣也害怕耽误到国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