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唐朝小闲人 >

第1286章

唐朝小闲人-第1286章

小说: 唐朝小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绩道:“那你又凭什么这么说,咱们从未与倭国交过手,既然倭国敢来挑战我大唐,那我想他们一定有些手段,我们一定要慎重对待,倘若大意的话,那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契苾何力尴尬一笑,不做声了,但是眼中却是不以为意。高侃等人也是如此,在他眼中,这倭国就还远不如高句丽,只不过它在岛上,没法去打它。

    韩艺偷偷瞄了眼契苾何力,心里暗笑,你这个蠢货,要不将倭国的威胁无限扩大,那皇帝怎好意思说出兵,哪怕倭人是猴子,我们此时也一定要认为他们是孙猴子,这样咱们才有足够的理由出兵高句丽的。

    李绩又道:“倭国是一个新得对手,但是高句丽对于咱们而言,那是再熟悉不过了,因此在此之前,我们要先总结上回出征未能成功的原因,这也是老夫今日找你们来的目的。”

    其实在他看来,上回出征虽然收获巨大,重创了高句丽,消灭了不少高句丽的军队,但是没有达到目的,打一个小小的高句丽,都未成完成目标,这就是一种失败,只是他不能这么说,因为上回出征毕竟是李世民统帅的,李世民可以说失败,但是他作为臣子,是不能这么说。

    契苾何力他们听得也都显得有些尴尬,没有拿下高句丽,对于他们而言,可以说是耻辱,打败过那么多强敌,偏偏没有征服高句丽。

    李绩又道:“针对上回出兵高句丽,我大概总结了一下,有两个主要的原因,其一,就是过于大意,我们都以为高句丽不过是弹丸之国,我们大唐是全方面压制住它,足以万全制敌,故此在那场战役中,我们将过多的兵力放在攻城拔寨上面,以最稳妥的方式进攻,从而放弃我们最为擅长的战术,我唐军自建国以来,多半战争都是出奇制胜,而不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这正中了高句丽的下怀,高句丽建造那一座座城池的目的,不是要在某一点守住我们,而是要为了坚清壁野,拖延我们进攻的脚步,以待冬日的到来,到时便可不战而退,这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焉能取胜。

    如果将来再出兵高句丽,我军一定吸取教训,决计不能再求那万全之策,我们要发挥我们唐军优势,想尽一切办法,攻击敌人最为薄弱的阵地,出奇制胜,城池能攻则攻,攻不下,亦不可久留,务必要做到速战速决。那高句丽本土作战,兵力虽然胜于我们,但是在战斗力却远不如我军,他们是不能与我们同时在三线或者四线作战的,我们要以凌厉的攻势,分散他们的兵力,然后逐一围歼。”

    薛仁贵他们是纷纷点头,这其实就是唐军作为擅长的战术,因为唐朝远远没有汉隋那么多兵力,全国总共也就四五十万,还不到汉隋的一半,这出兵十万,就真的已经到了极限了,唐朝最多也就是出兵十万,而且也就是打高句丽,故此唐朝不能拿兵去堆的,只能增加机动性,灵活作战,采取大迂回,大包抄的战术。

    当然,兵少的话,装备肯定也就精良,唐朝的武器、盔甲都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在唐初的时候,故此要是唐军出兵十万,高句丽也出兵十万,那高句丽就没法玩,高句丽得拿几倍于唐军的兵力来抵抗,因为高句丽单兵作战没有唐朝强。宋朝兵是多,科技是发达,但是武器都是劣质产品,因为宋朝动辄百万大军,不可能人人装备都非常精良,别说盔甲,能有衣服穿就不错了,其实能够吃饱那些士兵就已经满意了,他们当兵也就是为了一口饭,这也是为什么唐朝在作战中,往往就几千人的突袭,然后直接取胜,就是精兵战略。

    李绩又道:“其二,就是粮草运送,高句丽山地居多,道路狭隘,粮草难以运输,而且高句丽每每与我中原作战,都会采取坚清壁野的战术,如果我们稳扎稳打,这也许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要出奇制胜,关于粮草将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难题,我们得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否则的话,粮草若无法接济,一旦我们深入到腹地,这将会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甚至于重蹈隋军的覆辙,全军覆没。不知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薛仁贵道:“在我唐朝早就制定的战略中,欲取高句丽,须得先联合新罗消灭百济,从而两面夹击高句丽,这样方能速战速决,也能缩短进攻的路程,可以减轻粮草的负担。”

    李绩稍稍点头,忽然瞧见韩艺一定盯着他身前的沙盘,于是问道:“不知韩尚书如何对此有何看法?”

    “啊?”

    韩艺一怔,见大家都望着他,道:“看法倒是有一点。”

    李绩道:“那你说说看。”

    “这个是不需要用说的。”韩艺突然走到一旁,将沙盘用到的拼块给拿了出来,趴在在沙盘上面,重组着起沙盘来。

    大家只觉非常好奇,对此也是充满了期待,纷纷睁大眼睛看着。

    过的好一会儿,韩艺站起身来,道:“好了!”

    李绩等人纷纷看着他,似乎在等待什么。

    韩艺挠着头道:“我………我只是觉得这个沙盘弄得太糟糕了,完全不像似高句丽的地形。”他方才觉得这个半岛地图糟糕透了,比他印象中的还要离谱,他实在是忍受不了,他虽然没有什么强迫症,但是他觉得计划一定要严谨,这沙盘也是出自他手,你们不能糟蹋它啊!

    可是李绩等人听后,纷纷是冒得一头冷汗,个个都是不爽的看着他。

    他们等了这么久,不惜打断会议,结果换来的就是你的嘲讽,这可是武官的地盘,你一个文官这么嚣张,合适吗?

    韩艺也察觉到他们那不友善的目光,毕竟他们之间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恩怨的,不能不防着他们借题发挥,尬笑两声,脑袋里飞快运转,这咋忽悠他们呢?突然嗯了一声,“这个。。。。当然是开玩笑的,其实吧………这个,我觉得………有了,哦不,我觉得薛将军说得很对,但………但是他没有完全说透。”

    薛仁贵道:“愿闻其详?”

    韩艺道:“如果采取先灭百济的战略,那也得将物资运送到百济去,这陆路肯定是行不通的,那么只有靠水路运送,既然水路运送能够到达百济,那我想也可以达到任何一点,如果我们将粮草全部采取水路运送的话,我们可以直接从莱州、登州将粮食送到对面去,高句丽如果采取坚清壁野,那他就没法守住海岸线,也就是码头。”

    说着他将用一些拼块标识出,水陆运输的路线来,“各位请看沙盘,如果是从陆路运送的话,距离是非常远的,但如果从海上运输的话,不管我军是刚开始进攻,还是深入腹地,其实距离都差不多,比起陆路运送的话,这距离就要缩短很多,而且船只的运送量,是陆路运送无法比的,而且运输的成本将会降低一半以上,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增加我军的机动性,而且还能减低后勤的压力,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调整沙盘的原因。”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

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天生押粮命() 
韩艺说完之后,瞟了瞟李绩等人,见他们都目光急闪的望着沙盘,显得有些小小的激动,心知自己过关了,不禁悄悄松得一口气。

    过得半响,李绩问道:“你们认为韩艺此计如何?”

    “我看这主意可行。”

    薛仁贵是连连点头,道:“这海上运输的确能够增加我军的机动性,非常适合我军擅长的突击战术。”

    因为如今的高句丽不仅仅是在半岛,很有一部分在辽东地区,唐朝攻击的路线是要围着那渤海绕半个圈,再加上那边地区目前还不是汉人直接管辖的,而是契丹八部,如今契丹族都还是部落的管理方式,这哪里会治理,道路肯定不行,比起中原康庄大道,那真是有着天地之别,到了高句丽就更加难走了,这粮草是真心不好运送,这个问题当初就困扰着隋朝,至今都没有解决。

    而选择海上运送的话,首先一点,就是极大的节约了这运输成本,一匹马能够拉多少粮食,一船能够运送多少粮食,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而且,半岛地形是长的,且非常窄的,故此横向算得好,这真是太方便了。再来就是,高句丽他只会守城,凭借地理优势去阻碍唐军,这宽阔的沙滩它怎么去收,而且防守整条海岸线,高句丽纵使有心也无力啊。

    契苾何力突然瞧着韩艺道:“韩尚书,想不到你还有些脑子啊!”

    韩艺直翻白眼道:“多谢你这有脑的夸奖。”

    契苾何力哈哈笑得几声。

    阿史那弥射却道:“可这海上运输安全么?”他是一个旱鸭子,对于离开地面的一切东西,都感到挺虚的。

    高侃紧锁着眉头道:“其实在上回出征高句丽时,先帝也采用了海上运输,但那只是将河南诸道的粮食入海运往营州,囤积在营州,以备大军出征。而韩尚书的策略,是要粮食在海面上随着军队一块进攻,我们打到哪里,粮食就要运送到哪里,这难度可也是不小呀,水陆两方如何接洽,如何配合,又如何围绕着码头作战,这都是我军从未尝试过的。”

    薛仁贵又道:“而且还得先消灭对方的水师,这样我们的粮草才能够从容不迫的在海上行船。”

    契苾何力道:“反正我们得先攻取百济,这海上一战是避无可避的,而且上回水战中,我们不是消灭了敌人大部分水军么。”

    薛仁贵道:“可是你们不要忘记,如今倭国也参与进来了,倭国想要来百济,必须得派船运送士兵来,而倭国乃是岛国,他们的水军实力,我们是一概不知,但是决不能小觑。另外,如果要采取这种方式运输的话,水师必须先行,要等到先将对方的水师消灭了,我们的才能够出兵,倘若我们出了兵,但是水师却未能取得成功,那我们会陷入两难境地。”

    庞同善道:“而且海上运输,这个我们都难以掌控,若是遇到海浪,这如何是好?”

    很快,他们又提出了许多的质疑。总结起来,就是因为科技的局限,让大家对于海上运输还是比较担忧的,这路上虽然行军艰难,但至少能够掌控在自己手里,而海上运输,这个有一半要看老天爷的眼色,这可是粮草,不是别的东西,万一延迟,这可是很致命的。

    韩艺在旁听得非常认真,他是真的在学习,但是他学习这些不是为了将来带兵打仗,这个念头以前不会有,以后也不会有的,打仗一定是真刀真枪的干,这是老千最不擅长的,也最应该避开的,他是在学习这些将军在讨论时候的思维方式,万一将来有需要的话,他还可以装成将军去忽悠人。

    老千就是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不管好坏穷富,那都是老千学习的对象。

    可是争着争着,大家突然又都看向韩艺。

    这个提议可是韩艺提出来的,如今却引发出这么多问题来,何不问问韩艺的看法。

    韩艺当时就愣住,他完全就是为了忽悠过关,他也不敢拍板说一定不会出现问题的,见大家都看向他,微一沉吟,笑道:“各位将军,我之所以这么说,乃是因为我是商人出身,商人最计较是成本,这海上运输比陆路运输一定要便宜许多,那么我就一定会尝试,因为你永远不去尝试的话,那么就永远不行,可是一旦技术得到了突破,这将会为我省下一大笔钱的,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富商都愿意捐助我们贤者六院,一笔钱再多也有一个数,但是先进的工具所带来的利益,将是无穷无尽的。”

    薛仁贵道:“可是这战争,不是做买卖。”

    韩艺登时一脸郁闷道:“你们既然知道这是战争,那为何老是要问我这个买卖人?”

    薛仁贵当即无言以对。

    韩艺又道:“各位将军,我是户部尚书,我的职责是帮你们筹备粮食,至于如何运送,如何去打,那是你们应该考虑的,我的建议本来就不专业,而且纯属友情相助。”言下之意,就是你们不能要求太多了。

    契苾何力哼道:“那你来干什么?”

    你以为我想来啊!韩艺看了看李绩。

    李绩突然道:“虽说问题不少,但是老夫认为韩艺的建议也未尝不可。我方才就说了,我军作战多以早也要出奇制胜,我军虽然缺少海上运输的经验,但是高句丽也一定想不到我们会这么做,这就是奇招。至于是否可行,我等皆不熟悉水战,可去问问驻守在莱州的将军。另外,要攻占百济,就必须动用水师,这海上一战是避无可避。一个买卖人尚且都敢于尝试,难道我们这些将军就还不如一个买卖人么。”

    拜托,我自称买卖人,那只是谦虚的说法,我可是户部尚书啊!韩艺稍稍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