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第7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刚一下课,忽听得一声惊呼,皇后来了
就见一群小孩涌出课堂,排成排,非常乖巧的向武媚娘行礼。
这倒是让韩艺有些惊讶,难道武媚娘经常来这里。
但很快就明白了,原来他们都是冲着吃去的,因为武媚娘每一回来都带一些美味的糕点,所以武媚娘一来,他们都开心的要命。
武媚娘虽没有经常来,但是偶尔还是会来这里看看的,因为她从中尝到了甜头,这个昭仪学院的确给她带来极好的名声,竖立了母仪天下的光辉形象,这对于她而言,是非常的,因为她是靠非正规手段当上皇后的,因此她也需要做一些其他皇后不会做的事情。犹如一位慈母一般,抹了抹两个小女孩的脑袋,又招呼着这些小孩去吃糕点。
而李治他们则是去到教室里面坐下,李治不会在这里跟武媚娘抢风头的。韩艺正准备向李治行礼,却被李治阻止了道:这些就免了吧。
韩艺点点头,又好奇道:陛下,皇后,你们怎么来了
李治笑道:朕昨日陪皇后去曲江池那边游玩,今日准备回宫,顺道过来这边看看。
曲江池有一块地方那是皇家园林来的。
说着,李治又好奇的望着韩艺王玄道郑善行道:你们三人怎么在这里
郑善行如实道:回陛下的话,我和玄道方才巧遇特派使,于是跟他过来瞧瞧。
李治点点头,又向韩艺道:那你怎么教起课来了
都是因为他
韩艺瞧了眼那惶恐不已的老师。
刚刚从门外走进来的武媚娘,问道:他怎么呢。
回皇后的话,这家伙太气人了言罢,韩艺朝着那人道:我记得你叫邱林。
那老师都已经吓傻过去了,呆愣不语,还是好心的郑善行用胳膊轻轻捅了他一下,他才反应过来,慌慌张张道:是是是,小人姓邱名林,特派使真是好记性。
你这么敷衍的夸奖我都比你教书要认真的多韩艺讽刺一句,道:你知不知道你这是一种欺骗的行为,我们花钱请你来这里教书,那你就必须要给我努力教书,而你却在这里敷衍了事,你如果觉得你不喜欢这份工作,你可以跟我说,我不会勉强你的。
武媚娘闻言,神色不悦,她对这些老师可是非常厚待,你竟然在这里敷衍了事。
不不是的,小人只是只是邱林慌张不已,结结巴巴,皇帝和皇后都坐在这里,他胆子都快吓破了。
韩艺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看不上我的课本,你觉得应该教论语对不对
对不不对小人没没这么想。邱林支支吾吾,他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因为他觉得读圣人书是一种骄傲,读这种小故事,那是胡扯,他对此很是不屑。
李治郑善行等人恍然大悟,他们心里其实也很理解这种思想。
你这么想的,也没有关系,你可以直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
韩艺话锋一转,道:但是我要说的是,我不管你怎么想的,你现在拿着我的钱,却没有尽力去做,这就是你的不对。如果有朝一日,你入朝为官了,陛下不给你当宰相,没有如你的愿,那你岂不是跟现在一样,天天敷衍了事。
武媚娘淡淡道:既然你不想干,那就不要留在这里吧。
邱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道:皇后恕罪,皇后恕罪,求皇后再给小人一次机会吧。
他来自巴蜀之地,来长安赶考,可是家境贫穷,长安消费又高,他是连饭都吃不上了,郑善行看他可怜,才安排他来这昭仪学院教书的。
郑善行动容道:还请皇后再给他一次机会。
武媚娘对郑善行的印象倒是不错,毕竟郑善行常常过来照顾这昭仪学院,向韩艺道:韩艺,你说怎么办吧
韩艺道:皇后,这事其实也怪我,是我太看得起他们了,以为他们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因此给予他们太多的自由。我建议再给他一次机会,我也会完善学院的制度他们决不能再像现在这般敷衍了事了。如果韩艺要赶他走,那他就不会说那么多了。
武媚娘点点头,道:你先下去吧
小人告退,小人告退
邱林只觉死里逃生一般,几乎是踉跄的跑了出去。
武媚娘摇摇头,忽见李治坐在那里沉默不语,小声道:陛下,你在想什么
李治一怔,突然向韩艺道:你打算如何杜绝这种情况
韩艺愣了下,道:回陛下的话,这太简单不过了,采取考核,评选,优胜劣汰的方法,总而言之,他拿着我基金会的钱,就必须努力做好分内的事,此乃天经地义的,否则的话,我就将他赶走,这老师待遇这么好,我就不怕没有人来干。等到新学院开始之后,我会跟他们开个会,到时他们就不会这么轻松了,基金会的钱可没有一文钱是多余的。
李治听罢,感慨道:要是治吏也能这般简单那便好了
此话一出,韩艺郑善行王玄道,甚至于武媚娘皆是脸色一变。
: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8
第一千零六章 启蒙学神器()
治吏虽然包含很多层意思,但主要指的就是裁减官员,因此满朝文武谈之色变。?
李治突然抛出这么一句话来,实在是太令人震惊了。
李治似乎也察觉到自己失言了,轻咳一声,向韩艺道:“韩艺,说到你这课本,方才那个老师实在是有眼无珠。上回皇后带了几本回去给朕的皇子看,结果朕的皇子们都是爱不释手,现在都不爱看论语,就喜欢看你这书,而且你这书上的故事,不但有趣,还能教人做人的道理,以前朕的皇子们看论语的时候,一句话要反复讲解,而且他们读着无趣,甚觉枯燥,可是看你这书,虽然是同一个道理,但是朕的皇子领悟得非常快,在与他们的老师谈论圣人言的时候,总是拿着你这故事来举例,弄得他们的老师现在也得去看你这书。”
武媚娘也是笑着点点头。
韩艺笑道:“其实我选择用一个个小故事来当课文,就是希望小孩能够快乐的读书,因为小孩不比成人,他们还不明白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喜欢便是喜欢,不喜欢便是不喜欢,因此先得让他们喜欢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为将来学习更深奥的学问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治频频点头,道:“说得好,就应该如此。”
武媚娘笑道:“可是这篇狼来了,宫里那些老师就没有一个领悟透,他们也是认为这故事就是教人诚实,而你说的那一番见解,十分独道,真是没有想到这么一篇简单的故事,竟然蕴含着这么深奥的道理,通俗易懂,真是妙不可言!”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又道:“只是方才那最后一句话,你怕是说给陛下听得吧!”
韩艺忙道:“皇后明鉴,即便陛下没有来,我也会那般说的,因为我认为每个人从小就得培养他们对于国家的喜爱,只有喜爱才无法割舍,只有喜爱,他们长大之后才不会做出伤害国家的事来,他们也才会珍惜这个国家的一草一木,教育不但让人学习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郑善行、王玄道听得都忍不住称赞。
“嗯——,你这说法倒是非常有见解,只有喜爱才不忍伤害,好!好!好啊!”李治连连点头,觉得非常有道理,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来,道:“要不韩艺你去教我的皇子们读书。”
郑善行、王玄道听得一惊,这是升太子太傅的节奏啊!
“我?”
韩艺指着自己惊讶道。
李治笑道:“不错,朕可不是第一回看你上课了,当初在训练营的时候,朕我就见识过了。朕现你上课挺有一套的,而且不管是小孩,而是成年人,他们都非常投入,学习的氛围非常好。”
你搞笑吧,我这么忙,哪有时间啊!韩艺忙道:“陛下太看得起我了,我自己都没有读过几年。”
李治打断了他的话,“这也不能一概而论,你没有读过书,却也在如此年纪,便成枢要大臣。”
武媚娘笑道:“陛下,韩艺这种人才,偶尔去上上课,我看还行,但你要让一板一眼的去教,那他恐怕就不行了。”
理解万岁!韩艺忙道:“皇后说得极是。”
李治瞧了眼武媚娘,仔细一想,也觉得自己也太冲动了,皇子的教育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怎能轻率决定,于是点头道:“那好吧,此事就当我没有说过。”
武媚娘道:“不过韩艺,这课本都快要教完了,你可得赶紧出新的,还有那边的学院都已经建成了。”
韩艺有些困惑道:“关于这个,我也挺好奇的,我以为早就教完了。”
武媚娘笑道:“哪有这么快,那些小孩可都不识字,也不会读,他们的父母周边朋友也都不识字,这都得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去教,也有可能教了没一会儿,他们又忘记了。”
郑善行点点头,道:“皇后言之有理,我们这些贵族子弟,家中长辈皆是识字之人,在老师那里没有学会的,还可以回家向父母,亦或者兄弟、朋友请教,可是他们生活贫困,父母大字不识一个,这都得老师来教,可是这么多学生,老师也不可能一个个去教,多费时日也是无可避免的。”
韩艺却道:“可是这样一来,就会增加基金会的开支。”
李治笑道:“你呀,真是洗不掉身上那商人的气息,人家说的是教学,而你心里想着却是钱,这昭仪学院可是普及教育,不是钱。”
靠!要是让你来,基金会的钱估计连长安都照顾不了,何谈全国普及教育!没钱谈个p的教育啊!韩艺心里暗自不满,嘴上却道:“陛下说的是,可我是商人出身,不久还得去户部上任,常常想到钱,也是在所难免的,另外基金会它也是一门买卖,不单单是慈善,作为商人而言,我不想浪费每一文钱,如果我能够在一年之内教会两年的,那么就等于了一年的开支。”
李治哼道:“你说得倒是轻巧,有本事你就想一个办法出来,朕也想看看你们商人多有能耐。”
想就想,多大的事。韩艺还真就跟李治卯上了,他不怕的,因为他有先进一千多年的教育理念,开始回忆后世那些教育方法,忽然眼中一亮,目光闪烁几下,道:“陛下,我在恒笃城时,曾因为和胡人交流困难,而感到非常郁闷,后来我又在想,既然我大唐将西突厥旧地纳入大唐版图,没有道理我大唐子民还得靠手势来做交流,因此我就在想是不是应该在胡人那里推广汉语百姓能够自由交流。”
王玄道皱眉道:“这谈何容易,胡人自小生活的环境与我们不一样,因此他们学习汉字、汉语要更加费劲。”
“话虽如此,但是若不能去做,那就永远不能成功的。”韩艺道。
李治很好奇道:“那你是否想到办法了。”
韩艺道:“推广语言,无外乎两种办法,其一,增加两地的交流。其二,推广教育。第一点我就不说了,至于教育,我想到一种拼音的方式,可以提升小孩学习的度。”
“拼音?”
几人皆是一愣。
“不错!”
韩艺赶紧拿来一张纸和一支笔来,跟他们讲解了起来,这古汉语的注音方法,简称“直音”,即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可是这种注音方式,不够效率,缺点也是非常明显。
拼音的话就显然要效率多了,只要学会拼法,然后将拼音放入课文当中,那么学生就可以自己看书了,不需要每个字都来去死记硬背,字字都得请教老师。
绝对是启蒙学的一大是。
可是讲着讲着,韩艺觉得有些费劲,因为当代人可不是说后世的普通话,如果是放到后世而言,那就是方言来的,有一些准确,有一些拼出来不准确,他只能挑一些跟后世一样的音来跟李治他们讲解这个拼音基本原理,但即便如此,弄得他满头大汗,三年一代沟,一千多年那得多少代沟啊!
可仅仅是这冰山一角,却已经让李治等人拍案叫绝。
“你说下去啊!”
李治听着正入迷了,可见韩艺又不说了,都感到有些着急。
我也想说呀,可问题是,我只会拼普通话,不会拼现在话!韩艺讪讪道:“陛下,这只是我前不久才想出来的,而且我才疏学浅,对于音律方面又不是很厉害,因还没有完全想好。”
李治听着眉头一皱,很是不满,胃口已经让你吊上了,你现在才说你没有想好,这不是成心让人难受吗?
郑善行激动道:“话虽如此,但是此法决计可以行,若能成,可造福的百姓。”
王玄道突然道:“要说音律方面,有一人倒是非常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