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成长之路-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志航愤然道:“住口!无耻汉奸,岂不知天下之人,皆愿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饶舌!你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怎敢在我军面前妄称天数!
有德之人?天命所归?哼哼,我看你即将命归九泉之下,届时有何面目去见自己列祖列宗?!”
张弘范手捂胸口,颤声道:“我、我、我······”
苏志航大声斥责:“无耻汉奸,你枉费一身武艺,却助元为虐!一条断脊之犬,安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张弘范:“你、你……啊……救”话未说完,便已坠于马下,左右上前扶起时,发现张弘范已无气息,竟是被活活骂死。
苏志航自然不是诸葛孔明,张弘范亦不是垂垂老朽的王朗,心理承受能力如此脆弱。但是苏志航却有着诸葛亮所没有的绝世武功。
在最后的大喝声之中,每个字都被苏志航灌注了极强的内力,就如同一柄柄巨锤直接砸在张弘范的心脏上,张弘范虽然身负武艺,但那里抵得住苏志航的高深内力,自然是暴毙在了襄阳城下。
也许是有了张弘范的前车之鉴,接下来不见忽必烈再派人前来游说苏志航。
自成吉思汗以来,蒙古军攻城,总是驱赶敌国百姓先行,守兵只要手软罢射,蒙古兵随即跟上。
此法既能屠戮敌国百姓,又可动摇敌兵军心,可说是一举两得,残暴毒辣,往往得收奇效。郭靖等见元军驱赶着一大群人衣衫褴褛往前,知道对方终于要攻城了。
就在此时,苏志航却侧过脸来,对身边的李莫愁道:“莫愁,知道为什么这次我要你与我一起过来吗?”
李莫愁有些不解地摇摇头,苏志航微微一笑,也不开口解释,径自将背负了一路的瑶琴自背上解下。只见苏志航盘膝坐下,将瑶琴置于膝上,竟是在这战事一触即发之际,作出了抚琴的架势!
随后,虽然城内双方均是人喧马嘶,但是却有一声清脆的琴鸣响起,直接将所有的声音压下。所有蒙古士卒都若有所觉,停下手中的事务,将目光投向襄阳城头。
尤其是三军主帅忽必烈,听到琴音响起,心中不知为何涌现出了一股强烈的不安。
那一声琴鸣仿若只是一个信号,随后,慷慨激昂的琴声便传遍了整个战场。瑶琴的风格本是舒缓深沉,但此刻苏志航弹奏的乐曲却是格外的沸腾激扬。
除了已经学习琴艺甚久的李莫愁,家学渊源的黄蓉也当即听出,苏志航弹奏的乃是名曲《十面埋伏》,而且是节选的高潮段落。
在苏志航内力的加持下,就算是以手捂住耳朵,襄阳城外的蒙古士卒也无法阻隔琴声传入耳中。忽必烈心中的不安愈加严重,连忙召集帐下搜罗的能人异士,询问琴声是否有异。
此时,除了金轮法王外,尼摩星、潇湘子、马光佐等人已经入了忽必烈麾下,是以,忽必烈麾下倒也称得上是人才济济。面对这突然出现的古怪琴音,金轮自然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当初苏志航背负在身后的瑶琴,心知这琴音绝对有问题。
可是金轮等人侧耳倾听良久,依旧没有从曲中发现仍何问题。几人对视一眼,最后还是金轮法王上前一步,回答道:“王爷,虽然这琴声被人以极其高深的加持,方圆数里都听得清清楚楚,但是这琴声本身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以老衲看,这琴音只是会让人气血沸腾,变得冲动。”
忽必烈看了看身边变得战意沸腾的传令官,再次询问道:“只是让人变得好战,没有其他影响?”
金轮也发现了传令官的异状,沉思了一会儿,疑惑道:“就算是对普通士卒来说,这琴音也只是会使人兴奋,要说效果的话,也只是会让我蒙古勇士更加的精神勇猛。”
;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曲天下惊 下()
金轮话音刚落,就见传令兵已经见缝插针,大声道:“王爷,准备已经完成,随时可以攻城,还请王爷下令!”
忽必烈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金轮,再次确定道:“国师,你确定琴音中没有问题?”
想到那个曾经随手就把自己啪飞的身影,金轮只能苦笑道:“王爷,只能说老衲本事不济,还没有看出问题来。”言下之意,就是这琴声当中一定是有问题的。
忽必烈毕竟心智过人,虽然此刻心中也是热血沸腾,但是踌躇了一下,还是按下心中的冲动,下令道:“先等上一刻,若是列位还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的话,对方就只是在唱空城计,尔等就立即进攻。”
传令兵虽有些不情愿,热血沸腾地想要立刻就上前冲杀一阵,但无奈军令如山。既然主帅都下了命令,自己身为一个小小的传令兵,而且不过一时半刻而已,等着便是,只好得令退下。
与此同时,襄阳城头的众人也发现了对面的异状。郭靖发现,在琴音的加持下,这些士卒虽然表现得有些冲动,但却更加悍不畏死,在这种状态下,战力可谓提升了五成不止。
若非郭靖与苏志航相交甚久,知道苏志航绝对不可能叛投蒙古,早就上前把苏志航拎起来了。饶是如此,郭靖还是有些担忧地询问身边的黄蓉:“蓉儿,你比较聪明,看出苏道长想要干什么了吗?”
黄蓉有些激动道:“有一点点,不过还需再看一会儿才能确定。不过,靖哥哥你不必担心,如果蓉儿所料不错的话,此战说不定就能一举定乾坤了。”
哦,听到黄蓉如此说,就连一旁的洪七公也好奇地侧过身来,问道:“怎么?丫头,有什么发现,苏小子这琴声有什么古怪,快跟七公说说。”
只见黄蓉微微一笑,却是突然向郭靖问道:“靖哥哥,以你自己为例,如果不休息的话,你能连续打出多少掌?”
郭靖不明所以,但还是挠挠头,老实地回答道:“没试过,不过我感觉起码也有两三千掌吧。”
黄蓉摇摇头:“我说的是每一次都不留余力,拼命一般的全力出掌。”
郭靖:“这样的话,大概就只能出两三百掌了。”正所谓盈不可久,就算是武林高手,气脉悠长,一般也承受不住连续的爆发,郭靖能够连出两三百掌已经足够无数武林人士仰望了。
黄蓉点点头:“靖哥哥你武功高强,内修深厚,尚且如此,那些普通士兵自然是更加不济了。”
黄蓉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道:“苏道长的琴声似乎和爹爹的碧海潮生曲有些相似,俱能以乐声勾动人心,只不过苏道长是以乐声激得这些蒙古士兵热血沸腾,亢奋不已。”
郭靖亦是久经战阵,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不由得兴奋道:“蓉儿,你的意思是说······”
黄蓉点头道:“没错,虽然热血沸腾的状态下,这些蒙古士卒的实力大增,但盈不可久,这种亢奋的状态也会十分快速地消耗对方的体力。”
黄蓉一指对面:“靖哥哥你看,苏道长的《十面埋伏》的效果已经完全发挥出来了!”
众人顺着黄蓉的手指望去,果然看到蒙古大营内尘土飞扬。随着所有的蒙古士兵都被苏志航带入热血沸腾的状态,已经有无数士兵不由自主地抽出弯刀,开始凭空挥砍,用以发泄身上那充盈至极的精力。
而看到这幅景象,金轮法王终于恍然大悟,不由得勃然色变,大叫一声:“不好!”立刻将心中的猜想告知忽必烈,而忽必烈也是面色骤变,当即就要撤兵。
可是苏志航会如他们所愿吗?在苏志航的挑拨下,所有蒙古士卒可谓是战意冲天,等到传令兵们好不容易说服各个热血沸腾的将领,不情不愿地同意撤退时,苏志航的琴音已经在此时戛然而止了。
失去了琴音的刺激,方才还感觉自己能够生撕虎豹的蒙古士兵们,还没来得及消化全军撤退这个匪夷所思的信号,忽然就觉得有一股山一般的疲惫感就压上了心头。
刚刚只不过是短短的一刻钟,自己竟然好像经过三天三夜的生死厮杀一般,身上的力气被榨干得一丝不剩,连动动手指头都无能为力。
黄蓉的猜测可以说十分之正确,苏志航虽然可以直接出手,御使剑芒将这十数万蒙古士卒屠戮得干干净净,一了百了。但是念及自己将来的计划,不想背上屠夫的外号,苏志航还是选择了更加温和的做法。
只是对此时的忽必烈来说,二者并没与任何分别。
就在忽必烈绝望的目光之中,身边的蒙古士兵开始像割麦子一般,成片成片地倒下。此时,除了极其少数身经百战老兵们,凭着过人的毅力还能勉力站起身来,十数万蒙古勇士此时尽皆瘫倒在地上,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忽必烈不愧是能建立起元朝这个庞大帝国的人物,也是果决。
顾不得心疼瘫倒在地十万大军,一面勉力抵抗心头那一波波传来的疲惫感,一面在金轮等人的掩护下当机立断,只是收拢起身边的亲卫队便仓皇撤退。
而襄阳城上,苏志航也站起身来,对着被眼前变化惊呆的郭靖提醒道:“郭兄弟,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郭靖这才如梦初醒,看到城下宛若板上鱼肉一般的敌人,激动地大声喝道:“将士们,随我出击!”说完,便带着一群如狼似虎的守军出城收割去了。
是役,一曲《十面埋伏》毕,十余万蒙古勇士束手就擒,尽数被俘。襄阳一方未损一人,堪称兵不血刃;而蒙古一方,除敌帅忽必烈与其亲卫队脱逃外,十万大军,连人带马无一例外,全军覆没!
消息传出,天下震惊!
经此一战,苏志航“夺命判官”之名不再流传,世人只称“琴剑仙”,一人之力,覆灭十万大军,陆地神仙,莫过于此!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回归()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
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江湖传说,得屠龙刀者即可号令天下,自此,此刀便被卷入无数纷争。天鹰教殷素素自武当俞岱岩手中截获屠龙刀以后,于王盘山召开扬刀立威大会,想要一举名扬江湖。
惜乎,大会之上,金毛狮王横空杀出,一声狮子吼,震败现场群雄,不但夺了屠龙刀,连带大会之上的张翠山和殷素素两人,也被谢逊强行带走。
原本谢逊打算寻一处僻静之地参透屠龙刀之谜,可惜好事多磨,谢逊虽夺得屠龙刀,但三人出海后却遇海难,流落至远离中原的冰火岛。
冰火岛之上,张翠山与殷素素两情相悦,并很快育有一子。在初生的婴儿身上,谢逊看到了爱子谢无忌的影子,终于重拾人性。
最终谢逊与张翠山夫妇冰释前嫌,不但与张翠山成了八拜之交,并给二人的婴儿取名张无忌,收为义子,更是视同己出,把毕生武功绝学秘诀教予他。
但是,随着张无忌逐渐长大,谢逊想到他一生埋没荒岛实在可惜,便合四人之力扎了一幅木排,望能顺着海流能够回归中土,不至于让张无忌孤老荒岛。
小小木筏在大海中飘行,自也认不出方向,但张翠山夫妇见每日太阳从左首升起,从右首落下,每晚北极星在筏后闪烁,而木筏又是不停的移动,便知离中原日近一日,心中虽有担忧,但却十分乐观。
这日清晨,不知木筏行到何处,正半梦半醒间的殷素素被却张无忌推醒,只听年幼的张无忌高兴道:“娘,那里好像有人。”
殷素素一开始不以为意,只当是海上生有薄雾,张无忌一时看花了眼,产生的错觉。毕竟在这大海之上,又哪来的人迹,难道是巡海夜叉不成?
殷素素哄了两声:“无忌,别闹了,乖乖睡觉啊,过一会儿你爹还要教你功夫呢,到时候打瞌睡爹爹可是会生气的。”原来是一家三口于海上漂流,日长无事,张翠山便将武当派拳法掌法的入门功夫传给无忌。
谁知张无忌却是认真道:“娘,真的有人,喏,你看,他们还朝无忌笑了呢。”殷素素也觉得儿子的语气不像说谎,不由回过头去,顺着张无忌手指的方向看去。
这一看,殷素素一身的睡意登时消散。
原因无他,无忌小手所指的不远处,果然站着一男一女,正对自己微笑示意。只见这二人均是一身再普通不过的道袍打扮,但却自有一股掩不住的出尘之气。尤其在淡淡的薄雾衬托之下,当真是好一对神仙眷侣!
当然,气质什么的还在其次,令殷素素瞠目结舌的其实是,殷素素一双眼睛可是看的清清楚楚,这二人脚下并无任何的凭依之物,真的什么都没有,就这么生生站在了海水之上!
踏波而行?点尘不惊?神仙?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