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唐朝败家子 >

第48章

唐朝败家子-第48章

小说: 唐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刺杀想要成功,要么武器先进,武力超群;要么趁人不备,突袭得手。

    很遗憾,这群刺王杀驾的刺客不具备前者,后者也随着时间流逝,而不再是优势。

    刚才的刺杀是突然动手,灾民混乱也在顷刻之间,以至于侍卫们疏忽,来不及作为最佳防御。

    驻守在远处还有一部分禁卫军,以及陕州刺史府的差役,被四散的流民阻拦,不能在第一时刻赶到君前护驾。以至于防御薄弱,险些被刺客突破。

    此刻灾民已经四散逃开,官军赶来护驾,刺客优势全无。

    失去了那一次可能伤及,甚至干掉李世民的机会,他们的行刺彻底宣告失败。

    刺客行刺的决心很坚定,却也极为理智,发现不妙后,立即下达了撤退命令。

    惊魂时刻,有惊无险。

    出于谨慎,程知节并未大肆追击,借着夜色和混乱,大批刺客很快逃逸在荒野之中。被侍卫阻拦或受伤者也都服毒自尽,无一活口。

    死士,意料之中的结果。

    “陛下受惊了,臣护驾不力,罪该万死!”一向大大咧咧的程知节此刻无比正经,跪下向李世民请罪。

    “是朕一意孤行,不听卿言,朕亦未受伤,卿何罪之有?”依旧云淡风轻,处变不惊的李世民似乎并不生气,表现的很大度。

    虽说事实确实如此,但李世民能痛快承认错误,没有怪罪程知节,实在殊为难得。

    “陛下,臣罪该万死。”

    这次请罪的是陕州刺史崔知温,皇帝在他的辖区内遇刺,无论是治境不严,还是失察,他都罪责难逃。

    出乎意料,李世民没有发火,悠悠道:“先别着急请罪,尽快缉拿刺客,调查其身份和主使者,然后再说吧!”

    “是,臣立即办理。”崔知温战战兢兢,忐忑不已,快速离去办差。

    “玄龄,伤亡情况如何?”

    房玄龄躬身道:“陛下,随行官员大都无碍,死伤二十多名侍卫……”

    “伤者尽快医治,亡者厚葬抚恤。”李世民吩咐一声,转身看着谢逸,好奇道:“逍遥,适才多亏你出手护驾!”

    一旁的程知节和房玄龄也都投来感激的目光,若非谢逸出手,他们一个护驾失职,罪责难逃;一个以身护驾,或永垂不朽。

    “陛下言重了,此乃臣的本分。”谢逸谦虚回答,适才可谓偶然之举,却是救驾之功,当然不能错过。

    “救驾有功,你不必谦虚。”李世民目光落在电警棍上,好奇道:“此为何物?是何种兵器?”

    房玄龄亦惊讶道:“是啊,适才谢县子只是举起此物,好似未见兵器相交,却能阻击刺客。且其形制,材质特别,见所未见,当真神奇。”

    “陛下,此物并非兵器,而是……法器!”谢逸略微沉吟,给出一个“惊悚”的答案。

    “法器?”众人皆是一惊,似乎有些不大相信。

    谢逸点头道:“没错,此物乃骑青牛的老仙翁所赐,当时仙翁曾有演示,只需按动此机括,便可释放如雷电般的力量,将凶犯击倒,让其晕厥。

    只是法器放置近乎一年,法力散失,却无加持,所以力量大不如前,只能释放出微弱雷电之力,能让刺客手臂酥麻,暂时无力……”

    “果真?”君臣几人脸上满是惊愕,只觉太过匪夷所思。

    “臣绝无虚言,陛下若是不信,可找一位身强体健的侍卫来试试,相信法器中还有微弱法力。”谢逸信誓旦旦,睁着眼睛说瞎话。

    “好!”李世民手一挥,便有一名侍卫上前,亲身体验之后,描述与谢逸所言基本一致。

    众人这才将信将疑,李世民看着谢逸的眼神深沉而悠远。他原本不大相信所谓的“骑青牛的老仙翁”,认为只是谢逸编造出来讨好自己的言辞,但是此刻……他的观点动摇了。

    一个从未离开过陈州的少年,突然献上大唐没有的高产良种,还身怀绝世文采,精湛医术,此刻又拿出此等神奇“法器”,救驾有功。

    李世民拿在手中看了半天,确定此物形制与材料从未见过,还能释放出雷电一样的力量。

    雷电,在这个年代可不就是神力吗?

    莫非真是仙翁所赐,谢逸所言千真万确?李世民心中不禁多了几分下意识的信任。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大唐……自己……谢逸是上天派来襄助大唐的福将?

    明明匪夷所思,却事实俱在,在无法用所知常理解释的情况下,便会不由自主选择相信,哪怕说辞玄之又玄。

    只是片刻的心理活动,谢逸在李世民心中的分量又重了许多。

    简在帝心,不外如是!

    “逍遥,此法器可还能再现神力?”

    谢逸摇头道:“恐怕不行,法力消散,无法加持,往后便只是一根棍棒而已。”

    “凡人无神仙法力,确在情理之中。”李世民轻叹一声,转身对身边几位近臣道:“对行刺之人,你们有何看法?”

    “这……”房玄龄摇头道;“无一生擒,死者身上亦无线索,暂时尚无头绪,还需追捕调查…”

    谢逸悠悠道:“刺客或许不是中原人!”

    “为何?”

    “臣适才有留意到,冲到近前,被臣拦住的那名刺客眼珠并非黑色,而是褐色……像是西域的胡人。”

    “褐色,胡人?”李世民眼神一动,转身道:“玄龄……”

    房玄龄谨慎道:“陛下,现在下结论还早,还需详细调查一番。”

    李世民略微沉吟,点头道:“好,你来主持,崔知温协办,看能不能在陕州挖出点蛛丝马迹。”

    “臣遵旨!”

    谢逸听得分明,听李世民话中意味,大概已经有怀疑对象了,却不知是哪一个?也真是的,你李二也算仇家满天下,出门在外还如此大意,真是……说什么好呢?

    谢县子这边正无力吐糟,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一道烟尘疾驰而来,几名侍卫在不远处下马,匆匆奔到李世民身前。

    “陛下,御营遭袭!”

    什么?李世民和一众臣子顿时大惊失色,万万没想到,这边帝王遇刺的同时,营地也遭遇袭击。

    “情况如何?朕的子女可都还好?”李世民神色大变,着急追问。

    “回陛下,魏王父子无恙,晋王和晋阳公主殿下受到些许惊吓……河间郡王府二郎君重伤,还有……”

    报讯的侍卫沉声道:“谢县子家的杜夫人为保护晋王和晋阳公主,身中一刀……”

第七十六章 无理取闹() 
几乎在李世民遇刺的同一时刻,十多里外的御营遭遇袭击。

    李孝恭留守,但因皇帝不在,下意识有些疏忽,将营地防御交给了次子李崇晦。

    此子原是个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样样在行,在长安曾颇为出名。前两年李孝恭为教育儿子,并为其谋个前程,将其安排进十六卫军中。

    虽说仍时常混迹烟花柳巷,但到底比以前成器了不少,此番李崇晦护送其母东来,便被李孝恭安排在护驾军中,大抵是想让儿子落个护驾的功劳,回长安后谋个好职位。

    可惜李崇晦犯错了,险些搭上了性命。

    皇帝不在营地,侍卫们难免有些大意。按理说,这时候他李崇晦该四处巡视,加强防御才是。可惜他同样疏忽了,转而去找魏王李泰品酒。

    谁也没想到,御营会突然遭袭击,目标并非皇帝,而是几个嫡出的皇子女。

    夜幕初临,秋雾渐起之时,营地骤然遭袭,顿时乱作一团。李孝恭大惊失色,立即组织士卒御敌,并且保护亲王公主。

    一场混战之后,刺客或亡或逃,营地一片残乱。李孝恭急忙查询伤亡,魏王父子幸得安然无恙。

    那时,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在谢家营帐玩耍,据说也遭到行刺。不过得谢家嫂夫人杜氏挺身相救,只是受惊,并无伤亡。

    但谢杜氏却身中一刀,伤势不明。紧接着,李崇晦被人发现,身受重伤,已然昏迷。

    李孝恭又惊又悲,一面请御医为儿子诊治,一面整顿加强营地防卫,同时派快马前去奏报皇帝李世民。

    御营遭袭的消息让人很震惊,不过听到儿女们安然无恙,李世民稍稍放心。可谢逸却大惊失色,嫂子身中一刀?

    伤势如何?有无生命危险?

    所谓关心则乱,谢逸顿时有些惶急,来不及君前辞别,便飞步奔向不远处的马匹,翻身上马,扬蹄疾走。

    李世民见状,眉头一动,并未怪罪,而是吩咐程知节派人跟上。此刻的陕州危机四伏,谢逸是难得的人才,必须小心为上。

    十多里的路程,快马疾驰,不消多一会便回到一处小河畔的御营。

    因为陕州遭遇水灾,房舍多损,城中混乱,御驾才没有进城,而是扎营在此。不曾想竟然遭遇袭击,偏生自家嫂子遭遇飞来横祸。

    谢逸很着急,几乎是一路狂奔回到自家营帐所在。只见李治、兕子和小蛮都守在此间,见到谢逸都痛哭流涕,扑了上来。

    “三哥,快救救嫂子……”

    “逍遥哥哥,快救杜姐姐!”着急之下,眼睛通红的晋阳公主早忘了昔日约定。

    晋王李治则是一言不发,但脸上的表情满是担忧,微微泛红的眼睛看向谢逸,眼神里尽是“嘱托”二字。

    “情况如何?”

    负责护卫的王永安迅速上前道:“谢县子,为保护晋王和公主,杜夫人左胸靠肩部中刀,暂无性命之忧。”

    “御医来了吗?可有诊治?”

    王永安迟疑道:“这……御医都被河间王妃叫走了,小人已让宫女用干净麻布为杜夫人捂住伤口,以防流血过多。”

    “做得好,谢谢!”谢逸刚要进帐查看、医治,却突然被人叫住了。

    “谢县子,你可回来了,请快些去为我儿诊治。”前来的是河间郡王李孝恭的妃子,其爱子李崇晦伤势甚重,血流不止,御医的诊治似乎效用不大。听说刚刚归来的谢县子医术超群,有止血和缝合伤口,妙手回春之法,故而赶来。

    “王妃,抱歉,家嫂同样重伤,需要在下诊治。”

    河间王妃道:“谢县子,我请御医过来,你先去看我家崇晦吧!”

    “抱歉!”谢逸气不打一处来,先霸占所有的御医,耽误了嫂子第一时间的抢救治疗,这会又来这一套,真是莫名其妙。

    王妃似也动怒道:“谢县子,莫非不给我河间王府这个面子?”

    “王妃这是哪里话?在下现在分身乏术,帮不上令郎。”

    “谢县子,务必先给我家崇晦医治,或将你手中灵药拿与我儿。”河间王妃不懂医理,见儿子重伤,颇为危急。

    恰好听到几个宫人和御医提及,说淮阳县子手中有起死回生的灵药,若立即使用,必可药到病除,妙手回春。时间久了,纵有灵药,也可能回天乏术。

    河间王妃不明就里,也顾不上问清楚,惦记着儿子伤势严重,性命有关,便带人匆匆赶来。

    谢逸冷冷道:“灵药有限,得先顾及家嫂,若家嫂用不上,在下会将灵药给令公子用。”

    “我儿堂堂王府公子,自当优先用药,凭什么……”

    “王妃请自重,就凭灵药是我的,亲疏有别,自当我谢家人先用。”谢逸尽量克制情绪,亦不想再耽搁时间。

    不想河间王妃却口不择言道:“一个贱妇而已,如何比得上我家崇晦,孰轻孰重,谢县子最好掂量清楚。”

    谢逸怒道:“不用掂量,在我心中,家人最为重要,王妃请勿多言,慢走不送。”

    “谢逸,莫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信不信我绑了你去?”关心则乱的河间王妃恼羞成怒,以至犯了糊涂,竟欲派人强行拉走谢逸,抢夺灵药。

    本来忧心如焚的谢逸遇到这般无理取闹的泼妇,哪还忍得住?大喝一声道:“生死有命,你儿子是死是活与我何干?王永安,给我守在帐口,若有人打扰,给我往死里打。”

    “是!”

    河间王妃大怒道:“你们敢?别忘了你们在谁手底下当差,让开!”

    “王妃恕罪,我们是在河间郡王麾下当差,但我们更是陛下的臣属,陛下吩咐我等保护谢县子一家,听其吩咐。圣命不可违,我等遵旨办事。”王永安的回答铿锵有力,果断异常。

    “你……我看你有什么本事阻难?”儿子重伤,再加上些许刺激,河间王妃已经完全失去理智,带着十多个王府侍卫一拥而上。

    “后退!”

    谁也不曾想,一直沉默不语的晋王李治暴喝一声,转身指着自己的侍卫大声道:“本王命令你们,守在营帐四周,若有人硬闯,格杀勿论。”

    “殿下…”

    “闭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