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败家子-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想想谢逸的强势,便有点发憷,加之这是晋王李治的安排,他们不敢违拗。
这事啊,尽管很闹心,也只好忍了,乖乖听话。
……
会昌寺中,应国公夫人杨氏也有点失落。
女人不用被两个继子“卖”出去这是好事,可……女儿却没能入宫。
这让杨夫人很失望,她口口声声说此举是为了让女儿逃出火炕,但实际何尝不是推入另一个“火炕”。
当然了,这个火炕是天下最高高在上,最繁华,甚至很多人前仆后继希望跳进去的火炕。
目的自然是希望女儿能凭借自己的容貌赢得君王宠爱,获得比较高的位份,从而光宗耀祖。
至于光耀的是谁家的祖宗。除了武家,杨夫人更在乎的大概是杨家,还有自己的荣耀。
杨夫人出身前隋宗室,隋朝灭亡之后。出身尊贵的女眷们没有受到牵连,但她的夫婿和子女没能幸免。
不过因为出身的缘故,她也并非一无是处,唐高祖李渊为了帮从龙之臣武士彠抬高低微的身份,采用了赐婚联姻的方式。
四十岁高龄的杨夫人嫁入武家。更不负所忘的是,竟然还一口气省下了三个孩子。可惜没有儿子,全都是女儿。
其中以二女儿最为出众,无论姿容还是才智都难得一见,自然被寄予厚望。此番入宫便是一个良好契机,女儿的底子不错,何况她已经提前请燕妃娘娘帮忙提携,出人头地并非难事。
唯一的麻烦便是武元庆兄弟的阻挠,今日还出了这等意外,明明已经摆脱了两兄弟。可女儿竟然……
如果说进的是晋王府倒也罢了,可偏偏被安置在王府长史谢逸府上,这算怎么回事?
杨夫人“见多识广”,想法自然不那么纯洁,所以心里难免有些不爽快。
好好一个女儿,本该有似锦前程的,结果就这么毁了,这是……
这到底该是武家的不幸,还是杨门不幸,抑或是自己的不幸?
……
太极宫中。燕妃得知此事后也不禁叹息。
本指望这个表妹入宫,帮自己争得恩宠,称为自己臂助的,不想压根不曾参选。
燕妃少不得有些失望。但什么都没说,什么也不能说。
因为其中牵涉到了晋王,如果闹出武氏本欲入宫的传闻,皇帝与晋王岂非要面临尴尬?
何况还牵涉到最近“风头正劲”,却也麻烦不断的淮阳县伯。
自己若是牵涉进去,难免会有麻烦。所以就当没有这回事吧!没了表妹,还有旁的新人,再物色个合适的帮手就是……
……
谢家只是略微起了点小波澜,与众人见了个面之后,武娘子便被送去了西跨院。
小蛮见有人陪伴自然是满心欢喜,武二丫也很喜欢可爱聪明的小蛮,一大一小两个女子顿时成为很好的玩伴。
谢逸和郑丽琬看在眼里,却不免有几分担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往后小蛮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该不会变成腹黑小萝莉吧?
说到底,武二娘子住在谢家这事……
夜里,几度春风之后,谢逸和郑丽琬说起此事。
“三郎有所不知,武娘子可很希望留在咱家……”
“是吗?”谢逸不置可否。
郑丽琬悠悠道:“三郎好似对这位武娘子另眼相看,莫不是……”
“你想哪去了?”被人误会,谢逸是有苦说不出,女皇陛下的身份可不能逢人便说,尤其是未卜先知的事情,纵然是郑丽琬这等亲密无间之人也不行。
“真的吗?”
“当然!”谢逸嘴角浮起一丝笑意,意味深长道:“有你,为夫心里可没空想旁的女人。”
“啊,三郎,你还……”面临再次入侵的谢逸,佳人低声惊呼,闺中旖旎无限……
……
选妃之事并未受到丝毫影响,只是少了一个从未出现过的武氏女。
很快,各家各户的小娘子们便以采女身份入宫了,至于接下来能挣得怎样的名分,那就凭他们取悦君王的本事了。
李二陛下最近这几天少不得夜夜当新郎,逍遥似神仙。
不过到底是不惑之年,而且还都是开苞的辛苦活,夜夜劳累,少不得也有些许力不从心。
这日坐在承庆殿批阅奏疏时,不免有些腰酸,也有几分迷瞪。
就在李二陛下打盹的时候,急促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随后匆匆步入殿内。
“陛下!”内侍的声音明显有些焦急。
“发生何事?”闭目养神的李二陛下突然睁开眼睛,揉揉酸楚的老腰,沉声询问。
此等情况,必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都说皇帝是天下至尊,生活该富贵安逸,但实际上……
分明就是劳碌命啊,这才逍遥了几日而已,又出了什么麻烦事?李世民心中不禁生出些许厌烦和懈怠情绪,登基以来,第一次有了这样的情绪。
内侍并不知皇帝陛下复杂的内心活动,沉声奏报道:“陛下,中书省刚刚接到消息,永兴县公刚刚去世了……”(未完待续。)
第一六七章 葬礼与皇恩()
永兴县公虞世南去世了。⊙。⊙ 移动网
辞官刚刚小半年,尚且没有好好享受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生活便故去了,略微可惜。
不过八十一岁的高寿,也算是让人羡慕的寿终正寝。
其实虞世南已经比原本历史上多活了一个月,大概是因为有谢逸及时接替,早早请辞回家安歇的缘故吧
只是终究垂垂老矣,没能多安养几年。
当朝重臣亡故,理所当然第一时间通知了中书省,然后飞速呈报承庆殿。
李世民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微微一愣,神情略微有些恍惚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慨油然而生。
又一个跟随自己多年的老臣走了,杜如晦,屈突通,温彦博而今轮到了虞世南。
这意味着什么
老了,大家都老了,自己也已经四十岁了,宠幸了几个新入宫妃嫔便有些力不从的感觉。
唉
人生在世,到底为了什么自己费心苦心当上这个皇帝,到底图了什么李世民心中再次泛起这样一个念头。
一瞬间以后,李二陛下收慑心神,沉声道:“令礼部为虞世南拟定谥号,在昭陵旁为其修筑墓穴。
虞世南效忠了朕半辈子,到了地下,还是让他陪伴朕左右吧另外,通知中书省和殿中省,辍朝三日,移驾别宫,朕要为其举哀。”
“是”内侍一一记在心中,更有些感慨,虞世南真是好命啊皇帝陛下如此厚待,重视一个臣子的身后事,实属难得,记得上一次有此待遇的是宰相杜如晦。
至于去岁病逝的宰相温彦博。很遗憾,当时皇帝陛下巡幸东都,主要是太子殿下负责操办的。远没有这般隆重。
但事实上,即便到了这个地步。李二陛下似乎仍然不满足,沉吟片刻后自言自语道:“不行,得派个皇子前往祭拜”
内侍暗暗心惊,这级别可高啊,一般来说,皇子扶陵已经是对故去大臣的无上恩宠,而今虞世南这里,还要皇子前去祭拜。这待遇真是没的说
至于是哪位皇子肯定不会是太子,国之储君,未来的天下之主怎能降阶去祭拜臣子,别的皇子倒是有可能。
会是谁呢
内侍正在猜测时,李世民吩咐道:“宣魏王入宫。”
魏王李泰正在府上忙活编撰括地志的事情,突然接到宫中旨意,让他前往别宫芙蓉园见驾。
“去芙蓉园见驾这是”李泰有些诧异,这个安排好像有点突兀。
刘轩低声道:“殿下,会不会与虞世南的死有关,陛下移驾芙蓉园。可能是为别宅举哀。”
“那让本王前往是做什么”
刘轩沉吟片刻,猜测到:“兴许是让殿下去陪伴,或者让殿下前往虞家代行祭礼。”
“让本王去祭拜”
“有可能。此乃皇家对故去大臣的最高恩宠,如果陛下有意,殿下去吧这时候折节,多有好处,百官必定多有赞誉,凸显殿下仁孝,礼贤下士。”刘轩大概察觉到,李泰微有不悦,所以及时劝谏。并抛出了极有功利性的依据。
果不其然,魏王殿下果然是功利主义者。立即欣然接受,匆忙动身前往芙蓉园。
曲江池畔。芙蓉园里,辍朝的李世民为虞世南举哀,寄托君王对一个臣子最浓重的哀思。
些许礼仪之后,李二陛下便在曲江池畔的凉亭里休息。
如此看来,与其说是来举哀的,倒不如说是前来度假的。六月天,长安城里哪有比曲江池畔更凉爽的地方
清凉的微风从曲江池水面上吹来,带走暑热,整个人清爽怡然,李世民躺在竹榻上,惬意无比。
如果不是背着为臣子举哀的名分,再带上两个新入宫的年轻嫔妃,肯定咳咳
长安的天气太热了,等过两天搬去九成宫避暑吧,携带几个嫔妃宫女自然是应该的。
嗯,就这么定了。
“陛下,魏王殿下到了。”李世民正思绪连篇,想着如何避暑安享时,内侍前来禀报。
“快宣”
“儿臣拜见父皇。”李泰迈着沉重的步子,气喘吁吁地向李世民见礼。身为一个大胖子,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走动,实在有些恼火。
李世民抬头看着满头大汗淋漓的次子,顿时有些心疼,关切道:“快给青雀准备清水净面擦汗,再送些冰镇的乳酪来。”
内侍和宫女的反应很快,立即有人送上湿巾清水,为魏王擦拭汗水,随后端上来一碗冒着冷气的乳酪。
“青雀,快饮些解解暑。”李世民生怕儿子中暑,满脸关切。
“多谢父皇。”李泰躬身一礼,端起冰凉的乳酪,几乎是一饮而尽,透心凉的感觉顿时让人无比舒爽。
见李泰面色恢复如常,不再喘气,李世民这才道:“大热天的,让你走这一遭确实辛苦,长安夏日炎热,冬天寒冷,你体胖行路辛苦,往后朕准许你乘坐轿子上朝,出入太极宫。”
“儿臣多谢父皇厚爱。”李泰心中泛起一阵狂喜,惊喜来的太突然,,可以说是不期而至。
走这一遭很辛苦,适才他心中还多有抱怨,但是这一刻,李太觉得所有的一切都值得。
对于一个皇子而言,父皇的恩宠比什么都重要,更没想到父皇如此洒脱,直接赐给自己太极宫乘坐软轿的殊荣。
是的,这是一份殊荣,满朝上下还不曾哪个大臣皇子有此荣耀,前些日子受伤的太子,还有生前的虞世南都没有,自己如今获得了。
对于一个皇子而言,这样的殊荣意味着什么呢
也许李世民并未在意,他只当是对儿子的一点恩宠罢了,但在李泰心中,在百官心中自然会有旁的意味。
至少李泰自己是这般认为的,自皇嫡孙李象降生后,东宫风头正劲,少不得避其锋芒。李泰为此整整蛰伏了三个月,待在家中老老实实编书。
但现在,父皇恩赐了这个殊荣,好像一个讯号,一个转折点一样,也许蛰伏的日子到头了。
李泰这边欣喜不已,心中思绪波涛汹涌的时候,李世民悠悠道:“青雀啊,今日宣你前来,是和你说说虞世南的事情”
第一六八章 恍然知误会()
果然不出所料,是为了虞世南的事情。←,
李泰欠身道;“虞公去世,大唐失去了一位柱国老臣,实在可惜。”
“是啊!”李世民叹道:“虞世南对朕忠心一体,拾遗补阙,无日暂忘,实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朕有小失必犯颜直谏,而今亡故,朝廷上下,无复人矣!”
“父皇节哀,虞公八旬高龄,也算是寿终正寝;朝中大臣,天下才俊受虞公感召,定会涌现出更多能臣干吏的。”李泰说话很客气,小心翼翼劝道。
李世民悠悠道:“不过啊,朝中像虞世南这样忠直,敢于直言的大臣不多。”
“是!”
“重臣故去,朕在此间举哀,但虞家府上也需要祭拜,为示皇恩,青雀代朕去一趟吧!”
果然如此,闻听李世民这般说,李泰了然于心,点头道:“是,儿臣稍后便前去祭拜虞公。”
“你体胖,天气这般炎热,按理说不该让你辛苦这一遭,但总得去了皇子。承乾是储君不能前往,恪儿和佑儿不在长安,贞儿和雉奴年纪太小,唯有你去最为合适,你是年长的嫡子,走一遭也好彰显皇家恩义,明白吗?”
李泰毫不迟疑,欣然道:“儿臣明白,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办好此事。”
“嗯!”李世民点点头,轻声道:“仔细说起来,你也该走这一遭,虞世南对你也算是有帮扶之恩……”
呃……李泰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