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末世公寓 >

第236章

末世公寓-第236章

小说: 末世公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青年也没什么机会继续给丁尘科普首都区公务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就在前面的车站下车了,丁尘看着车窗外的站牌,恍然发现这里居然是个报社。

    这个时候丁尘才知道,这辆所谓的班车其实是首都区专用接送政府工作人员的,线路固定,时间固定,只有乘车的人不固定。

    看雪总部并不在城区中心,所以汽车上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丁尘三人,才在路边的一个站牌旁边停了下来。

    丁尘从打开的车门当中出来,抬头看了一眼在寒风当中瑟瑟抖动的站牌,发现上面用黑漆写着“农林渔牧第一联合研究所”。

    冷月下车后,提了提大衣的领子,好让自己在秋风当中看起来暖和一点,然后才向丁尘解释道:“研究所在西边。”

    丁尘觉得自己连吐槽的**都没有了。

    三个人穿过空无一人的街道,绕过一排看不出用途的建筑物,终于看到了一个很大的院子,如果不是门前执枪站岗的卫兵,丁尘多半会以为这里是个什么仓库。

    一辆电动汽车无声地从三人身边滑过,车里的人放下玻璃,先和冷月姐妹打了个招呼,然后才好奇地看着丁尘问道:“这是谁?”

    “实验人员。”冷月向车里坐着的中年妇女说道。丁尘低头向车里看了一眼,心中一震,这个中年妇女赫然就是冷月老了二十岁之后的样子。

    “中年冷月”的目光和丁尘一触,嗯了一声,汽车加速驶向院门,在门前停了下来。

    丁尘看着有警卫拿着检查仪器走近汽车旁边四下扫描了一下,这才挥手放行,向冷月说道:“她也是看雪的人?”

    “她是灰原。”冷月说道:“不是战斗人员。”停了一下,她又补充道:“现在不是。”

    三个人因为是徒步,所以检查程序要简单得多,只需要通过一道安检门就可以。冷月和凝霜有通行卡,所以直接放行,丁尘则由警卫用内线电话确认之后才放行,临走的时候还给丁尘发了一个可以粘贴在衣服上的卡片,冷月解释说这是身份id,有了这个东西,丁尘可以进入一些公共区域,离开总部范围或者十二小时后自动失效,到时候如果他还留在警戒范围内,就会被侦测为不明身份人员遭到逮捕。

    院门边停着一排电动代步车,冷月开走了一辆,载着三个人绕过院门前正对着的三层楼,直接驶进了后面的一个巨大的库房。

    下车后又换了一次电梯,丁尘终于在首都区的地下深处再一次见到了钟笛。

    钟笛仍然穿着一身很普通的作训服,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抬头看着推门而入的丁尘,淡淡说道:“脱下衣服。”

    丁尘四下看了看,很想羞涩地辩解一下,“没有前戏人家会害羞的。”想想昨天钟笛摔吕南仁的那一下,终于没敢,很顺从地脱掉了上衣,转过身向钟笛展示背上的纹身。

    钟笛并没有起身,仍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沉默着看了好一会,才淡淡说道:“你们有大幅面人体彩绘机?”

    “是。”丁尘转过身,拿起刚才脱掉的衣服往身上套,“全手工的话,这玩意得弄一个月。”

    钟笛嗯了一声,闭目想了想,突然问道:“你说你在荒野当中游荡了三年。”她说道:“为什么这些线条还那么鲜艳?”

    丁尘一愣,莫名其妙地看着钟笛,心想“这我怎么会知道”?“自己平时又看不到它”。然后听到钟笛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从哪里弄到的这幅图案?”

第424章 核战前传() 
对丁尘来说,从哪来是个同样让他困惑地问题,因为他从沙漠当中醒来的时候,根本没人告诉他那里是什么地方,因为卫星定位系统失效,逃生舱上的定位装置也失去了作用,他只能根据星相来判断,自己应该是在东经九十五度,北纬六十度附近,至于附近了多少,那就只有天知道了。他只是本能的觉得自己应该是在新疆境内。

    后来在见到tifa时,他赫然发现这世界的地型已经改变了,陆地面积缩小了不小,如果要考虑这个因素,那么逃生舱降落的地方也可以是内蒙草原。

    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钟笛看到丁尘脸上犹豫的神色,很平静地点了点头,主动换了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到首都区来?”

    “我要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事?”这是一个可以回答的问题,所以丁尘立刻说道:“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求知欲。”钟笛说道:“你的好奇心很强。”她拿起面前的一份纸质报告,翻了一下,说道:“冷月报告说你曾经作过拾荒者?”

    丁尘点了点头,他终于整理好了衣服,双腿微微分开背手站到钟笛的面前,“我在野外流浪了三年,才找到大型聚集区。”

    “那只能说你的运气不好。”钟笛对丁尘的军人姿态很满意,她说道,“要么是你完美地避开了途中的聚集区,要么就是你出生的地方太偏北了。”她看着丁尘,“因为一些历史上的原因,北边没有聚集区。”

    “我明白。”丁尘说道:“你能告诉我想知道的答案吗?”

    钟笛沉吟了一下,摇头说道:“抱歉,我对过去不觉兴趣。不过如果有机会,我建议你去国家档案馆,那里会有比较详细的资料。”

    说到这里,她的脸上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怀念的神情,“我有一个朋友,对那里很熟悉,可惜她现在十一区,不然倒是可以带你去。”

    她笑了一下,指了指身边的沙发,“当然作为你肯出现在这里的回报,我愿意告诉你一些我所知道的事情。”

    丁尘没办法要求钟笛从哪里开始讲起,所以坐到沙发上的时候,已经做好了从盘古开天听起的准备,没想到钟笛真不愧指挥官的身份,很利落的直接就从世界巨变之前讲起。

    “那个时候,我们的这个国家是世界是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之一。”钟笛说道:“或者应该把之一去掉。”她摆了摆手,“你已经看过了首都区的样子,但是在那个时候,这样的城市遍布全国,而且真正的首都也比这里大得多。”说到这里,她的眼神变得明亮起来,“我看过当时的一些资料,你无法想像那个时候的国家有多强大。”

    “那个时候的世界很混乱,亚洲的西部和欧洲因为很多原因,一直在打仗。糟糕的是,拥有强大武力的一方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束手束脚,没办法很快结束战争,只能任凭自己缓慢失血。那时有一种叫做核武器的东西一直威胁着全世界。”

    钟笛停了下来,抬头看着丁尘,“你知道核武器是什么吧?”她说道:“一种大规模杀伤武器。”

    丁尘点了点头,示意她继续说下去。钟笛探究地看了他一下,摇头说道:“我觉得你不明白那是什么,事实上恐怕你对力量一无所知。”她说道:“不过没关系,记住这个背景就行了。”

    “后来我们国家的一位科学家找到了一种可以中和核裂变的方式,主要的原理就是利用一种人造的粒子来吸收散佚的中子,结束裂变反应。说实话,这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我只能理解这么多。”

    “这个研究成果让他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奖,但是很快被人质疑造假,因为他并没有公布详细的数据。”

    “当时我国政府曾经以国家安全的名义阻止这位科学家公布具体实现方式,但是在国际社会上遭到了很大的压力。”

    说到这里,钟笛笑了一下,“你猜你不会明白为什么会有压力。”

    “核平衡。”丁尘说道:“如果大家都能互相毁灭,那就都不会毁灭,所以你不能让自己单独有办法活下来。”他说道:“我甚至能猜到最早发起质疑的是什么人。”

    钟笛看着他,半晌才说道:“看起来你有一个很好的老师。”

    “事实上我曾经有过很多很好的老师。”丁尘说道。

    钟笛深深看了他一眼,又说道:“但是你不知道这世界发生了什么。所以我猜在你曾经待过的地方,资料传承发生了断裂。”她慢吞吞地说道:“这不奇怪,如果没有这种事情发生,现在世界也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我们的信息保存方式仍然太脆弱。”

    “最后全世界赢了。”钟笛说道:“保护和平的手段被公布出去,从此以后,核武器不再是悬在人类头上的利剑,然后欧洲人就在欧亚边境上扔了这么一颗大炸弹。”

    她笑了起来,“很讽刺是不是?”

    “我可以理解即使有方法,能造出来也需要强大的工业和科研能力。”丁尘说道:“所以欧洲人在这上面占了便宜,不怕敌人也往自己头上扔核弹。但是难道他们不怕核污染吗?”

    钟笛审视地看着他,“看起来你的确了解核武器。”她说道:“你还知道核污染。但是他们的确不怕,因为作为附带技术,我们的这位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廉价消除核污染的方法,代价是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降低当地各种核元素的粒子活性。”

    她看着丁尘,很满意地发现丁尘开始困惑了。于是进一步解释道:“意思就是说,使用了这种方法消除核污染后,当地也不可能建核电站了,甚至连很从医疗设备都用不了。”

    “所以有核国家可以肆无忌惮地使用核武器了?”丁尘吃惊地说道:“战略威慑武器变成战术打击武器了?”

    “没错。”钟笛点了点头,觉得丁尘这个家伙不但有很丰富的知识储备,脑子也非常聪明,同时拥有这两点的人即使是在首都区,也并不多见。

    “其实‘有核国家’这个词并不准确。”她说道:“消除核污染的方法虽然廉价,但是仍然需要极强的工业制造能力。”她摆手说道:“就算是造小钢珠,数量多了也会很麻烦,所以其实同时拥有毁灭和恢复能力的国家并不多。”

    她看着丁尘,说道:“欧洲人抢先使用核武器,并不是因为他们足够自大,而是因为他们打不起了,多年战争让欧洲人口锐减,经济崩溃,各国内部动乱不断,同盟国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极为脆弱,要不是有来自亚洲的共同威胁,早就崩溃了。所以当他们发现有一个可以快速结束战争的方法,就迫不及待地用了出来。”

    “然后,世界大战就爆发了。”

第425章 第三次世界大战()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每个人都感觉到悬在头顶上的核武之剑,并且随时可能落下来的时候,虽然世界上同样纷争不断,但是至少在大部分地区还是和平的,即使有战争,也只是小打小闹。

    但是就在这柄利剑的威胁被解除之后,战争便迅速扩大化了。各个主要强国终于觉得自己多年磨砺的这柄宝剑有了用武之地,并且毫不犹豫地地挥舞起来。

    事实上,当时的世界局势非常复杂,钟笛又不是专门研究那个时代的学者,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她只是简单地给丁尘讲述了一下当时发生的主要经过。

    通常认为,发生在亚洲西部的那次长达数十年之久的战乱是大国之间一次有预谋的倾轧,最主要的证据就是当时正值全球经济衰退时期,在核武威胁还没有被解除之前,大国之间无法用战争的手段来解决矛盾,所以只能曲线救国。地处中俄欧三国中间的中近东地区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本来美国人挑起这场动乱的主要目标是中东地区在东方和北方的两个强国,奈何西方世界数十年如一日对于这两个强国的抹黑终于见到了成效,战乱地区的难民即使遭到驱赶,也要逃向西方乐园,于是欧盟这个美国曾经的小弟兼盟友不幸中枪,被卷了进去。

    即使欧盟在最衰弱的时候,战斗力也是可以碾压中东军队的,但是外有盟友制约,内有圣母擎肘,有力气也用不出来,终于陷入了拉锯战当中,错失在初期就结束战争的机会,让自己的敌人在战斗当中成长起来。

    长期大量失血后,欧洲政坛右翼势力高涨,被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的普通民众终于意识到从前被自己推崇备至的政治家们只是一群把人权和平等挂在嘴边的骗子,于是立刻翻脸把自己选出来的圣母们拉下神坛,要求政府驱逐难民,结束战争。却完全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的支持,让欧洲政府在自缚手脚后,白白损失了大量宝贵兵源和技术兵器,已经无力使用常规兵器来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于是一直在寻求使用大威力武器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强硬派在取得核限制技术后,立刻毫不犹豫地将核武器投入了战场。

    令人觉得讽刺的是,从前连死个难民都会如丧考妣的欧洲人民面对核武器下瞬间消失的几十万人毫不在意,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